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4年2月~3月,对幼儿园144名3~7岁学龄前儿童血压影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学龄前男女儿童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与身高、体重呈显著正相关。男童的舒张压与年龄呈正相关。男女儿童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盐味阈及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均不明显。一元回归校正年龄后,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SBP家庭间差异有显著性,DBP则无。校正父母及子女身高、体重、体重/身高~3及子女性别后,SBP家庭间无显著差异,而DBP则有。在逐步回归分析中,表明学龄前儿童的收缩压不但与年龄、体重有关,而且与母亲DBP关系密切;舒张压仅与体重有关。而且与父亲DBP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6~13岁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超重肥胖的发病机制及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于2010年抽取广西6 370名6~13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问卷调查,以《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为判断标准,对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6370名儿童超重肥胖率为9.9%,其中男童超重肥胖率为12.2%、女童7.5%;城市儿童超重肥胖率14.6%、农村儿童4.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城乡、父母亲文化程度、出生体重、饮食开支、偏食、吃饭速度、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与儿童超重肥胖有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城乡、吃油炸食品、喝碳酸饮料、偏食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父母亲文化程度、睡眠时间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广西6~13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低于全国水平,生活环境、饮食行为及运动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健康教育、饮食调整及运动锻炼是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蒙古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关系.方法 以2005年通辽市蒙古族2 990名7~18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间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差异.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探讨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关系及风险估计.结果 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问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3.89%、11.16%和17.9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冈素后发现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有关,比值比分别为3.11和5.68.结论 超重和肥胖是蒙古族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儿童罹患血压偏高的风险增加.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weight,obesity and raised blood pressur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ongliao city in Inner Mongolia.Methods Two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ninty students aged from 7 to 18 years with Mongolian Nationality were investigated in 2005.They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i.e,the normal,overweight and obesity group and differences in raised blood pressure rate were test between three group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weight,obesity and raise blood pressure were evaluated,after adjusting age,gender or multivariate.Results Raised blood pressure rate Wilt8 3.89%,11.16%and 17.91%in normal,overweight and obesity group,respectively,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01).With muh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overweight,obes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raised blood pressure after the multivariates were aajusted,OR were 3.11 and 5.68.Conclusio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re risk factors to raised blood pressur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Inner Mongolia,children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will increased the risk to raised blood pressure.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银川市7~15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布情况。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银川市的四所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共检查中小学生3486人,男女比例为1.03:1。其中,营养失调检出人数占受检总人数的41.80%,而营养失调者中以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占52.16%,超重检出率占24.09%,肥胖检出率偏低,占23.75%;而营养不良检出者中又以轻度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占89.08%,中度营养不良占10.53%,重度营养不良最低,占0.39%。结论:银川市中小学生营养失调比例还比较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而营养失调者中主要以轻度营养不良者最多(占受检总人数的19.42%),且女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男学生,其相对危险度是男学生的1.37倍;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小学生,其相对危险度是小学生的1.49倍  相似文献   

5.
6.
我们于1987年3~4月对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3~14岁拉祜族1012名儿童作了血压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儿童血压变化趋势与以往有关资料颇相类似;与其父母血压有较密切的关系;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比值Zn/Fe与其收缩压呈正相关(r=0.1485);Fe/Cu与其舒张压呈负相关(r=-0.1705);而Zn/Cu与其舒张压呈正相关(r=0.1199)。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血压状况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性,为制定儿童血压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7~18岁的儿童青少年数据,依据我国儿童青少年分年龄、性别、身高百分位血压标准来评价血压状况,包括儿童血压偏高前期、血压偏高、单纯性收缩压偏高、单纯性舒张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按照国际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标准评价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包括消瘦(重度消瘦和轻度消瘦)、正常BMI、超重和肥胖(重度肥胖和轻度肥胖)。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血压偏高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性,并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评估超重肥胖控制对于预防儿童血压偏高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结果: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和血压偏高前期的检出率分别为14.9%和 9.2%,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者中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3.1%、8.8%和3.0%。血压偏高状况整体呈现为男生高于女生,乡村高于城市,随年龄逐渐增高,随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逐渐降低,随BMI 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重度肥胖组的血压偏高检出率最高,男女生分别为 44.2%和38.8%,分别是正常组(15.8%和10.6%)的2.8倍和3.7倍。血压偏高与消瘦(重度消瘦和轻度消瘦)呈负相关,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血压偏高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危险度为16.2%,控制超重肥胖后,血压偏高的期望检出率为12.5%,且对单纯性收缩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影响较大,归因危险度分别为28.7%和35.1%。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较高,且以单纯性舒张压偏高为主。超重肥胖可显著增加血压偏高的风险,尤其是对单纯性收缩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影响较大,通过控制超重肥胖可显著降低全国儿童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从而对预防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1530名学龄儿童进行了血压断面调查,并对其中血压偏高的103名儿童进行了配比研究。资料分析采用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显示:体重或体重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父母血压水平和心率等是儿童期血压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未能发现血、尿电解质与儿童血压的联系。作者强调了在儿童期进行高血压病早期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10.
