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日常身体活动现状,进一步研究身体活动与执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5-7月在北京地区抽取3家幼儿园,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中班儿童201人,连续3 d佩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9X,采用早期儿童执行功能测量工具包(Early Years Toolbox,EYT)进行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转换三项执行功能测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受试儿童的屏幕时间。结果 学龄前儿童每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总身体活动时间分别为(95.65±29.02)min、(204.58±46.91)min,男女之间每日轻度、中度、剧烈、中高强度以及总身体活动时间存在差异(U=2 593.00,2 136.00,2 440.00,t=4.09,3.68,P<0.05)。每日屏幕时间为(72.84±51.79) min,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记忆、抑制控制、转换三项执行功能测试得分依次是2.40±0.80、0.76±0.16、14.08±3.49,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活动与EYT测试得分相关性分析发现在4岁组儿童中针对转换的测试得分与每日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199,P=0.040)。进一步以屏幕时间、每日总身体活动时间,每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标与否进行分组,未发现各组间EYT测试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存在身体活动不足的状况,身体活动和执行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与身体活动的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城区学龄前儿童园外身体活动现状并探究相关社区家庭运动环境,为园外儿童身体活动评估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5—6月在北京东城区招募3所幼儿园527名学龄前儿童,采用自编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问卷,调查儿童身体活动、电子屏幕、睡眠时间及社区家庭运动环境。同时参照《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对各类身体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间达标率进行分析。结果 上学日和周末儿童园外每天总活动时间分别为(86.39±59.75)min、(155.67±81.56)min。中高强度活动时间分别为(57.58±55.16)min、(83.14±61.22)min;户外活动时间分别为(67.77±46.26)min、(181.31±96.11)min;屏幕时间分别为(30.42±23.52)min、(51.06±41.25)min;睡眠时间分别为(10.94±0.83)h、(10.47±1.05)h。周末总活动时间、中高强度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屏幕时间及睡眠时间达标率分别为30.9%、65.1%、81.7%、83.5%、80.2%。家庭运动养育环境得分与儿童睡眠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10~0.270,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存在园外身体活动普遍缺乏,中高强度活动不足、屏幕时间过多的问题。改善社区及家庭运动环境可能对儿童户外活动及睡眠时间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制定针对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12月选择本地区所辖幼儿园的145名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三轴加速度计及配套的ActiLife软件对本次全部调查对象开展调查,汇总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检出率、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利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较长(26.49±7.58)min/h,且主要集中在每日12:00-15:59;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总体以低强度身体活动为主,男生中强度身体活动比例最高,女生低强度身体活动比例最高,不同性别身体活动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4,P=0.005);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检出率为50.34%(73/14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呈负相关(r=-0.418,P<0.001),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呈正相关(r=0.341,P<0.001)。结论 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应通过提高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缩短久坐行为时间,进而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编制《学龄前儿童园外运动行为问卷(P-PAQ)》并验证其信效度,为开展学龄前儿童园外身体活动评估及家庭指导提供有效测量工具。方法 结合我国学龄前儿童的园外运动行为特点,经文献法和专家共识法等编制一套学龄前儿童运动行为问卷。调查儿童过去一周园外(上学日和周末)各强度的运动时间及家长运动观念与行为。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0年11—12月在北京、沈阳、西安各选取1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225名儿童主要养育人间隔2天进行重测。229名儿童连续佩戴一周ActiGraph GT9X加速度计进行效度研究。结果 上学日和周末轻度活动时间、中高强度活动时间及总活动时间的组内重测相关系数(ICC)为0.636~0.844(P<0.01);效度检验发现两种方法在工作日和周末中高强度活动时间上均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3,0.151(P<0.05)。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问卷法与加速度计法在测量儿童轻度活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及总活动时间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P-PAQ问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用于学龄前儿童园外期间的运动行为评估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东省4~6岁儿童电子屏幕暴露现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干预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设备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9-10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山东省5市共20所幼儿园的儿童,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及屏幕暴露相关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屏幕时间≥1 h的影响因素。