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者以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肝片吸虫和猪蛔虫的成虫以及曼氏血吸虫尾蚴作抗原进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以曼氏血吸虫新鲜尾蚴作尾蚴膜反应,以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小鼠肝冰冻切片为抗原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用曼氏血吸虫成虫抗原进行琼脂双扩散试验,检查了取自利比里亚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病流行区某医院的埃及血吸虫病人血清。受检者按尿中有无埃及  相似文献   

2.
免疫学鉴定两株主要识别卵相关抗原组分的单克隆抗体(2H10,2H1)均属IgM同型,能与日本及曼氏血吸虫可溶性卵抗原(SEA)及其三氯醋酸可溶组分(SEA-TCA)形成趋弱阳极或趋中性沉淀带;与虫卵温育均可形成典型环卵沉淀物;两者IFA反应谱有明显差异,但均能与肝、肠中的虫卵外围构成明显荧染;经纯化并标记长链生物素后均可建立灵敏度达毫微克水平的同相夹心酶联试验检出相应抗原组分,但2H10仅能检出日本血吸虫SEA(SEAj),而2H1则以检出曼氏种SEAm占优。两株单抗的交替异相组合检测,均为阴性,表明两者识别的表位不同。分别经过碘酸钠及三氟醋酸处理SEAj后进行酶联活性测定,显示2H10与2H1所识别的表位均属糖基依赖型,而前者有显著较强的耐氧化性能,进一步佐证了两株单抗识别表位的异源属性。根据理化特性试探了靶组分的液相层析分离,证明2H10与2H1识别的活性基团不为ConA所有效吸附,应用Mono-QFPLC离子交换层析,活性表位相对集中被0.2—0.4mol/L离子强度的NaCl洗脱峰内。SDS-PAGE及免疫印迹试验分析提示了活性组分分子量的不均一性及糖基属性的不可转印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补充观察我国浙江、江西、台湾省和日本山梨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的蛋白组分, 以及上述4 地和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省血吸虫与广西省钉螺和日本钉螺抗血清的反应性。方法: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和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 (EITB) 分析。结果与结论: 浙江、江西、台湾省和日本的血吸虫隔离群雄虫及雌虫抗原经SDS-PAGE后, 以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分别可见7~17 条(江西省和日本的血吸虫雄虫条带显色很淡) 及1~6 条显色带;银染结果分别可见14~23条及4~19 条(台湾省的血吸虫雌虫仅见1条极淡的)显色带。台湾省血吸虫雄虫与浙江省血吸虫雄虫谱型相似, 但在81 kDa以上组分有所不同, 江西省血吸虫雄虫54kDa 条带明显, 日本的血吸虫雄虫不仅条带少, 谱型也与浙江、江西及台湾省的血吸虫各异。EITB结果: 所试血吸虫成虫与广西省钉螺和日本的钉螺抗血清均产生反应, 证明存在交叉反应抗原组分。所试血吸虫成虫与广西省钉螺和日本的钉螺间存在共同抗原组分。  相似文献   

4.
在脊椎动物体内寄生的曼氏血吸虫,其表膜的完整是血吸虫逃避宿主免疫攻击得以存活的重要因素。现已证明,蛋白激酶C(PKC)对维持血吸虫表膜完整起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以250条曼氏血吸虫尾蚴感染CD-1雌性小鼠,8周后经灌注获得的成虫,每4—6对为一组,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具有激活PKC作用的甘油二酯的类似物,12-肉豆蔻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成虫31/32kDa蛋白除具有公认的免疫学诊断价值外,作为疫苗抗原的候选分子也有潜在价值[1]。我们对编码大陆株日本血吸虫32kDa天冬酰胺肽链酶(Sj32)进行了克隆、测序鉴定、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骨骼肌细胞得到表达,为该抗原的DNA疫苗研究打下了基础。  材料与方法Sj32cDNA的克隆、鉴定日本血吸虫成虫RNA的分离纯化,cDNA合成等参见文献[2]。根据文献[3]报道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P1:5CTCGGATCCAAGAGAAATAATGTTTTATTC3P…  相似文献   

