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底血管样条纹(angioid streaks,AS)为眼底Bruch膜弹力纤维层变性疾病。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不易察觉,若病变累及黄斑,则患者视力呈永久性的下降,且严重影响中心视力。临床中视网膜血管样条纹合并黄斑出血较少见,且易漏诊。  相似文献   

2.
眼底血管样条纹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特征性少见的眼底病,是一种双眼玻璃膜弹力纤维的变性疾病,如合并黄斑病变则影响视力。现将我科所见3例6只眼眼底血管样条纹,其中4眼合并黄斑病变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女性,47岁,因右眼视物不清于1991年7月19日就诊。曾在外院以视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FFA)在诊断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意义。方法对96例老年性黄斑变性病人进行FFA;在4年中随访40例病人再次进行FFA。结果萎缩型黄斑变性FFA表现:有玻璃膜疣处荧光增强,随时间延长的减弱。渗出型黄斑变性FFA表现:早期见脱离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有渗漏,荧光素积存于盘腔内有强荧光区,出血区显遮蔽荧光。40例随访造影结果:原诊断33例萎缩型有9例转为渗出型。而新生血管部位恰与玻璃膜疣聚集区融合相一致。结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玻璃膜疣常见于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视网膜慢性炎症或某些眼底变性疾病。眼挫伤所致的玻璃膜疣国内尚未见报道,兹将经荧光血管造影汪实所见的10例报告如下.自1988年以来,对眼挫伤病人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118例中发现10例眼底出现玻璃膜疣(8.4%)。10例全部为男性单眼,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者53岁。致伤至  相似文献   

5.
徐梅  安晓燕  张军平 《新疆医学》2013,43(8):140-141
脉络膜新生血管又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脉络膜内层的玻璃膜可因变形、老化、外伤等原因而发生破裂,如果此破裂部位位于眼底后极部,尤其是黄斑区附近,脉络膜毛细血管则可由此裂隙向内生长而形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从而引起渗出、出血、机化,最终形成瘢痕,致使中央视力严重损伤,例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及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均可在眼底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是严重的致盲眼病,自2000年以来光动力疗法是目前世界公认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首选疗法,它是利用激光照射,将靶组织的光敏剂激活产生化学效应以达到治疗目的,但因护理不到位常可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长期随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90-2890
对32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单例湿性的对侧眼进行4年以上的长期随诊,行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多数患者显示正常,部分患者有黄斑膜和/或色素上皮改变,3例发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说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单例湿性的对侧眼发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病  相似文献   

7.
眼底病变和白内障常常是相互联系的。在用玻璃体切割术和玻璃体内充气治疗视网膜脱离等疾病时可能会形成白内障;相反地,白内障手术也使原有的眼底疾病加重,例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和葡萄膜炎等,另外还可导致视网膜病变,如黄斑囊样水肿。因此,对伴有或可能伴有眼底病变的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应权衡利弊,酌情实施。本文复习近年有关文献,就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和黄斑囊样水肿等疾病与白内障手术的关联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又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是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增殖血管穿过Bruch膜,在Bruch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增殖所成,这种病变多发生于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下,造成严重视力损害.它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等多种眼底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发病率高,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CNV的临床治疗有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经瞳孔温热疗法、手术剥离CNV,黄斑转位手术及放射治疗等,但复发率高、不可避免损伤正常眼组织结构、加重或诱发玻璃体视网膜增殖、造成视功能进一步恶化等.因此,寻求抑制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疗法,是当前眼科学临床上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女性11例,男性2例,均为单眼发病,发病年龄21~37岁,患者均有中心视力明显下降,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主诉.眼底表现类似老年性黄斑病变,但病灶较老年性黄斑变性者小,病变多在眼底后极部,特点为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导致的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病变区有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及神经上皮脱离,病灶周围有环形或弧形网膜出血,有的可见黄色渗出病灶,不伴出血,或可见灰白膜样病灶,病灶不超过1PD大小.  相似文献   

