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吸氧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气管切开吸氧的前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比较普通导管吸氧、人工鼻吸氧和气管切开专用微雾面罩吸氧三种不同方法的吸氧效果、痰液性质、痰阻情况、肺部感染率、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结果:人工鼻组在吸氧效果、痰液黏稠、痰阻等方面较普通组显著减少,而气管切开专用微雾面罩的应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时间、交叉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结论:人工鼻吸氧能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气管切开罩可以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肺部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面罩吸氧与普通导管吸氧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9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普通导管吸氧,共49例;观察组给予面罩吸氧,共50例。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3.47%,94.00%(χ^2=7.70,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对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通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徐英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43-3843
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本人就20例气管切开患者行面罩雾化吸氧与传统的气道内硅胶吸氧管给氧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发现面罩雾化给氧既可持续的湿化给氧保持气道通畅,又可使痰液湿化易于吸出吸净,提高血氧饱和度,还可避免患者痰液咳出弄脏被服,及吸氧管被咳出而污染等优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工鼻吸氧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人工鼻吸氧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ICU气管切开吸氧患者根据气管切开吸氧日期随机分为2组,比较人工鼻吸氧与普通吸氧痰液性质(痰液粘稠)、疾阻情况、肺部感染率和吸氧效果。结果 人工鼻吸氧在痰液粘稠、痰阻、肺部感染方面发生率较普通吸氧组显著减少,而在吸氧效果方面却优于普通吸氧组。结论人工鼻吸氧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且氧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后面罩式吸氧喷雾在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的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结 ,阻塞管腔 ,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还易导致细菌的侵入。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科对 4 6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面罩式吸氧喷雾湿化液湿化气道 ,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注射器滴注湿化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科对 4 6例气管切开的病人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76岁 )采取面罩式吸氧喷雾湿化液的方法 (称实验组 ) ,与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2月对 4 6例气管切开的病人 (年龄最小 12岁 ,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口腔护理方在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痰热互结证)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后予中药口腔护理,对照组用2.5%碳酸氢钠做口腔护理,观察2组在口腔护理后第5、10天口臭、口干、舌苔、口腔菌种及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口腔护理后第5、10天,治疗组在口臭、口干、舌苔、口腔菌种及数量的变化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未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结论自制中药方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痰热互结证),具有多重抑菌抗炎作用,可明显减少口腔内菌种及数量。  相似文献   

7.
张英  亓红艳  刘华 《中外医疗》2012,31(16):63+65-63,65
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水分丢失明显,微雾喷雾器吸氧较常规鼻导管吸氧可减少痰痂形成的机会,更能一次吸净痰液,减少吸痰对气道的刺激。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脑疝是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病情凶险、变化快,多数患者术后短时间内意识无法恢复,需进行气管切开治疗[1].而气管切开属于有创操作,若护理不当,易造成感染、气管堵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临床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干预.呼吸道护理小组是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护理团队,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呼吸道护理服务,对改善患者呼吸道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2种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使用氧气罩吸氧所致肺部感染情况,以提高气道护理质量.方法 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液湿化,试验组用50%乙醇溶液湿化.比较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及痰细菌培养、肺中感染、痰痂形成情况.结果 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均满意.试验组痰细菌培养、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氧气罩吸氧采用50%乙醇溶液进行气道湿化,能减少肺部感染和痰痂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气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我院在2002年春节期间共收治破伤风患者15例,年龄18~56岁,均为男性。其中重症破伤风14例,1例为局部型破伤风。早期行气管切开10例。2 存在的感染因素 气管切开术损坏了患者粘液—纤毛防御系统,使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分泌物排出受到一定影响。重症破伤风患者长期卧床,避免翻动,持续大剂量安定镇静,无法进行肺部护理,使气管分泌物增多。每5~10min吸痰1次,吸痰管在消毒液中浸泡时间相对缩短,影响消毒效果而造成感染。加之切口感染分泌物流入气管易造成感染,且留管时间越长,病室湿度越高,空气培养菌落数越多感染机率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自制外固定套在气管切开术后吸氧及持续气道湿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气管切开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未采用自制外固定套的方法对持续气道湿化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自制外固定套的方法对持续气道湿化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舒适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舒适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外固定套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能有效地使氧疗及气道湿化得到保证,并且有防尘的作用,护士工作量也得到减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主要将应用临床路径前后的脑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后脑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能减少脑出血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辅助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的治愈率为42.9%,>2个疗程的治愈率为8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二级医院神经内科3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且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实践.首先确定循证护理问题,如肺部感染、气道内出血、气管套管脱出、皮下气肿等;然后查找文献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后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 住院期间成功拔管21例,9例带管自动出院,3例死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实践中,可促使护士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措施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有存  潘凯  凌霄  韦侨  谢宝君 《吉林医学》2013,34(10):1837-1838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14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术后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17例和未出血组131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年限、糖尿病史、高胆固醇病史、出血部位、出血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等9项指标,并作为高血压脑出血(HCH)手术后再出血的早期备选预警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这些指标的早期预警作用。结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程、糖尿病史和术后收缩压与HCH开颅术后再出血呈正相关。结论:HCH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程和术后高收缩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管联合文丘里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脱机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年龄≥18岁的58例气管切开脱机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2018年1-12月收治的30例病人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收治的28例病人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T管联合文丘里加温湿化氧疗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湿化氧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纺布和止血带在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4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寸带外面套止血带固定气切外套管,切口纱布上多加用医用无纺布;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换药。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损害程度和发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纱布因污染增加换药次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无纺布及止血带的应用,不仅减少了频繁更换固定带和切口敷料带给患者的不适和痛苦,也体现了护理工作者的细节思维。  相似文献   

18.
黄琴 《现代医学》2014,(7):812-814
目的:总结钻孔抽吸旋转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对18例钻孔抽吸旋转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及病情观察;加强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根据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恢复良好11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22.2%)。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引流管通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出血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高压氧治疗者44例为观察组,不采用高压氧治疗者3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后无活动性出血时给予高压氧治疗30 d,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段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脑水肿面积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时脑水肿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周、4周时脑水肿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早期给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6月 ,我院对 31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气管切开术配合抢救性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1例颅脑损伤患者中 ,男 2 7例、女 4例 ;年龄2 4~ 6 2岁。伤后就诊时间为 0 .5~ 12h ;颅脑损伤开放性 9例 ,闭合性 2 2例 ;硬膜外血肿 12例 ,硬膜下血肿 8例 ,脑挫裂伤 9例 ,脑干损伤 2例 ;出现颞叶沟回疝 5例。患者意识状态均为浅昏迷至深昏迷 ,GCS评分为 5~ 8分。 31例患者均行气管切开 ,有 2 8例行开颅手术 ,清除颅内血肿及挫裂严重的脑组织 ,12例行去颅骨瓣减压1 .2 方 法  患者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