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大黄芒硝包外敷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行剖宫产的10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大黄芒硝包外敷护理,比较两组切口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切口疼痛、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大黄芒硝包外敷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愈合,利于减轻切口疼痛程度,缓解肿胀,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大黄芒硝外敷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医院行剖宫产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大黄芒硝外敷护理,比较两组切口红肿消退时间、愈合时间、愈合质量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红肿消退时间和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质量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大黄芒硝外敷护理能够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切口愈合,提升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肖晓芳 《医疗装备》2022,(17):180-182
目的 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护理干预在痔疮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红外线照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缘水肿程度、恢复情况、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第5天的VAS评分及出院时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的切缘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坠胀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照射联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痔疮患者术后疼痛及切缘水肿程度,缓解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疼痛管理对促进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缓解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疼痛管理进行治疗干预。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瘢痕增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6 h、干预后1 d和干预后3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王丽美 《医疗装备》2021,(3):179-181
目的探讨循证疼痛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痔疮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8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两组术后均采取止血及止痛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及创口情况,避免发生感染。对照组采用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疼痛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疼痛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减轻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罗红连 《医疗装备》2022,(22):148-150
目的 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骨科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102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均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6 h,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  相似文献   

7.
洪夏兰  曹汝庚 《医疗装备》2023,(20):120-123
目的 探讨综合性评估个性化施护联合红外线照射干预在糖尿病肾病合并Ⅲ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肾病合并Ⅲ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予以综合性评估个性化施护联合红外线照射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红外线照射干预。出院后持续干预并随访3个月,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血糖水平、营养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血糖水平和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表(PG-SG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Brade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综合性评估个性化施护联合红外线照射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营养状况,防止压力性损伤复发,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贾红  耿秀晨 《医疗装备》2022,(24):154-156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切口愈合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妇产科经剖宫产手术分娩的3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波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可明显减轻剖宫产产妇伤口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邵元雪 《医疗装备》2021,(6):172-174
目的分析微波治疗仪在腹股沟疝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天津市北辰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行腹股沟疝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波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周后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仪在腹股沟疝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手术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九江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住院总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静脉炎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九江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住院总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静脉炎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付木春 《医疗装备》2022,(20):188-190
目的 探讨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慢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干预,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创口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及伤口愈合情况[采用Bates-Jensen伤口评估量表(BWAT)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BW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BWA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全程无缝隙护理可减轻慢性伤口患者创口疼痛程度,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董婕  王莉 《医疗装备》2021,(6):165-166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比较两组的护理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下肢肿胀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可减轻下肢肿胀与疼痛程度,改善血清D-D水平,降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祝青菁 《医疗装备》2020,(6):175-177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结合护理干预对行会阴侧切术患者切口感染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于玉山县中医院行会阴侧切术的9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切口愈合、感染及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为(3.08±0.47)分,低于对照组的(4.22±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结合护理干预可降低会阴侧切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利于减轻疼痛感受。  相似文献   

15.
陈燕平 《医疗装备》2023,(22):124-126
目的 探讨TDP神灯照射联合常规护理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9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TDP神灯照射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创面愈合有效率、并发症(出血、切口感染、便秘)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6、48、72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P神灯照射联合常规护理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缓解疼痛,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付玉平 《医疗装备》2023,(22):127-129
目的 探讨中频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樟树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频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1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
张洁  夏林林  王霞 《医疗装备》2022,(23):167-169
目的 探讨多功能损伤治疗仪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前38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后3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 观察组下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1个月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ODI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日本骨科学会腰椎治疗评价量表(JO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JOA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功能损伤治疗仪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切口愈合及术后腰椎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彭娟平 《医疗装备》2023,(9):107-109
目的 探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针对性护理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内瘘血流改善情况、内瘘使用时间、生命质量、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血流量多于对照组,头静脉壁厚度和动脉瘤横经均小于对照组,内瘘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血流情况,延长内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共102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积极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排尿、排便以及排便所用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便时间及排便耗时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痔疮术后患者排尿排便困难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术后患者排尿、排便,降低患者疼痛感知,降低抑郁水平,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痔疮术后患者重建排便习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进行痔疮手术后的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重建排便习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2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平均排便时间及重建排便习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痔疮术后患者重建排便习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