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与简易呼吸器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于医院的84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辅助呼吸用简易呼吸器),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辅助呼吸用便携式呼吸机),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转运5 min时,观察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转运期间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利于平稳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改善血氧饱和度水平,降低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评判性思维转运管理方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25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12月收治的28例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转运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评判性思维转运管理方式,比较两组管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护理人员素质能力。结果:观察组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运用评判性思维转运方式,临床转运中可有效降低转运风险,提高转运质量,管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型耳鼻咽喉内镜器械转送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某部队医院耳鼻咽喉科38名护理人员先后应用传统转运车(对照组)和新型耳鼻咽喉内镜器械转送车(观察组)的主观体验情况,比较护理人员对两种装置的满意程度、使用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护理人员应用两组装置转运物品的时间、器械回收时间。结果 护理人员对两种装置“转运物品方便”“储物空间充足”“灭菌器械清洁放置”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装置使用过程中“灭菌器械混合放置导致交叉污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转运物品时间、器械回收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转送车相比传统转运车应用于临床耳鼻咽喉内镜器械转运,具有转运物品方便、储物空间充足和灭菌器械放置清洁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入路行冠脉介入术后应用改进型桡动脉加压止血装置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210例入院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后止血装置不同使用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使用常规装置进行桡动脉加压止血的97例患者,观察组为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使用改进型桡动脉加压止血装置进行桡动脉加压止血的113例患者。比较两组的压迫止血效果、压迫止血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撤除加压止血装置24 h后前臂血肿严重程度、护理人员对两种装置使用过程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水疱消失时间、装置撤除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血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31%)低于对照组(2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撤除加压止血装置24 h后前臂血肿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观察组装置使用的过程舒适、便捷程度、安全性的满意度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入路行冠脉介入术后应用改进型桡动脉加压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静脉采血时应用可振动式采血管试管架的效果。方法 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对某医院符合研究要求的30名从事肾内科血液净化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研究,科室于2020年4月开始将传统药物放置架全部替换为改进型医用摆药装置,入组护理人员均先后使用过两种装置;同期选择60例科室诊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放置架)和观察组(使用改进型医用摆药装置),比较护理人员使用不同装置的主观满意度、使用不同装置时各类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及常规指标测定结果。结果 观察组对采血效率较高、存放容量较大、装置使用便捷、方便“三查七对”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误采血或漏采血、血标本损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振动式采血管试管架可提高护理人员采血工作效率,减少误采血或漏采血、血液标本损坏的风险;还可通过自动振动,减少人工操作不当引发血液标本中血小板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肖盈梅 《医疗装备》2021,(4):130-131
目的探讨手术室高频电刀安全使用的护理配合方法及其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医院行手术治疗并应用高频电刀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的7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的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高频电刀安全使用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高频电刀安全使用护理配合有助于保障手术全程的高效与安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后患者使用改进型压力传感器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压力传感器)和观察组(使用改进型压力传感器),各60例。比较护理人员使用不同装置的满意度、并发症控制情况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过程牢固固定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对预防管道脱落、预防动脉出血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脉出血、发生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AMI患者进行有创血压监测时,使用改进型压力传感器有助于完成有创血压监测过程,且并发症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某院血液净化中心应用透析管路特用型镊子的效果。方法 某院血液净化中心对2020年1—8月24名护理人员先后使用常规型镊子(对照组)和特用型镊子(观察组)开展透析管路的夹持、连接等工作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使用后的满意度、主观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持物非常牢固(87.50%)、无菌操作更佳(95.83%)满意度高于对照组(41.67%、25.00%),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装置的安全性评分[(4.51±0.26)分]高于对照组[(3.84±0.15)分],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装置的省力性评分[(2.71±0.30)分]低于对照组[(4.24±0.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某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特用型镊子对透析管路进行维护,能极大提升夹持的牢固性,其无菌操作效果亦相对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胫骨或股骨骨折患者应用改进型腿部抬高固定装置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220例胫骨或股骨骨折患者、根据其腿部护理过程中辅助使用装置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40例(辅助使用传统腿部抬高固定装置)和观察组80例(辅助使用改进型腿部抬高固定装置),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15 d后的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患肢健肢周径差值及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15 d后的疼痛评分为(2.06±0.94)分、患肢健肢周径差值为(0.74±0.30)cm,低于对照组的(3.15±0.89)分、(1.71±0.6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5 d后的舒适度评分为(23.52±1.34)分,高于对照组的(20.76±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护理人员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1.43%、92.14%。