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脂肪乳对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30%脂肪乳250 mL治疗9例地高辛中毒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地高辛检测血药浓度与理论代谢浓度之间的差异及对中毒症状的影响。结果 30%脂肪乳250 mL治疗后,患者血液地高辛浓度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地高辛药物浓度下降幅度远大于其理论代谢的下降幅度,并可缓解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 脂肪乳可有效清除中毒患者血中的地高辛。  相似文献   

2.
洋地黄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强心药,而地高辛口服是治疗心功能不全和用于心房纤颤控制心室率的有效药物.因地高辛的治疗宽度窄,尽管临床上已采用小剂量维持疗法,由于各种原因,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地高辛中毒.笔者收集近5年我院门诊、住院发现并治疗的地高辛中毒病人23例,现报告并分析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脂肪乳对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0%脂肪乳250 mL治疗9例地高辛中毒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中地高辛浓度与理论代谢浓度之间的差异、以及患者中毒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地高辛浓度明显降低,且下降幅度远大于其理论代谢的下降幅度,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脂肪乳可有效清除中毒患者血中的地高辛。  相似文献   

4.
维持量地高辛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高辛至今仍是治疗心衰,心房颤动(Af)等最常用的药物。近些年来虽然采用了维持量疗法使地高辛中毒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中毒仍然可以见到。诚然中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能熟练地掌握其代谢特征,合理用药,参考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测定,可以避免中毒的发生。现将我院22例维持量地高辛引起中毒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地高辛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强心类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各类急、慢性心功能不全.由于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小,同时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殊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易导致地高辛浓度改变,出现中毒或达不到临床疗效[1,2].为了探索老年人地高辛的合理用量,减少中毒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用药,本文对某三甲医院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老年患者进行总结,对部分病例进行调整干预,做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6.
地高辛中毒可能危及生命。已有报道降胆宁与消胆胺通过阻止药物肠肝再循环从而提高地高辛与洋地黄毒甙的清除率。作者报道了1例应用消胆胺成功治疗地高辛中毒。男性患者,94岁,因3天前发生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及胃纳差入院。患者有多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史,曾因外周血管病需行双侧膝关节以上截肢术.有充血性心衰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入院前采用硝酸甘油软膏贴胸壁,每6小时1次;速尿每日口服120mg,地高辛每日口服0.125mg。入院后首次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室率42次/min,单源性室性早搏,无急性心肌缺血或坏死变化。患者表现  相似文献   

7.
洋地黄的治疗剂量范围狭窄,具有中毒的危险性。据新近文献报告,洋地黄中毒发生率为5~35%,故使用洋地黄时必须审慎。有谓在肾功能正常和无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用标准洋地黄化法可以减少洋地黄中毒的发生,还可确保达到满意的洋地黄化。为此,作者对310例患者以地高辛和β-乙酰地高辛,分别按标准洋地黄化法和非标准洋地黄化法进行治疗,并测定出其血浆强心甙浓度,对这两种给药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红霉素和地高辛均可引起胃肠道副作用。在少数病人中,红霉素可使地高辛血浓度增高一倍而引起地高辛中毒。此时,常把地高辛中毒的胃肠道症状误认为红霉素的副作用。病例报告女,59岁,因心动过缓和呕吐2天就诊。4天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开始服红霉素500mg,每天3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应用维持量或小剂量地高辛治疗131例老年房颤患者,其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高达24.43%,因此作者根据临床经验提出,对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地高辛的老年房颤患者,可以采取超小剂量连续或间断给药法并配合积极的综合治疗,可明显降低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而不影响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64例服用地高辛时间超过5个半衰期的患者,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并以0.8—2.0ng/ml为有效血药浓度分析其中毒反应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64例患者中地高辛血药浓度〈0.8ng/ml者88例,均无中毒表现,17例心功能有所改善;0.8~2.0ng/ml者138例,其中7例有中毒表现,心功能均改善;〉2.0ng/ml者38例,其中29例有中毒表现(76.3%),12例心功能改善。结论地高辛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存在一定重叠性,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生理病理状况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因素,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中毒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地高辛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使用地高辛的最佳剂量。方法 对我院近11年来进行的1584例次老年病人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使用地高辛常规治疗剂量时,老年患者地高辛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患者。结论 老年人在使用地高辛治疗时,建议从小剂量开始,0.0625mg,1—2次/d;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常规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以作为用药参考;但是不应片面依赖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尤其不能仅仅根据地高辛血药浓度来简单判断中毒还是剂量不足;更重要的是结合临床症状,以达到用药的个体化,减少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高辛过大剂量难以治疗,死亡率为10~20%。阿托品对轻度过量有效,但对严重中毒患者无多大价值。苯妥英钠对中度中毒患者有效,但对严重病例,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苯妥英钠、心得安、普鲁卡因酰胺和异搏停似乎无效。特异性地高辛抗体虽然有效,但尚未广为采用。甚至心脏起搏对严重中毒患者也无效。作者报道1例地高辛过大剂量出现难治性室颤,静注乙胺碘呋酮后救治成功。患者26岁,男性。服地高辛0.25mg100片,在18小时后入院。入院检查发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60~70年代报告洋地黄中毒发生率为6~23%,死亡率高达41%。近年由于对地高辛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的进一步了解,维持量的减少,地高辛血清浓度测定的应用,以及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已明显减少。本文回顾性研究地高辛中毒诊断的准确性、发生率与死亡率。方法:复习本所大型城市教学医院1980~1988年间出院诊断为洋地黄中毒的全部病历及1987年注院的994份心力衰竭病历。按下述标准分为:肯定中毒——患者有提示地高辛中毒的症状和/或心律失常,并在停用地高辛后消失;可能中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慢性地高辛中毒的慢性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20例慢性地高辛中毒的慢性肾病患者,均接受至少3次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监测血浆地高辛浓度的变化,计算地高辛浓度的反跳率,记录病情恢复所需血液灌流的次数。结果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地高辛的血浆浓度明显下降(P<0.01),治疗过程中地高辛血浆浓度存在反跳,反跳率逐渐下降(P<0.01)。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慢性地高辛中毒疗效明显,由于治疗过程中地高辛血浆浓度存在反跳,血液灌流疗程延长。  相似文献   