6.
作者研究了曼氏血吸虫全虫匀浆(WWH)和成虫表膜抗原(mb-S)在小鼠引起的免疫应答,佐剂和皂素介导的保护性免疫及免疫接种后某些抗体应答与所获得保护性的关系。曼氏血吸虫成虫于聚四氟乙烯组织研磨器中制备成悬液,经10000g离心2分钟,吸取上清,即为WWH。取WWH于4℃100000g离心1小时,收集上清。其沉淀重新悬浮于PBS。根据Simpon等(1981)的方法制备mb-S,仓鼠感染6周后收集成虫,  相似文献   

7.
用波多黎各和埃及两个地区的曼氏血吸虫进行动物实验,以比较波多黎各(PR)和埃及的曼氏血吸虫(E)童虫表膜抗原是否有差别,并就动物体内两个地区血吸虫诱发的交叉保护性的能力作了评价。表膜抗原:实验使用的抗血清为(1)接  相似文献   

8.
日本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原肌球蛋白免疫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及其中间宿主湖北钉螺头足部分离的天然原肌球蛋白(分别称为SjcTM和OhTM)免疫小鼠后对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参照Cote和Smilie文献改进的方法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及其中间宿主湖北钉螺头足部分别提取天然原肌球蛋白(TM)抗原,用SDS-PAGE分析其纯度和分子量,并以所提纯之TM抗原加福氏佐剂皮下多点注射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共免疫3次,攻击感染后6wk解剖小鼠,门脉灌注收集成虫,并分类计数小鼠肝脏和肠组织内的未成熟和成熟虫卵。同时设立佐剂对照组。结果: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和湖北钉螺TM分子量相似约40kDa。与佐剂对照组相比,日本血吸虫和湖北钉螺TM免疫组:减虫率分别为21.1%和28.2%;平均每对成虫肝脏减卵率分别为20.1%和52.2%,肠组织减卵率分别为32.8%和28.1%;肝脏成熟虫卵减少率分别为25.9%和46.8%,在肠组织的减少率分别为39.7%和66.8%。结论:日本血吸虫和湖北钉螺TM抗原具明显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具有抗感染和抗血吸虫病免疫的作用。可作为血吸虫病候选疫苗分子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的基因克隆,表达及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日本血吸虫(Sj)成虫原抗原免疫的兔血清从日本血清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库筛选出Sj22.6基因克隆;用根据曼氏血吸虫23kDa膜抗原(Sm23(的编码基因设计的引物,以PCR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库扩增出Sj23基因;用根据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的磷酸丙糖异构酶(SjTPI)基因设计的引物,以RT-PCR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mRNA扩增出SjTPI基因;并测得了上述3个基因的核  相似文献   

10.
1宿主及虫体的研究1.1采用部位杂交32P标记探针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成虫和尾蚴的宿主相关DNA序列[1]。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亚表膜层和组织体内清楚地观察到杂交标记的小白鼠C型和A型轮状病毒,在曼氏血吸虫成由亚表膜层和组织内观察小白鼠热带生态型C轮状病毒的标记物。从曼氏血吸虫获得的Sm51基因克隆序列标记物在两种虫体组织内均已发现,小白鼠A型序列标记物和生态热带型C轮状病毒在两个种的民蚴均未见到,Sm51序列标记物在屋蚴也未发现,作者提出宿主相关DNA序列在发育到终宿主时,可以不均匀地与血吸虫基因相结合。1…  相似文献   

