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10~2019-10期间在输血前应用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的病人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输血前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及两组病人溶血性输血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女性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高于男性,输血次数≥3次的检出率高于初次、1次输血次数3次,且有妊娠史的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4.00%(4/100)]低于对照组[20.00%(2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1,P=0.001)。结论 :针对输血病人,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及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风险,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4月在我站拟输血患者368例,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结果阳性者采用谱细胞及相关试剂做特异性鉴定.结果:368例患者血液样本中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57例,阳性率为0.43%;有输血史阳性率0.57%明显高于无输血史阳性率0.32%(P<0.05);女性有妊娠史阳性率0.69%明显高于无妊娠史阳性率0.32%(P<0.05);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主要为Rh血型系统占49.68%,MNS型系统占35.90%.结论: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检具有必要性,可减少不良输血反应,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淄博地区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分析不规则抗体血型构成情况,探讨红细胞表面抗原分布规律,为安全输血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淄博地区2013年6月~2018年9月接受输血的1 720例患者,仔细阅览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不规则抗体阳性检查结果 ,对比不同性别、不同妊娠情况及有无输血史者阳性筛查结果差异,观察不规则抗体阳性血液标本抗体分型规律。结果 1 720例接受输血治疗患者中检出16例不规则抗体为阳性者,阳性率为0.93%;其中不同性别及女性既往有无妊娠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既往接受输血治疗者阳性率高于无输血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盐水法检出含有IgM型不规则抗体共2例,分别为抗-M、抗-c;经微柱凝胶法与抗人球蛋白法检出全部结果中,有43.75%为Rh系统,分别包括5例抗-E、1例抗-D、1例抗-c,提示Rh系统抗原内RhE、D、c抗原性较强,经免疫刺激后产生不规则抗体风险较大;其次分别为Kell与MNSs系统。结论红细胞表面除ABO血型系统抗原外,Rh系统、Kell系统等血型系统也广泛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输血治疗,输血可能会刺激患者不规则抗体,产生输血免疫反应,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临床应做好输血前一系列除ABO血型系统外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鉴定,为安全的输血治疗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ABO/RhD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特征及临床意义,为预防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5 782例妊娠妇女为观察组,以同期非妊娠、无输血史的健康体检女性1 800例为对照组,应用微柱凝胶法鉴定和筛查ABO/RhD血型和不规则抗体;有特异性抗体者用试管法检测抗体效价、Ig类型和37℃反应性;分析妊娠史与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关系。结果妊娠妇女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同期非妊娠健康体检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782例妊娠妇女中不规则抗体阳性71例,其中Rh系统61例、MNS血型系统7例,Lewis血型系统2例;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抗-D 9例、抗-E 27例、抗-cE 10例、抗-C 6例、抗-c 4例、抗-Ce 5例、抗-M 7例、抗-Lea2例、抗-H1 1例;抗体效价:1∶8~1∶1 024;Ig类型:IgG类61例,IgM-IgG类7例,IgM类3例;37℃反应性:1+~4+;既往妊娠≥3次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既往妊娠1~2次组和无妊娠史组,1~2次组高于无妊娠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前和输血前对妊娠妇女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是预防HDN和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为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血.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825例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1825例输血治疗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12例,阳性率0.66%;其中女9例,均有妊娠史,男3例,男女均有输血史.对于申请输血的12例阳性患者经过提前选择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均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结论:妊娠和反复输血可使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增高,所以输血前检测不规则抗体能更好的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溶血性输血反应检测中血型抗体浓缩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多次进行输血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且无输血史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实施血型抗体浓缩技术检测,比较两组的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越高。结论血型抗体浓缩技术在溶血性输血反应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状况,对患者输血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不规则抗体筛检和血型复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需要备血的手术患者提前进行血型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检及鉴定。结果 4 021例患者中,共检出ABO血型不符4例;Rh(D)血型不符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9例。结论对手术备血患者提前作不规则抗体筛检和血型复检,并完成交叉配血,对保障输血安全、有效和及时有重要意义。输血前作不规则抗体筛检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择期手术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法(Microcolumn gel test,MGT)交叉配血检测联合MGT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01~2018-03期间需输血患者1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GT和凝聚胺法(Manual polybrene test,MPT)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以普细胞鉴定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交叉配血结果及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结果:MGT交叉配血检测主侧阳性率、总阳性率及假阳性率与MPT无明显差异(P0.05),但MGT交叉配血检测次侧阳性率高于MPT(P0.05);MGT检测不规则抗体灵敏度100.00%(26/26)高于MPT76.93%(20/26)(P0.05)。结论:采用MGT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提高交叉配血阳性检出率,增强不规则抗体筛查灵敏度,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对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输血治疗的40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因特殊情况实施ABO、Rh D配合型输血的2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型输血的2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输血后对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4.5%、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3%,同期对照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7%、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血有效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等有效性的前提下配合型输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及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同型输血更低,为当前临床输血治疗方案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住院患者进行E抗原常规检测,并对输血患者进行RhE相合输血,从源头避免抗-E抗体的产生,进而降低和避免因为抗-E抗体引起的配血困难及输血反应.方法 用戴安娜全自动血型仪对21 434例住院患者进行RhE抗原血型鉴定;利用抗筛谱细胞分析抗筛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的类型.结果 21 434例住院患者血型中E抗原阴性占51.2%.4687例抗体筛查中阳性32例,其中抗-E抗体比例最高占43.75%.结论 RhE抗原阳性与阴性比例接近1∶1,与抗E抗体高发密切相关.建议进行RhE抗原常规检测和RhE相合输血,这对保证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筛查输血前验证受血者Rh血型并对其抗体进行检测,为预防临床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用抗-D(IgM)血型定型试剂对28 980例受血者输血前行Rh血型鉴定,分别采用聚凝胺法、盐水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血液中Rh阴性抗体.结果 输血前受检的28 980例患者中,检出Rh(D)阴性患者72例,其中5例检出Rh(D)免疫性抗体(男2例,女3例).结论 输血前筛查受血者Rh阴性血型并对其抗体进行检测,对预防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及安全输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有妊娠史女性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有妊娠史女性患者1785例、无妊娠史女性患者924例作为对照。