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俊  许勤  崔焱  张一明 《护理研究》2006,20(21):1916-1917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目前外科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常用方法[1]。术后由于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低心排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一旦出现,预后极其凶险,若不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病人将很快死亡或遗留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2]。我科于2002年—2005年共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468例。术后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者23例,抢救成功21例,死亡2例。现将对2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3例,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36岁~58岁。其中心律失常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者…  相似文献   

2.
ACD-CPR初期复苏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2年以后 ,随着心脏泵的出现 ,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 (ACD CPR)作为代替标准CPR的高级心肺复苏方法之一而受到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为了比较ACD CPR和CPR的初期复苏效果 ,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随机对照实验来研究两组有无差别。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 :纳入 2 0 0 0年 9月至2 0 0 2年 3月在我科监护室 (EICU)发生心跳骤停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纳入标准 :入监护室后发生的心源性心跳骤停 ,年龄大于 18岁的成人患者 (心跳骤停前后有各种类型的心电图改变 ) ;排除标准 :创伤后、孕妇、 18岁以下发生心跳骤停者 ;脑卒中…  相似文献   

3.
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景柱  张伟 《临床医学》1999,19(4):15-16
1992年6月~1997年9月门诊急救室对院前院后不同原因所致的呼吸心跳骤停病人进行复苏,其中18例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16~64岁,平均39岁。 1.2 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及复苏情况:本组呼吸心跳骤停以淹溺发生率最高,共8例(占44.4%),其它原因10例。经复苏后恢复呼吸、脉搏、血压者  相似文献   

4.
特殊人群心肺复苏培训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肺复苏(CPR)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功能的急救措施[1].以往研究表明,猝死患者一般以心源性居多[2],并且70%~80%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在家庭、公共场所和行路中[3].另有研究表明4 min内进行复苏者,有1/2可能被救活,超过6 min者存活率仅4%[4].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早期心肺复苏(CPR)中A(气道)、B(呼吸)、C(循环)抢救步骤的价值。方法:收集132例心跳、呼吸骤停行CPR患者的临床资料,对43例复苏成功病例,按原发疾病进行分类统计以及实施心肺复苏所采取C、CAB及ABC的步骤,比较各组的成功率。结果:心源性疾患所引起心跳、呼吸骤停C组复苏成功率为50.0%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与ABC组比较复苏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及CAB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CPR中有效的抢救步骤。  相似文献   

6.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 ,其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严重的传导功能障碍有可能导致心跳骤停。本文就近年我院收治的 7例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内发生心跳骤停而复苏成功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84~ 1998年共收治冠心病病人共 79例 ,其中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市第六医院 (张奇 )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 (付春鸽、高凤兰 )邮  编  1 61 0 0 2  收稿日期  2 0 0 0 - 0 1 - 1 6住院期间出现因严重心律失常所致心跳骤停的病人 7例 :男性 4例 ,女性 3例 ,年龄 5 9~ 71岁之间 ,平均年龄 6 5岁。本组 7例病人入院诊断为…  相似文献   

7.
人们普遍认为,在医院发生的心肺骤停都应进行复苏,它似乎是病人的一种权利,否则就可能诉之于法律,这种情形在ICU 病房最为明显。心肺复苏的效果取决于心跳骤停的病理基础、发病时间和复苏方法。一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施行心脏导管插入术时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很高,而心源性休克或晚期心力衰竭病人复苏的效果很差。由此,将心跳骤停分为“原发”(由心脏的电控突然停止引起,和“继发”(心脏的泵功能已发生  相似文献   

8.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突发非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充分认识这类非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的机制,及时正确地实施心肺脑复苏,对挽救患者生命,为手术创造时机提供了可能[2].2003年6月至2009年10月经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抢救治疗的26例非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CPR)是指患者心搏呼吸骤停时,以迅速有效的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重新建立呼吸循环的复苏过程,是急救体系中抢救心搏呼吸骤停最有效的方法。按医学急救规范,心肺复苏30min内无成功者,一般放弃抢救,复苏1h后心跳呼吸恢复者实属罕见。我们遇到的1例重度颅脑损伤致心跳呼吸骤停后复苏1h成功。  相似文献   

10.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目前外科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常用方法。术后由于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低心排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一旦出现,预后极其凶险,若不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病人将很快死亡或遗留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我科于2002年-2005年共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468例。术后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者23例,抢救成功21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1.
<正>暴发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导致的严重的、广泛的心肌细胞损害,因其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危重,常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等[1]。2015年10月我科抢救了1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跳骤停患儿,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介绍患儿,男,11岁,无药物过敏史,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儿  相似文献   

