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为肺癌组,良性肺部疾病患者30例为良性肺病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DGF、VEGF水平,分析肺癌组患者血清HDGF、VEGF水平的相关因素,对肺癌组患者血清HDGF、VEG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良性肺病组血清HD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血清HDGF、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HDGF水平低于良性肺病组(P<0.01),VEGF水平高于良性肺病组(P<0.01)。肺癌组血清HDGF、VEGF水平与性别、年龄无统计学相关,与吸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肺癌组患者血清HDGF、VEGF水平呈正相关(r=0.33,P<0.01)。结论血清HDGF水平与肺癌分期密切相关,血清VEGF水平、淋巴结状态与肺癌分期密切相关,二者对NSCLC患者病程的判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在肺癌临床分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梅  张锦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8):679-680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opontin,OPN)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36例鳞癌组、44例腺癌组、40例肺结核组、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OPN水平检测。结果鳞癌组、腺癌组、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四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组与腺癌组血清OP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鳞癌组血清OPN水平高于腺癌组;OPN血清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OPN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肺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判定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平  曾红梅 《当代医学》2013,(33):57-58
目的:探讨CEA、NSE、CYFRA 21-1、Pro-GRP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肺癌患者90例(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90例(良性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健康组),全部患者均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CEA、NSE、CYFRA 21-1、Pro-GR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肺癌组患者血CEA、NSE、CYFRA 21-1、Pro-GRP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肺癌分期患者血CEA、NSE、CYFRA 21-1、Pro-GRP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着肺癌分期的进展,各指标水平均明显增加。结论 CEA、NSE、CYFRA 21-1、Pro-GRP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重要价值,其水平越高,肺癌分期越晚,患者预后越差,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29-31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19fragment 21-1,CYFRA21-1)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和分期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5例NSCLC作为研究对象(NSCLC组),同时选取3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病变组)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空腹及术后血清NSE和CYFRA21-1及FIB水平。结果 NSCLC组NSE、CYFRA21-1及FIB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且水平与其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21,0.563,0.445,P均0.05),其分期Ⅲ~Ⅳ期患者三项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术后4周,NSCLC组三项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 NSE、CYFRA21-1及FIB水平在NSCLC手术前后有明显变化,且与临床分期有关,三项联合检测可作为NSCLC治疗评价及疾病监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刘顺林  施敏骅 《浙江医学》2010,32(11):1643-1645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鼠类淋巴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Bmi-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mi-1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在NSCLC临床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肺癌组织、29例癌旁肺组织及1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mi-1水平的表达在NSCLC组织中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P〈0.05),而在肺良性病变组织及癌旁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Bmi-1在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低分化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肺癌(均P〈0.05),但中分化和高分化肺癌间无明显差异(P〉0.05);Ⅲ、Ⅳ期肺癌标本中Bmi-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Ⅰ、Ⅱ期肺癌间无明显差异(P〉0.05);Bmi-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Bmi-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肺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Bmi-1可作为评估肺癌患者病变范围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血清NSE表达水平对肺癌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的诊断、评估化疗敏感性及病情监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96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NSE水平。 结果: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P<0.001),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NSE水平显著高于肺腺癌及肺鳞癌(P<0.001)。SCLC中扩展性病变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局限性病变,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血清NSE水平同NSCLC临床分期无关联性(P>0.05)。NSCLC组和SCLC组NSE阳性者肺癌近期化疗有效率(66.67% 和87.10%)高于NSE阴性者(33.33%和40.00%)(P<0.05)。 结论:血清NSE是一种有效的肺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刘天成  马志红  田萍  刘矿  刘红松  臧金 《浙江医学》2022,44(6):577-579,597
