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术中同一浓度的丝裂霉素(MMC)棉片留置不同时间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将240例患者分成2组.采用0.02%MMC,对照组术中(翼状胬肉去除后,球结膜缝合前)放置3 min,试验组术中放置5 min.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6.95%和15.8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与年龄有关,年龄每增大5岁,其复发的危险性降低18.1%.结论 术中应用MMC可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O.02%MMC棉片术中留置3 min与5 min,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中放置0.02% MMC棉片能否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方法 将90只眼随机分为常规切除术组及术中于角膜缘放置0.02% MMC棉片组,每组45只限。结果 术后1年随访,常规手术组复发率40%,放置0.02% MMC棉片的复发率4.4%。结论 术中放置0.02% MMC棉片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0.02%丝裂霉素(MM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27例(27 眼)。将所有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分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组(对照组)与单纯切除联合应用低浓度0.02%(0.2mg/ml)MMC观察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两观察组的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27.3%;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6.2%;40岁以下人群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较高;两组术后均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0.02%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特点,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1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同时术中应用0.02%MM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角膜创面愈合良好,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胬肉复发3眼(复发率5.8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 (mitomycinC ,MMC)在翼状胬肉转移术中的应用及与MMC接触的眼表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将 5 7例 (6 2只眼 )原发性进行期翼状胬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MC组 ,对照组 2 8例 (30只眼 ) ,MMC组2 9例 (32只眼 )。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转移术 ,MMC组术中局部放置饱含 0 4mg·ml-1MMC的棉片 1min。比较两组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电镜观察并比较接触及未与MMC接触的眼表组织的超微结构。术后随访 (7 6± 3 4)月 (1~13个月 )。结果 :MMC组 2只眼 (6 3% )复发 ,对照组 11只眼 (36 7% )复发 (P <0 0 0 5 ) ,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电镜观察到与MMC接触的眼表组织显示大多数纤维母细胞 (fibroblast,FB)的粗面内质网 (roughendoplasmicreticulum ,RER)扩张 ,其他细胞无明显改变 ,对照组无此改变。结论 :原发性翼状胬肉转移术中局部应用 0 4mg·ml-1MMC 1min ,是一种防止术后复发的安全、有效而又简单的方法。眼表组织接触 0 4mg·ml-1MMC 1min后 ,FB显示RER扩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中用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 60 例翼状胬肉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抓阄随机化分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运用安达芬眼液棉片敷巩膜暴露面。 结果 观察组术后 2 mo 的 SIt(9.13±0.13) mm/5 min、术后 2 mo 的 BUT(21.29±2.33) s 优于对照组,随访 6 个月的复发率(0.00%)、随访 12 个月的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结膜拆线时间(4.13±0.98) d、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2.63±0.51) d 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时,运用安达芬棉片敷巩膜暴露面可降低复发率,改善泪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并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39例翼状胬肉患者(153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MMC(0.2 mg/mL)棉片于巩膜面湿敷2 m in,随访1年,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胬肉复发6眼(3.92%);结膜创口延迟愈合11眼(7.19%)及浅层点状角膜炎9眼(5.88%),未予特殊治疗;结膜瓣溶解7眼(4.58%)、巩膜无血管化2眼(1.31%)及继发青光眼1眼(0.65%),局部药物治疗有效;结膜肉芽肿2眼(1.31%)及角巩膜溶解患者2眼(1.31%),联合手术治疗。结论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可降低胬肉复发,但同时可能造成角巩膜溶解等并发症。应术前排除免疫性疾病史,术中注意敷贴放置位置,术后注重随访,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大勇  朱文轩  税民鸿 《当代医学》2011,17(12):101-102
目的 探讨带蒂结膜瓣移植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寻求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途径.方法 对2002年4月~2008年12月109例113眼翼状胬肉病人随机分为丝裂霉素C治疗组59眼和对照组54眼.试验组术中于裸露的巩膜表面一次性放置含0.2mg/ml丝裂霉素C的棉片3分钟;对照组不使用丝裂霉素C行常规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结果 术后追踪观察6~36个月,丝裂霉素C组2眼复发,复发率为3.39%,对照组8眼复发,复发率14.81%.结论 带蒂结膜瓣移植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大大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在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37眼)翼状胬肉在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棉片,持续3 min;术后随访4~18个月.结果 30例35眼治愈,2例2眼复发(复发率5.4%),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是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安全、简便、有效的辅助方法,其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36例(4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球结膜与病变组织,切除胬肉组织,在结膜下放置0.2 mg/mL的丝裂霉素C棉片,彻底冲洗,将球结膜固定到浅层巩膜上,角膜缘裸露3 mm×4 mm。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术后2眼复发,复发率5%。结论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intra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mitomycin C (MMC) in pterygium and observe the ultrastructure change of pterygium with or without intra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MMC. METHODS: Sixty two eyes of 57 patients with primary pterygiu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MC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9 patients (32 eyes) in MMC group underwent transposition with intra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MMC (0.4 mg.ml-1 for 1 minute), whereas 28 patients (30 eyes) in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ransposition. The recurrence rate, complications and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ultrastructure of pterygium with or without intra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MMC was studied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mean follow-up was(7.6 +/- 3.4) months (1-13 minths). RESULT: Eleven eyes of the 30 eyes in control group (36.