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反应中辅助性T细胞(T_H)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对免疫反应的性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小鼠中发现,以产生IL-2和IFN-γ,很少或无IL-4和IL-5为特征的T_H1型反应主要参与负责杀伤胞内寄生虫的巨噬细胞的活化、迟发型超敏反应和IgG 2a的合成.T_H2型反应以IL-4和IL-5的生成为主,引起IgG1和IgE生成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加.与小鼠T_H细胞有所不同,人CD4~+T细胞克隆产生细胞因子的模式既有T_H1型和T_H2型,亦有中间型T_HO型.  相似文献   

2.
许多免疫反应的诱导都是在巨噬细胞(Mφ)调节下完成的。产生可(?)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是Mφ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方式。IL-1是T 细胞激活的信号。在一般情况下,抗原特异性T 细胞常需要与Mφ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才能被激活。可溶性IL-1不能完全代替Mφ在这一激活过程中的作用。1985年,Kurt-Jones 等发现Mφ表面具有插入胞膜脂双层中的膜IL-1(mIL-1),他们发现,经多聚甲醛处理而被固定的Mφ,能与未经处理的Mφ一样发挥活化T 细胞的作用,由于被固定的Mφ不能产生可溶性IL-1,所以它可能是通过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 -1I型受体 ( IL-1RI)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致痫大鼠行为改变与脑内 IL-1RI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侧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 -1β( IL-1β)后再注射阈下剂量谷氨酸钠 ,可导致动物痫样发作 ,其大脑皮质及海马锥体细胞层 IL -1RI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免疫反应增强 ;如先注射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 IL-1ra)、再注射 IL-1β和阈下剂量谷氨酸钠 ,则动物无痫样发作 ,且大脑皮质及海马锥体细胞层 IL-1RI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较注射 IL -1β和阈下剂量谷氨酸钠组减少 ,免疫反应着色减弱。结果提示 ,IL -1β有明显促进谷氨酸钠致痫的作用 ,IL-1RI可能参与致痫过程 ,IL-1ra具有抗痫效应。  相似文献   

4.
<正>IL-37作为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的新成员,与IL-1家族成员拥有类似的β链结构。重组IL-37前体通过蛋白酶-1剪切处理后可以转化为成熟的IL-37。IL-37是目前唯一没有发现鼠同系物的IL-1家族成员。研究人员在骨髓、肝脏、胸腺、肺等组织中均检测到IL-37的表达,并且发现其参与了多种炎症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IL-37对多种类型细胞的免疫反应也发挥了抑制作用。本文将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因子,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目前认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可以调控免疫反应,既促进免疫反应,又诱导免疫耐受。研究发现DCs是IL-10的重要细胞来源,且将产生IL-10的DCs定义为IL-10 +DCs。这群...  相似文献   

6.
检测白介素1(IL-1)三种方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介素1(IL-1)原定义为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Mφ)产生的淋巴细胞活化因子。近来发现IL-1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活性,除可促进IL-2的产生,放大免疫反应外,还可诱导急性期蛋白的产生,辅助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促进纤维母细胞增殖,趋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中红细胞固有免疫反应与来自白细胞的IL-8和球蛋白之间规律变化的关系.方法 灭活癌细胞(S180株5×106/ml)或生理盐水(对照组)0.2 ml加到枸橼酸抗凝的0.2 ml全血细胞悬液(自然实验组)或白细胞悬液(白细胞分离实验组)和新鲜血浆0.3 ml中,混匀后放37℃温育1 h,测定反应液中IL-8和球蛋白含量.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自然实验组IL-8含量(376.35 ±243.96)Pg/ml和球蛋白(7.86 ±2.01)g/L,明显高于正常人自然实验组的IL-8含量(11.36±6.93)Pg/ml和球蛋白含量(7.21 ±1.75)g/L,(P<0.01),正常人自然实验组IL-8含量(11.36 ±6.93)pg/ml和球蛋白含量(7.21 ±1.75)g/L明显高于正常人自然对照组IL-8含量(4.98 ±4.35)pg/ml和球蛋白含量(5.38±1.61)g/L,(P<0.05),正常人自然实验组IL-8的激活指数2.49 ±2.33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自然实验组IL-8的激活指数0.22 ±0.24,(P<0.05).结论 红细胞能快速调控血浆中的IL-8和球蛋白含量,但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调控IL-8和球蛋白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系统血液固有免疫反应中,红细胞固有免疫反应活性与白细胞固有免疫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在免疫应答反馈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细胞介素 1(IL-1)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许多细胞都有刺激作用。在免疫反应中,IL-1参与抗原或丝裂原对T细胞的激活,可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及 IL-2受体的产生;IL-1还可增强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它是促进免疫应答的一种重要因子。此外,IL-1在免疫应答的反馈调节中也起着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现IL-1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不仅在诱导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也在炎症的局部和全身起重要作用.目前关于IL-1的生物学功能了解较多,但关于IL-1从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的内部机制了解的很少,大多数发表的资料只是关于介质的释放,但在合成和释放之间未做清楚的区分.本文观察自然的以及几种已知的刺激剂与人单核细胞在不同的孵育时间对IL-1的产生和释放的影响.取健康成年献血员新鲜血,肝素抗凝,与等容量Hank's液(HBSS)混合,然后  相似文献   

