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听力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0月在NICU住院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203例新生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联合自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ABR)测试,异常者1个月后再次测试,复筛仍异常者转听力学诊断中心,接受进一步的听力测试和医学评估。复筛正常者3个月、6个月、1岁随访。结果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越高,听力异常率也越高,早产儿对胆红素的毒性敏感,听力异常率也比足月儿高,而AABR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12.9~20 mg/dl和20~40 mg/dl时都比DPOAE异常率高,在足月儿与早产儿比较时,AABR也比DPOAE异常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无胆红素脑病表现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越高,胎龄越小,听力损失程度越重,而且听觉通路的损伤主要在蜗后。为改善听力,促进语言发育,降低聋哑症发病率,应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尽早进行DPOAE联合AABR测试。 相似文献
2.
《吉林医学》2016,(10)
目的:探讨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测;选取106例正常新生儿于出生3 d后进行TEOAE和AABR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通过率降低越明显。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生儿听力损害,且听力损害程度与血清胆红素升高水平呈正相关,联合应用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听力损害,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发生于新生儿期的听力障碍、可影响患儿语言发育,但若早期诊断及早干预,可使患儿获得与其发育年龄相当的言语能力,本研究通过对正常新生儿和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听力筛查,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NICU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发现NICU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NICU收住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用DPOAE模式进行初筛,对初筛未通过者用DPOAE+ABR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学评估及确诊。结果共筛查高胆红素血症178人,确诊(6月龄)5例,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96%。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NICU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儿出生后的前 3年被认为是一个人语言、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具有听力损失的儿童平均确诊年龄为 3岁 ,并且听力损失的程度越轻 ,发现的时间越晚。许多患有听力损失的儿童 ,由于缺乏必要的听觉刺激 ,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时间。由于缺乏对于言语学习 ,社会发展、情感心理发展的必要刺激 ,相应的发展必然要受到限制[1] 。新生儿听力损失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普通新生儿病房的发病率是 0 1%~ 0 3%,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病率是 0 2 %~ 0 4 %。听力损失较其他要求筛查的疾病有较高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的基本特征,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5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儿组)及15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将结果分为患儿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患儿组DPOAE初查时通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42天复查时患儿组与对照组DPOAE通过率无统计学意义②患儿组46例(除4例105dBnHL无波形外)ABR初查和复查两次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阈值有明显变化,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过治疗后听觉功能可明显提高,对照组15例患儿的ABR阈值初查和复查有明显差异.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听觉系统有损伤,可直接影响ABR结果,DPOAE与ABR以及声阻抗联合应用能全面了解患儿的听觉情况,对诊断听觉损伤的部位、性质以及程度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及早发现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以便指导对早期胆红素脑病的预防与治疗,我们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了脑子听觉诱发电位的监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收集了1995年1~8月在我院新生儿病区住院的符合以下条件的38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①足月儿;②无新生儿窒息;③已除外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等);④无神经系统症状。1.2方法:对每个患儿在皮肤黄恒最明显时测定血清胆红素(使用美国Technico公司的RA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计算出游离胆红素值,在测定股红素的同一天由专人作脑干听…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意义刘宝琴孙力安张璋郑州市儿童医院(45000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该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尤其对听力损害已引起重视。为早期发现不同浓度胆红素对听力的影响,作者对149例高胆病儿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的测定,预测高胆红素血症对脑神经损害的状况。方法对3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定。依据基础病的不同分成4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胆红素水平与BAEP异常率成正相关。高胆红素血症与先天性病毒感染、HIE同时存在时,其异常发生率随之增加。结论BAEP可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对脑的轻微损伤,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听力损伤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5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临床是否实施换血治疗分为两组,A组(换血治疗)21例;B组(未换血治疗)14例,所有患儿予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异常者于3个月后随访。结果A组听反应阈为(57.14±19.91)dBnHL,B组为(63.93±20.97)dBnHL(P>0.05)。两组ABR反应阈增高、ABR全波缺失及重度耳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在90dBnHL短声刺激下,两组Ⅰ波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异常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ABR异常恢复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换血患儿ABR发生异常程度轻于未换血患儿,且3个月后的恢复率亦好于未换血患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达到换血指征时,及早进行换血治疗能减轻听力损伤程度,有必要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早期的听力检测以及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12.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晓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41(1):110-111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改变及特点。方法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把4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A组(21例,42耳,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在204~342μmol/L之间)和B组(19例,38耳,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大于342μmol/L),两组进行ABR检测,测定Ⅰ、Ⅲ、Ⅴ各波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V波反应阈等数值。