10.
王开文 《农垦医学》1989,11(2):104-105
玻璃膜疣(drusen)是老气性黄斑变性重要的眼底所见,弹性纤维假黄瘤病时眼底亦可以见到;而遗传性玻璃膜疣在儿童或青年检查眼底时可以发现两眼黄斑部对称发生,本文着重谈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玻璃膜疣。 30岁以后,有些人眼底可出现玻璃膜疣,通常无自觉症状,不影响视力。随着年龄增长,玻璃膜疣可增加並可出现轻度的色素紊  相似文献   

11.
1.1一般资料 本组13例,女性11例,男性2例,均为单眼发病,发病年龄21~37岁,患者均有中心视力明显下降,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主诉。眼底表现类似老年性黄斑病变,但病灶较老年性黄斑变性者小,病变多在眼底后极部,特点为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导致的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病变区有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及神经上皮脱离,病灶周围有环形或弧形网膜出血,有的可见黄色渗出病灶,不伴出血,或可见灰白膜样病灶,病灶不超过1PD大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特点。方法 收集老年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10例(12只眼),对其进行FFA图像分级及分析。结果 10例患者(12只眼)中0级1只眼,Ⅰ级9只眼,Ⅱ级2只眼。结论 FFA可提示黄斑区血管渗漏和黄斑水肿、黄斑裂孔,并用于指导临床进行激光治疗。此外,FFA红外眼底相(IR)可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前膜范围、黄斑水肿和黄斑裂孔的形态,便于了解患者黄斑视网膜前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报告30例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阐述了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本组包括老年盘状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况网膜炎、血管样条纹、高度近视合并黄斑变性及外伤性黄斑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4.
陈小燕  宋绪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72-1372,1411
目的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发现检眼镜下未发现病变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提高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确诊率.方法 对101例(202眼)检眼镜下未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其中46例(92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变包括微血管瘤、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毛细血管荧光渗漏,毛细血管扩张及黄斑水肿.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更早发现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图像特征。方法按准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患者30名,按国际通用方法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对造影图像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的造影图像均显示斑驳状透见荧光,其他较多的特征有色素斑块所致的荧光遮蔽、视网膜血管一致性变细和荧光渗漏,较少表现的还有毛细血管无灌注所致的充盈缺损以及黄斑荧光积存等。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特征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病变所致的斑驳状透见荧光和荧光遮蔽,以及视网膜血管病变所致的视网膜血管一致性变细等。  相似文献   

16.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高效、高分辨率的新型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实时显示视网膜结构及眼底血管的变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群的致盲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玻璃膜疣、色素异常、地图样萎缩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等。本文将综述OCTA在临床诊断监测干、湿性AMD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眼科学     
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有新生血管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4个种族人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研究;视力尚好的严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可防止全视网膜光凝引起的视功能下降;板层裂孔和玻璃体黄斑界面的重新定义:超高分辨率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未发现视网膜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35例40只眼老年黄斑变性,进行5年以上的长期随诊。除9只眼因出血较多,初诊时31只眼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了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随诊时7只眼又产生新的新生血管膜,均为65岁以上,病程5年以上。20眼可对比的初、末诊荧光血管造影片,用电子计算机测值,表明新生血管膜面积的减小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区面积的增大,初末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陈淑香  李娟  李静  陈琳  许润 《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0):941-94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萘德(TA)治疗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4例38眼黄斑水肿(其中8例12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6例26眼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TA 4 mg,对其视力、眼压、眼底、眼底行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检查,定期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1、3、6个月平均视力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血管FFA显示治疗后黄斑区渗漏消失或减轻。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DME,简单安全易操作,短期内能有效提高视力,降低视网膜黄斑厚度,减轻黄斑区的水肿及渗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血管条纹症系Bruch膜弹力层弹力纤维组织变性所致。其对视力的危害主要是条纹直接损害黄斑区,合并黄斑变性.荧光造影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病迄今尚无理想疗法。本文报导的两例均为血管条纹症合并黄斑病变,其中病例二采用健脾补肾,活血袪瘀的中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提示中医药对本病可能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