15.
许多研究表明,地高辛中毒与非中毒的血液浓度有相当程度的重叠,以致血清地高辛浓度与地高辛中毒的关系一直有争论。本文对24例地高辛中毒与非中毒的老年病人进行地高辛在排除过程中的动力学研究,并对不同的地高辛毒性表现进行观察,旨在进一步阐明地高辛毒性作用与血清地高辛浓度及体内容积的关系,以使地高辛的使用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清地高辛浓度患者地高辛中毒临床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血清地高辛浓度(SDC)>2.0ng/ml的36例老年患者与23例非老年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发现老年组易发生传导阻滞(30.6%vs 8.7%,P<0.05),但地高辛摄入量低于非老年组且变异大(172.91±103.43μg/d vs 234.55±61.99μg/d,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中毒受多种因素影响(酸碱失衡、心肌缺血缺氧、心衰、贫血、药物间影响、肝脏损害,F=4.260,P<0.01),而非老年组仅与心衰有关(F=4.195,P<0.05)。提示老年中毒易受临床背景因素影响是其地高辛耐受量小且变异大的原因;积极改善全身状况,更要结合临床背景的个体化给药,更小的剂量和分次服用,心电监护和慎用有抑制传导的药物是降低老年人中毒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 (ARB)与地高辛联用 ,已成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重要方法之一。地高辛主要经肾脏排泄 ,其药物安全范围较窄 ,与多种心血管病药物联用常可引起中毒。本文通过对照研究 ,观察缬沙坦对CHF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本组不分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病、心功能级别及是否并发心房颤动。入选条件 :①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 ;②无应用地高辛禁忌证 ;③入院前 1周内未用过地高辛制剂 ;④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入选 41例 ,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对照组。其中缬沙坦组 2 1例 ,男 1 …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洋地黄的代谢、药代动力学及电生理效应等有了进一步认识,地高辛维持量疗法取代了传统的洋地黄饱合疗法。虽然中毒发生率15~20%及病死率3~21%有明显下降,但仍有5.7~11.3%的患者中毒,一旦中毒发生,病死率可达5~10%。现将笔者遇到的28例维持量地高辛中毒报告如下,并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强心甙中毒可有神经系统副作用,特别是头痛、不适、嗜睡、意识模糊及精神异常。曾有1例报告急性大剂量地高辛过量致惊厥发作。本文报道另1例地高辛中毒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和脑电图异常。患者女性,64岁。患风湿性心瓣膜病、房颤及心绞痛,以地高辛0.1875mg/d 治疗。后因出现头痛、黄视、恶心及呕吐入院检查,入院后上述症状继续存在并出现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啧咀、四肢震颤,并有癫痫样发作,开始1天约5次,每  相似文献   

20.
地高辛是治疗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由于其毒性高以及治疗量的范围狭窄,监测地高辛血清浓度甚为重要。由于作者以及其他一些学者发现大量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存在于胆汁中,因而测定肝病患者血浆地高辛浓度。研究对象为7例经临床及生化检查证实的肝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无肾功能损害或接受过地高辛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