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因其形态及生物学行为多变,诊断及临床治疗存在较大困难,结合目前国内外对胃肠间质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手术治疗仍是胃肠间质瘤的首选方法,主张行局部完整切除,不主张行淋巴结清扫术。对于不能手术及术后复发病例,可选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苹果酸舒尼替尼进行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4例胃肠间质瘤进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对CD117,CD34,SMA,S-100染色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间质瘤主要分布在胃和小肠。34例中良性21例,低度恶性8例,恶性5例。胃肠间质瘤中有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以CD117和CD34阳性为主。结论:CD117,CD34标记阳性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胃肠外间质瘤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由于胃肠外间质瘤的发病率低,且多数患者的症状较为隐匿,因此临床医生很难对此病进行快速诊断。但随着CD117和CD34等抗体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有关胃肠外间质瘤的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和临床特点都已逐渐被临床医生所熟识。这一改变对于提高胃肠外间质瘤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胃肠外间质瘤患者的诊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我院诊疗胃肠外间质瘤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 CT检查结果显示,4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中,胃部肿瘤27例、小肠肿瘤11例、肠系膜肿瘤4例。其中18例患者胃肠间质瘤表现为良性、17例患者胃肠间质瘤表现为恶性、另7例患者有潜在恶性胃肠间质瘤的可能性。结论在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16层螺旋CT能有效分辨胃肠间质瘤与病变程度,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于兵  杨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13-1415
目的:研究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7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大部病例起源于胃,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消瘦。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消化道肿瘤,免疫组化对其诊断较为重要,分子靶向治疗延长了晚期GIST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病例起源于胃,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消瘦。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消化道肿瘤,免疫组化对其诊断较为重要,目前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4例胃肠间质瘤进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对CD117,CD34,SMA,S-100染色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间质瘤主要分布在胃和小肠。34例中良性21例,低度恶性8例,恶性5例。胃肠间质瘤中有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以CD117和CD34阳性为主。结论:CD117,CD34标记阳性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2例原发性胃肠外来源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外间质瘤具有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相似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肿瘤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席纹状,细胞核呈棒杆状,间质可变性及出血。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2例DOG1阳性,11例CD117阳性,11例CD34阳性。结论:胃肠外间质瘤是类似胃肠道间质瘤的罕见间叶组织肿瘤,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是诊断E-GIST的金标准和关键。以手术治疗为主,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作用尚不清楚,预后差,有必要进行更多研究,以充分了解其病理机制,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夏正新 《中外医疗》2012,31(24):73+75-73,75
目的该研究将确定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疾病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总结正确且适当的治疗方法并对患者术后预后因素进行探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胃肠间质瘤疾病的治疗结果并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方法 1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给予基础护理,若患者为恶性胃肠间质瘤则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用法用量为患者口服400mg/d。结果 1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有33.33%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契形切除术治疗,而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占总人数的66.67%。其中开腹进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以及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均未进行淋巴结清扫措施,而进行开腹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同时进行淋巴结清扫措施。结论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仍然是提高胃肠间质瘤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对患者进行确诊,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方式,以便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才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临床医师对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病理生理和疾病特点的进一步认识,GIST的诊断水平和外科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将我院2000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32例的诊治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2005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20例胃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胃镜及(或)影像学检查,14例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5例局部切除,1例姑息性全胃切除,其中5例为联合脏器切除。结果: 胃恶性间质瘤成人多见,50岁以上占70%(14/20),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贫血、疼痛多见。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主要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恶性间质瘤的主要手段,术前明确诊断仍较困难。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必要时需联合脏器切除,以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对防止术后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钦立  甄洪伟 《河北医学》2005,11(2):104-105
目的:探讨胃恶性间质瘤的免疫组化特征和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21例胃恶性间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其免疫表现、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免疫组化结果示CD34均为阳性,而上皮指标细胞角蛋白(CK)和膜上皮抗体(EMA)大部分阴性;其中3例广泛转移者于术后4~6月死亡,姑息性切除2例,术后8月及9月均复发,其中1例再次手术,存活1年,其余16例均无瘤生存,生存期为3至6年。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可确定胃恶性间质瘤的恶性程度,手术应争取行根治性切除。对预后防止复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5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诊治率。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从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的角度,对51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分析。结果良性、交界性、恶性间质瘤的直径存在差别,CD34阳性率为35.29%,CD117阳性率为88.24%。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发生于胃肠道的间叶性肿瘤,CD117与CD34在诊断中的常规应用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ESMO 2012版鼻咽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临床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中有34例有明显的临床症状(91.9%),19例因消化道出血就诊,18例因发现腹部肿块或有腹痛、腹胀等不全性梗阻症状就诊,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3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CD117阳性37例(100%)。结论早期较难诊断,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本病的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有脏器转移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刘立成 《医学综述》2012,18(13):2007-2010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基因诊断对GIST确诊尤为重要。胃肠道间质瘤仍以外科手术和应用甲酸伊马替尼治疗为主,其疗效日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然而临床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手术方式的选择和临床耐药患者的治疗等。在此就近年来医学界对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吴耀初  吴华超  陈俏倩  陈珊红 《吉林医学》2013,34(18):3531-3534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和MS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患者32例,对其在术前行消化道钡餐和多层螺旋CT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32例患者中,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者19例,肠道间质瘤者12例,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经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者10例,肠道间质瘤者6例,良性者12例,恶性4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者17例,肠道间质瘤者11例,良性18例,恶性10例。消化道钡餐诊断符合率为50.00%,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7.50%。显然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较消化道钡餐检查高(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与多层螺旋CT诊断均存在明显特征,然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消化道钡餐检查高,能够对胃肠道间质瘤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显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8.
龚皓 《中外医疗》2009,28(19):11-12
目的观察胃肠道闯质瘸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资料,从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的角度进行探讨。结果本组中35饲发生在胃,占74.47%;CD117阳性率为80.85%,CD34阳性率为70.21%;CD34和CD117均阳性占44.68%。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以胃最为常见,免疲组化检测CD34与CD117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0例胃间质瘤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0例中,良性7例,交界性1例,恶性2例;经局部或胃大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6年,全组病例均存活,无复发。结论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胃镜、B超、CT等检查综合分析判断,可提高正确诊断率;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分析本院2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14/22)、腹部不适(5/22)及包块(3/22)。病变部位多见于胃(14/22)。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证实良性病例占多数(12/22)。免疫组化酪氨酸激酶受体117(CD117)(+)73%,造血干细胞抗原(CD34)(+)73%,平滑肌肌动蛋白(-)73%,可溶性酸性蛋白(-)68%。随访至术后1~5年者18例,3例死亡。在行完全切除术的所有病例中,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因素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肿瘤大小、性质及是否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