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妙恩  陶在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79-2680
目的:评价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门诊结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结肠镜检查患者40例,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F组:单次予芬太尼0.8~1ug/kg,R组:以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05~0.1ug/(kg·min),lmin后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负荷量丙泊酚1mg/kg,至睫毛反射消失开始入镜,瑞芬太尼输注至肠镜进至回盲部停药。术中根据患者反应,两组追加丙泊酚为诱导量的1/5。观察并记录各时点的MAP、SpO2、HR、RR,记录术中肢体扭动、呼吸抑制例数,丙泊酚总用量;清醒时间: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例数。结果:术中R组患者MAP、SpO2、HR、RR下降低于F组(P〈0.05);R组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P〈0.05),清醒时间少于F组(P〈0.05);R组呼吸抑制高于F组(P〈0.05),F组术中肢体扭动及术后头痛头晕高于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可用于无痛肠镜,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但术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在颈丛复合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及芬太尼(F)组,R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中丙泊酚和阿曲库铵的用量、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等。结果瑞芬太尼麻醉术中循环波动较小,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可更安全有效地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瑞芬太尼、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增强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探求理想麻醉方式。方法:分别应用0.5μg/kg、1μg/kg瑞芬太尼、1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对比观察患者生理变化、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丙泊酚用量。结果:3组间镇痛效果无差异,术中3组SBP均有下降,但呈一过性,术中F组、R1组HR变化不明显,R2组减慢。SPO2 F组及R1组下降,R2组显著下降。术后各生理指标接近术前,丙泊酚首次用量R2组少于F组和R1组。结论:0.5μg/kg瑞芬太尼或1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患者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安全,而瑞芬太尼组能更早苏醒和离室,可推广应用。1μg/kg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但呼吸抑制和胸肌僵直发生率较高,应在具备复苏设施条件下慎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麻醉诱导后,以丙泊酚3~5mg/(kg·h)、维库溴胺4~5mg/h,R组瑞芬太尼8—10μg/(kg·h)、F组芬太尼2μg/(kg·h)持续静脉输注维持麻醉。术中依据BIS值在保证意识消失的前提下,依靠瑞芬太尼的协同作用,尽量降低丙泊酚的用量。术后观察患者呼之挣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言语恢复时间、口述镇痛评分、围拔管期躁动、呛咳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结果与F组相比,R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言语恢复时间均显著提前(P〈0.05);两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在BIS麻醉深度监测下丙泊酚持续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老年人手术,术毕苏醒快、拔管早,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切痂植皮术麻醉的效果并与芬太尼对比。方法选择择期大面积烧伤病人切痂植皮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对照观察麻醉效果、苏醒情况和并发症。结果两组均达到满意麻醉效果。麻醉结束后R组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F分别=4.45、5.37、6.29,P均<0.05);但术后主诉疼痛者也多于F组(χ2=4.96,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切痂植皮术效果满意,苏醒较快,有利于减少苏醒期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但病人术后疼痛主诉较多,应及时给予术后镇痛药。  相似文献   

6.
张云龙 《临床医学》2012,32(9):47-4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50例和芬太尼(F)组50例。F组先静脉滴注芬太尼2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以2~3 mg/(kg.h)持续泵入。R组先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瑞芬太尼以0.1μg/(kg.min)持续泵入,丙泊酚以2~3 mg/(kg.min)持续泵入。结果 R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抑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皱眉或肢动R组明显少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很好地满足宫腔镜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瑞芬太尼 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复合全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比研究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全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腹部胃肠道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F、R组和RF组,每组20例。F组血浆靶控芬太尼术中镇痛,芬太尼血浆靶浓度根据手术刺激调整,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停止;R组用瑞芬太尼替代芬太尼;RF组瑞芬太尼复合芬太尼,胃肠道吻合操作完成前主要由芬太尼维持镇痛,其后主要由瑞芬太尼维持镇痛。结果 R组诱导时发生呛咳、肌肉强直、心动过缓均比其余两组多。R组苏醒期MAP和HR与其余两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苏醒期R组发生躁动、高血压、心动过速均比其余两组增多明显。与F组相比,R和RF组拔管时间、出恢复室时间明显缩短(P〈0.05)。RF组瑞芬太尼用量与R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RF组芬太尼用量与F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R、RF组的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1hOAA/S评分明显比F组高(P〈0.05)。RF组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疼痛评分与R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三种麻醉方法术中均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满足手术要求。但瑞芬太尼联合芬太尼既能提供完善的镇痛,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又能苏醒迅速且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加高频喷射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P组)和氯胺酮联合r-羟基丁酸钠(R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比较其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的变化及发生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最低SpO2。