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肺康复训练对其术后并发症及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择期肺癌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除常规胸外科围手术期干预外,试验组患者入院时接受肺康复健康宣教,术前5天、术后3天增加系统性肺康复训练介入。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术后1个月均进行以下评估:肺功能相关参数FEV1、FEV、FEV1/FEV%、PEF,咳嗽效力评级,6min步行试验。记录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的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各数据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除FEV1/FEV%外(P>0.05),两组患者各项参数入院时与术后1个月后对比均存在组内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少、术后住院日短(P<0.05),术后1个月肺功能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肺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能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孟拓  杨景春  白永俊 《系统医学》2023,(19):143-146+150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通辽市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采取传统胸腔镜下三孔手术,观察组(47例)采取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68.59±11.14)min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5.95±3.22)mL、引流管放置时间(2.35±0.31)d、住院总时间(6.06±1.02)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4、22.843、21.198、52.808,P<0.05)。观察组术后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治疗肺癌,相比传统三孔手术安全性更高,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4.
5.
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对术后早期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后早期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2005年3~7月入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8例,随机分成胸腔镜组(实验组34例)和常规开胸组(对照组34例),检测术前及术后1.2周肺活量(VC),1s呼气肺活量[FEV10],最大通气量(MVV)实际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以及术后1.2、3、5、7和10d P2O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肺功能降低有显著意义,胸腔镜组肺功能损害较常规组显著减轻。结论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适用于肺功能较差的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呼吸训练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术后肺功能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7例予以肺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68例予以主动呼吸训练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呼吸频率(RR)]、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及肺部感染率。结果干预前2组FVC、FEV1、FEV1/FVC、MVV、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FVC、FEV1、FEV1/FVC、MVV均显著升高,RR均显著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FVC、FEV1、FEV1/FVC、MVV均显著升高,RR显著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PaO 2、PaC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PaO 2均显著升高,PaCO 2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PaO 2显著升高,PaCO 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肺部感染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3,P=0.037)。结论主动呼吸训练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应用于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术后可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对术后早期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对术后早期肺功能影响,并与常规开胸手术作比较。方法选择该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6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的原则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对照组(常规开胸手术)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对食管癌患者早期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关手术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胸腔镜组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探讨肺功能低下患者胸腔镜手术应用指征.方法将12例术前行下列检查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FVC,FEV1,MVV和FEF25%~75%等)、动脉血气分析、屏气试验、上楼梯试验.均予呼吸功能锻炼.结果本组FVC>60%8例,<60%4例,FEV1>50%9例,<50%3例,MVV>50%12例.术后并发肺炎4例,肺不张1例,呼吸功能不全3例,均痊愈.结论在确定肺功能低下患者胸腔镜手术标准时,应将MVV,FEV1和FVC放在一起综合判定,FVC应在60%以上,MVV和FEV1两项中至少有一项在40%以上,应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手术本身对肺功能的影响情况和患者的全身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的恢复情况及血流指标,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析组和参照组,各24例。探析组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相关指标、血流指标、血小板参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探析组患者留置引流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参照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次数、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血沉K值、低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探析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容(PCT)水平低于治疗前,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探析组PLT、PDW及PCT水平低于参照组,MPV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探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以提高淋巴结清扫个数,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A组采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B组采取常规开胸手术,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7 d肺功能、免疫炎症指标,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7 d,2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CD4+/CD8+均显著降低(P 0. 05),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升高(P 0. 05),B组降低与升高程度更为显著(P 0. 05)。2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优于B组(P 0. 05),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 0. 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 67%,显著低于B组的21. 67%(P 0. 05)。结论相较于常规开胸手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创伤小,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对机体免疫功能与肺功能影响小,可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2.
