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徐丽芳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24-124,141
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睡眠保护大脑,解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活力,还与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有密切的关系,对于住院病人,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所起的作用更重要,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可分为睡眠时间不足,或睡得不深、不熟,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王椿野  邢佳 《天津中医药》2016,33(6):381-384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的生理活动,睡眠可以促使疲劳的神经细胞恢复到正常生理功能水平,保障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原发性失眠属于一种心理疾患,长期的失眠会导致亚健康或多种心身疾病。目前,失眠与认识之间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长期失眠患者常可见到轻度认知障碍的表现,而失眠的发生、发展又与其认知心理模式关系密切。对睡眠各方面的认知歪曲均可导致失眠,通过探讨睡眠认知歪曲的机制,目前主要形成5种理论模式,而由长期失眠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即轻度认知障碍,主要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定向力等能力下降。认知与失眠互为因果、呈双向关系,两种认知的概念是不同的,通过探讨两者的关系,对失眠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3.
睡眠占生命的 1 3,几乎和食物一样至关重要。它是人体所具有的一种规律性的自我保护性抑制 ,也是人的“睡眠———觉醒”与大自然的昼夜交替规律相适应的体现。希腊神话说 :“睡眠和死亡是兄弟”。如果从意识消失这点来说尚属相似 ,但是 ,死亡是一切功能的停止 ,而睡眠时则保持正常的生命功能。由是而论 ,死亡并非是“永远不会醒来的睡眠”。睡眠的意义在于调节人体与环境的昼夜变化 ,使其协调统一 ,以保证人体生理和生态活动的相对稳定 ,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睡眠涉及到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与疾病及夜班工作疲劳、运动员的时差效应等等 ,…  相似文献   

4.
李敏清  张广清 《光明中医》2016,(19):2897-2900
睡眠是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睡眠障碍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患者感染率上升,而良好的睡眠能促进机体康复。骨科患者由于手术的特殊性,术后患者肢体制动、疼痛、石膏的影响等,导致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现从术前、术后等多方面综述骨科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5.
五脏调节睡眠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昼夜变化,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协调与精神情志正常的重要生理活动。节律性表现为昼精而夜寐,其维持与营卫循行、气血调和、阴阳互藏、脏腑功能正常及相互协调等有关。从五脏阴阳气血及其功能活动对人体睡眠调节机理方面进行探讨,以明确失眠的病机,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衰老是一种自然现象,所有生命体都要经历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人也必然要经历衰老过程。在衰老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睡眠的改变。当然,除了睡眠还有面容、皮肤、毛发、筋骨、脏腑结构和功能等的改变,本文主要讨论老年睡眠的改变。1衰老过程中人的睡眠改变现代研究证实,长期睡眠较差,可促进老年人的  相似文献   