结论 胫骨或股骨骨折患者应用改进型腿部抬高固定装置能更明显地降低患者疼痛感及肿胀情况,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且护理人员亦有相对更高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院内转运单在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2020年10月收治的64例危重症患儿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患儿在转运前应用院内转运单进行核查,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工作流程。对两组患儿比较院内转运时长(CT室、ICU、普通病房),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院内转运时长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与对照组家属总满意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转运单在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能够有效提升患儿转运过程中的整体效率,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的不良影响,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体检中心实施健康体检路径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体检中心接纳的体检者12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体检模式,实验组采用健康体检路径模式。比较两组的体检效率,以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体检耗时、体检效率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体检路径可提高体检过程中的整体效率,减少常规体检方式所浪费的时间,提高体检者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评价,值得各大医院的体检中心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8月~2016年2月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护理人员常规护理管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2.78±6.8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8±2.35)分。结论: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应用手臂固定垫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4例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术中使用常规型手臂固定垫)和观察组(术中使用改进型手臂固定垫),各47例。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对照组手术操作效果及术后180 d的手指功能。结果 护理人员对使用改进型手臂固定垫的满意度高于使用常规型手臂固定垫,观察组对装置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姿调整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使用改进型手臂固定垫进行手术护理,可加强术中体位管理,减少术中姿势调整并加快手术进程,降低护理人员术中护理难度和术后拆卸洗涤任务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颈放疗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头颈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同时选取护理人员34名。观察组执行安全目标管理,对照组执行基础管理,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对照组73.91%(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27.66±3.47)分和抑郁评分(27.48±3.30)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5.2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目标管理的应用,有利于护理人员的技能提升,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情绪评分,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采血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体检中心采血室2018年1-7月120例体检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采血室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体检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的人性化护理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慢阻肺患者6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值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值为PaO2(11.36±2.34)、SaO2(99.04±0.27%)、PaCO2(8.52±2.64),明显较对照组的血气分析值PaO2(8.95±2.73)、SaO2(90.53±2.63%)、PaCO2(6.58±2.23)得到改善,而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慢阻肺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患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护理满意度也能得以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便携式输液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医院骨科收治的260例骨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输液架,观察组使用便捷式输液架,两组均护理7 d,比较两组护理后相关临床指标(生活能力、独自活动、独自如厕、陪伴人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长、住院至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对装置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生活能力得分低于对照组,独自活动和独自如厕次数多于对照组,住院至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装置附带输液瓶重量轻于对照组,输液架意外摔倒次数、输液架牵拉管路导致脱出次数、输液管缠绕而导致输液中断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移动方便满意度、收纳方便满意度、加速患者下床活动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输液架具有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方便患者移动的同时也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和收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的人性化护理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慢阻肺患者6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值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值为PaO2(11.36±2.34)、SaO2(99.04±0.27%)、PaCO2(8.52±2.64),明显较对照组的血气分析值PaO2(8.95±2.73)、SaO2(90.53±2.63%)、PaCO2(6.58±2.23)得到改善,而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慢阻肺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患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护理满意度也能得以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及护理人员20名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护理人员每组10名,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观察护理不良事件(风险事件、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身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0.05),观察组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风险事件、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体检中心60例护理人员来进行分析,在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进行了分组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使用层级管理,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对比护理人员疲劳感和护理差错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差错率是0.4%,对照组的临床护理差错率是1.4%,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疲劳感评分比对照组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层级管理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管理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可以降低临床护理差错率,缓解护理人员疲劳感,保证护理质量,所以可以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