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52例肝外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外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52例肝外伤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全组52例,治愈49例,手术病例术后并发胆瘘、膈下感染、小肠扭转及呼吸功能衰竭各1例。死亡3例,其中2例右肝叶粉碎性破裂合并肝后下腔静脉损伤,分别于术中死于空气栓塞及失血性休克。另1例为右肝叶多处裂伤,合并脾破裂,左股骨及胫骨骨折,左眼球穿孔;术中术后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术后次日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在肝外伤的诊断上不能盲目依赖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应选择合适的肝创面处理方法,对于严重多发伤应行损伤控制性手术。 相似文献
3.
87例肝外伤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方法 回顾性总结87例肝外伤临床诊疗资料。结果 闭合伤67例(77%),开放伤20例(23%);发生休克42例(48.3%)。78例作诊断性腹腔穿刺,74例获得阳性(94.7%),急诊B超9例、CT3例,均获得阳性结果。6例肝包膜下血肿采用非手术治愈;手术治疗81例,治愈71例,死亡10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21例。总治愈率、总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5%、11.5%、24.1%。结论 本病的诊断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检、腹腔穿刺、B超、CT检查。肝包膜下血肿和轻度单纯肝裂伤可选用非手术治疗;中、重度损伤伴休克者,要在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视病情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4.
肝外伤91例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昌勤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9,5(3):189-190
我院从1987年12月~1997年11月共收治肝外伤病人91例。现将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1例,男74例,女17例。年龄6~52岁,平均32岁。交通事故伤57例,重物击伤或挤压伤24例,刀刺伤10例。闭合性损伤占肝外伤的89%。肝左叶18例,右叶64例,左右叶伤9例;肝一处损伤32例,多处损伤31例,碎裂伤28例。肝损伤程度按国内熊氏提出的Ⅳ级分类法[1]。Ⅰ级:轻度肝损伤10例;Ⅱ级:严重肝损伤72例;Ⅲ级:极其严重肝损伤7例;Ⅳ级:肝损伤伴有肝外大血管损伤2例。本组表现内… 相似文献
5.
6.
肝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发生率在腹腔脏器创伤中仅次于脾脏和小肠外伤,位居第3位,国外有报道肝外伤的发生率已超过脾破裂而跃居首位。总结我院1996年8月至2007年6月间132例单纯肝外伤的诊治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损伤33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 探讨肝损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病因,伤情分级,术前时间,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病死率作了统计和分析。结果 1985年前,后交通事故致肝损伤分别为112例和104例,肝损伤Ⅰ,Ⅱ级所占比例为13/297,74/297。1985年前创伤至手术前时间平均为17小时,1985年后平均为6小时。清创术病死率为19.39%,单纯肝损伤病死率为15.45%,合并伤病死率24.14《 相似文献
8.
肝外伤10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外伤105例诊治体会徐宝宏,马小庆我院自1985年至1994年间共收治肝外伤105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4例,女21例,年龄23~67岁。受伤部位:右半肝损伤92例,左肝损伤13例。肝脏二处以上损伤32例,合并肝后下腔静脉损伤3例.合并伤... 相似文献
9.
10.
肝外伤系腹部脏器损伤最为常见的急症,处置不当,后果严重。为探讨其诊治方法,本文对28例肝外伤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本组28例中27例存活,1例死亡,疗效满意。因此,我们认为:依据外伤史、腹部体征结合腹腔穿刺、B超、CT检查一般可以做出正确诊断;在治疗方面,对肝挫伤、包膜下血肿及出血不超过500ml的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对休克、血压不稳、出血量超过500ml,有合并空腔脏器损伤应不失时机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酌情选用单纯缝合、大网膜塞、不规则肝切除、肝动脉结扎与填塞,必要时可相互配合运用。对规则性肝切除,应谨慎从事。 相似文献
11.
7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中67例手术治疗,4例行肾动脉栓塞术,7例保守治疗;除1例死亡外,余均治愈。结论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关键,腹腔穿刺、B超、CT及X线检查的合理应用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肝外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根据AAST分级:Ⅰ级14例(20.0%),Ⅱ级32例(45.7%),Ⅲ级22例(31.4%),Ⅳ级2例(2.9%)。行非手术治疗18例,手术治疗52例,其中传统探查46例,腹腔镜治疗6例。结果本组治愈65例(92.9%),死亡5例(7.1%),因严重粉碎性肝损伤清创后肝切除,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因合并肝后腔静脉破裂术中死于循环衰竭1例。发生并发症14例(20.0%),其中右胸腔积液6例,肺部感染5例,膈下脓肿2例,胰漏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轻度肝外伤可选择非手术治疗,而严重肝外伤要积极手术治疗,术式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3.