10.
系统血液快速固有免疫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人血循环中存在对抗致病原的系统血液快速固有免疫反应,在血浆中致病原能激活红细胞调控白细胞分泌IL-8.致病原在血浆中可被补体系统识别,绝大多数附有补体C3b致病原被红细胞粘附,递呈给血小板和白细胞,可引发血浆补体固有免疫反应、红细胞固有免疫反应、血小板固有免疫反应、白细胞固有免疫反应和淋巴细胞适应免疫反应.在体外,用仿真自然实验体系探讨抗致病原(酵母菌或肿瘤细胞等)系统血液快速固有免疫反应,其结果显示在系统血液免疫反应中存在一个红细胞固有免疫反应主干道,补体与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CR1或CD35)在系统血液快速固有免疫反应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IL-1)家族是第一个被发现、成员不断被更新的细胞因子家族.到目前为止,IL-1家族有11个成员被发现,分别是IL-1a( IL-1 F1)、IL-1β( IL-1 F2)、IL-1Ra( IL-1F3)、IL-18(IL-1F4)、IL-1F5~10和IL-33( IL-1F11)[1-2].其中,IL-33是最近被发现并受到强烈关注的细胞因子.对于它的发现及其生物学作用经历了一个由基础到临床研究逐步过渡的过程.Tominaga等[3 ]于1989年鉴定出了IL-33特异性受体ST2,证明了ST2是Toll样/IL-1受体(IL-1R)超家族的一个成员,随后发现了ST2的4个亚型.  相似文献   

12.
IL-27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与IL-12相关的细胞因子,它由抗原提呈细胞产生,通过广泛表达于各种免疫细胞表面的IL-27受体WSX-1/gp130发挥生物学效应。IL-27对Th1型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IL-27可以促进初始CD4 T细胞的增殖,也可以促进其向Th1细胞的分化及产生IFN-γ。而在高度Th1极化的情况下,IL-27的主要作用是限制Th1型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从而保护机体免受过度的免疫反应的损伤。IL-27在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炎症等Th1型免疫主导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17细胞作为众多CD4+辅助性T细胞的一种,其标志性特点是能分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参与炎症反应.随着人们对炎症的深入了解,发现Th17细胞不只是发挥炎性效应,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抗肿瘤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多种肿瘤中存在Th17细胞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Th17细胞分泌炎性因子IL-17主动增强相关的抗肿瘤信号通路,调控抗肿瘤免疫应答.另外,固有免疫细胞IL-17+γδT细胞以及IL-17+ Foxp3T细胞不仅分泌IL-17发挥促肿瘤效应,还能协同Th17细胞参与到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共同调控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因而研究Th17细胞参与肿瘤应答的机制以及与IL-17+γδT细胞和IL-17+ Foxp3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2003年Baekkevold发现一种高内皮小静脉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high endothelial venules,NFHEV)[1],2005年Schmitz搜寻序列资料库发现该基因序列与IL-1家族同源,命名为IL-33[2],在人体定位于染色体9p24.1,编码270个氨基酸。IL-1家族成员在固有免疫反应中有各自不同的生物学活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IL-1)作为细胞因子,一般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未成熟的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生长等。近年实验证明,IL-1及其受体(IL-1R)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并且对CNS中某些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以及整体的生理功能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mRNA水平上探讨性激素孕酮(Prog)对小鼠脾脏CD11c阳性树突状细胞(SDCs)合成的细胞因子IL-6、IL-10、IL-12和TNF-α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CD11c阳性SDCs,用不同浓度的Prog处理SDCs 24h,采用RT-PCR在mRNA水平上检测SDCs合成细胞因子的变化. 结果 中浓度的Prog上调IL-6和IL-10的表达而高浓度则降低表达;各浓度组的Prog可上调细胞因子IL-12的水平而降低TNF-α的表达. 结论 Prog可能通过影响SDCs合成的细胞因子进而调控机体的免疫反应,低、中浓度的Prog使机体的免疫应答向Th2倾斜,而高浓度的Prog推动机体内的免疫反应向Th1型转变.  相似文献   

17.
炎症是冠心病(CHD)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个炎症性疾病过程[1].而感染性炎症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间的网络调控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IL-6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IL-2R结构及功能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在介导IL-2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IL-2R的深入研究,更增加了人们对IL-2R的进一步认识,本文重点介绍IL-2R结构和功能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朱超  韩星海  陈琦 《医学信息》2009,22(6):1072-1074
瘦素(Leptin)是一种脂肪源性细胞因子样蛋白多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已经证明瘦素与CD40、IL-6、TNF-a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有关,近期发现瘦素在与伴随炎症、自身免疫反应为突出特点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对AS的治疗将是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IL-1家族是固有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的关键因子,近年的研究已阐明了有关IL-1家族成员间重要的功能调节关系,发现了新的成员,而且在IL-1家族成员IL-1Ra多态性方面和IL-1家族的信号转导机制方面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