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病情控制情况及睡眠状况,研究哮喘控制与睡眠紊乱的相关性,以期为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就诊的200例6~11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哮喘儿童一般情况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DSC)。根据C-ACT得分将哮喘患儿分为完全控制组(≥23分,75例)、部分控制组(20~22分,46例)、未控制组(≤19分,79例),对3组哮喘儿童睡眠紊乱情况进行比较,并将SD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C-ACT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儿童的完全控制率为37.5%,部分控制率为23.0%,未控制率为39.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哮喘儿童SDSC总得分分别为34.21±3.60、38.74±2.86、40.09±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57,P<0.001)。睡眠紊乱的检出率分别为未控制组 49.4%、部分控制组40.0%、完全控制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4,P<0.001);哮喘儿童C-ACT得分与SDSC得分呈负相关(r=-0.623,P<0.01)。结论 本地区哮喘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欠佳;哮喘儿童睡眠紊乱的检出率较高;完全控制组哮喘儿童睡眠质量明显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的患儿,儿科医护人员在对哮喘儿童进行整体治疗时应更加关注哮喘控制状况,通过良好的哮喘控制改善其睡眠状况,从而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度哮喘未控制与良好控制患儿肺通气功能、呼气一氧化氮及身高的变化,为临床指导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符合中度哮喘儿童,分为2组,未控制组(50例,间断使用ICS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良好控制组(50例,规律使用ICS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同时选取50例非哮喘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未控制组与良好控制组进行FEV1、PEF和FeNO检测,同时对三组患儿进行身高检测。结果 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未控制组FEV1、PEF缓解程度明显低于良好控制组(P<0.05),而且未控制组FeNO下降不明显,且高于良好控制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良好控制组患儿身高与对照组儿童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未控制组患儿身高明显落后于对照组儿童身高(P<0.05)。结论 不规律用药导致哮喘控制不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及通气功能障碍,同时也是影响儿童身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贺苗  董菊  吴萍萍  石磊  林素兰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0):1573-1576
调查哮喘患儿的家庭功能及家庭管理方式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间的关联性,为促进儿童哮喘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抽取122例7~11岁哮喘患儿及其父母纳入调查研究,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家庭管理方式量表(Family Management Measure,FaMM)和儿童哮喘控制问卷(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进行调查,通过C-CAT得分对患儿分组:哮喘完全控制组(≥23分)77例(63.1%),部分控制组(20~22分)29例(23.8%),未控制组(≤19分)16例(13.1%),分析3组哮喘患儿家庭因素与哮喘控制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各哮喘控制组在FAD及FaMM各分量表得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06~130.38,13.90~95.42,P值均<0.05);哮喘完全控制组患儿家庭功能和家庭管理方式与哮喘部分控制和未控制的相比更优.FAD的各维度与C-ACT得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FaMM中患儿认可、照护能力、家长关系与C-ACT得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0.71,0.39,P值均<0.01),疾病影响、生活困难、疾病负担与C-ACT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0.70,-0.59,P值均<0.01).结论 家庭功能及家庭管理方式与患儿哮喘控制情况紧密相关.医护工作者在对哮喘患儿实施整体治疗的同时,需积极帮助家长改进家庭功能和家庭管理方式,提高患儿哮喘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学龄期儿童哮喘家庭控制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规律随访的118例学龄期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72例,女性46例。使用家庭功能量表(FAD)、家庭环境量表(FFES)及中文修订版Morisli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分别对患儿的家庭功能、家庭环境及药物使用依从性进行评估。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明确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结果纳入的118例哮喘儿童中有44例哮喘未控制,33例哮喘部分控制,41例哮喘完全控制。3组间患儿父母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控制组哮喘患儿FAD分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部分控制组和完全控制组(20.50±1.97 vs.16.36±1.11 vs.14.05±1.38,P<0.001),而FES总分显著低于部分控制组和完全控制组(46.80±4.51 vs.52.64±4.85 vs.57.83±3.19,P<0.001)。完全控制组患儿依从性高比例显著高于未控制组和部分控制组(6.82%vs.3.03%vs.31.71%,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提示,FAD总分、FES总分和MMAS-8得分是影响患儿哮喘控制水平的因素(均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哮喘家庭控制情况仍不乐观。患儿家庭功能、家庭环境和药物依从性是影响其家庭控制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家庭环境与家庭功能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FES-CV)和儿童哮喘测试控制问卷(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 Test,C-ACT)对120例4~11岁的哮喘患儿及其父母进行测量,按C-ACT得分将患儿分为完全控制组(≥23分)29例、部分控制组(20~22分)31例和未控制组(得分≤19分)60例。分析家庭因素对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结果 FES中,除成功性外,其他因子三组间均存在差异(P<0.05);未控制组的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分别为(4.72±1.32)、(3.63±1.58)、(2.95±1.56)分]均低于部分控制组[分别为(6.1±1.11)、(5.10±1.70)、(5.29±2.10)分]和完全控制组[分别为(6.97±1.12)、(6.55±1.80)、(6.52±1.86)分];而未控制组的矛盾性和控制性较高(P<0.05)。三组在FAD各分量表分上均存在差异(P<0.0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各分量表分均低于未控制组(P<0.05);完全控制组的整体家庭功能水平最高。多元逐步回归显示:FES的情感表达、文化性和控制性及FAD的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进入回归方程,对C-ACT得分影响显著。结论 家庭功能与家庭环境对儿童哮喘的控制有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帮助家长提高家庭功能和改善家庭环境,从而达到哮喘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6(IL-36)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门诊就诊及病房住院哮喘儿童65名,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儿童30名,缓解期组儿童35名,健康儿童2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17、IL-36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方法检测外周血EOS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IL-17水平分别为(45.73±8.86)pg/ml和(21.06±5.51)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29±4.29)pg/ml(P<0.01);且急性发作期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1)。