7.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能促进机体康复和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旺盛。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及外界环境的改变,睡眠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若患者睡眠差,则可妨碍伤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感染的可能性。骨科患者中多数人是由于突然受到外伤或车祸住进医院,精神上的打击、躯体的疼痛及手术都会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而睡眠减少可以造成部分免疫球蛋白、补体和部分T细胞亚群有下降趋势,不利于身心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老年睡眠障碍的现代诊治及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叶光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8):2018-2019,2021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现象 ,属于保护性抑制。如果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 ,或生理功能紊乱 ,均可引起睡眠异常及睡眠过度等症状 ,称之为睡眠障碍。“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 ,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是医学研究人员根据近年来对睡眠研究的最新结果所提出的新观点。健康专家认为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健康生活的三个鼎足。其中睡眠对于人体健康和学习、工作效率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 ,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 ,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关研究表明 ,睡眠除了可消除疲劳 ,使人体产生新的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别使用脑康II号和安定对脑动脉硬化失眠患者进行治疗,研究两者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将136例脑动脉硬化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脑康II号,对照组给予安定2.5 mg,共治疗6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干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安定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PSQI总分均有显著改善。脑康II号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改善。与安定组比较,脑康II号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副反应方面,脑康II号组在行为毒性、植物神经系统、其他及总分方面显著优于安定组。[结论]中医药治疗重视脑动脉硬化患者具有肾气虚衰的特点,从根本上调整人体阴阳的盛衰,在改善脑动脉硬化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睡眠作为人体具有的一种规律性的自我保护性本能,是与自然昼夜交替规律相适应的体现;人体内部气机升降规律也是与自然界气机升降节律相适应的体现。科学睡眠作为养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意义就在于调节人体与昼夜、四季的变化,以保证稳定的生理功能,本文着重论述昼夜、四季中气机升降的机制及其与科学睡眠的关系,以期达到指导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睡眠剥夺对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SD)对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睡眠剥夺对脑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开展亚健康主症特征的1000例人群调查基础上,建立大鼠SD实验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考察睡眠剥夺对大鼠应激能力的影响,测试大鼠的Y-迷宫实验成绩考察睡眠剥夺对大鼠脑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大鼠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睡眠剥夺对脑体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学生人群以睡眠障碍为第一症状表现,其后才是疲劳主症;农民则以疲劳为第一症状表现,睡眠障碍排在第2位,提示睡眠障碍在亚健康表现中占据有重要地位。大鼠在实验性睡眠剥夺后行为表现出抑制性,应激能力下降;睡眠剥夺可使大鼠Y-迷宫测试成绩下降(P<0.05),海马结构的NOS活性和nNOS蛋白表达减少(P<0.05),损害学习记忆等脑认知能力。[结论]睡眠障碍是亚健康表现的首要症状,睡眠剥夺可使机体脑功能处于低下状态,表明睡眠剥夺对亚健康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结构NOS、nNOS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上对于什么叫衰老,至今还没有做出一个统一、完整的定义,其中一种较为通俗易懂而又切合实际的说法是:“衰老,乃是指机体各器官功能普遍的、逐渐降低的过程。”衰老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常情况下出现的生理性衰老;另一种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不言而喻,由睡眠不佳所引起的衰老是属于病理性衰老。不仅人需要睡眠,其他任何生物都离不开睡眠,没有适当的睡眠,就无法维持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3.
熬夜会损害身体健康,尤其对青少年更甚。因为人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前者在黎明前分泌,具有促进人体糖类代谢、保障肌肉发育的功能:后者在入睡后产生,它既能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能延缓中老年人衰老。故在一天中,睡眠的最佳时间是晚上10时至凌晨6时。人类进化到今日,仍沿袭白天劳作的习惯,这样交感神经活动与新陈代谢的异化作用必然占优势,而在夜晚则是副交感神经和机体的同化过程占优势。因此、夜间用脑过度会使机体的这种节律发生紊乱,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注意力分散、思维迟缓等…  相似文献   

14.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是指人因环境需要丧失正常所需睡眠量的状态.短时间SD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而长时间睡眠剥夺(prolonged sleep deprivation,PSD.一般指机体在24h或更长的时间内维持清醒的一种状态)则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本文将对相关文献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论述《内经》的睡梦观。《内经》认为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节律的生理功能,与机体的阴阳营卫气血的盛衰和运行肾密相关;梦是心神处于睡眠状态下的“魂魄飞扬”,是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梦境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了解机体阴阳脏腑营卫气血的盛衰、邪犯部位以及精神情志的状态。对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述《内经》的睡梦观。《内经》认为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节律的生理功能,与机体的阴阳营卫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紧密相关;梦是心神处于睡眠状态下的“魂魄飞扬”,是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梦境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了解机体阴阳脏腑营卫气血的盛衰、邪犯部位以及精神情志的状态,对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苏秋 《养生月刊》2012,33(6):489-491
睡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代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健康人能够忍受饥饿可达3周之久,但是如果缺少睡眠3天3夜,就会觉得坐立不安、情绪波动、记忆力下降,严重者难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良好的睡眠能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有利于身体的康复。相反,不良的睡眠不仅影响健康,加快人体衰老,而且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因素,还影响各种药物疗效的发挥,不利疾病的清除。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通过睡眠能够消除机体疲  相似文献   

18.
鼾眠诊治1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睡眠期间反复出现短暂、可逆的上气道狭窄或阻塞,引起呼吸暂停、低通气、机体缺氧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多系统功能损害,兹  相似文献   

19.
禄颖  吴莹  鲁艺  徐雅 《吉林中医药》2012,32(6):541-543
以《内经》“贵阳”思想为基础,从卫阳之气入手,认为阴阳出入是人体寤寐之关键,阳气养神功能是正常睡眠的保证,人体阳气与睡眠的关系密切,提出阳虚是不寐病机之一.《内经》中提出了“阳不入阴”为不寐之病机,后世医家常用温潜之法进行治疗.与此同时,睡眠异常还会影响到阳气的功能,从而引发其他病证.因此在临证时,如果确属阳虚之不寐,应准确判断,并大胆应用温阳之品,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失眠是繁忙都市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也是多种疾病中一个常见的症状。其主要表现为通宵不寐,或入睡困难,或多梦,睡中易醒,或睡而不沉,或早醒、再入睡困难等,使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用。继而引发日间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或烦躁易怒,心慌,气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学习、工作效率。长期的睡眠障碍,还会引起免疫功能下降、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血管动脉硬化、心脏受损等多种情况,继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可见睡眠对於人体健康来说,是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