腹部刀刺伤诊治体会(附14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7例腹部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7例患者中,腹腔脏器从伤口脱出43例,其中大网膜脱出39例.小肠脱出1例,胃脱出1例,结肠脱出2例。伴失血性休克28例。全组病例中行剖腹探查手术139例,伤口清创缝合8例;治愈145例,死亡2例。结论:腹部刀刺伤合并休克,有大网膜及腹腔脏器外脱,腹痛伴腹膜炎体征,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均是手术指征。臀部刀刺伤要警惕损伤腹腔脏器。合并胸部伤或发生胸腹联合伤时,除有心脏大血管损伤外,原则上应先剖腹,术前置胸腔引流观察胸腔出血、漏气情况,改善呼吸。 相似文献
14.
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的体表肿物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和挤压法 ,复发率高。手术切除创伤较大 ,有损伤邻近血管神经的危险 ,术后恢复时间长 ,并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作者自 1996年 3月~ 1999年 2月采用缝扎法治疗腱鞘囊肿 5 2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5 2例 ,男 19例 ,女 33例 ,平均年龄 37(16~ 74)岁。发病部位为腕背部 42例 ,其中左 15例 ,右 2 7例 ;足背部 11例 ,左 6例 ,右 5例 ,其中有 1例病人右足背及左腕部同时有腱鞘囊肿。2 操作方法 术野皮肤用碘酊酒精消毒 ,铺无菌单。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皮针“7”…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2002年起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VATS)技术诊治胸外伤3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对胰腺外伤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过去10年间所收治的胰腺外伤51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术前45例行胰腺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45例行B型超声检查,18例有阳性发现,阳性率40%,两者阳性率差异明显(P<0.01).血淀粉酶明显升高者9例.非手术治疗3例,均治愈;手术治疗48例,术后24 h死亡6例,均为有严重合并伤的病例.结论:从影像学的诊断上来看,CT明显优于B超,胰腺CT可以作为胰腺外伤的确诊依据,胰腺外伤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7.
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及治疗(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病因、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阴茎异常勃起患者13例,年龄20~61岁,平均36岁.勃起时间16~240 h.平均128 h.根据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阴茎海绵体超声多谱勒检查,放射性核素显像,选择性阴部内动脉造影等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和分型.根据分型及病情轻重分别给以保守治疗、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术、阴茎海绵体灌洗术等治疗.结果:5例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均有外伤史,8例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病因较为复杂.所有患者经相应治疗后阴茎勃起消失.随访2~24个月,5例高流量型患者均保留良好的勃起功能,7例低流量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减退.结论:详细的病史、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阴部内动脉造影是区分高流量型和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重要方法.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可采取保守治疗和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术治疗.而阴茎海绵体灌洗术是治疗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体会(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肝病患者行17例次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全组手术成功12例次,围手术期死亡5例,死亡原因:脑出血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肝动脉血栓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现存活6例,其中1例存活已超过3年。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3例,脑血管病变2例,ARDS2例,血管并发症2例,胆道并发症3例,急、慢性排斥反应各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结论 肝移植围手术期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地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是提高肝移植术后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10月期间行肝移植手术50例,其中2例术后并发GVHD,分析该2例肝移植术后第14 d和第18 d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皮疹、口腔多发溃疡、全血细胞减少、皮肤病理活检等临床资料为诊断依据和以不同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方案.结果 第1例患者加强免疫抑制剂治疗,发生败血症于术后67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第2例减少免疫抑制剂治疗,术后96 d治愈.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GVHD,减少免疫抑制剂方案可能是一种有效方案,但应警惕急性排斥反应和继发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肝损伤院内救治的最佳措施.方法:对51例因外伤所致的严重肝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程度、合并伤、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愈39例,死亡12例,生存率76.5%.主要死因为大失血和复合伤.结论:快速有效复苏,缩短术前时间,正确选择手术方式,积极处理合并伤,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