2)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IL-36水平分别为(53.76±10.60) pg/ml和(24.45±6.59)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6±4.86) pg/ml(P<0.01);且急性发作期组IL-36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哮喘患儿中,IL-17和IL-36水平呈正相关(P<0.01);且IL-17和IL-36水平分别与EOS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IL-17和IL-36参与儿童哮喘发病过程,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儿童哮喘诊断和病情评估较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健康管理对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高危哮喘儿童病情控制及肺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就诊的93例高危哮喘儿童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加全程健康管理和定期随访;对照组只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未贯穿健康管理,嘱定期随访。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病情控制及各项肺功能指标较之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高危哮喘儿童的家庭单元的防控意识,进行系统、持续的健康管理,定期随访和监测,能明显减少患儿病情发作,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孙璇  李静  王迎  王高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0):1224-1227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护士长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湖北省5所三级医院的208名护士长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长PSQI得分为(5.63±3.03)分,SAS得分为(39.84±8.58)分,SDS得分为(49.18±10.84)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不同身体状况的护士长PSQ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聘用类型、家庭支持度和生活满意度的护士长SAS得分和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收入、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在护士长PSQI得分、SAS得分和SDS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PSQI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SAS、SDS得分呈正相关(r=0.154~0.404,P<0.05;r=0.164~0.352,P<0.05)。 结论 三级医院护士长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睡眠质量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医院管理者应针对性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改善护士长睡眠质量,维护其身心健康,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干预对儿童哮喘预防及管理有效性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在该院确诊的儿童哮喘患儿(4~11岁)90例,使用家庭功能量表(FAD)、家庭环境量表(FESCV)、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对研究对象及其监护人进行评估。按照研究对象的C-ACT得分将其分为完全控制组(≥23分,21例)、部分控制组(20~22分,24例)和未控制组(≤19分,45例)。对家庭环境干预水平进行比较,并对上述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ES得分显示,除成功性因子,3组患者其余因子均存在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患儿情感表达(4.27±1.65)分、娱乐性(2.57±1.58)分、文化性(3.67±1.61)分,均低于控制组和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的控制性和矛盾性得分较高;3组患儿FAD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患儿的家庭环境干预好于未控制组与部分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环境干预与哮喘患儿的预防和自我管理水平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儿童哮喘时,应密切关注家庭环境干预的重要性,指导患儿及其监护人提高家庭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杭州地区门诊儿童哮喘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PM2.5和气温的关系,为哮喘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哮喘患儿就诊信息,采集2015-2019年每日的天气信息记录并和哮喘门诊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本院门诊有784 137例患儿被诊断为哮喘,3岁以下患儿是哮喘的主要人群,占总人数的49.66%,7岁以下儿童占总人数的84.38%;秋冬季节的哮喘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哮喘就诊患儿的门诊数量和PM2.5浓度和气温存在相关性,与PM2.5浓度呈正相关(r=0.237,P<0.001),而与日最高气温(r=-0.436)、日最低气温(r=-0.418)、日温差(r=-0.433)、日平均气温(r=-0.433)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学龄前儿童哮喘发生率更高,患儿家长应该在气温较低和PM2.5较高的秋冬季节密切关注患儿的身体情况,防止重型哮喘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母亲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加与儿童哮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70例,根据孕前BMI分为正常体重组 (对照组,88例)和肥胖组(82例)。记录其孕前BMI、孕期增重、新生儿情况等用于统计学分析。每年定期进行随访,比较儿童哮喘发生的情况。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孕期增重正常的比例显著降低,增重超标的比例显著升高(χ2=12.61、16.94,P<0.01);2)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比例及新生儿BMI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的总哮喘发生率显著升高,且肥胖组中增重超标的产妇所孕育的儿童哮喘发生率显著升高(χ2=5.725,5.067;P<0.05)。结论 母亲孕前肥胖且孕期增重超标是诱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剖宫产及巨大儿比例升高的主要原因。合理控制孕前BMI及孕期增重,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并有效控制儿童哮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母亲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加与儿童哮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70例,根据孕前BMI分为正常体重组 (对照组,88例)和肥胖组(82例)。记录其孕前BMI、孕期增重、新生儿情况等用于统计学分析。每年定期进行随访,比较儿童哮喘发生的情况。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孕期增重正常的比例显著降低,增重超标的比例显著升高(χ2=12.61、16.94,P<0.01);2)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比例及新生儿BMI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的总哮喘发生率显著升高,且肥胖组中增重超标的产妇所孕育的儿童哮喘发生率显著升高(χ2=5.725,5.067;P<0.05)。结论 母亲孕前肥胖且孕期增重超标是诱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剖宫产及巨大儿比例升高的主要原因。