12.
心跳呼吸骤停乃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 ,抢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复苏的早晚和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措施是否正确有关。我们对在院前急救中 ,心肺复苏 (CPR)成功的 36例进行分析 ,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6~ 2 0 0 0年的院前急救中共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12 96例 ,其中成功 36例 ,占 2 77% ,这 36例中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5 0岁 11例 ,5 1~ 70岁 16例 ,>71岁 9例。1 2 病因 心肌梗死 8例 ,病毒性心肌炎 4例 ,严重创伤 5例(其中颅脑伤 2例 ,重度休克 3例 ) ,肺心病呼吸衰竭 5例 ,…  相似文献   

13.
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波 《临床荟萃》2003,18(2):80-81
我中心近 3年来 ,在加强监护病房 (ICU)抢救 4例严重低钾血症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现场心肺复苏成功 ,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急救中心ICU收住患者 ,男性 3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6~ 5 3岁 ,平均年龄 4 6 .5岁 ;原发病为冠心病 2例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1例 ,糖尿病 1例 ;其中 3例患者有应用强力利尿剂史 ,1例有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史。1.2 方法  4例患者均在病室中实时行 2 4小时心电示波监测 ,在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心电示波监测提示发生心室纤颤 ,并准确确定发生心跳停止时间至开始实施有效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14.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能否果断、及时、准确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挽救病人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 1 998年~ 2 0 0 2年的 4 2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根据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不同时机对心肺复苏挽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选择急诊抢救和住院留观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 4 2例 ,男31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5 8岁 (1 8~6 9岁 )。原发病有 :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 8例 ,脑出血 3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 1 9例 ,成人急性呼吸窘…  相似文献   

15.
心跳呼吸骤停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最紧急危险且最难处理的问题 ,病死率极高 ,是急救医学中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由于标准化心肺复苏 (CPR)步骤的推广应用 ,现将我们近期抢救的 47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复苏情况 ,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内科 (除外创伤等 ) 2 0 0 1年 1~ 11月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47例 ,其中男 3 6例 ,女 11例 ;年龄 1~86岁 ,平均 46岁 ;发病时间 :即时~ 4h(除外目击者 ) ;发生地点 :抢救室内 2 5例 ,救护车途中 3例 ,家庭内 10例 ,工地 4例 ,单位 3例 ,其他 2例 ;病因分类 :急性心肌梗死 11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过程中的作用,评价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每组其它抢救措施均相同,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10~20mL/kg,治疗组输入等量的高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心跳恢复和呼吸恢复正常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血气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提早(P<0.05),心肺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是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所谓心脏急症主要是指心跳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以及高血压危象等危重情况,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因心跳骤停导致心脏性猝死,每天约1,200人,几乎每分钟就有1人遭难,已成为20~60岁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心脏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因此,进一步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心脏急症的早防早治,是降低心脏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探讨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护理。方法:对16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气道管理、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6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及护理,除1例电击伤后倒入水中误吸造成严重肺部感染,l例复苏后反应稍迟钝。其余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是内科的危重症,及时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门急诊就诊、检查和治疗中发生小儿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需迅速明确心肺骤停的原因,进一步采取病因治疗、循环维持和呼吸支持。现将在本院门急诊发生的16例心跳呼吸骤停并复苏成功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2月~14岁,平均54岁。心跳呼吸骤停的发生原因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缺氧发作、脑血管畸型脑出血、急性喉炎喉梗阻气管切开术、脑脓肿颅高压各1例,气胸心脏压塞1例、呛奶窒息3例,肠炎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3例,1例为心肌炎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气管异物,1例为腰椎穿刺术后脑疝,1例为青霉素过敏。…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简介患者 ,男 ,6 4岁 ,入院诊断 :格林—巴利综合征。诊疗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 ,立即心电监护 ,行胸外按压 ,1分钟后若心律未转复 ,即改用自行设计北大方正集团生产的F2 M- 1型心肺复苏器按压胸廓 ,患者先后 7次心跳骤停 ,每次均在胸外按压无效的情况下以心肺复苏器转复 ,患者自主呼吸未恢复 ,行气管内插管 ,呼吸机支持呼吸。2 讨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 ,病变为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脱髓鞘 ,可累及呼吸肌及心肌 ,主要死因为呼吸麻痹、心力衰竭。本病例即是由于呼吸肌麻痹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