11.
Adult Schistosoma mansoni blood flukes reside in the mesenteric veins of their vertebrate hosts, where they absorb immense quantities of glucose through their tegument by facilitated diffusion. Previously, we obtained S. mansoni cDNAs encoding facilitated-diffusion schistosome 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s 1 and 4 (SGTP1 and SGTP4) and localized SGTP1 to the basal membranes of the tegument and the underlying muscle.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 the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SGTP4 during the schistosome life cycle. Antibodies specific to SGTP4 appear to stain only the double-bilayer, apical membranes of the adult parasite tegument, revealing an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relative to the basal transporter SGTP1. On living worms, SGTP4 is available to surface biotinylation, suggesting that it is exposed at the hose-parasite interface. SGTP4 is detected shortly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free-living, infectious cercariae into schistosomula and coincide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the double membrane. Within 15 min after transformation, anti-SGTP4 staining produces a bright, patchy distribution at the surface of schistosomula, which becomes contiguous over the entire surface of the schistosomula by 24 hr after transformation. SGTP4 is not detected in earlier developmental stages (eggs, sporocysts, and cercariae) that do not possess the specialized double membrane. Thus, SGTP4 appears to be expressed only in the mammalian stages of the parasite's life cycle and specifically localized within the host-interactive, apical membranes of the tegume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孢素A体外抗曼氏血吸虫的作用。方法:MF1小鼠实验感染曼氏血吸虫6wk后,经主动脉和门静脉灌注收虫。将雄虫放入含有1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和25μg/ml环孢素A的199培养液中体外培养。用扫描电镜对药物所致的虫体皮层损害作时间生物学观察。结果:在体外,雄虫经1μg/ml环孢素A作用后,体嵴的结构疏松;经10μg/ml环孢素A作用24h后,雄虫皮层肿胀;雄虫经15μg/ml环孢素A作用8h-24h后,虫体皮层破溃;虫体经20μg/ml药物作用24h后,雄虫皮层明显破溃;雄虫经25μg/ml环孢素A作用8h后,皮层褶嵴受损;作用16h后,皮层肿胀;作用24h后,皮层极度破溃,皮棘脱落。药物所致的虫体皮层损害与剂量和时间呈依赖关系。结论:环孢素A具有直接杀曼氏血吸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环孢素A体外抗曼氏血吸虫超微病理改变。 [方法 ]MF1小鼠实验感染曼氏血吸虫 6wk后 ,经主动脉和门静脉灌注收集虫体。将虫体放入含有 2 0 μg/ml环孢素A的M199培养液中体外培养。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药物所致的虫体损害。 [结果 ]药物作用后 ,大多数雄虫皮层肿胀、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结节、皮层外膜破溃、皮棘脱落、合胞体极度破坏 ;个别雄虫皮层出现空泡 ;雌虫皮层极度空泡变及合胞体受损。 [结论 ]环孢素A具有直接抗曼氏血吸虫的作用 ,合胞体受损是药物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全基因克隆、测序及体内表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将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 Sjc97) 编码区全基因克隆及测序, 并研究 Sjc97 全基因核酸疫苗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 抽提日本血吸虫成虫总 R N A,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 R T P C R) 扩增编码 Sjc97的全基因c D N A,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 D N A 序列。构建含 Sjc97 全基因的质粒表达载体 (p C M V Sjc97) , 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研究p C M V Sjc97 在小鼠体内的表达特性。结果与结论: 用 R T P C R 扩增获得了 Sjc97 的编码区全基因c D N A, 并测定了该基因编码区的全序列。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日本株及曼氏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编码区全基因比较,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4 % 、992 % 和910 % ;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7 % 、998 % 和960 % 。