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对评估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6年2月,全面收集有关ME-NBI评估食管癌浸润深度相关的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按诊断试验评价标准(QUADAS)系统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2.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提取出7组数据,包括319例患者的366例病变进行合并分析。ME-NBI评估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Se)为93.8%[95%可信区间(95%CI):0.886~0.967)],特异度(Sp)为75.2%(95%CI:0.658~0.827),阳性似然比(LR+)3.779(95%CI:2.685~5.318),阴性似然比(LR-)0.083(95%CI:0.044~0.155),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下面积(AUC)0.80(95%CI:0.770~0.840),诊断比值比(DOR)45.658(95%CI:21.006~99.240)。结论 ME-NBI对评估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术前诊断黏膜内癌的有效工具,对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断与癌组织浸润黏膜深度的相关性。方法总结该院2004年9月-2005年11月经内镜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早期食管癌62例患者的资料。结果该组中以糜烂型为最多,术后证实发现黏膜内癌44例,侵犯黏膜下层17例,并有2例胃左淋巴结内见转移癌。结论内镜下分型及病变大小与浸润深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充血型、小于2.5cm糜烂型为黏膜内癌,病变面积大于2.5cm糜烂型、斑块型、乳头型应综合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应用小探头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治且资料完整的59例早期胃癌患者资料, 患者在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前均接受小探头EUS检查并判断病变浸润深度, 最终以内镜/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评价EUS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并分析影响EUS判断准确性的病变自身内镜特点及病理学因素  结果  EUS判断早期胃癌病变浸润深度总体病变诊断敏感性为79.7%, 特异性为81.4%, 准确性为79.7%。其中, EUS诊断黏膜层病变的敏感性为66.1%, 特异性为80.0%, 准确性为79.7%;诊断黏膜下层病变的敏感性为80.0%, 特异性为81.6%, 准确性为81.4%, 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EUS判断胃癌病变过高分级比例为16.9%, 以胃上1/3(20.0%)和中1/3(27.3%)、大体形态为隆起型(0-Ⅰ:25.0%, 0-Ⅱa:38.5%)以及合并溃疡(33.3%)的病变更为多见, 这类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也相应较低。EUS判断胃癌病变过低分级比例为3.4%  结论  小探头EUS对于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有较高的准确性, 有助于作出适当的治疗决策, 病变部位、大体类型及溃疡的存在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治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食管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是选择治疗方式的主要依据。食管表浅癌的深度判断主要依赖内镜诊断,目前内镜下判断食管浅表癌浸润深度的主要方式有白光内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内镜检查对于深度判断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食管浅表癌浸润深度研究现状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工作中食管浅表癌浸润深度的诊断,提高正诊率。  相似文献   

5.
体表超声对腹段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总结腹段食管癌壁层结构形态变化的声像图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对照 ,探讨经体表超声对腹段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体表超声显示的胸下段及腹段食管 (以下简称食管 )肿瘤的壁层结构及外膜强回声线的连续性、与邻近脏器的分界 ,以及患者深呼吸运动状态食管移动性的附加方法等 ,判断食管肿瘤的浸润深度。超声诊断标准为 :肿瘤区食管外膜强回声线显示连续、平整 ,食管随呼吸移动良好为外膜未受侵 (S1) ;外膜强回声线不平整或中断 ,食管移动尚可为食管外膜受侵 (S2 ) ;肿瘤与邻近脏器组织分界不清 ,呼吸运动受限或消失为邻近脏器受侵 (S3 )。对 89例食管癌及食管贲门癌进行超声与手术病理的对比研究。结果 病理诊断S1、S2、S3者 ,超声测量食管壁厚度分别为 0 .4~ 4.3cm、0 .5~ 2 .1cm、0 .9~ 3 .2cm ;壁厚测量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P <0 .0 0 5 ;列联系数 =0 .8)。超声诊断S1、S2、S3的灵敏性分别为 46.2 %(6/13例 )、 80 .0 %(4 8/60例 )、62 .5 %(10 /16例 ) ,诊断困难占 5 .6%(5 /89例 ) ,诊断正确率达 71.9%(64 /89例 )。结论 体表超声对食管癌壁浸润深度可作出一定程度的判断 ,尤其对肿瘤侵及食管外膜及邻近肝脏受侵的诊断率较高 ,可作为食管癌术前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确诊为早期胃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170例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内镜分型、病变直径、黏膜凹陷、溃疡、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等,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内镜,以术后病理浸润深度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超声内镜与病理结果是否一致,分析其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结果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74.1%,对黏膜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8%、66.7%、95.9%和20.4%。多因素分析发现黏膜凹陷是影响超声内镜诊断准确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内镜可以作为诊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于伴有黏膜凹陷的病变,其诊断准确性可能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超声内镜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超声内镜(EUS)对23例食管癌患者进行T分期诊断。结果表明:EUS诊断癌的浸润深度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3.75%;EUS诊断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EUS对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方式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术前重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微探头超声内镜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PS)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食管癌病人30例,MPS检查作术前TN分期,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7例手术病人中,MPS对1例局限于膜层及2例局限于粘膜下层的早期癌均作出准确判断,对于进展期癌,癌肿浸润深度诊断准确率为81.5%,食管邻近的给隔淋吉转移判断敏感性为88.9%,特 性为77.8%。结论:MPS能对早期食管癌作出准确诊断,对于进展期癌能较准确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全球范围内,2020年胃癌新发病例超过100万,死亡病例约77万,在所有肿瘤中居第5位[1]。在我国,胃癌新发病例从2015年的40.3万例增至2020年的47.9万例,死亡病例则从32.6万例增至36.1万例[2],我国新发和死亡数均占全球病例的4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及指导治疗方法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内镜超声检查的早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n=80),同时选取未接受内镜超声检查的早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n=60),比较内镜超声与病理结果情况,分析内镜超声诊断Tis/T1a、T1b的价值,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性切除比例的差异。