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一般人群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和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和月份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4 645例来源于四川地区的一般人群,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25OHD水平,定义血清25OHD30ng/mL为正常;20ng/mL≤25OHD≤30ng/mL为不足;25OHD 20ng/mL为缺乏。根据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分别统计各组25OHD水平、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分析其不同月份的变化趋势。结果受试者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22.12±10.95)ng/mL;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正常的比例分别为50.45%、32.14%和17.41%;男性组维生素D缺乏明显低于女性组,男性维生素D正常率明显低于女性组,男性组人群血清25OHD水平高于女性组;18岁、≥60岁、45~60岁和18~45岁人群组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29.02%、47.37%、55.91%和64.57%;1月人群维生素D正常率最低(8.34%),7月最高(26.02%),1—7月人群维生素D正常率逐渐升高,7月之后呈下降趋势;2月人群血清25OHD水平最低为(17.43±9.99)ng/mL,7月份达到最高(25.56±11.67)ng/mL。结论四川地区一般人群血清25OHD水平偏低,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18~45岁人群和女性人群中,不同月份人群25OHD水平和缺乏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银川地区部分中老年体检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分布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9月宁夏银川地区50岁以上中老年体检者1 520例,排除肝、肾、肿瘤、糖尿病等疾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统计分析。比较性别和50~59岁、60~69岁、70岁不同年龄段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25OHD水平分布状况。结果研究对象25OHD平均水平为14.67±8.26 ng/ml,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者占80.66%,女性为84.49%,明显高于男性(74.96%,t=2.03,P0.05)。研究对象维生素D缺乏者占42.76%,不足者占37.90%,正常者占13.68%,充足者仅占5.66%。男性和女性人群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16,P0.01)。25OHD水平冬、春季明显低于夏、秋季,呈现季节性变化(F=19.30,P0.001)。结论宁夏银川地区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需要重视及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部分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了解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对维生素D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不同经纬度的广州、上海、北京、长春和兰州的社区体检老年人群(60岁以上)共计10696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25OHD 2)、25-羟基维生素D 3(25OHD 3),二者之和即为25OHD水平,按照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分别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0696例60岁以上老年人群血清25OHD水平为(18.84±7.48)ng/mL,维生素D缺乏者59.99%,不足者32.28%,充足者仅7.72%,过量者无。维生素D缺乏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80岁以上老人组高达6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04,P<0.05);不同性别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2,P<0.05);不同季节比较,夏季缺乏率最低,为35.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666,P<0.05);不同地区比较,广州地区缺乏率最低,为16.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8.145,P<0.05)。同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季节组维生素D营养情况比较,发现广州地区夏季缺乏率最低,为6.67%,兰州冬季缺乏率最高,达84.57%。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群总体25OHD水平普遍偏低,维生素D水平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季节和纬度对维生素D的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甘肃地区健康人群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探讨甘肃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PTH水平的差异,建立甘肃地区健康人群的PTH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甘肃地区表观健康人群752例,采集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PTH水平,同时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 甘肃地区健康人群的PTH水平为54.21(38.86,74.85)pg/mL,采用百分位数法(P2.5~P97.5)确定参考区间为22.23~118.74 pg/mL。健康女性血清PTH水平高于男性(P<0.05);在20~29岁年龄段中,女性PTH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段分组比较结果显示,血清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肃省健康人25(OH)D水平为15.81(13.63,18.89)ng/mL,25(OH)D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女性25(OH)D水平明显低于男性(P<0.05)。维生素D严重缺乏、缺乏、不足率分别为15.3%、68.1%、12.9%。血清PTH与25(OH)D呈负相关(r=-0.20...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600例体检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检测,了解三河市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正常体检的60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0例,女300例。按照年龄,分为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6组;按照季节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4组。比较各组儿童血清25-(OH)D和维生素D总体营养状况。