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结果:有妊娠史组和无妊娠史组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分别为0.78%和0.11%,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04,P0.05)。有妊娠史组确认特异性抗体13例、非特异性抗体1例;13例特异性抗体为抗D 4例、抗E 6例、抗Ec 1例、抗c 1例、抗M1例。无妊娠史组确认特异性抗体1例为抗E。结论:为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对有妊娠史女性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很有必要;同时对有妊娠史的孕妇产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有效防治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周口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分析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75 87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板法检测献血者正反定型,用微柱凝胶法对正反定型不一致及Rh阴性献血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结果阳性者用谱细胞鉴定抗体特异性。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75 870例无偿献血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47例,阳性率为0.06%,其中特异性抗体37例(78.72%),主要为抗-M、抗-E;非特异性抗体10例(21.28%);女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09%)高于男性(0.04%),有妊娠史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10%)高于无妊娠史(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献血者年龄越大,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越高。结论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献血者,特异性抗体主要为抗-M、抗-E,非特异性抗体主要为冷抗体,加强对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对确保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肖倩  辛荣传  周益强  辛康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720-4721
目的:通过对孕妇进行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保障孕产妇剖宫产手术时输血安全及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产生。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8838名孕产妇中进行Rh血型系统检测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并确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结果:18838名孕产妇中共检出46例RhD阴性标本进行阴性确认试验和不规则抗体鉴定,其中D变异型检测出2例,均为弱D,占4.3%;Del检测出6例,占13.0%;不规则抗体鉴定共检测到7例不规则抗体,占15.2%,抗-D抗体6例、1例为既有抗-D抗体又有抗-C抗体。结论:对孕产妇进行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有利于保障孕产妇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和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8):620-623
目的了解献血者及患者输血前血液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频率以及不规则抗体对输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丽水市5家医院的4 552例患者输血前血液及输注的11 080份血液制品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测定,并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 080例献血者中共检出有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者35例,检出率为0.32%,其中男性为0.21%(12/5 738),女性为0.43%(23/5 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552例受血者中共检出有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者38例,检出率为0.83%,其中男性为0.50%(9/1 812),女性为1.06%(29/2 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 080份血液制品输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124/11 080),其中不规则抗体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12.90%(16/124),20.00%(7/35)的抗体阳性血液制品及23.68%(9/38)的抗体阳性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输血前进行献血者和患者抗体筛选、鉴定对于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及鉴定在临床安全输血工作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1237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需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筛选阳性者应用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抗体筛选阳性6例,阳性率为0.485%。其中抗-D2例,抗-M1例,抗-E1例,抗-D、抗-C1例,抗-E、抗-C1例。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能有效的减少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检测在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于我院并进行输血的28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统计分析阳性结果,探讨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结果:在对2862例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测中,共有8例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79%,鉴定为抗D抗体的1例,抗E抗体2例,抗Ec抗体2例,抗M抗体2例,自身抗体1例.通过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根据患者情况输注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后,未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0.结论:对临床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查,可有效的检出患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大大降低或者避免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不同患者群体的分布特征,探讨对不同患者群体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价值.方法 鉴定从35 000例汉族患者中筛查出的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37 ℃的反应性,统计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新生儿及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的患者、无输血史及妊娠史的非新生儿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1例(5.53%),均为37 ℃反应的IgG类抗体;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138例(69.35%),其中IgG类抗体31例、IgG+IgM类抗体51例、IgM类抗体56例;无输血史及妊娠史的非新生儿患者50例(25.13%),其中IgG类抗体3例、IgG+IgM类抗体6例、IgM类抗体41例;在所检出的16例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中,7例红细胞直接球蛋白试验阳性,表明其可致敏自身红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结论 对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并预备输血的患者、孕妇、黄疸新生儿及疑似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的患者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有利于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早期诊断非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帮助诊断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97例,所选患者输血前分别应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及聚凝胺技术进行血型鉴定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ABO血型、RhD血型鉴定结果以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结果:与聚凝胺法相比,卡式微柱凝胶法在ABO血型与RhD血型一次性中的鉴定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式微柱凝胶法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显著较聚凝胺法高且总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保证输血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高于聚凝胺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Rh血型系统对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性,确保临床安全输血有效的进行。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88例输血前需备血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用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鉴定。结果所有患者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5例,总阳性率为1.0%,主要为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共3例,占60%。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男女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显示不规则抗体大多为Rh血型系统抗体,积极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是输血前检查的重要项目,可以减少输血风险。更能确保临床安全输血有效的进行,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