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30例小儿肺吸虫病临床类型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吸虫病 (Paraganimiasis)是肺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地方性寄生虫病。肺吸虫不仅寄生于人体肺 ,且常侵犯脑、胸腹腔、皮下组织等其他脏器 ,引起一系列特殊的症状。作者在太和医院进修期间收集从 1980年~ 1999年收治的 2 30例肺吸虫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 :(1)生食蟹和饮溪水史 ;(2 )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 ;(3)皮下结节活检证实 ;(4)肺吸虫病各类型典型表现 ;(5)除外其他病因 ;(6 )别丁、吡喹酮治疗有效。1.2 一般资料男 174例 ,女 56例。婴儿 1例 ,幼儿 32例 ,学龄前 36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granulocyte, EOS)和血小板(platelet, PLT)在肺吸虫病(lung fluke disease, LFD)"积分诊断量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例"胸背痛6月,间断发热2月,咳嗽25天"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患者有生食螃蟹和饮生水史。体检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叩诊呈浊音。EOS计数为1.96×10~9/L,EOS百分比29.3%,PLT计数466×10~9/L;胸部多层螺旋CT提示右侧胸腔积液伴右肺膨胀不全;彩超提示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检验为渗出液,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LFD"积分诊断量表"积分为12.93分(LFD"积分诊断量表"积分≥9.31诊断LFD),肺吸虫抗原皮试强阳性,临床和病原学均支持诊断LFD。经吡喹酮抗LFD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EOS、PLT恢复正常。结论 EOS和PLT升高在LFD"积分诊断量表"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以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
儿童肺吸虫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1998~ 2012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确诊的21例不同类型的儿童肺吸虫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疗情况.结果 21例患儿中15例有明确生食、醉吃或烤吃溪蟹、淡水虾史,6例有常饮用生溪水或捕捉溪蟹史.11例为多浆膜腔积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3例为肺吸虫脑病,1例同时存在多浆膜腔积液和肺吸虫脑病.1例皮下结节,1例同时存在多浆膜腔积液和皮下结节.21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均升高(最高达72%),14例行血清总IgE检测患儿其数值明显高于正常.6例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11例肺吸虫血清抗体阳性,4例肺吸虫抗原皮试和血清抗体均阳性.结论 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生活饮食习惯,结合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肺吸虫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由于虫体可在人体内穿行,故病变可见于不同的器官或组织,其中皮下结节型肺吸虫病比较少见,现将我院在临检中所遇2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性,4岁,因左胸包块1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左胸部分别见1cm×1cm×1cm、3cm×2cm×1cm及1.5cm×1cm×1.5cm包块3个,质地中等硬,边界清楚。临床诊断:①乳腺增生症;②左胸壁纤维瘤。手术切除送病理。例2:男性,13岁,因左上腹皮下包块7个月入院行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包块2.5cm×1cm×1cm,内有棕色分泌物溢出。临床诊断:左上腹皮脂腺囊肿。2病理检查2…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工程启用后对某三甲医院肺吸虫病住院病人的发病率、临床诊治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某院感染性疾病科和儿科住院确诊的肺吸虫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并与本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启动前肺吸虫病临床诊疗情况作对照,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启动对该地区肺吸虫病的影响。结果住院肺吸虫病病人共19例,男性16例、女性3例,年龄6~12岁(平均8. 9±1. 1岁);病前1~6月有疫源接触史(18例生食溪蟹,1例饮用溪水);病人以水源区上游安康市居多;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诉6例,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诉5例,皮下包块为主诉4例,全身水肿为主诉1例,消瘦、消化不良为主诉1例,腹痛为主诉1例,发热为主诉1例。体检:肺部啰音、胸腔积液10例次;肝脏肿大4例次;皮下包块3例次;颈强、皮疹、全身水肿、腹腔积液、扁桃腺肿大各1例次。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显著增高100. 00%;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100. 00%; CT和MRI(增强MRI)发现颅内肺吸虫病病灶1例、胸肺部病灶22例次、心包积液1例、肝脏肿大4例、腹腔积液1例。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1周~1年。全部病例予吡喹酮治疗(2~4个疗程)均治愈。结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启用后水源区肺吸虫病住院病人显著减少,误诊率上升。详细病史询问、仔细体检、科学分析EOS、影像学检查,配合肺吸虫抗原皮试,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肺吸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肺吸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肺吸虫病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多见,65.2%的患儿有吃石蟹、蛄或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最为常见, 分别占87%及73.9%,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皮疹、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65.2%胸片有异常改变.