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生儿自身易感、母婴同室环境、陪侍及探视制度、医院感染认知等方面介绍了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通过完善落实母婴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母婴同室的环境卫生监管力度,强化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制定并落实陪侍、探视制度,加强培训考核管理,以有效预防与控制母婴同室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对婴儿实行保护性护理安全措施,减少或者消除安全隐患,使婴儿在医院环境中保持生命安全,身体不受伤害,是摆在医疗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首要任务,现报道如下. 母婴同室婴儿安全管理 1.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1)禁止无民事行为能力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探视;(2)传染患者及可疑传染患者禁止探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常规;(3)遵守探视时间,限制探视人员流量.母婴同室的环境特点为:探视人员多,开窗通风极少,室内又无空气净化设备,污染的环境严重影响产妇身体健康的同时,婴儿也深受其害;(4)详细登记探视者信息,并核实,如有不符,拒绝放行;对闲杂人员禁止入内;(5)母婴同室探视制度按要求在产科入口挂放.  相似文献   

3.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如果消毒不彻底、不及时,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特别是母婴同室,由于探视和陪护人员较多,流动人员较频繁,受到污染的机会更多,为了保证其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和控制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03~2006年对沈阳市、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母婴同室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加强母婴同室探视陪伴管理减少医院感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加强母婴同室探视陪伴管理,减少院内感染,分别对探视前后的室内空气、探视结束采取消毒措施前后的室内空气、探视者更衣前后的衣服、探视者洗手前后的手分组进行取样作细菌培养。结果提示,经χ2检验,各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探视陪伴过程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采取探视者入室前更衣、洗手,探视后对室内进行通风、紫外线照射、消毒液擦试及喷雾消毒等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母婴同室陪护、探视人员手、咽喉的感染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有效控制产科病区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母婴同室陪护、探视人员的手和咽喉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 陪护、探视人员的手、咽喉在消毒前、后采样。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显。经消毒液洗手后除菌效果非常显。漱口前后咽试培养细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制定严格陪护、探视制度,控制陪探人数。陪护、探视人员必须用消毒液洗双手。适时对陪护、探视人员的手和咽喉进行细菌培养,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有效控制母婴同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院内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建立健全医院相关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强化病房环境管理,人员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结果:加强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管理,能有效防止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母婴同室是新生儿出后将其与产妇安置在一个房间里,由产妇亲自照顾新生儿.母婴同室在我国早已广泛开展,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探视者较多,加之产妇产后一般不开窗通风,导致各种细菌、病毒进入病室,产妇和新生儿是易感人群,且新生儿免疫机能不全,抵抗力低,细菌很容易从呼吸道、消化道、脐带残端及皮肤黏膜等处侵入体内,导致感染,较严重者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1].因此加强母婴同室的有效管理,对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自实施母婴同室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因为24m~2的A、B两组母婴同室分别收住四对和二对母婴,每对母婴限一位家属探视的同等条件下进行探视前、探视巾和探视后(经紫外红照射后)的室内空气细菌培养作监测对比,其结果表明:A组室内空气细菌含量不符合细菌学监测质量控制要求;B组室内空气培养符合标准。两组间数值经统计学处理,探视前P<0.05,有显著差异:探视中P<0.01,有极显著差异:而紫外线照射后P>0.20,无显著差异。因而建议母婴同室床距不宜过密,并应严格控制探视人数,定时对室内空气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是防院内感染促进母子健康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对2005年-2007年本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年-2007年9581例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感染97例,感染率为1.01%,其中2005年37例、2006年32例、2007年28例。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占首位,占56.70%。结论预防与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需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空气消毒及护理用品的消毒,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原因,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7年1—12月本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率为9.71%,以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及脐部感染。早产儿的感染率较足月产儿高(P〈0.05),出生后1~3d新生儿较〉3d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率高(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以呼吸道、胃肠道、脐部感染为主,特别是早产儿;护理上应根据新生儿感染的特点,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这是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特别是早产儿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母婴同室的空气污染现状与消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母婴同室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探视和陪伴人员多、病室内人员流动大,空气受到污染的机会增加。在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中,多数化学消毒剂刺激性较强,母婴同室消毒受到一定限制,又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开窗通风也很难达到。所以,母婴室内空气污染严重,致使母婴感染机会增大,母婴同室空气质量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2.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医院母婴同室病区(包括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多数为呼吸道感染.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防范,2007年该院母婴同室病区(包括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到0.24%,仅发生1例呼吸道呼吸道感染.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 1 母婴同室病区医院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及现状,同时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应对方案,控制感染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并讨论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 我院3年内医院的平均感染率为8.91%,主要以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胃肠道感染、脐部感染,其中呼吸道合施病毒、腺病毒是主要的致病菌,早产儿与足月儿具有较大的感染率差异性.结论 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消毒隔离是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早产儿医院感染的防治工作更应当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对预防产科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效果,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从2010年起我院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医院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健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手卫生管理制度,改善相关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加强陪伴人员及病房环境的管理与监测,使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产科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010年的3.90%下降到2012年的0.78%,精细化管理显著降低了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在母婴同室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促进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258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161例,医院感染率为1.2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102例,占63.4%;胃肠道感染39例,占24.2%;呼吸道感染12例,占7.5%;眼睑膜感染7例,占4.3%;其他部位感染1例,占0.6%.其中住院时间<7d 145例,占90.1%;住院7~14d 16例,占9.9%.结论:基层医院应充分重视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管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新生儿护理工作,防止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母婴同室的管理,有效预防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方法:分析吉林市妇产医院从2002年开展母婴同室,提倡母乳喂养以来,为避免母婴同室的院内感染发生,制定的一系列母婴同室病区的管理制度。结果: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保证每个新生儿均能吃到含有大量抗体的初乳,对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等其他疾病起到了重要的预防作用。结论:医院内感染特别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积极预防、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作相关分析,探讨母婴同室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2010年我院3855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20例,感染率为0.51%,感染率呈逐年下降;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5.00%,早产儿医院感染率高于足月儿,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感染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3d内发生的占80.00%;母亲文化程度高低、分娩方式、羊水质量、病房内环境以及产妇无菌意识强弱等与医院感染率具有相关性(P=0.000)。结论呼吸道感染占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首位,分娩方式、病房内环境质量以及产妇无菌意识等,是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因此,为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必须建立有效的医院管理制度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4年9月成立母婴同室病房以来,顺利通过了爱婴医院检查团的评审,被授予“爱婴医院”称号。为预防院内感染,我们加强了病房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取得了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管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3年9月开始实行母婴同室,经过检查,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均达标,荣获“爱婴医院”称号。为预防院内感染,我们加强了病房管理及落实了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我们采取的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母婴同室床位30张,自1993年9月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258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161例,医院感染率为1.2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102例,占63.4%;胃肠道感染39例,占24.2%;呼吸道感染12例,占7.5%;眼睑膜感染7例,占4.3%;其他部位感染1例,占0.6%。其中住院时间〈7d 145例,占90.1%;住院7~14d 16例,占9.9%。结论:基层医院应充分重视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新生儿护理工作,防止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