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比较了活动期(ADU)、愈合期(HDU)及瘢痕期(SDU)球溃疡(DU)患者和非溃疡对照(NU),患者的基础胃酸分泌量(BAO)、高峰胃酸分泌量(PAO)及胃窦粘膜内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的含量。发现各期球溃疡患者PAO均明显高于NU组;ADU组胃窦粘膜Gas及SP含量比NU组明显增加;SDU组胃窦粘膜内SS较NU组明显增加。本文结果说明壁细胞泌酸能力增加是DU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基础胃酸高分泌状态是DU患者溃疡活动的重要条件。ADU患者BAO增加与胃窦粘膜内Gas增加有关。SDU患者胃窦粘膜内SS有稳定基础胃酸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酸对胃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酸对胃动力的影响周锁成何绮娜冯子坛周代清何平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消化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82Subjectheadingsduodenalulcer;gastricacid;gastrointestinalmotility主...  相似文献   

3.
胃癌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肠激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放射免疫法对正常人、胃癌(GC)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血浆、胃液及粘膜(十二指肠降部、幽门前区、溃疡和癌变处)中的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同时进行检测,进一步观察三者在胃癌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生和发展的关...  相似文献   

4.
5.
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排空和胃肠激素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相似文献   

6.
性激素对大鼠实验性十二指肠溃疡愈合与胃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性激素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愈合及对胃酸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冰醋酸局部涂抹的方法建立大鼠DU模型,第4天起隔日分别注射雌二醇、孕酮、丙酸睾酮,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术后第23天测定溃疡面积、胃液量和胃酸等。结果 术后72小时各例大鼠都形成了穿通性溃疡,雌雄大鼠溃疡面积无显著差异。术后第23天,雌性对照组、雄性雌二醇组、雄性孕酮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雄性对照组;雌性对照组、雄性雌二醇组胃液量和  相似文献   

7.
8.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4小时胃内pH节律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酸是造成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的主要因素 ,在消化性溃疡 ,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 (DU)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它可直接或通过激活胃蛋白酶原引起胃肠黏膜的损伤。已知DU患者常有胃酸分泌的异常如基础胃酸分泌量和最大分泌量的增高等。近来我们应用胃腔内微电极 ,动态监测DU患者胃内 pH值的变化 ,以进一步了解该类患者胃酸分泌的生理变化和昼夜节律特点。对象和方法一、对象包括经内镜检查证实为DU活动期的患者 2 9例 ,男 2 4例 ,女 5例 ,年龄 (45 .8± 11.6 )岁 ;慢性胃炎 (CG)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5 0 .0± 16 .5 )岁 ;…  相似文献   

9.
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胃窦幽门脉内啡肽(EP)阳性细胞,通过真彩色图象分析系统,检测非病变区胃窦幽门腺EP阳性细胞的阳性反应点灰度和面积,计算灰度密度R,以探讨与溃疡的关系,并为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腺阳性反应细胞EP含量分析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成人男性胃窦粘膜标本10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和浅表性胃炎(对照组Con)各5例.所有病例均经内镜证实,标本取距幽门口2cm肉眼下非病变区胃窦前壁粘膜,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6m.1.2方法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Ster…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合并溃疡患者胃肠激素与内脏血流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本文研究了肝硬化(HC)患者胃、十二指肠粘膜6种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及其意义。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胃粘膜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明显增加(P<0.05);胃动素明显降低(P<0.01)。十二指肠(D)、粘膜生长抑素(SS)、脑啡肽含量明显减少(P<0.005);血管加压素β-内啡肽(β-EP)明显增加(P<0.05)、VIP含量与胃、D粘膜充血程度呈正相关(P<05),与有、无腹水及其程度关系不密切(P>0.1),与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有一定联系,但不显著(P=0.1)。胃粘膜β-EP、D粘膜SS含量随肝功能下降而递增(P<0.05)。提示HC患者充血性胃肠粘膜病变及消化不良等可能与粘膜胃肠激素含量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 IBS)和溃疡型结肠炎( UC)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清楚。本研究从胃肠激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内皮素( ET)、胃动素( MTL) ]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 β( IL- 1 β)的角度研究其病因和病机,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帮助。1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IBS组40例,男1 9例,女2 1例;年龄2 2~75岁,平均45 .6岁。符合罗马 标准。UC组2 0例,男6例,女1 4例;年龄1 8~5 2岁,平均33.7岁。对照组2 0例,男8例,女1 2例;年龄32~75岁,平均5 0 .6岁。来源于体检和结肠息肉电切肠镜复查者。1 .2 方法: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GER)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原因。方法:选择近5年我院接受胃食管动力检查并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46例。食管pH监测胃食管酸反流阳性或胃镜检查存在反流性食管炎(RE)者为反流组,食管pH值监测胃食管酸反流阴性者为非反流组。比较两组食管下括约肌(IES)、食管体部及食管上括约肌(UES)等功能差别,同时对两组胃pH值监测进行比较。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为GER/RE的高发人群,反流组与非反流组LES长度、功能压、食管体部清除功能、UES静息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反流组每日不同时限胃酸分泌高于非反流组。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易合并GER/RE与胃酸增高有关,与食管动力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胃癌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窦粘膜胃肠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及消化性溃疡(PU)患者胃窦粘膜胃肠激素变化的意义.方法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浅表性胃炎(CSG)10例,胃溃疡(GU)15例,十二指肠溃疡(DU)12例,胃癌(GC)6例.胃镜下取胃窦粘膜,用RIA法测定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含量,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胃窦粘膜SS含量在GU,DU,CSG,GC组分别为251pg/mg±194pg/mg(以下同),470±179,532±211及1293±523。其中GU组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GC时则显著升高(P<001).SP含量在DU组显著降低,与GU,CSG,GC比较分别为479±157vs765±415,789±390及801±346,P<005;GC患者Gas水平显著高于CSG组,为4645±2944,vs2768±1572,P<001.结论胃粘膜中Gas,SS,SP含量的变化可能在PU及胃癌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