p C M V Sjc97 核酸疫苗能在注射的小鼠局部肌肉组织表达 Sjc97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体内比较吡喹酮对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与敏感株成虫皮层的损伤程度。方法 用各虫株尾蚴分别感染小鼠,感染后第57天,以300mg/kg微粒化吡喹酮悬液对小鼠作灌胃治疗;在灌药后10、30min和1、12、24h后剖杀感染小鼠,门静脉灌注收集成虫,按常规方法制成扫描电镜标本,扫描电镜下观察成虫体表的变化。结果 吡喹酮诱导的皮层损伤主要为虫体表形成泡状结构的薄壁隆起;给药10min,敏感株雄虫皮层可见较多小泡状物,而抗性株则少见;1h后,敏感株虫体表可见大量的泡状物,泡状物溃破可形成皮层损伤灶,抗性株仅见少量的泡状物;24h后,敏感株雄虫体表完全受损,部分皮层剥落,暴露出肌肉层,而抗性株仅见少量泡状物和破损的泡状物。给药1h后,敏感株雌虫开始出现少量泡状物,抗性株雌虫体表未见泡状损伤;12h后,敏感株雌虫泡状物数量增加,抗性株仅在有限区域见少量泡状物。结论 抗性株和敏感株成虫体表吡喹酮诱导的皮层损伤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敏感株的损伤程度重于抗性株,雄虫重于雌虫。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制备能检测日本血吸虫种内多态性的rDNA探针,以用于不同地域日本血吸虫品系间差异的研究。方法根据曼氏血吸虫大、小亚基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4.4kb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安徽品系的rDNA片段,经纯化后克隆入pUC18质粒。结果得到了2个转化成功的含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rDNA基因的重组质粒的JM103菌落。结论我们采用的方法,使获取目的基因片段的手段更为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全基因核酸疫苗免疫C57 BL/6 及BALB/c 小鼠诱生的保护性免疫力。方法: 将构建的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全基因核酸疫苗 (pCMV-SjC97) 经后腿胫前肌免疫C57BL/6及BALB/c小鼠, 共免疫3 次, 每次间隔3 w k。末次免疫后3 w k 以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6 wk 后计数成虫负荷及肝、脾、肠组织虫卵数。设不含SjC97 编码基因的空载体质粒免疫组为对照组。结果: pCMV-SjC97 免疫C57 BL/6 小鼠主要诱生IgG2a 和IgG2b 亚类, 而免疫BALB/c小鼠除诱生IgG2a 和IgG2b 亚类外, 还诱生IgG1。pCMV-SjC97 免疫C57BL/6 小鼠诱生较明显的减虫率 (35.5% ~41.1% ) 和减卵率 (肝、脾及肠组织减卵率分别为44.5% ~59.6% 、56.7% ~82.4% 及57.9% ), 而对BALB/c小鼠未诱生保护性。结论: pCMV-SjC97 核酸疫苗能对C57BL/6 小鼠诱生较明显保护性免疫力, 而对BALB/c 小鼠未诱生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的免疫调节功能,丰富有关血吸虫免疫逃避知识.方法根据曼氏血吸虫Sm1 6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Sj16基因;将Sj16基因定向克隆入pcDNA3,转化感受态DH5a菌;用酶切、PCR扩增鉴定筛选得到的重组阳性克隆.以重组pcDNA3-Sj16质粒为模板,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Sj16基因序列,应用软件辅助分析Sj16序列及进行Sj16与曼氏血吸虫的Sm16同源性比较.结果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中获取Sj16基因,重组质粒中含有Sj16基因,成功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Sj16;Sj16基因开放读码框有354碱基,编码¨7氨基酸,N端18个氨基酸可能为信号肽序列;Sj16与Sm16有高度同源性,只存在一个氨基酸的差异.结论成功克隆了Sj1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测定、分析了Sj16基因序列,为深入研究Sj16的免疫调节功能,丰富有关血吸虫免疫逃避知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内抗原和抗体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日本血吸虫虫卵注入肺内同步产生肉芽肿的小鼠肺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新鲜虫卵注入未致敏小鼠肺内,3.5d即出现细胞反应,28d达高峰,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早期的主要成分。虫卵内抗原(SEA)于注射后第1d最高,随即逐渐下降,卵周抗原3.5d开始逐渐增高,28d达到高峰,其后逐渐减少,未测到抗-SEA抗体。以抗原消耗的虫卵注入致敏小鼠,至第35d实验结束时未见明显肉芽肿形成。结果表明新鲜虫卵能对未致敏小鼠诱发肉芽肿形成;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机制与曼氏血吸虫者相似,也是虫卵抗原(SEA)诱发的细胞免疫为主的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20.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的免疫调节功能,丰富有关血吸虫免疫逃避知识。方法 根据曼氏血吸虫Sm16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Sj16基因,将Sj16基因定向克隆入pGEX-4T-1,转化感受态BL21/DE3菌;用酶切、PCR扩增鉴定筛选得到的重组阳性克隆,IPTG诱导pGEX-4T-1-Sj16转化的BL21/DE3菌,用SDS-PAGE和Wester-blot分析表达产物。结果 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中获取Sj16基因,重组质粒中含有Sj16基因,成功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Sj16,pGEX-4T-1-Sj16转化的BL21/DE3菌经IPTG诱导可表达与GST融合的蛋白(约40kDa),抗GST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该蛋白。结论 成功原核表达了Sj16蛋白,为深入研究Sj16的免疫调节功能,丰富有关血吸虫免疫逃避知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