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肌腱或皮肤黄色瘤、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人类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基因是FH的致病基因之一。PCSK9通过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肝脏降解,从而间接调节LDL-C水平。PCSK9基因突变可分为失功能性突变和功能获得性突变,是目前降脂药物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心衰,CHF)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的紊乱,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受损,而导致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脏疾病自然发展的终末阶段。时至今日,心力衰竭的治疗不断发展,但其预后仍然不好,收缩功能衰竭和猝死是两个主要死因,其中猝死占心衰病人总死亡率的50%。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是  相似文献   

3.
周东红 《医学综述》2004,10(6):355-356
心肌重塑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心力衰竭(心衰)发生发展的机制,阻滞神经激素,阻断心肌重塑的恶性循环是心衰治疗的关键。把β-受体阻滞剂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基本治疗药物是CHF治疗进展的一个主要成就。卡维地洛作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是唯一一种在临床上被证实可以全面阻滞肾上腺素活性的药物,这一概念奠定了全面阻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功能不全与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牧雷 《中国医刊》2008,43(6):64-66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表现为心泵功能的衰退,往往还同时伴有诸如肾脏、肺脏、肝脏等其他器官的功能异常,影响并制约心衰的病程和预后。因此,早期发现及处理与心衰相伴随的其他脏器损害,是治疗心衰患者过程中与改善心功能同等重要的措施。心衰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紊乱及神经体液的异常激活,容易导致肾脏的继发性损伤;心衰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许多药物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抗生素等大多都是肾脏的靶药物或经肾脏排泄,均可能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悟  陈科新  姜峰  李峰  阳军 《广西医学》2022,(15):1791-1794+1804
降脂新药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CSK9)抑制剂可通过有效降低LDL-C水平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是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管理指南中新Ⅰ类推荐的降LDL-C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人体血液循环中的PCSK9蛋白主要来源于肝脏,且在中枢神经系统、肠道、肾脏和胰腺中均有表达。PCSK9主要参与LDL-C的代谢,同时也参与了脂质代谢外的多种生理过程。PCSK9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具有强大的降脂效应且不良反应轻微,但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观察。本文对PCSK9在血脂代谢外的生理学作用进行综述,探讨长期应用PCSK9抑制剂可能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及降脂外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6.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脂控制良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他汀类药物是降脂治疗的基石,但仍有降脂效果未达标的情况发生,并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单克隆抗体是新型降脂药物。家族性高脂血症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联合PCSK9单克隆抗体可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目前Evolocumab和Alirocumab两种PCSK9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刘尚 《吉林医学》2023,(6):1596-1599
<正>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样心脏疾病发展的终点阶段,尽管服用过以往的抗心衰药物后依然有少数患者会存在病情恶化,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预后不太好现象,所以在心衰的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加入新药物来改变患者的治疗现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是一种新型治疗心衰的药物,相比以往的抗心衰药物,ARNI的优点在于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进一步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因此也得到了专家和医生们临床上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其临床疗效和机体的耐受性尚存在不稳定性.人类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属于前蛋白转化酶家族,主要由肝脏产生并分泌人血,可促进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降解,从而参与调控血LDL-C水平.人群中PCSK9的功能获得型或缺失型基因突变与血LDL-C含量、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密切相关.可通过负反馈机制上调PCSK9,促进LDLR的降解,从而降低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因此,抑制PCSK9活性可望成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综述PCSK9调节胆固醇代谢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心室功能障碍和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导致的肺静脉充血、运动耐力和生存期降低的临床综合征,是近年来发病率和流行性很高的心血管病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通过置入左室及右室电极同时起搏左、右心室,恢复心室同步收缩的一种治疗方法.循证医学已经证实CRT治疗顽固性心衰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衰再住院率以及降低病死率[1].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心衰)指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利尿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是治疗急性呼吸困难和维持慢性心衰血容量稳定的一线用药。