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该手术术后镇痛罗哌卡因的适宜浓度。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0.25%罗哌卡因TAPB组(Ⅰ组)、0.3%罗哌卡因TAPB组(Ⅱ组)、0.4%罗哌卡因TAPB(Ⅲ组)及0.5%罗哌卡因TAPB组(Ⅳ组),每组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毕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B。各组注入不同浓度(0.25%、0.3%、0.4%及0.5%)罗哌卡因(Astra Zeneca AB公司),每侧20~40 ml,各组患者罗哌卡因总剂量均为3.5 mg/kg。观察患者术后1 h(T1)、6 h(T2)、12 h(T3)及24 h(T4)的数字评分(NRS)和舒适度评分(BCS)。记录术后需辅助使用舒芬太尼的例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皮肤瘙痒、头晕、胸闷等)的例数,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患者表示满意的例数)。结果与T1时比较,Ⅰ组及Ⅱ组T2~T4时和Ⅲ组T2~T3时的NR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Ⅳ组的T2~T4时BCS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及Ⅳ组T1~T3时NRS下降,BCS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Ⅲ组及Ⅳ组术后需辅助舒芬太尼例数减少,Ⅳ组头晕及胸闷例数增加(P<0.05)。满意度方面,Ⅲ组最高(100%),Ⅰ组最低(84%)。结论对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TAPB时使用罗哌卡因,其适宜浓度是0.3%~0.4%,安全,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罗哌卡因组(A组),术毕予切口浸润0.75%罗哌卡因;罗哌卡因+地佐辛组(B组),术毕静脉滴注地佐辛0.1mg/kg并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地佐辛组(C组),术毕静脉滴注地佐辛0.1mg/kg;对照组(D组)切口浸润生理盐水。记录4组患者麻醉苏醒后1、4、8、12、24h镇痛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及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D组比较,A组、B组和C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术后1、4、8h的VAS评分降低(P0.05);A组与B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术后使用辅助镇痛药物者明显少于D组(P0.05);A组、B组和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于该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入组患者均于全身麻醉前行TAPB,并随机将其分为3组:A组(40例)给予0.50μg/kg右美托咪定+0.25%罗哌卡因行TAPB、B组(40例)给予0.25μg/kg右美托咪定+0.25%罗哌卡因行TAPB、C组(40例)给予0.25%罗哌卡因行TAPB。比较3组术后Ramsay镇静量表(R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I-FEED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POGD)发生情况。结果 3组术后RSS评分、VAS评分、I-FEE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24、48 h的RSS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而VAS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RSS、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48、72、96 h的I-FEED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P&...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TAPB组(DR组)、单纯罗哌卡因TAPB组(R组)和生理盐水TAPB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各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TAPB,DR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混合0.375%罗哌卡因共40?mL,R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40?mL,C组注入生理盐水40?mL,每侧各20?mL。于术前(T_0)、术后2 h(T_1)、24 h(T_4)和48 h(T_5)时抽取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观察术后2?h(T_1)、6?h(T_2)、12?h(T_3)、24?h(T_4)和48?h(T_5)的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与T_0时比较,3组于T_1、T_4和T_5时CD3~+、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C组于T_1、T_4和T_5时而R组、DR组于T_1、T_4时,CD4~+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R组和DR组于T_1、T_4时CD3~+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R组和DR组于T_4时CD4~+、NK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DR组T_5时NK细胞活性仍较C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R组于T_2、T_3时点、DR组T_2、T_3和T_4时点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R组比较,DR组T_3时点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R组和DR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少于C组(P0.05)。R组和DR组术后下床时间均明显早于C组,DR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亦明显早于C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采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TAPB可延长镇痛时间,明显降低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免疫抑制程度更轻,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195-2197
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肛肠科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选择我院择期肛肠手术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三组,每组50例。麻醉方式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泵方案A组0.08%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B组为0.1%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C组为0.12%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采用持续背景剂量加PCA量的给药模式;术毕均在创面外敷太宁栓软膏10g。观察各组不同时间段的镇痛效果及尿潴留发生率。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估疼痛程度,A组在4h、8h、16h 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毕24h及36h VAS无明显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各时间点的静息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的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尿潴留发生率C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尿潴留发生率略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模式镇痛下肛肠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罗哌卡因浓度采用0.1%较0.08%的镇痛效果好,尿潴留发生率罗哌卡因浓度0.1%较0.12%低,0.1%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的镇痛方案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尿潴留的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氯胺酮和曲马多骶管内超前注入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0.25%罗哌卡因(A组)、0.25%罗哌卡因 芬太尼2μg/kg(B组)、0.25%罗哌卡因 氯胺酮0.5mg/kg(C组)和0.25%罗哌卡因 曲马多1mg/kg(D组)。结果:用OPS法及Ramsay法分别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并随访副作用的发生率。OPS<4分的百分率B、C、D组明显高于A组(P<0.05),D组与B、C组在术后12h、24h时亦有显著差异。镇静评分B、C、D组在术后6h内各时点明显高于A组(P<0.05)。D组术后6h内各时点镇静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C和D(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镇痛效果较好,且副作用较少,优于罗哌卡因复合氯胺酮和芬太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可视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肺癌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术后疼痛、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均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A组采用0.25%的盐酸罗哌卡因20 mL,B组采用0.375%的盐酸罗哌卡因20 mL,C组采用0.50%的盐酸罗哌卡因20 mL。