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汤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3种成分的提取方法,对该方配方颗粒组方汤剂与传统汤剂所含3种成分定量,并比较两种汤剂3种成分的提取率。方法考察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时间及溶剂用量改变对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提取含量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提取条件为250倍量75%乙醇超声处理15 m in即可同时有效提取复方中3种成分。配方颗粒组方汤剂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平均提取率依次约为传统汤剂相应成分平均提取率的70%,145%及123%。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方法简便易行,稳定性好。测定结果可客观反应该方两种汤剂3种成分提取率。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优选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实验通过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黄芩黄芩苷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得到较佳的黄芩苷提取纯化方法。通过正交方法分析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芩中黄芩苷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中黄芩苷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30%乙醇提取3次,剂量12,10,10倍,时间2,1,1小时。  相似文献   

3.
黄芩中黄芩苷微波提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郭振库  金钦汉  范国强  段豫平  秦晨 《中草药》2001,32(11):985-987
目的 微波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研究。方法 应用国产具有压力控制附件的MSP-100D专用微波制样系统,进行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微波提取研究。微波提取的溶剂选择、加热的溶剂压力和微波辐射时间,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了考察。结果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综合经济因素和实验过程的方便性。在70%微波功率(微波炉的最大功率850瓦)下,微波最佳提取条件为35%乙醇作溶剂,溶剂倍量30,提取压力0.15MPa、恒压时间30s即可获得好的黄芩苷提取率。结论 微波法提取不仅所需时间短,平行性好,而且提取率比超声波法高近10%。  相似文献   

4.
正交设计优选泻心滴丸中黄芩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出膏率、黄芩苷、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筛选提取溶剂及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提取法中A1B1C2。结论: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出膏率、黄芩苷、总黄酮提取量均较高。相对于药材中黄芩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提取转移率约70%。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已上市制剂中灯盏细辛不同提取工艺的提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根据已上市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颗粒的提取工艺制备灯盏细辛提取液,研究建立测定提取液指纹图谱的HPLC方法,测定不同提取液的指纹图谱及野黄芩苷含量,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不同溶剂提取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分别为10.32~18.16 mg·g-1,水提液与不同浓度醇提液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69、0.855、0.858;不同时间提取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分别为14.90~17.12 mg·g-1,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两次与三次提取液中野黄芩苷含量分别为9.50、10.32 mg·g-1,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结论:提取溶剂对提取液中野黄芩苷含量及指纹图谱均有明显影响,拟定的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条件下提取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RSM)优化咳露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处方中君药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为优化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为自变量,以水为提取溶剂,黄芩苷含量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预测数学模型。结果: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3个因素对黄芩苷含量均有显著影响。确定咳露口服液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13,在此条件下,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为0.96 mg/m L。结论:响应面法可用于咳露口服液提取工艺的优化,该方法快速、简单、稳定,对口服液提取工艺优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黄芩中总黄酮与黄芩苷最佳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量等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加热回流,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为3次,加水量为8倍量。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微波协助提取法提取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比较微波协助提取法与药典法提取黄芩苷优势。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1 mL.min-1。结果:微波提取时间15 min,提取温度120℃,提取溶剂30%乙醇。黄芩苷在0.059~0.59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36%(n=6)。结论:微波提取法较药典法提取黄芩苷更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为一种符合环保绿色理念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检测黄芩饮片中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  相似文献   