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其他治疗心衰药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利尿剂种类较多,近年有关利尿剂治疗心衰的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托拉塞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等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有较多的文献报道,该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时伴随能量代谢异常,而能量代谢异常也可促进心衰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调节心脏能量代谢的药物(如:哌克昔林、曲美他嗪等)能够改善衰竭心脏的功能,延缓心衰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此对心力衰竭时心肌能量代谢改变和代谢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PCSK9)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为神经凋亡调节转化酶-1(neural apoptosis-regulated convertase1,NARC-1),PCSK9主要在肝脏表达,它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从而调节胆固醇代谢.另有研究表明,PCSK9还参与细胞的凋亡,影响神经系统的分化和发育,并与炎症过程及糖尿病有一定的相关性.神经细胞凋亡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研究PCSK9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对于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细胞凋亡所引起的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PCSK9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是临床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是基础组成部分,也是心力衰竭"生物学治疗"和规范治疗的依据.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新兴疗法不断衍生,如再生治疗、胚胎干细胞和多功能干细胞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部分疗法处于基础研究阶段,部分已经作为一级推荐进入临床诊疗规范中.本文通过对心衰规范药物治疗的阐述和新兴疗法的介绍,使临床工作者了解心衰治疗进展以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是延长其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因而针对心力衰竭的精准治疗策略意义重大。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是调节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它们在心脏和心肌细胞活动中有着重要意义。磷酸二酯酶(PDEs)是一组分布和功能各具特点的水解酶,它们能够有效调节cAMP和cGMP的浓度进而干预细胞活动。PDE3和PDE5的抑制剂是现在临床常用的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用药,对于它们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不断更新。随着人们对这些PDEs功能和药理价值不断深入的探索,我们会对相应的心衰治疗策略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了解这些研究的进展能够帮助我们洞悉心衰治疗的策略以及正性肌力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同期75例心力衰竭患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按标准三联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治疗组在标准三联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结果:治疗组心衰改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心衰改善总有效率为64.1%,两组比较有显差异(P<0.05),结论:标准三联药物加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能减慢心率,减少心肌氧和能量的消耗,因而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小儿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玉生 《医学文选》2002,21(6):882-884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是小儿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传统观念认为心力衰竭是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和生长发育需要 ,临床上出现体、肺循环瘀血的表现。现代研究认为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过度消耗、心脏能源不足、心力贮备耗竭 ,导致心肌基因表达异常、功能下降所致的超负荷心肌病。心衰不仅危害健康 ,而且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加强心衰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小儿心衰发病机理和治疗的进展总结如下。1 发病机制  心输出量由心脏的前、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决定 ,心力衰竭的发生过程中 ,心室…  相似文献   

17.
王贻兵 《中外医疗》2013,32(7):79-79,81
目的探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心衰合并亚临床甲亢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心衰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LA、LV、LVEF均得到明显改善,但研究治疗后房颤复发和新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合并亚临床甲亢患者在抗心衰基础上加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房颤的新发生率以及房颤的复发,是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临床心力衰竭(心衰)的本质是心功能(收缩与舒张功能)减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往在临床中人们更多关注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所致的心力衰竭.随着对临床心力衰竭研究的深入,发现一些有心衰症状,但仍有基本正常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患者,以往称此类心衰为舒张性心衰(DHF),晚近称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衰)是一个发生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常见、可能致命的疾病状态.需要快速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在我国急性心衰人群的患病率为0.9%,55岁以上的患病率上升到l.3%。因急性心衰导致的住院率占心血管病住院率的20%,死亡率占6.3%。由于急性心衰在治疗上的紧迫性,如果临床上出现可以快速改善症状的药物,患者将明显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力衰竭 (心衰 )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最终导致心室泵血功能的低下。以前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强心和减轻心脏负荷的对症治疗。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已不仅是减轻心衰的症状 ,而且要逆转或延缓心衰病变的进展 ,治疗的重点是调节已被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儿茶酚胺和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的神经内分泌活性 ,从而阻止心肌的损害。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 ,心衰的治疗模式已由强心、利尿和改善血流动力学转变为干预神经体液机制 ,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模式。当然 ,对晚期和顽固性心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