结果600例儿童中,严重维生素D缺乏17例,维生素D缺乏53例,维生素D不足119例,维生素D充足411例,分别占总数的2.8%、8.8%、19.8%、68.5%,其中男性和女性儿童血清25-(OH)D水平和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岁、4~<5岁、5~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0~<1岁、1~<2岁、2~<3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儿童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秋季儿童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春季、冬季儿童,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儿童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25-(OH)D是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方法,用于评价儿童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以及诊断维生素D缺乏所导致的营养性佝偻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四川省江油地区12 岁以下儿童血清25- 羟维生素D[25-(OH)D] 水平, 为该地区儿童合理补充和预防维生素D 过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江油市某医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门诊12 岁以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2 200 例,其中男性1 268 例,女性932 例。采用DiaSorin LIAISONXL?XL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25-(OH)D 水平,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儿童血清25-(OH)D 水平差异。结果 在2 200 例检测样本中,维生素D 缺乏456 例,占20.73%;维生素D 不足616 例,占28.00%;维生素D 充足1 088 例,占49.45%;维生素D中毒40 例, 占1.82%。不同性别之间血清25-(OH)D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组之间随着年龄的升高,儿童血清25-(OH)D 水平逐渐下降,其中4~7 岁组与2~3 岁组和8~12 岁组比较血清25-(OH)D 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仅0~1 岁血清25-(OH)D 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该地区0 ~ 12岁儿童机体维生素D 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应增加儿童维生素D 制剂和含维生素D 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旨在控制维生素D 处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黑龙江佳木斯地区6岁以下儿童血清维生素A(Vit A)、25-羟基维生素D[25(OH)D]、维生素E(Vit E)水平,为临床高危年龄段人群合理补充Vit A、维生素(Vit D)、Vit E及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将5 169名6岁以下儿童按年龄分为1岁组(732名)、1~岁组(831名)、2~岁组(693名)、3~岁组(1 164名)、4~岁组(1 008名)、5~岁组(741名)。完成问卷调查,抽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Vit A、Vit E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 5 169名6岁以下儿童血清Vit A水平为(0.28±0.087)mg/L、不足率为54.09%、缺乏率为13.46%,不同年龄段血清Vit 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70,P=0.001),其中1岁组血清Vit A水平最低[(0.25±0.071)mg/L],不足率为61.48%、缺乏率为19.67%。血清25(OH)D水平为(24.20±9.97)ng/mL,不足率为18.57%、缺乏率为17.99%;随着年龄的增大,血清25(OH)D水平逐渐降低。血清Vit E平均水平为(8.68±2.49)mg/L,不足率为21.53%,缺乏率为0.58%,随着年龄的增大,血清Vit E水平呈减低趋势。结论佳木斯地区6岁以下儿童Vit A、25(OH)D水平不容乐观,需要针对高危年龄段人群及时检测、合理补充,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而Vit E营养状况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一种评价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主要指标)水平对Graves病(GD)患者甲状腺激素及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 对30例GD病患者的血清25(OH)D、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健康人群的25(OH)D水平作对照.分析GD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FT3、FT4、TSH、TRAb的相关性.结果 GD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0例GD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28例(93.33%),其中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血清25(OH)D、TSH水平均较维生素D不足患者明显下降(P均<0.01),TRAb、FT3及FT4均较维生素D不足患者明显上升(P<均0.01).GD患者血清25(OH)D 水平与TSH呈正相关(r=0.381,P<0.05),与FT4(r=-0.64,P<0.01)、FT3(r=-0.73,P<0.01)、TRAb(r=-0.58,P<0.01)均呈负相关.结论 GD患者普通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其水平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上海奉贤东部地区1193例护理院老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奉贤东部地区老年护理院老人维生素D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9~10月上海奉城医院护理院及纵向整合单位护理院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共1 193例,按照年龄分成4组,分别为60~<70岁组、70~<80岁组、80~<90岁组、≥90岁组。体检当天留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水平。结果 1 193例护理院老人25-(OH)D的平均水平为16.16ng/mL,其中维生素D缺乏者(≤20ng/mL)共839例,占70.33%;维生素D不足者(21~29ng/mL)共230例,占19.28%;维生素D充足者(>30ng/mL)共124例,占10.39%。女性比男性缺乏更严重。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944 75,P<0.05)。结论上海奉贤东部地区护理院老人维生素D普遍缺乏,且随年龄增高缺乏更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检测血清中25-OH-VD水平。结果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OH-VD平均浓度为79.4±24.3nmol/L。1022例婴幼儿中,血清25-OH-VD充足组408例,占39.9%。缺乏组与不足组共610例,占59.7%。