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增殖体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及麻醉恢复情况。方法:施行扁桃体增殖体切除术患儿48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R)24例,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F)24例。观察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T3)、手术20min(T4)、手术结束(T5)、拔管时(T6)的MAP,HR,麻醉恢复情况,苏醒期并发症。结果:与PF组相比,PR组手术过程平稳。P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3±1.1min,清醒时间7.4±1.2min,拔管时间8.9±1.8min;PF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8.5±1.3min,清醒时间11.3±1.5min,拔管时间14.6±2.1min。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增殖体切除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40例ASAI.Ⅱ级择期神经外科手术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20例)。以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7mg·kg^-1,瑞芬太尼2ug·kg^-1(R组)或芬太尼4ug·kg^-1(F组),依托咪酯0.3mg·kg^-1,维库溴胺0.1mg·kg^-1麻醉诱导,继以静脉泵入4—6mg·kg^-1·h^-1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0.5ug·kg^-1·min^-1(R组)或芬太尼0.03ug·kg^-1·min^-1(F组)维持麻醉,两组在脑内手术时均仅以4—6mg·kg^-1·h^-1异丙酚维持麻醉,两组均间断追加半量的维库溴胺,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R组较F组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轻微,两组气管插管后(T2)的BP、H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中麻醉循环维持均稳定;R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离开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均小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较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更安全有效地用于神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3.
瑞芬太尼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拔管的影响.方法 30例ASA Ⅰ~Ⅱ级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R组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诱导,以瑞芬太尼8 ug/(kg·h),异丙酚1.5 mg/(kg·h)维持;PF组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诱导,以异丙酚1.5mg/(kg·h)和间断推注芬太尼2 μg/kg维持.两组均记录术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切皮4个时点的血压、心率值.手术结束后记录术毕至清醒时间和术毕至拔管时间.结果 诱导后PF组SBP高于PR组(P<0.05);插管时PF组SBP、DBP、MAP和HR均较PR组高(P<0.05);切皮时PF组的HR较PR组高(P<0.05),而SBP、DBP、MA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毕至清醒的时间和术毕至拔管的时间PR组要明显短于PF组(P<0.05).结论 与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相比,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能更好地调节麻醉深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4.
唐文  徐颖  舒仕瑜 《重庆医学》2007,36(6):524-525,529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静脉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整复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1~3岁唇腭裂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30):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F组),分别以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或芬太尼静脉复合异丙酚诱导及维持麻醉.采用大脑状态监测(Cerebra State Monitor, CSM)仪监测麻醉深度及清醒程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1)、诱导时(T2)、手术即刻(T3)、手术20min(T4)及清醒拔管(T5)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呼吸抑制、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R组与F组清醒时间分别为(5.5±2.1)min、(10.4±8.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整复术优于芬太尼静脉复合异丙酚麻醉,可加快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缩短手术室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ASA I~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组(PR,20例)和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组(PF,20例)进行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诱导后、插管时、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m in和60m in及术毕时病人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PF组术中MAP、HR均高于PR组,应激反应较大;PF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晚于PR组。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深度镇静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年龄3~7岁,ASAⅠ~Ⅱ级,拟行胃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儿50例,静脉给予异丙酚追加输注量2mg/kg,使之进入镇静、睡眠状态,继之以异丙酚80μg/(kg&#183;min)和瑞芬太尼0.1μg/(kg&#183;min),泵注维持。在置入胃/肠镜时给予第2个异丙酚追加输液量1mg/kg,并在操作开始5min后将异丙酚用量从80μg/(kg&#183;min)减少到50μg/(kg&#183;min)。如果在检查或治疗过程中患儿的呼吸次数低于10次/min,则相应地将瑞芬太尼的用量减少到0.05ug/(kg&#183;min),记录患儿的呼吸、血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检查结束后,由操作者评估术中镇静的质量。监护室护理人员记录患儿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统计其清醒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49例患儿顺利完成了试验,所有检查和治疗的操作时间均短于1h。与基础值相比,麻醉后患儿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次数均有所下降,其下降的程度与年龄无关。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所有患儿均在停止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后10min内苏醒,恢复时间均小于30min,无一例患儿出现恶心或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0.1μg/(kg&#183;min)与异丙酚50~80μg/(kg&#183;min)深度镇静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胃肠镜检查或治疗。术中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术后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可以为操作者提供更佳的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患儿(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两组均静脉注射氯胺酮负荷量2mg/kg,咪达唑仑0.06mg/kg,以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速度4-6mg/(kg&#183;h)]。A组加用瑞芬太尼,以微量泵持续输注,开始以4~6μg/min速度输注。3min左右钳夹患儿无体动即可开始手术,随后以适当速度维持(2μg/min)。B组以微量泵持续输注氯胺酮[2-3mg/kg&#183;h],在切皮前一般需追加氯胺酮。两组均在相应不同时间点观察MAP、HR、SPO2、RR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术毕清醒时间:A组(13.53&#177;3.72)min,B组(34.47&#177;7.46)min,麻醉后各时间点MAP、HR各项值与麻醉前相比,A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血气分析值及SPO2、RR值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变化,镇痛完全,术后清醒时间较短,麻醉效果优于B组。  相似文献   

8.