9.
HPLC分析比较炮制和提取方法对黄芩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比较炮制与提取方法对黄芩药材中活性成分提取的影响。方法:以黄芩生药材和炮制药材为分析对象,比较5种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提取的影响。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乙酸(18∶25∶57∶0.2);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 ℃。结果:生药材酶法提取黄芩素、汉黄芩素得率最高,分别为5.41%,1.30%;60%乙醇回流提取黄芩苷、汉黄芩苷得率最高,分别为10.11%,3.55%。炮制药材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 接近,以酶法提取效果最好,黄芩苷、汉黄芩苷和黄芩素、汉黄芩素得率分别为10.63%,3.60%和1.81%,0.59%。结论:对于黄芩生药材,不同提取方法对4种活性成分的提取影响较大;对于黄芩炮制药材,不同提取方法对4种活性成分的提取影响较小,针对不同活性成分应选择最适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优选黄芩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芩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中的提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芩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提取溶剂用量、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次数所得到总黄酮含量。结果通过正交实验,找到黄芩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30%乙醇提取3次,剂量12,10,10倍,时间2,1,1h。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工厂化黄芩总黄酮的生产过程制定合理的提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黄芩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其黄酮含量。方法利用比色法测定黄芩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利用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自由基体系对黄芩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黄芩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且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黄芩的抗氧化活性受到不同溶剂的影响,并且与其含的黄酮含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瓜蒌皮药材中槲皮素及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瓜蒌皮药材中槲皮素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瓜蒌皮药材中槲皮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甲醇做为槲皮素的提取溶剂,采用浸渍提取、超声提取、回流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槲皮素,采用HPLC测定槲皮素含量;用75%乙醇提取瓜蒌皮药材中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槲皮素用甲醇回流提取率较高,江苏所产瓜蒌皮药材中槲皮素含量较高,安徽所产瓜蒌皮药材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结论:此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不同产地瓜蒌皮药材中槲皮素及总黄酮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3.
倪红辉 《山西中医》2014,30(10):49-51
目的:测定不同溶剂对金荞麦中有效成分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效率,制定简便的金荞麦制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设定检测波长为510 nm,以芦丁为对照品绘制标准曲线,测定金荞麦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在10倍量的溶剂提取下,60%乙醇的金荞麦提取效率最高;芦丁对照品在16~160(μ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求得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0 88X+0.160 2,r=0.997 4;用6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金荞麦中总黄酮的含量最高;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56%;重复性试验的平均值为2.76%,RSD=2.92%(n=6);加样回收率试验的平均值为98.43%,RSD=1.78%。结论:以60%的乙醇为溶媒提取金荞麦中的总黄酮类成分提取率最高,稳定性好,方法简便,适用于我院金荞麦制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葛根药材最佳的超微振动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重复实验法考察葛根超微振动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葛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提取温度是影响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5倍量30%的乙醇,45℃时提取2次,每次10min。结论该工艺简便、快捷、提取率高,可用于葛根中活性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松针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马尾松针中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3nm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比较水解前后各产地松针中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011~0.11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水解前浙江临安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水解后杭州余杭区的含量最高。结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松针的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评价松针的质量提供了依据。水解对总黄酮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苍耳七不同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及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三种不同有机溶剂依次对苍耳七 50 %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氯仿提取物(CE)、乙酸乙酯提取物(EAE)、正丁醇提取物(BE)和水相提取物(WE)。总黄酮含量采用 NaNO2- Al (NO3)3-NaOH 显色法测定。抗氧化活性采用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超氧自由基清除试验、DPPH 自由基清除试验、还原力测定和金属离子螯合试验进行综合评价,以 BHT(2, 6-二叔丁基对甲酚)为参考物质。结果:EAE 的黄酮含量最高,其次分别为 BE, WE 和 CE。WE 和 BE 的抗氧化活性强于 CE 和 EAE. 每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都显示出浓度依赖性和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结论:苍耳七提取物可以被用作天然抗氧剂。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长期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生长期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在不同的生长期,山楂叶中总黄酮和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含量都在8月份最高,然后逐渐降低。结论以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为目的的山楂叶最适宜在8月份采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用不同的因素及水平来提取野菊花总黄酮从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野菊花黄酮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本试验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从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四个不同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不同水平,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从中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提取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和纯度,从而确定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野菊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3次,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为2.5h。结论: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法对野菊花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使用该工艺提取野菊花总黄酮工艺简单,廉价、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酸藤子根总黄酮含量及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广西、广东11种不同产地酸藤子,采用超声提取法对酸藤子根总黄酮进行提取,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通过测定酸藤子根总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酸藤子根体外抗氧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采收期半枝莲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中医药导报》2008,14(5):99-100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半枝莲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采收期的半枝莲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5、6、7、8、9月5个不同采收期半枝莲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59%、1.86%、2.26%、2.12%、2.01%。结论:不同采收期半枝莲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以7月采收的半枝莲中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