目的探讨叶酸受体α(FRα)监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能。方法应用新型配体靶向聚合酶链反应(LT-PCR)分别检测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49例NSCLC患者、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对照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阴性对照组)外周血中叶酸受体α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琢+CTCs)的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估其诊断NSCLC的效能。结果NSCLC组外周血中FR琢+CTCs水平为12.31(9.48,16.52)FU/3ml,高于良性对照组的6.23(4.90,8.30)FU/3ml和阴性对照组的5.50(4.54,7.82)FU/3ml(均P<0.01),而后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琢+CTCs水平仅与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R琢+CTCs水平最佳截断值为9.370FU/3ml时,用于鉴别诊断NSCLC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灵敏度为0.758,特异度为0.917;FR琢+CTCs水平最佳截断值为9.495FU/3ml时,用于鉴别NSCLC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灵敏度为0.752,特异度为0.917。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FR琢+CTCs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NSCLC筛查和鉴别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与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关系。方法选取NSCLC患者41例(NSCLC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及良性疾病者30例(良性组),采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入选者体内CTC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CC-Ag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NSCLC组CTC数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均P<0.05);NSCLC组CTC数与血清SCC-Ag水平呈正相关(r=0.782,P<0.05)。结论对于临床可疑的NSCLC患者检测血清SCC-Ag水平与CTC数,能够提高NSCLC的临床检出率,有助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肺癌关系,为肺癌诊断、病情判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6例肺癌、35例肺良性疾病和3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和EGF水平。结果 肺癌病人血清TNF-α和EGF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F=175.41、106.05,q=16.14~23.34,P〈0.01),而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q=2.53、2.52,P〉0.05)。肺癌转移者比未转移者血清TNF-α和EGF水平更高(t=6.43、9.70,P〈0.01),肺癌化疗后血清TNF-α和EGF水平明显下降(t=5.39、3.02,P〈0.05)。结论 血清TNF-α和EGF水平可作为肺癌诊断、病情估计、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水平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02例NSCLC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ys 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ys C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1.47±0.78)mg/L比(1.04±0.51)mg/L和(1.06±0.36)mg/L,P〈0.01]。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血清Cys C的含量逐渐上升,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1.06±0.39)mg/L比(1.83±0.97)mg/L,P〈0.05],TNM分期Ⅰ~Ⅱ期低于Ⅲ~Ⅳ期[(1.38±0.88)mg/L比(1.57±0.79)mg/L,P〈0.05]。中高分化肺癌血清Cys C的含量高于低分化肺癌[(1.63±0.73)mg/L比(1.26±0.48)mg/L,P〈0.05]。肺癌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性别、年龄及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血清Cys C含量在肺癌患者中明显增高,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恶性程度相关,提示血清Cys C水平的变化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于手术前后联合检测临床各期不同病理类型的10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7例肺部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的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变化。手术前3种血清标志物的平均水平非小细胞肺癌组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7.930、5.568、6.110,P〈0.05);手术后3种标志物的平均水平非小细胞肺癌组略高于肺良性疾病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0.034、1.242、0.691,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癌胚抗原、NSE和CYFRA21-1的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5.419、4.722、5.779,P〈0.05);肺良性疾病患者在手术前后3种标志物的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1.244、0.732、1.000,P〉0.05)。说明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 (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 (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 :45例慢性房颤患者中 9例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出左房血栓或有栓塞病史 ,为血栓阳性组 ,余 3 6例房颤患者为阴性组 ,另选临床情况相似的 2 1例窦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各组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T、D D浓度和AT Ⅲ活性 ,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F患者无论是否伴有血栓 ,其TAT及D D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窦律组(P <0 0 5 ) ,AT Ⅲ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窦律组 (P <0 0 5 )。血栓组患者TAT、D D水平较血栓阴性组明显升高(P均 <0 0 5 )。