记录三组罗哌卡因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免疫应答(CD3+、CD4+、CD8+)、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患者起效时间快于A组、B组,且B组快于A组(P<0.05);C组镇痛持续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长于A组、B组,且B组长于A组(P<0.05);术后4 h、8 h、12 h、24 h时C组疼痛评分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术后1 h、24 h C组CD3+、CD4+高于A组、B组,且B组高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2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术毕行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注射0.2%罗哌卡因20ml,C组不阻滞;两组均行PCIA,术后2、6、12、24和48h时行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48h内PCIA的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结果与C组比较,T组术后2、6和12h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内T组PCIA按压次数少于C组(P0.05)。结论 TAP阻滞联合PCIA用于腹腔镜胃癌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或利多卡因持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康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单侧TKA患者60例,术后镇痛方法采用持续静脉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随机均分为三组:静脉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和罗哌卡因组(C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患者术后静脉给予持续输注曲马多镇痛,B和C组分别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间断注射0.5%盐酸利多卡因镇痛或0.2%罗哌卡因,三组患者镇痛持续3天。记录VAS疼痛评分,开始下床活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B、C组患者在术后6 h、24 h、32 h、48 h、56 h及7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术后C组患者VAS评分小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B、C组患者术后的下地次数和行走距离均大于A组。B、C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使用止痛药例数C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能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KA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术后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择期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0例,年龄20~70岁,ASA I~III级。两组患者拔管前均在B超引导下给予腹横肌平面注射,A组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B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所有患者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TAPB,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出手术室后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行补救镇痛,维持术后48 h内VAS评分≤3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24 h、48 h内PCIA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镇痛情况。分别于术后2 h、4 h、6 h、12 h、24 h、48 h时记录两组患者静息时、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及Ramsay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及TAPB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24h(23±5 vs.57±9,P 0.05),48 h(35±4 vs.54±7,P 0.05) PCIA舒芬太尼的用量以及需用氟比洛芬酯的次数(0vs.5,P 0.05)均明显降低; A组患者术后4 h(2.2±0.4 vs.3.2±0.7,P 0.05)、6 h(2.6±0.7 vs.3.4±0.8,P 0.05)、24 h(3.0±0.6 vs.3.5±0.8,P 0.05)静息时VAS评分明显降低; A组患者术后4 h(2.6±0.5 vs.3.6±0.8,P0.05)、6 h(2.7±0.7 vs.3.6±0.8,P 0.05)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降低; A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40.0%vs.76.6%,P 0.05);两组患者术后2 h、4 h、6 h、12 h、24 h、48 h时Ramsay评分、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罗哌卡因术后TAPB可减少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TAP)用于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60例,常规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手术结束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组(Rpd组):腹横肌平面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0.4%罗哌卡因30 ml;罗哌卡因组(R组):腹横肌平面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0.4%罗哌卡因30 ml。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皮、术中1 h、出手术室时的血压、心率(HR);术后即刻、4、6、8、12和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腹部感觉阻滞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差异(P0.05),Rpd组术后6、8和12 h Rpd组的VAS评分低于R组(P0.05),术后即刻、4和24 h VAS评分无差异(P0.05),腹部感觉阻滞时间Rpd组明显长于R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TAP用于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可以显著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腹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同时段硬膜外腔持续注射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缓解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经腹前列腺切除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0.1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B组术后0.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C组术毕至术后10 h(T1)用0.25%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术后10~24 h(T2)用0.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术后24~72 h(T3)用0.1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观察术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T1,T2,T3时段膀胱痉挛次数和改良Bromage评分;采用VAS评分记录膀胱痉挛与非痉挛时的VAS评分;观察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术后3 d膀胱冲洗液红细胞总数.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段膀胱痉挛次数A>B>C,Bromage评分C>B>A(P<0.05);T2时段膀胱痉挛次数B≈CA,T3时段三组痉挛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romage评分B>A,B>C(P<0.05);膀胱痉挛时VAS评分A组>B、C两组,非痉挛时三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膀胱冲洗液红细胞总数A组>B、C两组,B、C两组相近.结论:经腹前列腺切除术术后0.12%的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能有效缓解切口痛,但不能完全缓解膀胱痉挛,采用浓度递减法硬膜外腔持续注射能有效缓解膀胱痉挛且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不良反应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膝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9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膝关节腔内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R组);氢吗啡酮0.3 mg+0.375%罗哌卡因20 ml(H1组);氢吗啡酮0.6 mg+0.375%罗哌卡因20 ml(H2组)。观察术后6、12、18和24 h患者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术后24 h使用帕瑞昔布的患者例数及次数。