结果观察组Tis/T1a、T1b比例分别为86.23%和13.7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超声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634(P < 0.05),内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00%,其中有2例T1b误诊为Tis/T1a,有6例Tis/T1a误诊为T1b,内镜超声诊断Tis/T1a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0%、81.82%、96.92%和60.00%;内镜超声诊断T1b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91.30%、60.00%和96.92%;观察组治愈性切除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内镜超声在早期胃癌浸润深度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有助于指导医师对切除范围的了解,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体表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体表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诊断价值。方法:为前瞻性研究。对159例胃癌术前行体表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总诊断符合率为74.2%,对T1、T2、T3和T4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8%、71.4%、84.1%和67.8%,T1诊断率最低;浸润深度过深判断与肿瘤伴炎症、溃疡疤痕形成有关。超声对肝脏及胰腺受侵诊断符合率较高,分别达80.O%及73.5%;十二指肠、横结肠、脾及脾门受侵诊断符合率较低,膈肌受侵超声不易诊断。病变厚度及长度与肿瘤浸润深度有一定关系。结论:体表超声有助于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可成为胃癌术前分期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窄带谱成像放大内镜(NBI-ME)观察下食道病变上皮乳头内血管袢(IPCL)分型对早期食管癌(EEC)及癌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该院内镜诊治中心2013年7月-2016年12月发现的食管黏膜表面异常的102例(共132处病变)患者内镜表现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IPCL分型对食道病变性质及浸润深度的预判作用。结果 IPCL为A型的病变中95.0%(38/40)病理诊断为食管炎,IPCL为B型的病变中96.7%(89/92)病理诊断为EEC及癌前病变;NBI-ME观察后,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完整病理一致性尚可(Kappa=0.4850.4,P 0.01);B1、B2、B3型IPCL预判食道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分别为68.0%(34/50)、73.3%(11/15)及100.0%(4/4)。结论 NBI-ME观察下对食道病变的IPCL进行AB分型,有助于对食管病变性质及浸润深度的预判,同时结合病理结果及超声内镜(EUS)等技术,可实现对病变病情的综合评估,从而可以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与色素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74例患者,术前分别行白光内镜、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色素内镜等检查食管,对所有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阳性或色素内镜阳性部位均取活检.以ESD后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结果和色素内镜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染色法及窄带成像技术联合使用在诊断早期食管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怀疑食管黏膜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24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白光内镜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检查基础上加用超声内镜、染色法及窄带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出癌69例,癌检出率为32.55%;对照组检出癌72例,癌检出率为33.96%。两组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02%、82.84%、84.91%,对照组分别为82.86%、75.71%、76.89%。观察组检测方法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两组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用于筛查早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及特异度,但对可疑病变患者可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染色法联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以提高食管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与卢戈氏液染色内镜(LCE)在早期食管癌(EEC)内镜切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评估LCE能否被NBI-ME取代。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市第二医院拟行内镜下治疗的EEC病例59例,分别用NBI-ME和LCE突显病变黏膜境界、预判病理分型,结合术后的最终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NBI-ME判断病变境界较清晰和非常清晰的比例为64.4%(38/59),低于LCE的91.5%(54/59),Kappa=0.2080.4,P=0.0060.01,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差。NBI-ME预判病理分型与术后病理一致性检验提示Mc Nemar值为5.397,P=0.3690.05,Kappa=0.4290.4,P=0.0000.01,提示两者一致性尚可。LCE预判病理分型与术后病理一致性检验提示Mc Nemar值为4.533,P=0.4750.05,Kappa=0.2860.4,P=0.0010.01,提示两者一致性较差。结论虽然NBI-ME在预判EEC病理分型方面与术后病理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且优于LCE的预判结果,但在清晰显示病变境界方面,LCE仍有明显的优势。NBI-ME尚不能取代L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E-NBI)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指导靶向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2月经普通白光内镜(C-WLI)检查发现食管黏膜早期病变并取得病理的患者纳入研究,进一步行ME-NBI精查并指导靶向活检,有一次病理诊断阳性者即行内镜下治疗。以内镜下切除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内镜指导病理的诊断准确度。结果 (1)研究共纳入91例患者,其中4例术前病理均为黏膜炎症,未行内镜下治疗,余87例均行内镜下切除,C-WLI指导病理、ME-NBI靶向病理与术后病理比较,总体符合率由18.39%(16/87)提高为88.50%(7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诊断,ME-NBI靶向病理与C-WLI指导病理的灵敏度分别为92.18%和33.33%,准确度分别为91.67%和6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ME-NBI通过观察毛细血管袢(IPCL)变化可以评价病变浸润深度,对术前评估起到指导性作用。结论对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ME-NBI指导靶向病理结果明显优于C-WLI指导病理,故ME-NBI内镜可作为早期食管病变精查和评价病变浸润深度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食管癌患者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与超声内镜术前诊断食管癌T分期的价值.方法 47例食管癌患者,入院后均行MRI及超声内镜检查,并于检查后1周行手术治疗.MRI扫描采用不压脂T2WI刀锋采集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及单次激发弥散加权成像序列,超声内镜应用的频率为20 MHz的UM-3R超声小探头进行探...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非浸润型和早期局部浸润型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点,以提高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超声检测分析36例非浸润型和早期局部浸润型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并与60例浸润型乳腺癌的声像图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例在病灶形态、纵横比例、内部血供及病灶最大径线四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内部沙砾样钙化灶和后方回声衰减的病灶数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浸润型和早期局部浸润型乳腺癌病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恶性病灶声像图特征,内部微小钙化灶为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