房颤患者TAT与D D水平呈正相关性 (rs=0 3 0 6,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可引起凝血系统的激活 ;检测房颤患者血浆中TAT可成为评估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有价值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探讨PLT计数、血小板压积(PCT)测定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14例NSCLC患者为肺癌组、5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鉴别诊断组、26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的PLT计数、PCT,分析PLT计数、PCT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PLT计数、PCT在NSCLC与良性病变鉴别的价值,比较复发或进展的NSCLC患者不同时期的PLT计数、PCT.结果 肺癌组PLT计数、PCT均高于对照组和鉴别诊断组(P<0.05);鳞癌患者PLT计数、PCT均高于腺癌患者(P<0.05),Ⅲ期 、Ⅳ期NSCLC患者PLT计数、PCT均明显高于鉴别诊断组及Ⅰ期NSCLC患者,Ⅳ期NSCLC患者PLT计数、PCT显著高于Ⅱ期NSCLC患者(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T计数将NSCLC、肺鳞癌、肺腺癌与良性病变鉴别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2、0.732、0.653;PCT将NSCLC、肺鳞癌、肺腺癌与良性病变鉴别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5、0.714、0.636.在21例复发或进展的NSCLC患者中,化疗4个周期后 、肿瘤复发或进展时PCT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结论 PLT计数、PCT可能与NSCLC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密切相关,且对鉴别肺部良恶病变有一定的价值;化疗可能通过抑制骨髓功能使PCT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与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AL)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 年3 月-2015 年3 月于佛山市中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就诊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患者60 例作为AL 组,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之间的OPN 水平。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查体者60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OPN 水平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分析OPN 水平与cTnT 水平的相关性。并检测AL 组经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后不同预后患者OPN 和cTnT 水平。结果 OPN 水平在AL 患者中不同肾小球滤过率、受累器官数、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二尖瓣环收缩速度、射血分数、心肌质量指数及左心房直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 组OPN 和cTnT 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的水平(P <0.05),且OPN 水平与cTnT 的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 OPN 水平与AL 临床特征及预后有关,在AL 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患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升锦  张和生 《四川医学》2002,23(4):343-34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1(ET- 1)与肺结核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受试对象分为三组 :肺结核组、非结核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 ,分别检测其血清 NO和血浆 ET- 1水平 ,并将两者作相关分析。结果 肺结核组和非结核良性肺疾病组血清 NO和血浆 ET- 1均高于正常组 (P<0 .0 1) ,肺结核组血浆 ET- 1亦高于非结核良性肺疾病组 (P<0 .0 5 ) ,但两组之间血清 NO无差异 (P>0 .0 5 ) ;肺结核患者血 NO与 ET- 1之间无相关性 (r=0 .13、P>0 .0 5 )。结论 肺结核患者 NO水平升高是肺部炎症的标志 ;肺结核患者高水平 ET- 1在肺结核纤维化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病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 antithrombin complex,T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D二聚体(D-dimer,D-D)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50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和30例正常人血浆TAT、vWF、D-D的含量动态变化。结果急性白血病病人初诊时血浆TAT(52.76±17.42 ng/ml)、vWF(197.93%±32.07%)、D-D(542.75±377.14 ng/ml)比正常对照组TAT(2.75±0.77 ng/ml),vWF(67.28%±18.65%),D-D(41.96±6.57 ng/ml)含量明显升高(P〈0.0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血浆TAT、vWF、DD含量均高于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病人(P〈0.01),经维甲酸治疗7 d后下降,21 d后可达正常。结论急性白血病病人血管内皮受损、体内存在凝血与纤溶功能异常,应根据不同机制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止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血清MMP-9与其他肿瘤标志物-CEA、NSE、CA125、CA19-9等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预测疾病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ELISA方法和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分别测定73例NSCLC、21例良性肺疾病患者以及16例健康人血清中MMP-9、CEA、NSE、CA125和CA19-9的水平,研究3组之间的差异,并分别比较上述指标与NSCLC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组患者血清中MMP-9、CEA、NSE、CA125和CA19-9的水平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MMP-9的水平随肿瘤体积增大、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进展而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清MMP-9与CEA、NSE、CA125和CA19-9对NSCLC诊断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且血清MMP-9还是一项预测肺癌侵袭、转移等疾病状态的良好指标,血清MMP-9对NSCLC诊断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绞痛和脑梗死患者血浆TAT、D-D、E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心绞痛和脑梗死组各50例及对照组40例血浆TAT、D-D、ET。结果心绞痛组和脑梗死组血浆TAT、D-D、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TAT、D-D、ET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P〈0.05);急性期脑梗死TAT水平显著高于亚急性、慢性期(P〈0.01);亚急性期D-D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和慢性期(P〈0.05)。结论血浆rrAT、D-D、ET水平反映了心绞痛和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活跃、纤溶亢进、血管内皮损伤,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