%) showed recurrence, whereas only 2 of 32 eyes (6.3%) in MMC group showed recurrence (P < 0.005). No severe complication and side effect appeared during the follow-up. Most of fibroblasts in pterygium that underwent intraoperative MMC occurred the change of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 dilatation. CONCLUSION: Intraoperative MMC appears to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in preventing recurrence of primary pterygium. The fibroblasts in pterygium have RER dilatation after application of MMC for 1 minute during the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丝裂霉素c(MMC)的应用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患者49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眼采用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ml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24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MMC(0.02%)+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A组复发3眼,复发率12.0%,B组复发4眼,复发率1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眼出现胬肉切除区巩膜无血管化,B组2眼发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均安全有效,但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ml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和结膜组织损伤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江蓉  张中奇 《四川医学》2010,31(11):1670-1671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3例(96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48眼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第2组48眼采用单纯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0.02%的丝裂霉素C,观察两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第1组48只眼中,3只眼复发,复发率6.25%,第2组48只眼中,11只眼复发,复发率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第1组为3~5d,第2组为5~10d。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取材容易,角膜创面修复快,复发率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安全有效浓度下,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体自体结膜移植术中的应用,观察对翼状胬肉的复发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54例64眼原发性胬肉者施行显微镜下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联合术中或术后丝裂霉素C(mitomycin C MMC)的应用,经5-12月随诊,与单纯手术组(27例33眼)原发性胬肉术后复发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复发率要术中用药组为3.33%,术后用药组5.88%,对照组18.18%,经X^2检验,术中、术后用药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术中或术后应用MMC的复发率差异无性,均可降低胬肉的复发率。结论 适时、适量应用MMC对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低浓度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联合术后那素达(盐酸萘甲唑啉马来酸非尼拉敏)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翼状胬肉随机分为3组,A组(实验组):术前低浓度MMC结膜下注射联合术后那素达滴眼组68例(80只眼);B组(对照组1):翼状胬肉切除联合MMC及羊膜移植术组64例(77只眼);C组(对照组2):翼状胬肉切除联合MMC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63例(73只眼)。术后1周,2周,1月,3月,1年,2年检查记录术眼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随访观察6-24个月,A组3只眼复发(3.75%);B组10只眼复发(12.99%);C组9只眼复发(12.33%)。A组与B组、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低浓度MMC结膜下注射联合术后那素达滴眼并发症少,可有效预防翼状胬肉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浓度丝裂霉素C(MMC)在自体游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行翼状胬肉切除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40只眼,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患者4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用0.2mg/mL的MMC 3min。B组50例患者5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术中采用自体游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C组50例患者5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术中接受自体游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0.2mg/mL MMC 1 min。随访13~62个月,术后观察3组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复发率:A组4例(10.0%),B组3例(6.0%),C组2例(4.0%)。A组与B、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复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刨面上皮完全形成在术后14d内。并发症:结膜肉芽肿A组2例,B、C组无;巩膜软化溶解A组1例。未发现角膜穿孔、虹膜炎、青光眼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游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低浓度MMC(0.02%1min)无明显降低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晓曼  王宇宏 《吉林医学》2007,28(13):1464-1466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方法:对接受治疗的173例(17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者随机分为A、B两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者为A组89例(89眼),羊膜移植术为B组84例(84眼)。术后随访观察6月~2年。结果:治愈率:A组92.13%。B组65.48%。有效率:A组95.50%。B组73.81%。复发率:A组4.49%。B组14.29%。治愈率、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B组。(χ2=5.2,P<0.05);复发率A组明显低于B组(χ2=4.96,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能显著降低复发率,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74例(492眼)采用3种不同术式分3组行手术治疗。Ⅰ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Ⅱ组: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Ⅲ组: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经过6个月~5年的对比观察。结果:3种术式比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92眼,治愈62眼,复发30眼,复发率32.6%;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19眼,治愈104眼,复发15眼,复发率12.6%;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手术281眼,治愈276眼,复发5眼,复发率1.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术式,且术后角、结膜上皮修复快,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显微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接诊的8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及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复发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平均时间(4.1±1.9)d少于对照组(6.9±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切除术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可有效降低复发率,促进角膜创面上皮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