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房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污染状况。方法 对COVID-19患者病房物体表面以及患者手、护士手套外表面进行涂抹采样,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涂抹拭子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 47份标本中1份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为2.13%。阳性标本为采样当日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患者保暖衬衣袖口内表面涂抹拭子,保暖衬衣自患者入院后未曾更换;患者病房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床档、床头桌、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以及患者手、护士手套外表面等消毒前采集的涂抹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均阴性。结论 COVID-19患者病房SARS-CoV-2污染程度较低,考虑与病房每日均进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以及强调手卫生有关。患者入院后应更换患者服,患者服应定期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隔离病房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情况,为精准医院感染监控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病房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清洁消毒前的物体表面标本,参考咽拭子标本检测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采集隔离病房各类物体表面标本191份,9份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71%。阳性标本均来自于隔离病房污染区,呼吸机面板、B超机探头及外表面、医疗废物桶脚踏板、患者被套、床头灯开关、医务人员手、床头桌、厕所门把手、患者手机各检出阳性标本1份;潜在污染区及清洁区采集的所有物体表面标本均未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污染区有咳嗽症状患者周围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无咳嗽症状患者周围环境(10.81% VS 1.43%,P<0.05);患者个人物品、患者生活用品、医疗设施设备及医患手冠状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离病房污染区新型冠状病毒污染严重,尤其是有咳嗽症状患者的周围环境。按相关要求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才能切实降低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期间,实验室发生核酸污染后快速消毒处置方法,使其在最短时间重新启用。方法 实验室发生核酸污染后,迅速进行消毒前采样检测,查找污染原因;检测的同时展开消毒工作,首先使用7.5%的过氧化氢分别对各检测区进行雾化消毒,机械通风12 h;再针对重点污染部位,采取不同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或核酸去除剂反复擦拭3~5遍,紫外线消毒作为辅助;通风12 h后采集环境样进行核酸检测,并使用5份新冠病毒盲样进行室间对比检测。结果 消毒前采样25份,其中核酸提取仪、PCR扩增仪及冰箱把手等6份样品中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消毒后采集相同部位的25份样品,结果全部阴性;5份新冠病毒盲样室间对比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实验室发生核酸污染后,多种消毒方法联用可以快速去污染,能够在36 h内重启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点的消毒质量情况。【方法】2022年7—9月,选择上海市部分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点,进行环境物体表面样本采集,进行菌落总数培养和计数。【结果】共采集69个采样点的环境物体表面样本728件,医务人员手表面、物体表面及空气样本菌落总数中位数分别为0 CFU·cm-2、0 CFU·cm-2及1 CFU·(皿·5 min)-1,P95分别为13 CFU·cm-2、5.3 CFU·cm-2及17.8 CFU·(皿·5 min)-1。以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Ⅳ类环境作为判断标准,680件样本达标,达标率为93.41%。三级/二级医院内设采样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样点及社区便民采样点环境物体表面达标率分别为96.94%、91.97%、92.25%;3类采样点的不同类型样本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点消毒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采样点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及物体表面消毒有待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火神山医院隔离病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污染情况,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隔离病区制定合理的环境卫生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3月9日-3月29日在火神山医院随机选取2个普通隔离病区进行系统的样本采集工作。采集对象包括环境样本、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PPE)样本以及患者和医务人员手样本。采用棉签擦拭法采集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对样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采集244份样本,经SARS-CoV-2核酸检测,171份环境样本中1份阳性,来自患者床栏,阳性率为0.58%;49份医务人员PPE样本均为阴性;患者和医务人员手样本共24份,其中1份患者手样本阳性,阳性率为4.17%。