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我院近 2 a来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 5 9例 ,其中 2 8例采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收到良好疗效 ,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 9例 ITP患儿均为住院病例 ,符合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 ITP诊断标准 [1 ] ,急性 4 1例 ,慢性 18例 ,均为初发。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8例 ,男 15例 ,女 13例 ,年龄 2个月~ 12岁 ,血小板计数 <2 0× 10 9/ L 8例 ,<5 0× 10 9/ L 2 0例。对照组 31例 ,男 17例 ,女 14例 ,年龄 2个月~ 12岁 ,血小板计…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称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人群发生率为0.01%,女性多见。而妊娠合并ITP的发病率为3.4‰[1],如果诊断不及时,处理不当,会导致产后大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对45例妊娠合并ITP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我们5年来共收治ITP患儿共69例次,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ITP)是凝血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腹腔镜脾切除术 (laparoscopicsplenectomy ,LS)是近几年来微创外科发展、应用的新技术。我院施行LS治疗ITP患者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 :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ITP的临床特征及常用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回顾性分析134例接受治疗的ITP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 13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或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出现治疗反应者100例(75%),无反应者34例(25%)。治疗结果显示,发病时血小板计数越低(<20×109/L),其治疗效果越佳(P=0.011)。18~40岁的患者较41岁以上患者疗效好(P=0.000)。30(23%)例患者在治疗时出现了与治疗相关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血糖升高。1(0.74%)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结论 ITP患者出血程度与发病时的血小板计数无关,而糖皮质激素仍是ITP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对于需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还应密切观察药物的相关副作用,以便发现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小儿常见的一类出血性疾病。现将我院1980~1988年共收治10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07例中男57例,女50例。年龄4月~14岁,<6月5例,~5岁69例,~10岁24例,~14岁9例。四季均有发病。具有前驱疾病的48例(44.8%),其中上感34例(70.8%),肺炎6例,肠炎4例,水痘、腮腺炎各2例。急性型81例(75.7%),系首次发作或虽反复发作,但病程未超过6个月。慢性型26例(24.3%),病程最长10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围产期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合并症,以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无明显肝脾肿大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血小板破坏、消耗增多或生成障碍等,在分娩、手术、麻醉过程中可致出血不止,并导致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及颅内出血等,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我们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血小板减少所致的皮肤黏膜出血为临床特征,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收治ITP患者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Durpura,ITP)是一种以自身抗体产生破坏血小板和皮肤黏膜出血为特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血小板抗体产生对血小板减少有着重要影响。由于ITP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latelet associated antibody,PAIg)及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是诊断本病的依据。血小板生存时间测定操作复杂,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PAIg的检测在ITP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血小板抗体及其检测在ITP中的一些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就1995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3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小儿ITP进行分析,以期探讨急、慢性ITP患儿治疗方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并讨论其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于重症ITP患儿,在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也要避免治疗对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全部患儿静脉滴注大剂量IVIG1g/(kg.d),连用2d。待血小板升至20×109/L以上,行骨穿检查。后予强的松1.5~2mg/(kg.d)口服。结果全部病例用糖皮质激素前行骨穿检查均为骨髓细胞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在正常范围。经治疗,本组患儿血小板均恢复正常,至今未有复发;结论对于小儿重症ITP,先用大剂量IVIG静脉滴注,待血小板上升,后行骨穿检查,再予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既避免了糖皮质激素对骨髓检查的干扰,又避免了单用IVIG疗效不持久的缺点,且糖皮质激素不需用大剂量,也减少了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  刘胜 《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5):52-52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30例ITP患儿分三组,①普通治疗组;②冲击治疗组;③免疫球蛋白治疗组(球蛋白组)。结果:常规剂量的泼尼松与激素冲击疗法治疗ITP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激素冲击疗法与激素冲法加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ITP对比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全身出血症状不严重的患儿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仅限于治疗出血症状严重、有生命危险的危重患儿。  相似文献   

14.
张凤奎  孙丽君 《河北医药》1996,18(4):206-207
成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临床分析050071河北省人民医院张凤奎,孙丽君,梁晋全,张宏静,崔正强,葛雪如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90%以上发生于小儿,故又称儿童ITP。成人ITP多为慢性型,急性者较为少见。现将我院1982~1...  相似文献   

15.
笔自1995年3月~2006年5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IP)1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转慢性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展为慢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07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治愈组58例和慢性组49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治愈组和慢性组在发病年龄、病程、血型、家族过敏史、血清IgE水平升高、病毒抗体是否阳性、病初白细胞计数、抗血小板抗体PAIgG、PAIgA、PAIgM水平、治疗时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恢复至正常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病程长、发病年龄大、PAIgG、PAIgM同时升高、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长、O Rh(D)+血型[相对于A Rh(D)+和B Rh(D)+血型]是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展为慢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这些危险因素早发现、早诊断乃至早治疗十分重要.应重视 PAIg 检测.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以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剖宫产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剖宫产孕妇作为观察组;28例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选择性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2h、24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h、24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经过治疗提高血小板计数后,及时地剖宫产分娩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和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或血块收缩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3岁以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7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例患儿显效57例,良效9例,进步3例,无效2例,5例患儿在强的松常规减量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2例予加强抗感染后获显效;1例加强抗感染同时再次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1g/(kg d)×2d治疗后显效,2例改地塞米松口服并逐渐减量,1例显效,1例良效。结论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偏小、起病急、病情重、春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多有诱因、病因多样化、治疗显效率高。糖皮质激素和IVIG仍是治疗ITP的主要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