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系统性健康宣教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将274例PICC置管维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导管外移、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宣教可有效减少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操作方法简单、患者易耐受、带管时间长、并发症低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但该项操作无菌面要求相对较高,目前国内各家医院专业人员在床边穿刺时没 相似文献
3.
对45例老年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给予积极防治及健康教育,结果43例穿刺成功,2例失败,1例因导管脱出拔管,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2例,感染3例,皮肤过敏1例.认为PICC置管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认真护理,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对45例老年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给予积极防治及健康教育,结果43例穿刺成功,2例失败,1例因导管脱出拔管,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2例,感染3例,皮肤过敏1例。认为PICC置管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认真护理,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病人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2013年1月25日之前均给予常规护理,并在1月21日-1月25日向病人维护后发放我院设计的“PICC 维护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同时采用舒适度量表评估其满意度和舒适度。1月28日开始采取舒适护理,并在2月25日-3月1日向病人维护后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和舒适度量表评估其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病人的满意度由常规护理时的81.13分±2.70分上升到舒适护理后的99.80分±0.60分。舒适度评分由常规护理时的3.320分±1.049分下降到舒适护理后0.880分±0.666分。[结论]舒适护理更可提升病人的舒适度和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1]。PICC 自从19世纪80年代第一次应用于静脉治疗后,使用量就以指数方式增长[2]。美国俄勒冈健康科技大学的医院[3]报道,在过去的9年中 PICC 置入增加了3倍。PICC 日常维护包括 PICC 带管期间定期消毒穿刺点、更换敷料、更换肝素帽、固定装置、冲管封管等。目前,没有标准的 PICC 维护规范。本文就国内外成人 PICC 日常维护的发展现状综述如下,旨在为制定统一的 PICC 维护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 PICC 专业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
目的 对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且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180例,对其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 180例患者的治疗均顺利完成,56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从而导致不得不对其进行提前拔管处理.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合理的掌握换药的时间、采用标准化的护理操作程序、注意加强自我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PICC并发症现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9.
1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6例化疗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186例病人中发生并发症64例。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国内外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PICC的操作流程、临床应用、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专业人员培训、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静脉炎、感染、穿刺部位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9例行PICC置管及管道维护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09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PICC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结果]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临床路径应用在肿瘤病人PICC护理中可减少PICC并发症、提高PICC健康教育效果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PICC的操作流程、临床应用、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专业人员培训、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病人的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近年来,PICC以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经济可靠等优势在肿瘤病人中得到广泛应用。我院系二级医院,服务对象大多数为农村基层病人。我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隧道技术应用于上臂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方法:选取留置PICC病人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置管方式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试验组采用建立皮下隧道方式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赛丁格穿刺技术置管。比较两组病人一针穿刺成功率、操作疼痛评分、操作出血量评分、置管后24 h内渗血量、PICC管脱出、导管口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置管过程的疼痛评分、操作出血量评分、置管后脱管、导管口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置管后24 h内渗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隧道式PICC置管操作简单、易学,能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渗血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行P I CC的儿童白血病患者8 4例,按照随机数余数分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及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置管效果、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拔管后,研究组健康知识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首次穿刺成功率、24 h穿刺点未出血、置管依从性主动、置管前肘部血管保护及置管时体位配合主动的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童白血病PICC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升患儿置管依从性及置管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在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静脉输注高营养、化疗等患者[1]。CT增强扫描时,一般采用头皮针或静脉留置针注射造影剂。2007年3月至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