合理控制孕前BMI及孕期增重,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并有效控制儿童哮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反复喘息与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关系,分析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喘息儿童91例,根据哮喘预测指数(API)是否阳性,分为API阳性组55例,API阴性组36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率;将反复喘息儿童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PI阳性组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率较API阴性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χ2=12.487,P<0.05);API阳性组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风险是API阴性组的2.54倍,是对照组的5.32倍。单因素分析儿童反复喘息与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型、过敏史、过敏疾病家族史、吸入过敏原阳性、食入过敏原阳性、被动吸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χ2=13.831,22.817,25.475,20.573,6.373,11.487,10.790,10.789,P<0.05),而与居住环境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型(OR=5.535,95%CI:1.928~15.893)、过敏史(OR=4.921,95%CI:1.661~14.577)、过敏疾病家族史(OR=4.460,95%CI:1.560~12.749)、吸入过敏原阳性(OR=13.105,95%CI:2.436~70.503)、被动吸烟(OR=3.704,95%CI:1.304~10.521)为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反复喘息儿童,尤其是API阳性儿童,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率显著升高;反复喘息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高危型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与评价药物基因检测指导儿童哮喘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4月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过敏性哮喘儿童, 根据哮喘药物基因检测结果, 分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和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实验组各20例, 进行相应的哮喘个体化治疗, 随访6个月, 分别与未进行基因检测给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调节剂治疗的对照组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肺功能FEV1%、PEF、FEF25%、FEF50%、FEF75%、呼吸道感染次数、儿童误学天数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C-ACT评分和肺功能FEV1%、PEF、FEF25%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eNO和肺功能FEF50%、FEF75%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实验组C-ACT评分和肺功能FEV1%, PEF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eNO和肺功能FEF25%、FEF50%、FEF75%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6月,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感染次数和误学天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1, 7.259, P<0.05), 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感染次数和误学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基因检测是实现哮喘个体化治疗的方向, 但目前国内临床相关资料有限, 有待大样本量研究以提供更可靠的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并分析其与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哮喘患儿为哮喘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例非哮喘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差异,分析哮喘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患儿的FEV1、FVC、FEV1/FVC、CD3+、CD4+、CD8+水平分别为78.47±2.13、80.23±2.76、75.68±1.05,61.09±2.43、43.15±3.02、21.83±2.27,低于对照组(t=-40.376、-37.674、-56.508、-11.175、-14.530、-34.348,P<0.001);哮喘组患儿的IL-4、IL-5、IL-13水平分别为156.63±10.14、55.26±3.45、57.54±4.16,高于对照组(t=69.519、61.958、64.306,P<0.05);哮喘患儿的FEV1、FVC、FEV1/FVC水平与细胞因子(IL-4、IL-5、IL-13)水平呈负相关(r=-0.552~-0.358),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呈正相关(r=0.398~0.514)。结论 哮喘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较低,且与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郊区和城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差异及空气污染指数与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关系,为哮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11例哮喘患儿,均进行肺功能、哮喘评分评估,同时选取辽宁省沈阳市城区面积23.71 km2,郊区面积22.86 km2进行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并分析城区、郊区空气污染物、儿童哮喘患病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城区空气污染物中总计PM10浓度[(0.139±0.032)mg/m3]、API浓度(65.455±8.741)、PM2.5[(0.061±0.010)mg/m3]高于郊区空气中总计PM10浓度[(0.048±0.012)mg/m3]、API浓度(56.955±8.774)、PM2.5[(0.061±0.010)mg/m3](t=24.256、6.827、17.575,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鼻用激素与孟鲁司特钠联合应用对腺样体肥大患儿睡眠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0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予以鼻用激素治疗,观察组200例予以鼻用激素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睡眠质量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运动处方对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作用,为患儿在日常哮喘管理中合理地应用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156例,随机分为运动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药物治疗,运动组患儿同时给予运动处方,持续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应急用药评分、运动情况及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哮喘生命质量量表评分、肺功能变化。结果 运动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应急用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25、-2.27、-26.69,P<0.05);试验后运动组哮喘生命质量评分中症状、活动受限、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39、22.44、4.50,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比较除呼气峰流速(PEF)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运动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运动处方对哮喘患儿的病情控制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