结果两组HR、SpO2、BP和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R组置镜、退镜时屏气,术中屏气、呛咳、支气管痉挛和最低SpO2的例数等明显高于P组(P〈0.05),且苏醒时间较P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加高频喷射通气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的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力蒙欣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力蒙欣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力蒙欣复合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R组静注瑞芬太尼1&micro:g/kg,F组静注芬太尼1&micro:g/kg,30s后均静注力蒙欣2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记录麻醉效果满意率,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生理参数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R组的意识力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结论 力蒙欣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均可为人工流产手术提供较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但瑞芬太尼停止输注后作用消退时间比芬太尼快,苏醒迅速,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此类病人的早期恢复,但须加强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宫颈锥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30例。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C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GE Solar8000型监测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R组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记录R组患者呼吸暂停例数。术后24h随访患者对手术的记忆,术后并发症和麻醉满意度。结果: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可以满足手术需求,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对手术无记忆,满意度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结论:静脉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在宫颈锥切术中应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探讨合理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择期接受无痛人流术的门诊患者80例,ASA Ⅰ或Ⅱ级,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观察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40例.记录注药前(T0)、注药结束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l min(T3)、苏醒时(T4)、离室前(T5)各时点的SBP、DBP、MAP、HR、Sp02,及复合麻药总量、麻醉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及麻醉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等.结果 2组各时点的SBP、DBP、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复合麻药总量少、麻醉苏醒时间短、离室时间短,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低(均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短,离室时间短,麻醉苏醒后呕吐、恶心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00例需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F组(芬太尼1.0μg/kg复合丙泊酚1.0~2.0mg/kg)和R组(瑞芬太尼0.5μg/kg复合丙泊酚1.0~2.0mg/kg),每组各200例。术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人流操作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的总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MAP、SpO2一过性下降(P<0.05),丙泊酚总用量R组明显小于F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患者快速苏醒,丙泊酚用量少,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效果肯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拟行人工流产术且无相关禁忌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I组)和丙泊酚组(11组),每组各30例。两组手术方法相同,年龄、体重和人工流产时间均无差异(P〉0.05)。Ⅰ组瑞芬太尼静脉滴注剂量为0.8μg/kg,丙泊酚静脉滴注剂量为1.5~2mg/kg,Ⅱ组丙泊酚静脉滴注剂量为2.5~3mg/kg。两组待麻醉满意后开始行人工流产术,同时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手术结束时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苏醒时间,并对麻醉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Ⅰ组诱导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Ⅱ组诱导后BP下降、HR减慢、spoz降低比I组明显(P〈0.05);Ⅰ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镇痛效果确切,起效快,呼吸循环抑制较轻,患者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枸橼酸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对支撑喉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支撑喉镜手术患者60例,随即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异丙酚单次静注1.5-2mg/kg,R组以瑞芬太尼单次静注1μg/kg,F组以枸橼酸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2.5μg/kg(插管前3min静注),意识消失后以琥珀酰胆碱1~1.5mg/kg静注,随后行气管插管,机控通气。麻醉维持F组以1μg/(kg·min),异丙酚7—8mg/(kg·h)连续输注维持麻醉,R组以静脉注射芬太尼0.03μg/(kg·min),吸入2%异氟醚维持麻醉。记录两组各时段生命指征(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PACU)、拔管后30min、1h和3h的意识状态(OAAS)。结果(1)两组在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期间和麻醉恢复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稳定,MAP、HR分别和其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PACU时间瑞芬太尼组早于对照组(P〈0.05)。(3)瑞芬太尼组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30min、1h 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支撑喉镜手术相比,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具有麻醉平稳、苏醒快、可控性好的特点,是支撑喉镜手术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准备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N组,n=30)、芬太尼组(F组,n=30)和瑞芬太尼组(R组,n=30)。N组采用0.9%氯化钠 异丙酚,F组采用芬太尼0.5μg/kg 异丙酚,R组采用瑞芬太尼0.5μg/kg 异丙酚,各组异丙酚剂量均为1.5~2.0 mg/kg;记录患者入室时(T1)、诱导后2 min(T2)、术毕时(T3)的生命体征(SBP、HR、SpO2),异丙酚总用量及苏醒时间,围术期恶心、呕吐发生率,麻醉效果优良率,苏醒后3 min时腹痛VAS评分及苏醒后幻觉发生率。