结果 山东省4~6岁儿童工作日屏幕时间低于周末[(1.40±1.48) h vs (1.88±1.3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11,P<0.05)。男童与女童日平均屏幕时间分别为(1.57±1.37) h、(1.50±1.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5,P=0.203)。多因素分析显示生后4月内中等比例母乳喂养、家长允许儿童使用电子设备、母亲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家长经常对儿童屏幕内容限制频率为偶尔/有时/经常、家长每日屏幕时间长、儿童睡前屏幕时间长是儿童日平均屏幕时间≥1 h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426(1.087~1.966)、3.806(1.904~7.608)、2.692(1.397~5.188)、1.929(1.326~2.807)、2.165(1.611~2.911)、1.484(1.167~1.887)、1.069(1.033~1.107)、2.183(1.740~2.740)。结论 过度屏幕暴露在4~6岁儿童中普遍存在,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儿童的屏幕时间应给予科学干预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模式及其与儿童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4-7月,运用自编的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学龄前儿童日常体力活动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探索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模式,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模式与儿童超重/肥胖间的相关性。结果 因子分析抽取了3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特长培养模式、托幼机构集体活动模式和家庭户外模式,累计方差贡献率为35.4%。在控制了家庭人口学特征后,特长培养模式因子得分≥P75时,超重/肥胖的风险比因子得分25高(OR=2.633,95%CI:1.066~6.504);家庭户外模式因子得分≥P75时,超重/肥胖的风险比因子得分25低(OR=0.747,95%CI:0.387~0.984)。结论 特长培养模式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家庭户外活动模式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和睡眠情况,探讨二者的关系,为促进儿童睡眠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20年10—12月选取广州市3所幼儿园的166名在园幼儿为研究对象,利用父母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等。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时间与睡眠时间的关联性,并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户外活动时间的调节作用。 结果 共调查学龄前儿童166例,其中有138例(83.1%)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不足10 h,86例(51.8%)每日总视屏时间≥1 h。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移动电子(手机/平板电脑)屏幕暴露时间与睡眠时间显著相关(β=-0.298,95%CI:-0.603~-0.021);而看电视时间与睡眠时间无显著关联(β=-0.144, 95%CI :-0.382~0.089)。调节效应模型显示户外活动时间对不同类型屏幕暴露时间与睡眠时间的关系均无显著调节效应(P>0.05)。 结论 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尤其是移动电子视屏时间可能会影响其睡眠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能并不降低屏幕暴露对睡眠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有氧运动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执行功能的脑低频振幅(ALFF)特征,探索有氧运动改善ADHD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像学机制。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12月选取常州儿童医院ADHD专病门诊确诊的ADHD儿童17名,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跳绳有氧运动训练,训练前后检查功能磁共振(fMRI)和执行功能,fMRI采用低频振幅指标,执行功能测试采用抑制功能相关的Flanker任务,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训练前后ALFF和执行功能反应时,并将ALFF值的变化与执行功能反应时差异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ADHD儿童有氧运动训练后ALFF值显著增高的脑区包括内侧额上回、左额上回、左额中回、右侧小脑前叶(校正后P<0.05);Flanker任务反应时较前显著减少(t=-4.75,P=0.001);有氧运动前后内侧额上回(r=-0.53,P=0.02)、左额上回(r=-0.58,P=0.01)、左额中回(r=-0.51,P=0.02)ALFF值变化与执行功能行为学反应时间差异呈负相关。结论 有氧运动能改善ADHD儿童执行功能,其脑机制主要与前额叶、小脑自发活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祖辈、父辈喂养行为差异及其与学龄前儿童进食行为的关系,进一步明晰喂养人身份、喂养行为对进食行为的可能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1月,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8所幼儿园和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学龄前儿童的主要喂养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主要喂养人身份,采用1∶2倾向性评分匹配,形成祖辈组(72例)和父辈组(144例)。结果 祖辈组和父辈组在饮食内容限制(t=4.72, P<0.001)和饮食行为限制(t=2.13, P=0.036)维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对应儿童在主动进食能力(t=-4.76, P<0.001)、外因性进食(t=-5.07, P<0.001)和情绪性进食(t=1.99, P=0.050)维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方差分析发现,喂养人的饮食行为限制(F=1.82,P=0.086)、鼓励健康饮食(F=2.46,P=0.019)和饮食内容限制(F=3.69,P=0.001)对学龄前儿童进食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喂养人身份与儿童进食行为之间无统计学关联(P>0.10)。结论 与祖辈相比,父辈喂养人更频繁地使用饮食行为限制和饮食内容限制,喂养行为而非喂养人身份与学龄前儿童的进食行为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其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幼儿园中3~6岁全部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共969例,其中男504例,女465例。研究工具为自编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结果 躯体伤害恐惧阳性检出75例(7.73%),其中男性33例(6.5%),女性42例(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1,P>0.05);躯体伤害恐惧得分女性(7.15±4.89)显著高于男性(6.50±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28)。