外周白细胞增高占78.3%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73.9%,17.4%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用吡喹酮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 结论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较复杂,临床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 肺吸虫抗原皮试和(或)循环抗体测定可以确诊,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肺吸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3例肺吸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肺吸虫病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多见 ,6 5 .2 %的患儿有吃石蟹、蛄或疫水接触史 ,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最为常见 ,分别占 87%及 73.9% ,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 ,皮疹、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 6 5 .2 %胸片有异常改变。外周白细胞增高占 78.3%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 73.9% ,17.4 %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用吡喹酮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结论 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较复杂 ,临床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肺吸虫抗原皮试和 (或 )循环抗体测定可以确诊 ,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对浙江省温州市的72例肺吸虫病患者及18例正常人按11项检验结果作聚类分析及逐步判别分析;根据谱系分枝图及判别函数的提示,这些患者可分成3种类型,并与临床上的肺型、肝型、亚临床型对应;结合临床情况提出:诊断肺吸虫病只需6项指标(肺吸虫抗原皮试、血白细胞计数、血中嗜酸性细胞比例、血沉、γ球蛋白比例及ELISA),而肝肿大、谷丙转氨酶、间接血凝试验等项可以省去而不影响判别效果。所得2组函数可能有助于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0岁。1990年2月10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伴有左下胸痛。3d后感胸闷、气急。5d后X线胸片示左侧液气胸,肺压缩70%。肺吸虫抗原皮肤试验(+),血清补体结合试验(+)。病后9d入院。1989年7月曾生食盐腌石蟹7只,同时进食者3人,2月后均发生肺吸虫病。体检:未触及皮下结节,心脏及右肺正常,左肺下部叩诊呈浊音,上部叩诊呈鼓音。化验室检查:WBC8.6×10~9/L,N0.54,L0.20,E0.23,E绝对计数2.2×10~9/L。大便镜检3次肺吸虫卵(一)。入院第2天左侧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住院治疗的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10例儿童肺吸虫病大多起病隐匿,以发热、咳嗽为最常见症状,分别占78.2%及83.6%,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皮疹、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77.3%胸片有异常改变。外周白细胞增高占86.4%,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91.8%。游走性皮下包块为其特征,易侵犯多浆膜腔,吡喹酮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治愈率较高。结论儿童不同类型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虽然复杂,但结合流行病学,经临床及肺吸虫抗原皮试,就能及时确诊,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1982年10月至1987年10月5年间我院共遇到肺吸虫病20例,其中3例脑型,长期误诊达数月之久,今报道于后。20例中19例在病程中出现皮下结节。脑型合并皮下结节者2例;1例仅表现为癫痫发作始终无结节出现。皮下结节合并肺型者1例。结节多位于胸、腰腹壁皮下组织,头部及下肢者少见,无1例在上肢者。结节直径为2~6厘米,周围肿胀,境界不清,自觉微痛或少痒,局部肤色无明显变化,轻微压痛。结节存在10天~1个月自行消失。部份结节呈移行性,此消彼起。1例脑型患儿的皮下结节从左腋下移行到同侧的颈部和颞部。结节单个出现,无1例两个结节同时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吸虫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吸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肺吸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肺吸虫病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多见,65.2%的患儿有吃石蟹、La蛄或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最为常见,分别占87%及73.9%,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皮诊、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65.2%胸片有异常改变。外周白细胞增高占78.3%,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73.9%,17.4%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用吡喹酮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结论: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较复杂,临床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肺吸虫抗原皮试和(或)循环抗体测定可以确诊,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肺吸虫是医学蠕虫吸虫纲的一种,根据其寄生部位和临床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部位为肺并以肺部症状为主,引起肺型并殖吸虫病,另一类为斯氏狸殖吸虫和四川并殖吸虫,表现为其童虫在人体内移行不定(幼虫移行症),而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现报道1例误诊为菌痢的肺型并殖吸虫病。  相似文献   

14.