结果:(1)F组、R组患者在T2时SBP降低,与T1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2时F组HR升高、R组HR降低,与T1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SpO2组内、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F组、R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异丙酚的N组(P<0.05);(3)F组、R组苏醒时间均较N组延长(P<0.05),其中F组苏醒时间最长,但F组与R组苏醒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F组、R组患者术后中重度腹痛发生率明显少于N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因此瑞芬太尼在小剂量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其短效、速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拔管条件的比较。方法:40例择期颅脑手术的患者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分别用瑞芬太尼(R组)或芬太尼(F组)。观察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拔管条件等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R组明显小于F组(P〈0.05);术后苏醒恢复状况及拔管条件R组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70例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异丙酚合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异丙酚合芬太尼组)各35例。术前麻醉诱导用异丙酚(2mg/kg)和瑞芬太尼(2μg/kg)或芬太尼(2.5μg/kg),麻醉维持用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4mg/(kg.h)和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0.3μg/(kg.min)同时吸入1%异氟醚。术中根据生体征变化和手术刺激强度调控麻醉深度。观察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后OAAS评分。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后清醒程度评分(OAA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作用强于对照组,术毕苏醒快,拔管早。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比芬太尼麻醉效果好,苏醒快捷、安全,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效果,并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80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R组为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P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每组40例。R组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1min后瑞芬太尼(浓度10mg/L)1.0μg/kg持续静注50-60s,续以0.1μg/(kg·min)持续输注。P组静注芬太尼1.0μg/kg,1min后丙泊酚1.5~2.0mg/kg持续静注,随后以2.0mg/(kg·h)持续输注。术中如有呻吟或肢动时,R组追加瑞芬太尼10~20μg,P组追加丙泊酚20~30mg。观察2组麻醉效果、术中BP、SPO2、HR、RR的变化和术中不良反应。结果R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5.0%,与P组97.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完全苏醒后离室时间R组为(10.2±3.2)min,明显短于P组(23.0±4.7)min(P〈0.05);不良反应R组明显少于P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本研究剂量下能为宫腔镜电切术提供一个满意的镇痛效果,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相比,其对循环的影响较小,恢复明显加快,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宫腔镜电切术。  相似文献   

19.
瑞芬太尼应用在无痛胃镜中的并发症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的可能并发症。方法:300例成年ASAⅠ~Ⅱ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芬太尼和异丙酚组(99例)、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组(100例)以及5%GS和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组(101例)。每ml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含有瑞芬太尼1·5μg和异丙酚5mg。双盲法静脉缓注5μg/ml芬太尼或5μg/ml瑞芬太尼或5%GS。1min后,静脉缓注异丙酚或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异丙酚或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的用量根据麻醉深度调节,以满足检查需要和不导致低氧血症(SPO2<90%)为准。结果:瑞芬太尼组较芬太尼组:一般体动发生率较低(P<0·05),但是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较高(P<0·05)。虽然呼吸暂停发生率较高(P<0·05),但是低氧血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剂组较芬太尼组:体动发生率较低(P<0·05),但是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以及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都较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时,体动发生少,但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较多见,特别要重视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可能引起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纯丙泊酚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两种方法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门诊要求无痛胃镜的患者100例。年龄40-75岁,体质量50~80kg,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50)。常规禁食水,人室后监测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使用深圳市科瑞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UP-8000C型麻醉深度监护仪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前面罩吸氧3min,开放上肢静脉,A组TCI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靶浓度(2μg/ml),同时静脉推注丙泊酚1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操作,B组于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分别记录诱导前,胃镜镜体通过咽腔时,取活检时及检查完毕时BIS、SpO_2、平均动脉压(MAP)、HR及意识消失和恢复的时间以及呼吸暂停情况、丙泊酚的用量。检查结束后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A组麻醉效果满意率100%,B组有14例患者在检查中有肢动需要追加丙泊酚,麻醉效果满意率72%,与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检查中BIS降低(P〈0.05),B组检查中MAP、HR及检查完毕HR降低(P〈O.05),与B组比较,A组检查中BIS升高(P〈0.05),MAP和HR、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A组的意识恢复时间缩短,丙泊酚用量减小,呼吸暂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查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TCI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2μg/m)复合丙泊酚1mg/kg用于无痛胃镜,麻醉起效快,平稳,苏醒快。但需加强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