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对超高度近视眼患者,应用分区切削模式进行LASIK手术治疗7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84眼曾于2004年在本科行分区切削治疗的(分2~3区,切削光区直径5.0~6.5mm)超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回访,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形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等于或超过术前,裸眼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等于术前矫正视力的患者达29眼,占34.5%;无圆锥角膜发生。出现屈光回退的达44眼占52%,最大屈光回退度达-5.00D,5眼别曾于术后6个月行二次增效手术。角膜层间异物存留4眼,占4.7%,已吸收,局部浑浊,自觉有眩光暗视力下降现象的44眼占48%,但患者表示基本能够接受,对生活、工作基本无明显影响。结论 LASIK术分区切削治疗超高度近视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它具有安全性好,手术效果满意,远期疗效肯定等优点,是超高度近视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应用美国雷塞公司生产laser Scan LSX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治疗超高度近视眼(〉-10.00D),术后随访2年并对术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两年的视力基本达或超过术前预矫视力,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带镜视力。与术前预矫视力比较,视力不变或上升占90.6%.绝大数人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临床治疗近视眼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无上皮下混浊发生,术后用药时间短等优点,而对于角膜较薄的高度近视患者来说LASIK手术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按术前近视屈光度数-6.00D~-15.00D和-15.25D~-25.00D将147例(271只眼)近视患者分为A、B2组,均行LASIK治疗。LASIK术后的随访时间最长2年,最短5个月。结果术后屈光度数<1.00D者,A组227只眼,B组20只眼;裸眼视力≥0.8者,A组231只眼,B组3只眼,3只眼因屈光回退或欠矫再次行LASIK。结论LASIK是目前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方法,但在实践中应不断完善手术方法和调整手术参数,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 (- 10D以上近视 )的准确性和预测性。方法 :通过对 5 6例 (共 10 5眼 )术前屈光度 (等值球镜 ) - 10 0 0~ 2 6 0 0DS ,平均 13 4± 3 9DS近视患者采用LASIK治疗 ,随访一年。结果 :术后 1个月时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的为 81眼 ,占总眼数的 77 1% ;术后 6个月裸眼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的为 96只眼 ,占总眼数的 91 4 % ;其中高于术前的为 2 6眼 ,占总眼数的 2 4 8% ;而裸眼视力下降 1行以上的 6眼 ,占 5 8% ;其中 3例为不规则散光 ,2例角膜瓣制作不全 ,1例为角膜瓣层间脂类物残留 ,裸眼视力下降 2行以上的为 3眼 ,占总眼数的 2 9%。结论 :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预测性 ,但手术操作及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仍需谨慎从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评价。方法 :对 17例 30只高度近视眼施行后巩膜加固术。结果 :手术前及术后 1年随访发现受术者角膜曲率、眼轴长等资料作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有可能阻止近视眼轴长的进一步增长 ,是一个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产乳化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自2002年5月以来,在我院施行的超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8例25眼,观察其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其效果。结果术后视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由熟练医师对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并注意手术技巧,手术仍然是安全的;手术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视网膜情况。 相似文献
8.