呼吸运动训练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运动训练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将138例行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67例。干预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强化呼吸运动训练,对照组患者术后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个月后对患者的肺功能(FEV1,FVC,FEV1/FVC)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强化呼吸运动训练后,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加.90%;干预组患者术后的肺功能明显较对照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运动训练能够减少肺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改善肺功能,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术期呼吸功能指导对胸腔内镜下肺癌切除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呼吸功能指导,比较两组术后的肺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部并发症、拔管时间、术后开始步行50m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7d的FEV1、FVC、FVE1%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术后开始步行50m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病人围术期实施呼吸指导,能改善病人术后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功能锻炼对不同程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癌患者肺功能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 方法对103例肺功能不能耐受手术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轻度26例,中度53例,重度24例)肺癌患者进行肺功能强化训练,持续训练时间5~7d。于锻炼前、后对患者主要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VC)、肺活量百分比(VC%)、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百分比(MVV%)、最大呼气流量百分比(PEF%)、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中期呼气流量百分比(MMEF%)]进行检测,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本研究入选轻、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组患者经肺功能强化训练后,发现其肺功能指标VC、VC%、FVC、FVC%、FEV1、FEV1%、MVV%及PEF%均较入选时明显改善(P<0.05);所有患者锻炼前、后其FEV1/FVC均无显著变化(P>0.05);中度障碍组患者锻炼后其MMEF%较锻炼前明显改善(P<0.05)。轻、中、重度障碍组分别有19例(73.08%)、34例(64.15%)、8例(33.33%)患者达到手术要求并施以手术治疗,轻、重度障碍组和中、重度障碍组手术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手术患者术后共有27例(44.26%)出现并发症,与呼吸功能正常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功能锻炼能有效提高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癌患者手术耐受性,但患者术后风险仍明显高于通气功能正常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指导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耐受性和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诊的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了术前呼吸指导措施,而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了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和术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肺功能指标MVV、FVC、FEV1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术前呼吸指导有利于缓解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波动程度,提高手术耐受性,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手术疗法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提高肺癌患者康复提供相关依据。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50例,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分析工作,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0例患者均予以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病灶清除率为100.0%,其中左全肺切除术11例,右全肺切除术9例,肺叶切除术27例,袖式肺叶切除术3例。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221.25±35.68ml,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48.68±4.85h,平均住院时间9.88±4.25d。术后2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1例出现缝合口出血,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调查,复发2例(4.0%),死亡7例(14.0%)。选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作为肺癌治疗的首选模式,可确保手术疗效,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最佳手术路径,才能有效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电视胸腔镜下肺部疾患手术(VATS)是一种高新外科手术。总结了对45例行该手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以平和患者心态,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以促进术后早日恢复;手术后观察病情,加强体位、呼吸道、胸腔引流的护理和康复及出院指导。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处理和监护。本组患者能按期进行手术,术后恢复好,无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进一步证实了胸腔镜手术后患者具有切口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特点,为胸腔镜患者手术的护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前肺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肺功能与微创肺癌切除术后肺部主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胸外科接受微创肺癌切除术的22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肺功能参数为用力呼气第一秒呼气容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等.结果 227例肺癌患者,行单侧全肺切除48例,肺叶切除169例,肺段/楔形切除10例.23例患者于术后出现了肺部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0.1%(23/227),其中3例死亡;55例(24.2%)胸腔引流超过7 d.发生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93.23±21.64)%和(94.77±20.00)%,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79.09±22.28)%和(85.21±19.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与引流延长及主要并发症呈负相关(P=0.04),Logistic回归分析示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与引流延长及主要并发症的OR值为0.985(P=0.093).结论 微创肺癌切除术前肺功能测定仅能预测一部分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DLco对预测术后肺部主要并发症和延迟拔除胸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雪梅 《全科护理》2012,10(29):2742-2743
总结了28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间、器械、仪器的准备,术中配合麻醉师行双腔气管插管,根据需要正确摆放手术体位,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生,严格无菌操作及无瘤技术操作,以防止手术后感染及肿瘤细胞扩散;术后做好各种管道护理工作。结果病人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手术(single-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SPVATS)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SPVATS术,对照组采用VATS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的组数、个数和术后8、24、72h疼痛评分,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组淋巴结清扫的组数、个数和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8、24、72h疼痛评分均降低(均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VATS与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相当,但SPVATS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