对天津市1530名7岁-14岁学龄儿童进行了血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性别无明显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笪、体重指数分别是收缩压、舒张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身高、脉率及父母高血压史对血压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的因素.方法 抽取2个居民小区的1 205名0~7岁儿童,采用相关知识问卷及核查疫苗接种记录的方式,对入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居住地变更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以及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做详细调查.结果 2个小区0~7岁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93.61%;五苗的接种率分别为麻疹类疫苗96.38%、卡介苗96.33%、脊髓灰质炎疫苗95.87%、乙肝疫苗94.29%、百白破疫苗96.01%,"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4.59%.结论 0~7岁儿童的计划免疫现状较好,但流动儿童与本区常住儿童相比疫苗接种率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较低.所以,应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减少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述儿童血压的测量部位、测量方式及影响儿童血压测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医护测量血压值的差别。结果:二者差别与测量者的经验有关,与受测者的不同时间段、休息时间长短、情绪变化、环境因素、季节变化、体位变化、患儿的心理因素、警觉反应等均有关系。结论:儿科医护人员为患儿测量血压前要考虑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12岁儿童恒牙龋齿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原则抽取12岁儿童17 755人,开展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12岁儿童患龋率为32.15%,男生患龋率为28.90%,女生为35.49%;龋均值为0.78,男生龋均值为0.66,女生龋均值为0.91;汉族、蒙古族及其他民族儿童患龋率分别为29.42%、3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2,P<0.001);城市和郊县儿童患龋率为34.28%和3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P<0.001);经济水平好、中、差区的儿童患龋率分别为27.86%、35.10%和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2,P<0.001)。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女生[比值比(odds ratio,OR)=1.383]、蒙古族及其他民族学生(OR=1.413)、经济水平中、差地区(OR=1....  相似文献   

14.
儿童血压偏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儿童血压偏高的可能病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9-11岁)乙童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儿童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8名9-11岁儿童,男性(n=783)血压偏高率为18.90%,女性(n=725)血压偏高率为15.03%;与儿童血压偏离关系密切的因素有:儿童的体重、胸围、食用成食次数和海产品次数、母亲饮酒等指标。结论 体重、胸围、食用过成食品和母亲饮酒是儿童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总结分析了 1 998~ 2 0 0 2年间门诊病例中 7、9、1 2、1 4、1 7岁小学生龋齿特点。结果示 ,患者龋齿均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乳龋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恒龋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龋、失、补牙数(DMFT)分析表明 ,乳磨牙早失达 1 6%。活动恒龋占总龋齿的 90 .8% ,已补恒龋占总龋齿的90 .8% ,已补恒龋仅有 8.1 % ,乳、恒龋齿的好发牙均为第一、第二磨牙。好发部位以咬颌面为主 ,乳磨牙咬颌面占 60 .8% ,恒磨牙咬颌面占 69.5 % ,建议重视中小学生龋齿防治工作 ,并提出一些措施提高中小学生口腔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4例6至16岁血压偏高的少儿和对照组少儿进行了体重及血清钠、钾、胆固醇、甘油三酯测定,结果血清钾、胆固醇、甘三酯两组间无差异;血压偏高组的体重、血清钠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血压偏高组超重和肥胖者多于对照组 。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中原医刊》2006,33(12):33-34
目的分析影响糖尿病动态血压变化的因素。方法选取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289例,按尿蛋白定量分为尿蛋白正常组、微量蛋白尿增高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监测前1周停服影响血压药物,测量血压分别计算各组最高收缩压(SBP)、最高舒张压(DBP),最低SBP、最低DBP和血压负荷值等参数。结果糖尿病临床蛋白尿组最高和最低血压均高于正常组和微量蛋白尿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量蛋白尿组最低SBP、DBP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微量蛋白尿组最高血压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蛋白增高组血压负荷值均高于正常组,临床蛋白尿组夜间血压负荷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白天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蛋白尿组夜间血压升高明显,而微量蛋白尿组血压白天升高明显。结论与随测血压比较,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好地反映血压的实际水平,显示血压的昼夜波动规律,指导降压治疗和评价降压药物的疗效。本研究说明:糖尿病肾病患者SBP、DBP均高于正常组,最高SBP、DBP和最低SBP、DBP均高于正常组,临床蛋白尿组夜间血压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肾病与血压变化关系密切,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社区确诊为老年高血压患者350例,按照血压控制现状,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血压控制未达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200例;血压控制迭标患者作为观察组,共150例.分析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人数少于对照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治疗依从性的OR值分别是1.218,1.371,1.425,1.683,1.266(P<0.05).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治疗依从性不良为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观察和进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血压测量法大体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大类。直接测量法是将连接压力传感器的导管经皮直接插入大动脉或心脏检测血压信号,能够进行连续测量。由于这种方法直接测得血压,数据最为准确,因此被国际认定为血压检测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的血压在其出生后的几天到几周内的变化较为迅速。新生儿的血压值与其出生体质量、胎龄等因素相关,母体自身状况、围产期临床情况等因素对新生儿血压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了解新生儿预期的血压变化模式、探究其影响因素对确保新生儿在出生后可立即获得最佳的产后血液动力学支持至关重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临床试验确定更准确的血压阈值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对新生儿血压变化模式及影响新生儿血压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影响新生儿出生后即刻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