结论合理规划隔离病区的布局和流程、严格落实环境消毒和手卫生制度能够有效降低隔离病区SARS-CoV-2污染程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降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暴露风险。同时,COVID-19医院感染防控中还应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疫情期间南昌市新型冠状病毒外环境污染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2个重点场所为采样点,采集环境涂抹样,采用RT - PCR法对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2个采样点共采集样本647份,其中核酸阳性样本5份,均来源于确诊病例的居家和办公场所,分别为病例居家的卫生间洗漱台面、卫生间蹲坑冲水开关、冰箱把手、床头柜以及办公室的卫生间马桶冲水按钮。结论 疫情期间,病例居家与办公场所外环境检测到COVID - 19核酸阳性,其中卫生间污染严重,其他公共场所外环境未检测到核酸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COVID-19 RNA提取期间不同压力下的通风系统对实验室污染的影响。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室通风系统在开启负压及关闭负压条件下,提取新型冠状假病毒核酸,对于空气及实验室表面的污染情况,确定操作风险区域。本实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真实场景试验,另一部分为气溶胶发生器模拟实验意外喷洒实验。结果 真实场景试验:开启负压,Ⅰ室空气采样呼吸道合胞假病毒(RSV),新型冠状假病毒(2019-nCoV)均为阴性,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假病毒(H1N1亚型)(ABH1)紫外消毒后门口采样出现阳性;Ⅱ室空气采样ABH1结果均为阴性,RSV在冰箱处出现阳性。2019-nCoV操作中均出现阳性,紫外消毒后仅冰箱处出现阳性,消毒后未出现阳性结果。擦拭采样中,Ⅰ室和Ⅱ室利用ABH1、RSV、2019-nCoV溶液在操作中和紫外后均存在有较多污染,消毒后结果均由阳性转阴或Ct值变大;关闭负压,Ⅰ室空气采样RSV反应液操作中,窗户采样出现阳性;擦拭采样在冰箱和门把手、传递柜把手、桌子处均出现阳性。Ⅱ室ABH1反应液空气采样操作中均为阳性,紫外消毒后冰箱空气采样仍为阳性;Ⅱ室擦拭采样操作中除桌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房间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状况,为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2021年12月18日—2022年1月16日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居住过的房间环境表面涂抹样本,用Real-Time PCR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并对房间污染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共采集房间环境标本21 150份,其中确诊病例房间35个,样本数为350份,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25份,均在确诊病例房间内,检出率为7.14%(25/350),物品为马桶、门板、灯开关、地面、床头柜、洗漱台、桌面、遥控器等。81.81%(9/11)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确诊病例房间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隔离房间物体表面存在污染风险,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房间环境污染风险更高,应按相关要求落实闭环管理,采取严格隔离措施,规范做好消毒工作,才能切实阻断新冠肺炎交叉感染和外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者的工作与居住环境污染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3-5月,在病例首次呼吸道样本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阳性当日,对广州市越秀区报告的68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工作与居住场所的物体表面进行涂抹采样,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基因扩增方法(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前的居住环境中密切接触物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评估传播风险。方法 选择2家经终末消毒72小时后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住场所,采集可能经口、手等密切接触的生活用品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结果 共采集生活场所样本41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ORF 1ab靶标和N靶标)阳性5件,总阳性率为12.2%,其中患者1居家样本20件,阳性5件,阳性率25%;患者2居家样本21件均为阴性。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在确诊前隔离居住期间的潜伏期,可通过密切接触等方式污染相关生活用品,具有导致共同生活成员感染风险,应加强对集中或居家隔离的新冠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出院返阳等高风险人员管理,做好病毒携带者和其他成员个人防护,对居住场所开展实时消毒和事后终末消毒,预防新冠持续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隔离病房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情况,为隔离病区制定合理的环境消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进行系统的样本采集。采集对象包括各区域环境样本以及患者手和医务人员手套表面样本,采用棉签拭子法采集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对采集的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采集样本517份,490份环境样本中,阳性样本20份,均为污染区环境样本,阳性率为4.08%;27份手样本中,阳性样本2份,均为患者手样本,阳性率为7.41%。