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剖宫产(OR=2.063,95%CI:1.128~3.772,P=0.019)、母亲焦虑得分(OR=1.074,95%CI:1.024~1.125,P=0.003)是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危险因素,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的语言认知因子得分(OR=0.912,95%CI:0.873~0.952,P<0.001)、社会生活能力总分(OR=0.961,95%CI:0.936~0.988,P=0.00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躯体伤害恐惧在学龄前儿童较常见,与母亲焦虑、家庭养育环境及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有关。因此,早期进行家庭养育干预可以防止幼儿躯体伤害恐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水平,探究影响骨密度变化的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96例6~12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胰岛素、血清钙、血维生素D、血脂检测和体成分、双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腹部超声检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名学龄期肥胖儿童平均年龄(9.10±1.88)岁,左、右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肥胖儿童骨密度明显高于6~7岁组和8~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917,P<0.05)。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与年龄、肌肉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359、0.315,P<0.05),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均呈负相关关系(r=-0.311、-0.203、-0.246、-0.207,P<0.05)。奶及奶制品、含糖碳酸饮料、中等强度运动、阳光直射时间会影响肥胖学龄期儿童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阳光直射时间为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36,t=2.836,P<0.05)。结论 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膳食、环境因素对骨密度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水平,探究影响骨密度变化的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96例6~12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胰岛素、血清钙、血维生素D、血脂检测和体成分、双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腹部超声检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名学龄期肥胖儿童平均年龄(9.10±1.88)岁,左、右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肥胖儿童骨密度明显高于6~7岁组和8~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917,P<0.05)。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与年龄、肌肉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359、0.315,P<0.05),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均呈负相关关系(r=-0.311、-0.203、-0.246、-0.207,P<0.05)。奶及奶制品、含糖碳酸饮料、中等强度运动、阳光直射时间会影响肥胖学龄期儿童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阳光直射时间为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36,t=2.836,P<0.05)。结论 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膳食、环境因素对骨密度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年龄及营养状态儿童体成分的差异,为儿童健康评价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健康科体检的儿童1 185例,年龄3~8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人体成分各指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营养状态与儿童体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童的体重、BMI、去脂体重、身体水分及基础代谢率均高于女童,体脂率低于女童(t=2.94、5.05、5.21、4.67、2.88、5.27,P<0.05);而身高和体脂含量在不同性别组间变化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的体脂含量、去脂体重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BMI随年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至6~岁)增加的趋势(P<0.05),按BMI变化趋势,儿童脂肪重聚年龄约5岁。男、女童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均随BMI增加而逐渐递增(男:F=33.28、29.81、33.02,女:F=28.57、13.38、24.55,P<0.05)。PBF与BMI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有较高的一致性(χ2=143.28、99.02,P<0.05),但PBF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 不同性别、年龄及营养状态儿童的人体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体成分对于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有较好的预警作用,是对儿童健康评价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喂养问题的现状及ASD儿童喂养问题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指导ASD儿童喂养问题的行为矫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5年8月—2016年1月通过收集119例ASD儿童和185名正常儿童的进食行为量表(BAMBI)得分来比较两组在喂养问题上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喂养问题的相关因素。结果 ASD男童的拒绝进食行为、食物谱狭窄和BAMBI总分均高于正常男童(9.64±3.18 vs. 8.15±2.85,P=0.003;21.21±5.53 vs. 18.76±4.93,P=0.004;41.44±9.41 vs. 37.05±7.41,P=0.001),ASD女童的孤独症特征相关的喂养问题得分明显高于ASD男童(12.17±2.25 vs. 10.58±2.60,P=0.029)。低功能ASD男童拒绝进食行为得分、孤独症特征相关的喂养问题得分和BAMBI总分均高于正常男童(9.83±3.21 vs. 7.61±2.56,P=0.004;11.72±3.03 vs. 10.07±2.31,P=0.029;42.62±10.54 vs. 36.89±7.41,P=0.028)。