高度近视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慢性进行性眼病,可见于青少年。目前对此少有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33例58眼,术后观察1~4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本组33例58眼中男18例34眼,女15例24眼;年龄12~20岁,平均14.24岁;屈光度-6.50~-14.00D,眼轴长度24.20~28.62mm,近视进展程度每年均超过1.00D,除外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器质性眼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自2013年12月到2015年11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52例(72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并用矫正视力为评价指标,对患者治疗前、治疗一个星期和三个月后分别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矫正视力达到0.1~0.2的有11眼,0.2~0.4有24眼,0.4~0.6有28眼,0.6的有9眼。治疗结果较为明显,效果比较理想。结论:超声乳化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还矫正恢复患者的视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眼(平均-11.2±1.86D)195只,术后第1,6,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第1,6,12个月裸眼视力达到0.5和1.0者分别为84.1%,79.0%,74.9%和61.0%,57.9%,55.9%;术后第1,6,12个月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0.50D和±1.0D者分别是68.7%,63.1%,61.5%和79.0%,75.9%和74.9%.结论: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有较好的效果,手术中并发症与术者手术技巧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度近视是以眼轴增长引起眼底组织进行性损害的一种眼病。后巩膜加固术 ( PSRO)能机械性地加强后部巩膜 ,控制眼轴延长 ,是治疗高度近视的原因疗法 ,是阻止病情恶化的唯一选择 [1]。我院自1 994~ 1 997年应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 54例 99眼 ,经随访观察 ,疗效肯定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54例 99眼 ,其中男 2 9例52眼 ,女 2 5例 47眼 ,年龄 7~ 41岁 ,平均 1 8.5岁。术前、术后及复查时均行视力 (裸眼、矫正 )、晶状体、玻璃体、眼底、眼压、屈光度 (散瞳检影 )检查 ,A超测定眼轴长。术前屈光度 - 7.0 0 D~ - … 相似文献
1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原sis,LASIK)作为一种有效、快捷的近视治疗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群认可并接受。其具有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术后反应时间短、视力提高明显等优点。但作为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同时也存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随着接受此手术治疗人群的增加,术后角膜瓣相关并发症也有所增加[2]。现对因眼外伤致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患者的诊治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对于防治高度近视进一步发展的效果。方法采用自体阔筋膜作为加固材料,对高度近视36例(64眼),行后巩膜加固术。结果:术后均随访2年以上,视力提高8眼(12.5%),眼轴稳定56眼(87.5%)。结论:自体阔筋膜行后巩膜加固术防治高度近视进一步发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LASIK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其预测性强,痛苦少,能迅速获得目标视力,稳定性高。上皮下混浊发生率低等的特点,逐渐被患者接受,开展日益广泛。尤其在高度近视方面,已成为近视激光手术的首选。但LASIK对玻璃体视网膜方面的负面影响,也随着手术的广泛开展,逐渐被认识并研究。视网膜脱离作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日益引起重视。为探讨LASIK术后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我们对我院收治的14例1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使用Summit公司的SVS Apex 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及Moria公司的板层刀,对25例患儿(7~15岁)25只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行LASIK手术,术后托百士、艾氟龙眼液点眼.随访时间不少于12个月.结果术前球镜均值:(-9.31±3.33) D,-4.50~-17.25D,柱镜均值:(-1.35±0.47) D, -1.25~-2.50 D.裸眼远视力均值:(0.08±0.04) D, 0.04~0.1 D,矫正远视力均值:(0.46±0.31) D,0.1~1.0 D.术后12月球镜均值:(-1.11±1.17) D, 0.50~-3.25 D,柱镜均值:(-0.10±0.14) D, 0.25~-1.25 D.裸眼远视力均值:(0.57±0.41) D, 0.2~1.0 D,矫正远视力均值:(0.69±0.40) D, 0.3~1.2 D.结论 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是安全、有效的,且可预测性及稳定性均较好.这一手术的开展为不能耐受戴镜的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矫治手段. 相似文献
17.
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LASIK术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41例患儿(6~14 岁)42只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LASIK术后1、3、6及12个月进行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随访.结果 术后各阶段的平均裸眼远视力和平均矫正远视力都明显好于术前;模拟角膜镜度数(simulated keratoscope reading,Sim k)的等效值和球镜屈光度术后第1 个月较术前分别平均减少6.50 D和8.25 D,术后3 个月之内均表现一定的回退,在术后3~6 个月仍见部分回退,在6~12个月才趋于稳定;Sim k 的差值与柱镜屈光度的变化相符: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各阶段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可准确显示术后角膜的形态变化:在成人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变化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手术设计的改进和手术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在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不同时间泪膜及泪液分泌功能减弱的发生率.方法: 对本院眼科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82例(164眼)轻中度近视患者,54例(108眼)高度近视患者在行LASIK术后1周、1、3、6月作BUT及SchirmerⅠ泪液分泌检查.结果: 高度近视患者在行LASIK术后6个月内泪膜稳定性下降的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内泪液分泌功能减弱的发生率均较轻中度近视患者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的发生率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在LASIK术后泪膜稳定性及泪液分泌功能降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最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解.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整体护理工作在我院的普遍实施 ,临床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为整体的心身护理 ,心理护理工作已经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我院近年来开展的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 ,对提高患者视力 ,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恶化 ,疗效显著 ,并发症少〔1〕。在围手术期 ,我们观察、分析引起患者心理状态的各种因素 ,掌握心理变化的规律 ,因人而异实施科学的心理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 12 6例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2 0 0 1年本院共进行此手术 12 6例 ( 2 0 1只眼 ) ,其中男 6…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