污染区病房内环境样本阳性率和病房外环境样本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8,P=0.023)。结论 合理规划隔离病区的布局和流程,严格落实日常环境消毒和手卫生制度能够有效降低隔离病区环境被SARS-CoV-2污染的程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降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一起某冷链公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分析其病例感染情况及疫情传播链.方法 天津市、区两级CDC专业人员组成疫情调查处置组,开展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生活场所密切接触者及可能暴露阳性环境人员追踪排查;采集咽拭子、环境和进口冷链食品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筛检2549份咽拭子标本和749份环境样本,共发现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8份阳性环境标本.结论 这是一起因接触受新冠病毒污染的进口冷链食品引起的新冠肺聚集性疫情,提示应关注进口冷链食品作为载体的由"物-人"的新冠肺炎传播风险,加强冷链相关从业人员防护和日常环境清洁消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N亚基因组(SgN)的方法, 探讨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环境样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库(GISAID)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SgN特异性引物和探针, 优化退火温度、引物与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Sg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绘制标准曲线, 评价该方法的灵敏性、重复性和特异性。采用建立的病毒Sg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21份环境和351份临床样本, 并选取25份SgN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以评估该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SgN的引物和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良好特异性。初步建立的病毒Sg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5×102copies/ml, 变异系数小于1%。372份样本的gRNA阳性率为97.04%(361/372), gRNA阳性样本中阳性环境样本和阳性临床样本的SgN阳性率分别为36.84%(7/19)和49.42%(169/342)。其中野生型毒株样本的SgN阳性率及拷贝数均比德尔塔(Delta)毒株低。在25份SgN阳性样本中, 采样时间在5 d内的12份样本均分离到病毒;13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粪便样本、痰液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比较其检出率。方法采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确诊的处于病程前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鼻咽试子样本(242份)、粪便样本(78份)、痰液标本(230份),其中包括同一时间采集患者的两种不同生物学样本(55份)和同一时间采集患者三种不同生物学样本(44份),均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比较3种标本单独和联检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鼻咽拭子样本、粪便样本、痰液样本中SARS-CoV-2核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64%、39.74%和6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样本类型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95.45%)大于两种样本联合。结论本研究中三种生物学样本单独检测阳性率以痰液检出率最高,粪便样本次之,鼻咽拭子样本最低,三种样本联合检测将大大提高COVID-19的检出率,为COVID-19实验室检测样本的选择和提高核酸检出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不同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各类型DNA污染模拟样本,分析检测方法性能,为在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鉴别DNA污染提供依据。 方法 取实验室保存的新冠病毒RNA核酸样本和新冠病毒阳性质控品(含病毒序列的质粒样本),按不同比例混合,并进行梯度稀释,制成模拟样本。分别使用实时荧光RT-PCR、灭活逆转录酶前加样并去除RT步骤的PCR(PCR Set 1)和灭活逆转录酶后加样并去除RT和灭活步骤的PCR(PCR Set 2)三种不同方法,使用同一型号设备对同一批模拟样本进行检测。记录并分析检测结果,确定最佳的DNA污染判断方法。 结果 新冠病毒RNA核酸样本中,相比实时荧光RT-PCR,PCR Set 1下所有样本的Ct值增高2-4个循环,PCR Set 2中除原始样本N基因阳性外,均为阴性。新冠病毒DNA污染样本三种方法检测Ct值无明显差异。含等量DNA污染的混合污染样本和含梯度DNA污染的混合污染样本三种方法检测显示Ct值存在差异。三种方法检测不同新冠病毒基因,变化规律无明显差异。 结论 PCR Set 1和PCR Set 2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鉴别DNA污染,特别是PCR Set 2方法对各浓度的DNA污染均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灭活样本混合检测对结果的影响,为大人群样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提供科学检测的方案。方法将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咽拭子样本和阴性咽拭子样本于56℃30min灭活后,按照阳性样本1份、阴性样本4、9、19份的比例进行混合,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原液和混合液的ORF-lab和N基因。结果20组灭活样品原液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1∶5混合液和1∶10混合液核酸检测结果也均是阳性,1∶20混合液有1组样品ORF-lab阴性,N基因阳性。各组间核酸检测Ct值均显著相关。不同样本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组样品ORF-lab基因1∶5混合液、1∶10混合液、1∶20混合液相比原液Ct值分别平均增加1.73、2.86、4.05,N基因1∶5混合液、1∶10混合液、1∶20混合液相比原液Ct值分别平均增加1.69、2.79、3.25。结论当开展大人群样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时,选择<10份灭活样品混合检测,大部分情况下不影响定性结果,但弱阳性样本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安海涛 《医疗装备》2023,(13):32-35