陈小杰  汪天林 《中国热带医学》2005,5(3):487-487,528
目的探讨小儿肺吸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23例肺吸虫病患儿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后予以吡喹酮90~100mg/kg·d×2d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肺吸虫病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多见;65.2%的患儿有生吃醉石蟹、虫刺蛄习惯或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最为常见,分别占87.0%及73.9%,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皮疹、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65.2%胸片有异常改变;外周白细胞增高占78.3%,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73.9%;17.4%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用吡喹酮治疗均治愈或好转。结论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较复杂,部分病例无吃石蟹、虫刺蛄或疫水接触史,胸片无异常或外周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不增高,容易误诊,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肺吸虫抗原皮试和(或)循环抗体测定可以确诊,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分析胸肺型并殖吸虫病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并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确诊的12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2例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咳痰和胸腔积液,此外,3例患者出现腹痛,2例患者出现皮下结节,12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10例患者肺吸虫IgG抗体呈阳性;10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1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其中左侧胸腔积液2例,右侧胸腔积液3例,双侧胸腔积液6例,胸水均呈渗出液;胸部CT见8例患者表现为索条、实变及磨玻璃密度灶,4例出现肺部多发结节,2例出现胸膜肥厚。12例患者使用吡喹酮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系统总结12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鉴别诊断,减少误诊、误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上海瑞金医院自 1998年以来 ,根据诊断标准( 1) 诊断为肺胸膜型肺吸虫病 18例 ,其中误诊 8例 ,误诊率为 44 .4% ,为总结经验教训 ,减少误诊 ,提高诊断水平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误诊 8例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8~ 5 3岁 ,平均 42 .3岁。误诊时间 30~ 6 0天。其中发热 7例 ,盗汗、消瘦 2例 ;咳嗽、咳痰 4例 ;痰血 1例 ;胸痛 7例 ;皮下游走性结节未见 ,胸腔积液 7例 ,其中双侧胸腔积液、肺内空洞样变各 1例。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8例均有白细胞升高 ,分类中嗜酸细胞升高 7例 (87.5 % )。 8例嗜酸细胞直接计数均升高 ,为 (0 .8~ 2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湖南省儿童肺吸虫病的胸部X线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儿童肺吸虫病的胸部X线表现,所有病例均摄有正位胸片。结果 儿童肺吸虫病胸部X线表现形式多样,与肺结核、胸膜炎、心包炎、过敏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易混淆,如能见到肺浸润影内有网纹蜂窝状透明区或囊泡状影与结节影内空泡,肺吸虫病诊断可以确立。结论 本病X线诊断必须与流行病学、临床征象、实验室及病理检查密切结合方能确诊。  相似文献   

18.
收集国内外相关肺吸虫病资料,对不同虫种、同一虫种的不同类型、同一虫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引起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主要致病虫种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引起的病症分别为肺型和皮下结节型,而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和二倍体型对人体的致病性有强、弱差别;卫氏并殖吸虫的童虫、卫氏并殖吸虫四川亚种和伊春亚种对人体的致病性多表现为肺外型的皮下结节或肝脏寄生,而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则多在肺内形成囊包。这些复杂的临床表现与特征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差别,应认真辨别。  相似文献   

19.
重庆地区儿童肺吸虫病17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地区是四川肺吸虫的主要流行区。四川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 ,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78至1999年 2 2年间收治的儿童肺吸虫病 17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①有疫区生活史并有食生蟹史。②有肺吸虫病临床表现。③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 ,周围血嗜酸性细胞增高。④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病理活检证实者。经抗肺吸虫治疗有效。1.2 一般资料   175例中农村 13 3例 (78 2 % ) ,城镇 42例 (2 1 8% )。男 12 2例 ,女 5 3例 ,男∶女 2 4∶1,年龄最小 2岁 ,平均 8.2岁。有食生蟹史 162例 (92 6% ) ,饮溪水 7例 ,6例…  相似文献   

20.
儿童肺吸虫病误诊15例姜静雯,钱新宏(西京医院儿科)关键词肺吸虫病;嗜酸细胞;儿童中图法分类号R532.22肺吸虫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有可变性,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作者总结分析了我院1980年11月至1990年2月间收治的儿童肺吸虫病20例,院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