且0~1岁组和1~2岁组血清25-OH-VD浓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血清25-OH-V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OH-VD缺乏率高,其中以3~4岁幼儿血清25-OH-VD水平最低,且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的未用药抑郁障碍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布情况,并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比较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纳入1583例未用药的精神疾病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诊断和血清25(OH)D水平,比较抑郁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疾病、抑郁障碍中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结果 抑郁障碍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和睡眠障碍患者(P均<0.05)。抑郁障碍患者中血清25(OH)D水平缺乏者占55.7%、不足者占37.0%、充足者占7.4%。女性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男性患者(P <0.001)。未成年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老年患者(P <0.001)。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提示可进一步探讨血清25(OH)D在抑郁障碍患者起病、转归过程中的作用。抑郁障碍患者中血清25(OH)D缺乏和不足普遍,尤其是女性及未成年患者,提示需要对这部分重点人群进行血清25(OH)D水平的检测,及时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南方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 (OH) D3]的浓度,探讨25(OH)D3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为2型糖尿病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3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 (OH) D3浓度,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 D3浓度较低,但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两组人群男、女性别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DM组为(23.10±1.59) μg/L,对照组(23.11 ±1.65) μg/L(t =0.064,P=0.949).T2DM组男、女性患者血清25 (OH) D3浓度分别为(23.22±1.54)、(22.95±1.65) μg/L(t=0.209,P>0.05).对照组男、女研究对象血清25(OH)D3浓度分别为(23.03±1.73)、(23.18±1.59) μg/L(t =0.436,P>0.05);(2)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比例在T2DM组比较高,但两组人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8.0%与94.8%,2.0%与5.2%;x2=2.034,P=0.154); (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 D3与甘油三酯呈显著负相关(r=-0.218,P<0.01).结论 (1)南方地区健康人群和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均低下,且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比例达90%以上;(2)甘油三酯是T2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血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和α-Klotho的相关性及二者在血管钙化中的角色。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中心HD患者152例;周中透析日抽取透析前空腹血,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25(OH)D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ormone,iPTH)水平;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α-Klotho水平。后前位胸部X线摄片评估主动脉弓钙化程度。结果患者血清25(OH)D的平均水平为(19.97±8.30)ng/ml;维生素D缺乏的罹患率为69.7%(n=106)。血清α-Klotho的平均浓度为(421.69±185.28)pg/ml。89例患者(58.6%)存在主动脉弓钙化。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女性更多、血清α-Klotho水平更低(χ~2/t值分别为9.660,-2.308;P值分别为0.006,0.022);主动脉弓钙化罹患率趋向于更高,但未达统计学差异(χ~2=3.127,P=0.07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与α-Klotho水平独立相关(P=0.0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血清25(OH)D是主动脉弓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值分别为1.069~1.163,0.901~0.998;OR值分别为1.115,0.948;P值分别为0.001,0.041)。结论维生素D缺乏在HD患者中非常多见,是循环α-Klotho及主动脉弓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并分析秦皇岛地区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的水平,指导秦皇岛地区儿童合理进行维生素D补充。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保健部进行健康体检的1 246例0~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25-(OH)D_3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秦皇岛地区0~6岁儿童的血清25-(OH)D_3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儿童血清25-(OH)D_3平均水平为(25.398±7.765)μg/L,维生素D缺乏率为25.12%。不同性别儿童之间血清25-(OH)D_3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清25-(OH)D_3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婴儿以及3~6岁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结论秦皇岛地区0~6岁儿童的血清25-(OH)D3缺乏率较高,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维生素D3的监测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群中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长海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实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6例,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水平,根据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为重度缺乏组(5ng/ml,32例)、轻度缺乏组(5~15ng/ml,52例)及非缺乏组(16~30ng/ml,32例)。