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与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BDEL)联合激光碎石术,术中胆管一期缝合或放置T管,比较两种术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31.82%,其中ERCP组(51.06%)残余结石率高于LBDEL组(17.46%)(P0.05),术后恢复LBDEL组优于ERCP组。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8.20%,其中ERCP组(3.68%)残余结石率低于LBDEL组(11.63%)(P0.05);术后恢复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LBDEL组胆漏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ERCP组;腹腔感染、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穿孔方面ERCP组发生率高于LBDEL组。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时出现2例消化道穿孔导致死亡。结论 LBDEL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ERCP优势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LBDEL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可保持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该项技术易于普及到基层医院,令广大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CI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手术治疗82例C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低,可作为肝内胆管结石优选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光纤胆道镜(SFCS)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PTCSL)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行PTCSL的患者129例,其中行常规PTCSL患者57例,行SFCS引导下PTCSL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SFCS组(n=72)和常规组(n=57)。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2组患者的基线指标进行平衡,匹配后2组分别有51例患者。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结石复发率。结果 SFC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CS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常规组。结论新型SFCS具有视野清晰、镜身纤细、镜头灵活、操作方便、可联合冷激光碎石设备等优点,SFCS引导下PTCSL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言纲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637-2638
目的分析肝内外胆道结石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结石复发率和结石取尽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内外胆道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结石取尽率、术后复发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禁食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取尽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的4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5.13%,与照组的7.6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肝内外胆道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结石取尽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ERCP+EST诊断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皮肤舒适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VAS与皮肤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皮肤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EST治疗的皮肤舒适度,减轻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3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2021,41(8)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结石的效果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中信中心医院肝外胆结石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3例。开腹组予以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结石残留率、围术期情况、RAS活性[肾素(REN)、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术前、术后12 h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 腹腔镜组结石残留1例,开腹组结石残留9例。腹腔镜组结石残留率(3. 03%,1/33)低于开腹组(27. 27%,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543,P=0. 006)。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2 h,腹腔镜组VAS评分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血清REN、AngⅠ、AngⅡ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结石患者,可降低结石残留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研究肝部分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5-10沈阳245医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2例,按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行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8.3%低于对照组27.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率25.0%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7%接近,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结石复发率5.6%低于对照组19.4%,组间数据差异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术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结石残留及复发率,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8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残石率、满意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残石率、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优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肝内外胆管取石术是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之后开展的新微创外科技术,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能有效降低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石率及再手术率,是目前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最重要的手术之一[1-2].  相似文献   

11.
李权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024-3026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结石再发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结石再发患者11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再次胆道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胆红素值、镇痛剂使用率、低蛋白血症及残石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排气时间、残石率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胆红素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能够有效减少对肝内外胆管结石再发患者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残石率低。  相似文献   

12.
高庆轮  张恺  俎雪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2497-2499,2503
目的比较和分析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管断端或经胆总管探查胆道这两种方法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左肝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9月该院76例有胆道手术史的左肝外叶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管断端胆道探查取石术40例(LHD组),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经胆总管胆道探查取石术36例(CBD组)。比较两组肝切除术式的比例、胆管探查时间、整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结石复发率,长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有1例中转开腹术,两组均无结石残留,围术期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的肝切除术式的比例、胆管探查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结石复发率和长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HD组整体手术时间短于CB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BD组,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充分的准备评估下,对于有胆道手术史的左肝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管断端行胆道探查取石术简化了手术步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秦爱新  袁君君 《现代护理》2007,13(8):756-757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肝内外胆管取石术是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之后开展的新微创外科技术,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能有效降低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石率及再手术率,是目前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最重要的手术之一[1-2]。2004年7月-2006年5月,我院对17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采用腹腔镜联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碎石取石术(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TCSL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60例.记录两组患者结石取净例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CSL组结石取净率为80.0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SL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SL组患者术后胆漏、肝脓肿、胆道出血、伤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具有安全可靠,结石取净率高、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钬激光联合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对照组20例,以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取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结石取净率、中转开腹率、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钬激光联合胆道镜在腹腔镜下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标准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脏铸型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80例肾脏铸型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通道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标准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一期和二期术后残留结石直径、清除率及并发症情况。检测2组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1个月的血肌酐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1个月的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以上时点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d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一期术后,观察组残留结石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清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二期术后,观察组残留结石直径和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标准单通道经皮肾治疗肾脏铸型结石的疗效显著,患者创伤小,结石清除率较高,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切开探查术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1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管切开探查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拔除乳胶管时间和术后乳胶管引流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术后胆瘘、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管切开探查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操作较为复杂,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8.
魏淑英 《临床医学》2020,40(4):75-7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LP)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盂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肾盂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患者行RLP手术,B组患者行PCNL手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 0. 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 A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 0. 05); A组发生并发症6例(10. 0%),B组发生并发症16例(26. 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治疗肾盂结石采用RLP手术临床效果好,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专科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增加专科健康宣教,分析实施专科健康知识宣教对诊治配合程度及残石率、复发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专科健康教育以后,有96.7%的患者能较好地配合诊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石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专科健康知识宣教,能使患者更好了解和掌握专科疾病知识,配合诊治,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石复发率及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与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无差异,但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