杨红敏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146-147
目的观察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颅内动脉瘤患者58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芬太尼组(F组)各29例,记录两组在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前后各时段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F组血压、心率值在插管即刻、插管后5min较基础值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R组则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麻醉维持阶段循环血流动力学稳定,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5)。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诱导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9.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鼻内窥镜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鼻内窥镜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Ⅱ组)。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05~0.1mg/kg、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或芬太尼4-6μg/kg,万可松0.1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用异丙酚4-6mg/(kg·h)、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2μg/(kg·h)万可松0.6~0.8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待手术结束鼻腔填塞碘仿纱条后停止泵入麻醉药。观察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及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基础值均明显降低(P〈0.05),麻醉维持过程中Ⅰ组收缩压、心率较Ⅱ组收缩压、心率低(P〈0.05),两组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麻醉维持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术中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减少了术中出血,且术后苏醒、拔管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及术后拔管。方法择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58例,采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安氟醚等静吸复合麻醉。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尼卡地平、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酚丁胺、山莨菪碱等用于调整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所有患者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分别是(110&#177;50)min、(4.5&#177;3.5)h、(12.5&#177;6.5)h。术毕45例病人在4.5h内拔管。所有病人均预后良好,无麻醉并发症。结论施行“快通道”心脏麻醉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缩短ICU停留时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麻醉的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和心肌氧供与氧耗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在全麻中的苏醒情况。方法90例全麻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麻醉,50kg以上的患者持续泵入丙泊酚200mg/h和瑞芬太尼1.0mg/h,根据手术需要加减泵入量,观察停全麻药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呼之睁眼拔管时间,麻醉药用量和拔管后患者的不适。结果停药后(5.64&#177;1.69)min自主呼吸恢复,(9.93&#177;2.05)min拔除气管内导管,拔管后患者多无明显不适,苏醒彻底。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几乎适合所有类型手术的全麻病人,麻醉苏醒迅速、彻底。  相似文献   

12.
方秋英 《重庆医学》2013,(34):4177-4179
目的比较异丙酚分别与等效剂量的麻醉性镇痛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用于颅颌面整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颅颌面整形手术患者10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18~55岁,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6例:PF组(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药)、PS组(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用药)和PR组(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用药)。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苏醒期各相关指标: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拔管后期20min内镇静评分(Ramsay)、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在诱导前基础值(T0)与诱导后插管前(T1)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组、PR组与PS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PF组在插管时(T2)与切皮时(T3)HR较PS组、PR组显著升高(P<0.01);PS组T2~T6各时点SBP、DBP、HR变化不明显(P>0.05);PR组在拔管后(T6)时SBP、DBP、HR明显升高(P<0.05)。麻醉苏醒期:PF组清醒时间比PS组、PR组明显延长(P<0.05);PS组、PR组清醒时间近似。各组Ramsay、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微泵输注静脉麻醉用于颅颌面整形术中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而彻底,但保留镇痛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徐莉  王健  罗林丽 《西部医学》2009,21(5):738-740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对术中维持、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2~6岁择期行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20):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R组),分别以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或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即刻(T3)、手术15min(T4)、手术30min(T5)及清醒拔管(T6)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呕吐、呛咳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适用于小儿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入10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组(PR)和异丙酚芬太尼组(PF),每组50例.麻醉诱导用异丙酚(1~2mg/kg)和瑞芬太尼(2ug/kg)或芬太尼(2.5ug/kg),麻醉维持用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2mg·kg·h-1)和瑞芬太尼(0.2ug·kg1·min-1)或芬太尼(0.03ug·k-1·min-1),同时吸入1%异氟醚.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诱导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心率减慢(P<0.05),PR组心率减慢持续到术毕(P<0.05),PR组作用强于PF组,术毕苏醒快,拔管早.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优越、安全.  相似文献   

15.
