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接受PCI治疗的1960例冠心病患者的资料,术后随访1年,统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将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记为发生组,未发生上消化道出的血患者记为未发生组,对比2组患者基本资料,通过Log...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主要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置入广泛应用的药物洗脱支架,能更有效地预防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但由于需在术前、术中、术后大量和长期应用抗凝药物治疗,无论是围手术期或术后长期药物治疗中,出血成为了常见和主要的并发症,特别是无呕血表现的消化道出血,由于发生时急、危、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忽视和误诊,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出血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心病术后较为常见的出血并发症,它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且可由于治疗矛盾引起支架内血栓,从而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死亡率,PCI围手术期在抗栓和消化道出血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现在必须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分析两例典型病例PCI术后表现及并发症治疗,认为发生消化道出血时,根据出血程度,可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停用氯吡格雷或者继续服用氯吡格雷,同时给予消化道出血的一般治疗,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可及时有效控制消化道出血,且尽可能避免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哲  薛玉生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726-1727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对PCI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收集确诊为冠心病行PCI手术的患者在冠心病方面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跟踪随访1年,观察在1年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年龄(OR=3.682,95%CI:1.913~5.872)、家族史(OR=2.185,95%CI:1.342~3.876)、BMI指数(OR=4.199,95%CI:(2.113~6.746)、吸烟(OR=2.268,95%CI:1.417~4.219)、高LDL-C(OR=3.872,95%CI:2.041~6.108)是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进行PCI手术治疗后具有较好效果,但冠心病产生的危险因素还需要控制,以防止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当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方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缺血事件,改善ACS患者预后。然而,随之而来的出血风险却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探讨ACS患者PCI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合并胃肠道出血的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对策。1抗血小板药物胃肠道损伤机制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降低血小板活性。胃肠道黏膜内COX主要代谢产物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胃肠道COX,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程度增加。研究显示,即使采用远低于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健康赋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抽取衡阳市某三甲医院125例冠心病急诊PCI术后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患者感知赋权量表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与分析。结果冠心病急诊PCI术后住院患者赋权总分为(33.11±5.4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文化水平、心脏康复分层和心功能分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急诊PCI术后患者的健康赋权得分处于中低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高血压病史、文化水平、心脏康复分层和心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重建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从最初的血管成形术到随后的支架植入术,已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推广,因其操作简便、痛苦小、风险小、术后恢复快,且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开通血管,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冠心病的血运重建策略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CI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500例PCI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如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者进行观察分析,监测其生命体征,制定PCI术后护理观察单.结果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15%,其中局部血肿占10%,假性动脉瘤3%,动-静脉瘘占2%.结论 护理人员的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是保证PCI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2例接受PCI手术的患者,回归分析发生出血可能的危险因素,数据分析应用SPSS12.0完成。结果:女性、年龄、肾小球滤过率、心源性休克、急诊PC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重、手术操作时间、糖尿病及联合使用抗凝剂过量与出血相关。结论:出血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为女性、体重轻、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用量、急诊及心源性休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运重建后12个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接受 PCI治疗的629例患者,术后约12个月进行血管造影随访,并对其心绞痛复发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9例 PCI 患者心绞痛复发率为10.17%,造影复查再狭窄率为4.45%,PCI术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64.1%)较术前(50.5%)明显提高(P <0.05),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由术前25.6%减少至术后8.7%。结论经PCI完成血运重建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合理的PCI方案及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因素。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8例冠心病行PCI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第5d是否发生氯吡格雷抵抗进行分组,即:氯吡格雷抵抗组(简称观察组)-28例和对氯吡格雷反应性正常组(简称对照组)-100例,计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吸烟以及糖尿病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25.1±14.6)%,高于对照组(8.1±3.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吸烟史、糖尿病、三酰甘油、cTn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女性、吸烟史、糖尿病、三酰甘油、cTn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应将上述人群作为高危人群,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定量评价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华医学期刊、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实施延续性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文献,由2名研究员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Jadad文献质量标准对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进行评估,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RTC文献13篇,共1 519例患者(760/759)。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WMD=9.60,95%CI(7.22,11.98),P<0.001]、提高生活质量[WMD=12.16,95%CI(10.26,14.05),P<0.001]、[WMD=7.42,95%CI(5.00,9.83),P<0.001]、增强对医嘱的依从性[OR=3.93,95%CI(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PCI术后使用肝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及注意事项.方法:比较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观测指标及各自特点.结果:高龄患者,尤合并消化道疾病者,PCI术后使用肝素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拟行PCI术的患者,尤高龄者,应行全面的评估,特别是消化道疾病史.在应用肝素时应酌减剂量及严密监测实验室指标,以便及时防治,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泮托拉唑钠40 mg,1次/d,静脉滴注7 d治疗。比较2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3个月内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生率,治疗前后前列腺素(E2)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率为6.67%优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E2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 0.05);随访3个月2组均无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注射液可以促进前列腺素E2合成和分泌,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PCI术前术后QT离散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悦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1):975-976
目的观察PTCA+Stent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变化的研究,分析患者是否在PTCA及支架术中获益及获益的程度。方法选择成功行PTCA+Stent60例不同狭窄程度和范围的冠心病患者,取术前1周内和术后1周,进行两份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QTd以及QTcd。结果PCI术后QTd及QTcd明显短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成功的支架植入术可明显缩短冠脉狭窄患者的QTd。  相似文献   

16.
张蓉  孙静  刘涛 《安徽医学》2017,38(5):609-611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1 23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行急诊PCI术后HP阳性患者47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未行PCI术HP阳性患者30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质子泵抑制剂(PPI)药物的使用情况、相关病史(消化性溃疡、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记录血脂、血肌酐值.分析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65岁)、消化性溃疡病史、血肌酐升高、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经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服用PPI药物史是PCI术后HP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65岁)、消化性溃疡病史、血肌酐升高、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是急诊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感染HP的危险因素,服用PPI药物史是急诊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施小琴 《当代医学》2014,(21):117-1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武警山西总队医院收治的行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均比较顺利,无死亡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共出现并发症153例,其中腰部酸痛132例、血肿15例、尿潴留11例、拔管综合征8例、造影剂反应5例,其中出现2个以上并发症有12例,所有患者在出现并发症后给予及时处置均得以好转,安全出院。结论适当及时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ACS并采用PCI手术治疗患者474例,回顾性分析,将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194例纳入病例组,余者28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发生率40.93%(194/474),年龄、消化道溃疡病史、联合抗凝剂、非甾体抗炎药物、饮酒史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需做好风险预测,针对性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9.
自拟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拟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术后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冠心病PCI术后西医规范化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通络方水煎剂200 mL/次,2次/d,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变化、短期预后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更为明显( P﹤0.05)。2组治疗后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缺血总时间、缺血最长持续时间、室性早搏个数均减少(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短期预后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西医规范化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入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07例。根据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ISR)分为2组,合并ISR者33例为ISR组,无ISR者74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指标、冠脉造影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Gensini积分、Gensini积分低分与高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5.991、9.888、10.964、3.628、2.662、4.670、5.071、14.558、5.907、12.676,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吸烟史、PCI术前高总胆固醇水平、高尿酸水平、高hs-CRP水平、Gensini积分高分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ISR的危险因素(OR=3.571、4.716、4.607、2.414、2.424、6.900,95%CI=1.004~1.047、1.806~12.311、1.797~11.815、1.174~4.964、1.807~3.253、2.161~22.031,P均<0.05)。结论糖尿病史、吸烟史、PCI术前高总胆固醇、高尿酸、高hs-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高分是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1年发生IS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