ASD儿童中,拒绝进食行为得分与刻板行为、自伤行为、强迫行为、仪式单调行为、受限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0.05);孤独症特征相关的喂养问题得分与年龄、刻板行为、仪式单调行为、受限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0.05);食物谱狭窄得分与刻板行为、强迫行为、仪式单调行为、受限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SD男童较正常男童存在更多的喂养问题,低功能ASD男童的喂养问题可能受重复刻板行为影响,临床工作者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并进行个体化的行为矫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对儿童生长发育及与动作能力感知的相关性,为全面评估儿童身心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0月7~8岁儿童178名作为对象,所有儿童入院后均完成身高、体重测量;采用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测试第3版(TGMD-3)对儿童的大肌肉群发展进行评估;采用儿童感知能力和社会适应量表(PSPC-P)对儿童感知身体能力进行测试;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与生长发育、运作能力感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8岁儿童中男性TGMD-3评分中移动性评分低于女性(t=7.391,P<0.05);控制性及TGMD-3总分均高于女性(t=5.327、6.481,P<0.05);8岁儿童中移动性、控制性及TGMD-3总分均高于7岁(t=6.035、7.121、6.092、P<0.05);7~8岁儿童中男性身高、体重略高于女性(t=7.091、6.436,P<0.05);男女童PSPC-P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8岁儿童身高、体重及PSPC-P评分均高于7岁(t=6.093、7.163、5.992,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中移动性、控制性及总分与儿童身高、体重及PSPC-P评分均呈正相关性(移动性r=0.745、0.737、0.762;控制性r=0.698、0.794、0.751;总分r=0.711、0.721、0.745,P<0.05)。结论 7~8岁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发展与生长发育、动作能力感知存在紧密的联系,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应增加儿童动作测量,全面评估儿童身体、心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西安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为家长、幼教工作者采取科学的育儿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4年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西安市东、西、南、北4个郊区和城区的幼儿园各1所,每个幼儿园大、中、小班各抽取30%~50%班级共1 111名儿童,在父母或监护人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匿名填写。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3~7岁儿童气质量表两部分。结果 1)西安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的分布:平易(E)型、中间偏易(I-E)型、发动缓慢(S)型、中间偏烦(I-D)型、麻烦(D)型分别为38.52%、36.91%、12.51%、8.46%、3.60%;个性分布以E+ I-E为主(>70%),D+ I-D最少(<13%)。2)各年龄段气质类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型女童高于男童(P < 0.01)。3)与常模及北京市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上海、广州比较,中间型、D型的百分率低(P均<0.05)、E型高(P均< 0.01)。各年龄段按性别分层分析后显示:4岁女童S型百分率高于男童(15.60% vs.8.57%,P=0.05);5岁女童D型高于男童(6.89% vs.1.25%,P<0.05),而I-E型低于男童(25.12% vs.38.75%,P<0.05)。结论 西安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以E+I-E型为主。气质类型的分布受性别、地域的影响,而与年龄无关。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应该按照其气质类型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苏州市3~6岁儿童体质与健康状况,查找存在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儿童体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3~6岁儿童共4 341人,测试指标包括形态指标、素质指标。结果 苏州3~6岁儿童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生长发育总体上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基本规律。身体素质达到“及格”等级以上的比例为92.1%,男童体质达标率为90.2%,女童为94.2%,呈现“女强男弱”趋势(P<0.01);所有测试指标中除了坐位体前屈这一项,其他指标的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个年龄段男童的身高及体重均大于同龄女童,素质指标中,男童灵敏度及上肢、腰腹部力量优于女童(P<0.05),而柔韧性则弱于女童(P<0.05);形态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值(P<0.01),素质指标与全国水平存在差距;公办、民办幼儿园在身高(P=0.1)及反映灵敏度的10 m折返跑(P=0.59)上没有差异,其他素质指标显示,民办幼儿园均优于公立幼儿园(P<0.01)。 结论 苏州3~6岁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根据发育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提升体质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儿童期视屏时间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为预防LVH等靶器官损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淄博市桓台县城南学校1 319名6~11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超声检测。LVH定义为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超过本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别的第90百分位数(P90)。采用多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视屏时间对儿童LVH的影响。结果 所有儿童学习日、休息日和平均每月视屏时间分别为(0.42±0.65)h、(1.83±1.32)h 和(0.83±0.71)h,超过2 h/d的学生比例分别为0.6%(8/1 319)、23.4%(308/1 319)和4.6%(61/1 319)。多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控制性别、年龄、蔬菜水果、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睡眠时间和血压等协变量后,与平均每日视屏时间≤2 h/d相比,平均每日视屏时间>2 h/d的学生罹患LVH的风险增加(OR=2.16,95%CI=1.08~4.32,P=0.03)。进一步控制体重指数(BMI)后,平均每日视屏时间>2 h/d的学生LVH的罹患风险的统计学意义消失(OR=1.45,95%CI=0.63~3.33,P=0.388)。而学习日和休息日视屏时间>2 h/d的学生罹患LVH风险,与视屏时间≤2 h/d的学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视屏时间过长是儿童LVH的重要危险因素,而BMI可能在视屏时间与LVH关系中起着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