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ABR的异常率为58%。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PL延长,Ⅰ-Ⅴ IPL延长,Ⅰ、Ⅲ、Ⅴ波消失和反应阈升高。与A组比较,B组患儿ABR异常率显著增高(P〈0.01),其中Ⅰ、Ⅴ波PL异常率,Ⅰ-VIPL异常率及V波反应阈异常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听力和中脑下部有一定程度损害,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与ABR异常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恢复期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及特点。方法测定4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后的BAEP。根据总胆红素值将病例分为4组。A组:胆红素值209.5~218.9μmol/L;B组:胆红素值219~299.9μmol/L;C组:胆红素值300~341.9μmol/L;D组:胆红素值342~465μmol/L,分析各组异常率,比较各组Ⅰ、Ⅲ、Ⅴ、Ⅰ~Ⅲ、Ⅲ~Ⅴ各波PL、IPL值。根据平均每日胆红素增长值将病例分为大于85μmol/L组(E组)及小于85μmol/L组(F组),比较两组间Ⅰ、Ⅲ、Ⅴ、Ⅰ~Ⅲ、Ⅲ~Ⅴ各波PL、IPL值。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BAEP总异常率为48.96%,A、B、C、D 4组异常率分别为35.7%、44%、58.3%、75%。A、B、C、D 4组Ⅰ、Ⅲ、Ⅴ、Ⅰ~Ⅲ、Ⅲ~Ⅴ各波PL、IPL值逐渐加大,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每日胆红素增长值大于85μmol/L组(E组)及小于85μmol/L组(F组)Ⅰ、Ⅲ、Ⅴ、Ⅰ~Ⅲ、Ⅲ~Ⅴ、Ⅰ~Ⅴ各波PL、IPL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均可对患儿听力和脑干造成一定程度损害。胆红素浓度与BAEP异常程度有直接相关趋势,但无明确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聊城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状况,探讨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出生于聊城市9个县的新生儿71 797例.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技术对出生3 d的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产后42 d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复查,仍未通过者,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技术检查,并跟踪随访.结果 初筛59 376例,初筛率82.70%,其中NICU高危因素患儿2432例,普通病房56 944例;初筛通过53 952例,未通过5424例,复筛1971例,复筛率36.33%,确诊的102例,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为1.72‰,NICU患儿检出率为2.55%,普通病房检出率为0.07%.其中81例接受了听力评估和治疗.结论 聊城市新生儿筛查覆盖率不高,检测系统不完善,治疗方式应系统化,在聊城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胆红素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对 36例各种原因所致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 )患儿在胆红素高峰期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检查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高胆组Ⅰ波潜伏期 (PL)延长 2 3只耳 ,占 35 38% ,平均(1 98± 0 2 0 )ms,出波率 90 2 7% ,周围性损害 41 6 7% ,Ⅲ、Ⅴ波部分延长 ,平均 (4 84± 0 2 9)ms和 (6 94± 0 31)ms,出波率分别为 87 5 %和 86 11% ,但Ⅰ~Ⅲ ,Ⅲ~Ⅴ ,Ⅰ~Ⅴ波间期 (IPL)均正常 ,中枢性损害 18 0 6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间接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对BAEP产生明显影响。提示BAEP是检测听力障碍和脑干听中枢损害的早期敏感指标和有效方法 ,早期干预对促进听觉、语言和智能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本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获得本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基本资料。方法选择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于出生后72h接受耳生发射(OAE)测试,所有接受初筛的婴儿在出生42d后,再次接受OAE检查,未通过者做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一耳不通过即为不通过,不通过者均经两次以上重复测试。结果3270名新生儿中2846名(87.0%)初筛通过;424名未通过,于出生42d后复查。410例通过。OAE测试总的通过率为99.6%。4例接受ABR检查,诊断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2‰。结论本地区采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浓度与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相关性,为减少新生儿听力障碍提供理论.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足月、顺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61例(322耳)为试验组;选取同等条件正常新生儿166例(332耳)为对照组.分娩后3~5天,应用DPOAE进行第1次测试,未能通过者,生后42天及3个月复查,仍未通过者进行ABR检查,两种方法均异常者诊断为听力损伤.结果:第1次测试,试验组听力异常率较对照组高(P<0.01);生后3个月复测,轻度组较对照组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重度组异常率仍较对照组高(P<0.01);ABR检查试验组未通过率较对照组高(P<0.01);高胆红素程度与新生儿听力障碍成正相关性(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可能存在耳蜗损害,高胆红素水平与听力异常呈正相关性;联合应用DPOAE及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有明确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凌秀明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11,(1):51-52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50例无明显症状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检测。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BAEP异常率为55.14%,以Ⅲ、Ⅴ波异常较多。结论无明显症状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存在脑干听觉功能损害现象,BAEP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及婴儿听力的影响,为早期防治提供及时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耳声发射(OAE)法对45例正常新生儿及婴儿(其中新生儿28例,婴儿17例)和3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及婴儿(其中新生儿18例,婴儿14例;轻中度26例,重度6例)进行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的OAE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脑病1的OAE检出率高于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结论:听力损伤与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相关;通过OAE监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耳蜗功能大多可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苏州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对387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行ABR检查。结果:正常新生儿初筛通过率为90.35%,复查通过率为95.18%,高危新生儿初筛通过率为95.77%,复查通过率为0%。正常新生儿需ABR检查17例,占0.46%,高危新生儿需ABR检查9例,占4.86%。ABR检查有7例听力障碍,占1.8‰,其中2例为重度耳聋,1例为中度耳聋,3例为轻度耳聋,1例先天性右耳道闭锁。结论: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儿童语言发育及其以后的生活质量,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进行科学语言训练,使听力障碍儿童聋而不哑,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