结果与R组相比,术后12和18 h,H1组和H2组VAS评分降低,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 h使用帕瑞昔布的患者例数及次数明显减少(P0.05);H1组与H2组VAS评分、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使用帕瑞昔布的患者例数及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入0.3 mg氢吗啡酮可明显增强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且增加氢吗啡酮剂量不再增强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昶 《华西医学》2010,(8):1530-153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方法将2009年4-11月6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术后镇痛液A组采用0.125%罗哌卡因复合0.3μg/mL舒芬太尼;B组为0.125%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C组0.12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观察三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视觉模拟法评分,即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B组VAS评分高于C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运动阻滞、嗜睡及肠蠕动抑制等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0.12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以4mL/h持续输注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术后疼痛VAS评分最小,患者镇痛满意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798-1799
目的比较在无痛分娩中应用不同浓度负荷量的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90例,均使用罗哌卡因,依据负荷量使用浓度不同分为A组(0.1%,n=30)、B组(0.15%,n=30)及C组(0.2%,n=30),比较3组产妇镇痛后VAS评分。结果 C组总产程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A、B、C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自然分娩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Bromage I级镇痛2h内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2h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负荷量使用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镇痛效果最佳,母婴双方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强 《临床医学》2020,40(7):63-64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关节腔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镜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30例。各组关节镜手术中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毕待止血带开放前5 min每组予以不同镇痛处理方式,即A组于关节腔内注入0. 25μg/kg右美托咪定+0. 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20ml); B组:于关节腔内注入0. 50μg/kg右美托咪定+0. 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20ml); C组:于关节腔内注入0. 75μg/kg右美托咪定+0. 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20ml); D组:于关节腔内注入1. 00μg/kg右美托咪定+0. 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20ml)。记录各组术后6 h、24 h疼痛情况以及术后镇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6 h、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组、D组术后6 h、24 h VAS评分均较低,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B组、C组术后镇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 D组术后镇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0. 75μg/kg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合注入关节腔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均较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对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76例,随机分为K组(艾司氯胺酮)和C组(对照),每组38例。K组镇痛泵配方:艾司氯胺酮50 mg+罗哌卡因200 mg; C组镇痛泵配方:罗哌卡因200 mg。观察2组患者术后6、12、24、36、48 h静息和活动(屈髋)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2组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K组术后24、36、48 h静息时N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K组术后12、24、36、48 h活动时N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1、2 d QoR-40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行PCEA,可优化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腹腔镜术后患者镇痛的疗效。方法收集凤翔县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缝皮时用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 L行切口浸润镇痛,对照组不进行局部浸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4~12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Ramsay评分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48 h两组的VAS评分及Ramsay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率为7.5%(3/4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47.5%(19/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患者术毕行甲磺酸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术后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评价舒芬太尼鞘内注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90例择期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产妇随机等分为三组。术时用药,A、C组:罗哌卡因15 mg+0.9%生理盐水0.5 ml+10%葡萄糖1 ml;B组:罗哌卡因15 mg+舒芬太尼5μg(0.5 ml)+10%葡萄糖1 ml。术后用药,A、B组:0.16%罗哌卡因+0.002 5%氟比利多;C组:0.16%罗哌卡因+0.002 5%氟比利多+0.005%(5 mg)吗啡。设置:无负荷量,2 ml/h,PCA:1 ml,锁定时间:15 min,术毕开启,镇痛24h。专人术后2、4、6、8、24、36、48 h用VAS和Prince-Henry方法进行疼痛评分、记录用药量、PCA按压次数。结果:B组比A、C组起效时间缩短(P〈0.01),A、C组在术后2、4、6 h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但高于B组(P〈0.01),三组在8、24 h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在36、48 h两个时点A、C组评分均高于B组(P〈0.01)。结论:鞘内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缩短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明显,8后镇痛效果减弱但持续时间较长,有一定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纹肌平面阻滞(TAP)和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TAP组(T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TAP:0.375%罗哌卡因注射15mL。硬膜外组(E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0.375%罗哌卡因注射3mL,待阻滞平面确定后,行气管插管。切皮前,给予0.375%罗哌卡因3~5mL,术毕使用0.375%罗哌卡因3~5mL。2组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在切皮前、术中2h、术毕即刻、术后2、24h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2组术中镇痛药总用量、术后4、8、24、48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与E组比较,T组术后4、8、24h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VAS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较E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T组术中2h、术毕即刻、术后2、24hIL-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定位准确,操作成功率高,与硬膜外阻滞比较,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减少炎性因子释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