目的 评价某市核酸检测基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的性能,以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强阳性、弱阳性性能验证参考品及临床阴性样本对核酸检测系统的符合率、精密度、检测限和特异性进行验证。结果 符合率验证实验中,5份不同浓度阳性参考品检测结果均为阳性,5份阴性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总符合率为100%;精密度验证实验中,强阳性和弱阳性参考品的ORF1ab基因批内精密度CV值分别为0.43%和1.31%,批间精密度CV值分别为0.56%和1.40%,强阳性和弱阳性参考品的N基因批内精密度CV值分别为1.19%和1.35%,批间精密度CV值分别为1.38%和1.47%,所有靶标精密度CV值均<5%;检测限验证实验中,弱阳性参考品重复测定20次的检出率均为100%;特异性验证实验[对加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冠状病毒229E型、冠状病毒OC43型、冠状病毒HKU1型、冠状病毒NL63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混合质粒的5份阴性标本检测]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仍旧均为阴性。结论 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的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绵阳市外环境中禽类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病毒的分布状况,为人禽流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中心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外环境标本进行流感病毒A型核酸检测,再将阳性标本进行H5、H7和H9分型,采用χ^2检验比较定性资料。结果在816份样本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88份,检出率为10.78%;分型实验中,H5型、H7型、H9/H5型+H9型分别检出2份、0份、76份和2份,其阳性检出率依次为0.24%、0、9.31%、0.24%,未分型成功8份,占总样本的0.98%。结论绵阳市12个县市区外环境均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有人感染禽流感风险;需加强对外环境及高危人群禽流感监测,并规范对市场的管理机制,落实消毒和检疫准入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粪便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了解出院人员粪便中带毒状况,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2020-02/04甘孜州93名出院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粪便进行核酸检测,用SPSS 2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3份粪便样本中检出SARS-CoV-2阳性18份,阳性率为19.35%。其中73份出院新冠肺炎患者粪便,阳性率为20.54%,20份出院无症状感染者粪便,阳性检出率为15.00%;民族分布为藏族82名,汉族11名,阳性检出率为分别为19.51%和18.18%;性别分布为男性51名,女性40名,阳性检出率为22.64%和15.00%;年龄分布从3岁到77岁,平均年龄39岁,阳性检出率在临床分型、民族、性别和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在呼吸道检测阴性后,消化道持续核酸阳性,存在较大的潜在感染风险,应加强对已出院新冠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管理,建议粪便样本核酸检测做为解除隔离条件,同时应加强隔离点卫生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病区公共环境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污染情况。方法 对某新冠定点救治医院病区公共区域、脱卸区域和个人防护用品进行采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报告Ct值,分析个人防护用品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相关因素。结果 共采集病区公共区域环境标本100份,病区公共区域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30.00%,脱卸区电梯地面、走廊公共区域地面、脱卸电梯按钮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0.00%、60.00%、40.00%。一脱区和二脱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18.33%、1.67%。48.33%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其中外层鞋套鞋底、外层手套和防护服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5.00%、21.67%、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岗位和高风险操作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高(均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病区公共环境、一脱区和个人防护用品可造成不同程度污染,做好个人防护和定期环境清洁消毒,可以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