匡佳伟  吴多志 《海南医学》2009,20(9):24-25,23
目的比较单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应用对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瑞芬太尼组(FR组),每组各20例。两组分别以瑞芬太尼1μg/kg和芬太尼5μg/kg复合咪达唑仑0.05m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5mg/kg诱导。两组均以瑞芬太尼0.2μg·ks^-1·min^-1复合异丙酚(5—6)mg·kg^-1·h^-1泵注维持麻醉,间断静注维库溴铵,手术结束时停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观察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观察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R组拔管时、拔管后1min、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FR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应用较单用瑞芬太尼能更有效抑制全麻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且不延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为老年患者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芬太尼组(F);诱导用咪唑安定0.08mg·Kg^-1,丙泊酚1mg·Kg^-1,瑞芬太尼1ug·Kg^-1(RF组)或芬太尼4ug·Kg^-1(F组),阿曲库铵0.8mg·Kg^-1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间隙正压通气,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3ug·Kg^-1·min^-1(RF组)或芬太尼0.04ug·Kg^-1·min^-1(F组)加丙泊酚(0.06-0.08)mg·Kg^-1·min^-1,阿曲库胺8ug·Kg^-1·min^-1,手术结束前10min停药。观察平均动脉压(MAP)、HR、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5min两组间MAP、HR差异极为显著,RF组明显低于F组,术后恢复情况RF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效果优良,苏醒快,恢复好,但停药后很快感到疼痛,需提前予以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M组)及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吸入异氟醚麻醉组(N组),分别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2min(T1)、诱导后2min(T2)、插管后2min(T3)、切皮后2min(T4)、CO2气腹建立后2min(T5)、术中30min(L)及术毕时(B)的SBP、DBP、HR值。手术结束时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止麻醉至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停止麻醉至呼之睁眼的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患者完全清醒,可配合麻醉师的各种指令行事)和拔管时间(停止麻醉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手术过程平稳,M组各时点的SBP、DBP明显低于N组,HR明显慢于N组(P〈0.05)。术毕停药后M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N组(P〈0.05)。结论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183;min)和雷米芬太尼0.2μg/(kg&#183;min)可安全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维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治疗经皮射频消融或^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麻醉。探讨其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射频治疗或^125I粒子植入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A组)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B组静注芬太尼1.5μg/kg,两组均以异丙酚微量泵维持麻醉。监护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记录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次数。结果:瑞芬太尼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显著短于芬太尼组,异丙酚用量瑞芬太尼组显著少于芬太尼组(P〈0.001)。术中瑞芬太尼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或^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麻醉术中应用微量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两种全麻方式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念  徐莉 《四川医学》2011,32(5):669-671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对术中麻醉维持、苏醒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60例2~6岁拟行腭裂整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30):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R组),分别以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或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即刻(T3)、手术15min(T4)、手术30min(T5)及清醒拔管(T6)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呕吐、呛咳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术中S-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P-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较P-R组时间缩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S-R组12例(40%)P-R组3例(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比较,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但是术后躁动发生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和差异。方法 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全静脉麻醉组(R组)和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全静脉麻醉组。每组20例。观察指标有围术期的麻醉效果。麻醉终止给药后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后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瑞芬太尼麻醉作用强于芬太尼,停止输液注后作用消退快于芬太尼。结论 瑞芬太尼较芬太尼更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