观察不同水平25羟基维生素D 3组间的Hb、CRP的水平及与其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Hb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r=0.367,P0.01),CRP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r=-3.123,P0.01),以血25羟基维生素D为因变量,以Hb、Hct、CR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25羟基维生素D的主要因素有Hb、Hc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西宁地区健康成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进行调查,并初步建立参考区间。方法选择西宁地区生活背景相似、年龄18~80岁的健康体检者1 834例(男872例、女9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并按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分析。25-羟基维生素D的参考区间以95%(P_(2.5)~P_(97.5))的置信区间为准进行计算。结果西宁地区健康成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呈偏态分布。健康成年男性的参考区间为8.72~35.45ng/mL;健康成年女性的参考区间为6.30~31.16ng/mL;男与女之间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西宁地区人群的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不同性别健康成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山东省5 181例人群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年龄、性别和季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血清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根据性别、年龄和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季节的维生素D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维生素D水平(17.11±11.75)ng/mL稍高于女性(15.08±11.7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9岁和≥80岁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岁组维生素D水平为(26.99±17.28)ng/mL,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人群维生素D水平以夏季最高(19.73±11.57)ng/mL,冬季最低(12.78±12.90)ng/mL,春夏之间比较、秋冬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山东省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存在性别、年龄和季节差异,且普遍缺乏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6例,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与空腹胰岛素(Fins)等生化指标,并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IMT。按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的中位数分为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较高组和较低组,分析25-羟维生素D浓度与颈动脉IMT的关系,并分析与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水平的关联。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低组患者血清FPG、Fins、HOMA-IR、Hb A1c和IMT均显著高于较高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论在血清25-羟维生素D较低组还是较高组,IMT水平与FPG、Fins、HOMA-IR、Hb A1c均存在一定相关性(r=0.467~0.687,P均0.001)。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12,95%CI=0.313~0.971,P=0.03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2型糖尿病临床前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与患者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在体水平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确诊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非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浓度。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低于健康对照,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25(OH)D3在体水平分为足量、不足、缺乏三类构成,慢性乙型肝炎和健康体检人群二者在血清25-羟基维生素构成比上具有显著差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体25(OH)D3水平进行分层分析,以HbeAg阳性及阴性分组的话,HBV-DNA载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而25(OH)D3在体内的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以HBV-DNA载量的高低进行分组的话,高载量组的25(OH)D3的水平与低载量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高载量组和低载量组25(OH)D3水平的三种构成上也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OH)D3水平与生化指标及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发现:25(OH)D3水平与AST、HBV-DNA载量呈负相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PLT呈正相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与TBiL、ALT具有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差异,并与乙肝病毒复制相关,纠正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状态,可能利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成年人群中维生素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基于广州市某医院2015-2020年体检人群,本研究共纳入4228名20岁以上成年人群,检测血压、腰围、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统计患病率;测定血样中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25(OH)D浓度与MS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228名研究人群中,共有1538人患有MS,患病率为36.4%。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血清25(OH)D水平与MS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Ptrends <0.05)。将血清25(OH)D浓度进行五分位分组,在调整混杂因素的多因素模型中,相对于最低五分位组,从低到高各组MS患病风险ORs(95%CIs)分别为0.86(0.70,1.05),0.78(0.64,0.96),0.70(0.57,0.86),0.79(0.64,0.96)。除此之外,在血清25(OH)D与MS各组分的分析中,发现随着血清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