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沧佤族地区胆石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70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岁以下9.9%,40~59岁53.7%。胆囊结石90.8%,胆总管结石7.6%,肝内胆管结石1.6%。胆固醇结石67.9%,胆色素结石32.1%。结论临沧佤族地区胆石病的结石类型以胆固醇结石最多(67.9%),女性多于男性(2.1:1);胆囊结石均高于国内统计资料;高发年龄段为40~59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胆石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海南地区135例胆石病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因素调查,对术中取得的胆石进行化学成份测定。 结果 胆管结石占51.9%,胆固醇类结石占65.9%。城镇居民、高脂饮食及肥胖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而农村居民、低脂饮食者的胆管结石发病率高。胆管结石患者的肌汁细菌培养阳性率(65.7%)高于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18.5%)。结论 海南地区胆石的分布部位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比例接近;类型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职业、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与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有关。高脂饮食及肥胖是造成胆囊结石的主要因素,而低营养、低脂饮食与胆管结石的形成有关。反复胆道细菌感染在胆管结石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的基因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6年。在美国召开首届国际胆石病预防会议,时隔20余年,在2008年消化学科的权威杂志《Gastroenterology》,发表了用Ezetimibe预防胆石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可见在胆石病研究领域,时刻关注和“执着追求”胆石病的预防。胆石病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其大多指胆囊结石,常见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属于胆固醇类结石,全国两次胆石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胆囊结石的比例正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苏南地区胆石病临床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苏南地区胆石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0年8月至2002年3月经手术确诊的胆石病病人671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30岁及以下年龄组胆石病病人占所有病例的21.46%;胆囊结石占85.99%,单纯胆管结石仅占4.92%;胆固醇结石占66.17%,胆色素结石占33.83%;66.32%病人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其中合并胆囊周围炎者占60.36%。结论苏南地区胆石病的发病年龄、部位和类型呈现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胆石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胆石病呈较快的上升趋势,部分地区患病率已达10%。同时,我国胆结石的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胆囊结石约占胆石病的80%[1],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胆囊结石已成为我国胆石病的主要发病类型。因此,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执着追求胆石病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胆石病预防的必要性胆囊结石的类型多数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目前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西方国家的胆囊结石病发病率普遍较高,文献报道为15%~20%[1]。以往我国的胆石病以胆色素结石为主,上世纪80~90年代起开始出现转变。1992年上海地区第2次胆石病调查显示胆囊结石病占全部胆道结石的78.9%,胆固醇结石占83.8%[2]。1986年国内两份大样本自然人群调查,胆石病发病率分别为8.2%(天津)和4.4%(上海)[3,4]。2000年上海地区的人群调查显示胆囊结石病的发病率增加到8.5%,70岁以上年龄组达26.0%[5],发病率已接近西方国家水平。胆囊结石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7.
对二十一世纪胆石病研究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的胆石病研究与其他医学领域一样,成就与挑战并存。今年是21世纪的开端,在新旧世纪的交替之际,回顾昨天,评估今日,以思考明天的发展方向。 胆石病研究的过去 20世纪的胆石病研究经历了若干阶段[1,2]。前半个世纪主要集中于胆石的形态学检查和化学成分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的胆石可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两大类。进而认识到胆石的化学成分不仅与胆石产生的部位有关,而且有不同的成石机制。胆囊结石大多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部分是黑色素结石。胆固醇类结石呈放射状或放射年轮状排列,镜下可见大量胆固醇结晶。胆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老年人胆石病患病率,分析其危险因素,以防治胆石病.方法:在绍兴市城乡人群中以健康体检形式对4634例胆石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胆石病患病率为16.23%,其中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3.76%,胆管结石患病率为2.46%, 胆囊结石组中女性患病率(18.06%)高于男性(9.50%,P<0.01);胆囊结石组的体重指数(BMI)、血清胆固醇(CHO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甘油三脂(TG)和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胆管结石组和非胆结石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其他两组. 结论绍兴市老年人胆石病患病率较高.超重或肥胖伴有高脂血症和糖代谢异常与胆囊结石形成关系密切,而与胆管结石形成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沧佤族地区胆石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70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岁以下9.9%,40~59岁53.7%。胆囊结石90.8%,胆总管结石7.6%,肝内胆管结石1.6%。胆固醇结石67.9%,胆色素结石32.1%。结论临沧佤族地区胆石病的结石类型以胆固醇结石最多(67.9%),女性多于男性(2.1∶1);胆囊结石均高于国内统计资料;高发年龄段为40~59岁。  相似文献   

10.
尼曼匹克C1样1蛋白与胆固醇结石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胆囊结石占胆石病的绝大部分,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因而称为胆固醇结石病(简称胆石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体内胆固醇代谢紊乱,表现为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进一步在胆囊内成核形成胆固醇结晶,最终导致胆固醇结石形成。机体胆固醇代谢包括若干过程:胆固醇的重新合成、肠道吸收食物与胆汁来源的胆固醇以及肝脏向胆汁分泌胆固醇等。  相似文献   

11.
胆石病作为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在欧美地区发病率为10%~15%[1],1995年第二次全国胆石病调查显示我国胆石病占普外病人的比例上升到11.53%[2],20世纪80~90年代人群患病率为3.5%~6.5%[3].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西方化以及人口老龄化.估计我国胆石病(主要是胆囊胆固醇结石)患病率在逐年上升.并存在相当比例的肝胆管色素结石.本文着重介绍三种胆石分子病理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环境与遗传方面的发病原因,以及预测胆囊结石危险人群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广西胆石病的19年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胆石病流行的相关因素及其现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资料。方法:采用全国胆道外科学组制定的胆石病临床调查表,到各地市组织各医院有关人员,将经手术证实为胆石病的原始住院病历带到会上逐项填写;计算机整理后用PEM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石病男女比例基本持平;高峰年龄为51-60岁;但肝内胆管结石高峰年龄前移10-20岁;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率均明显上升;病死率下降。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尚不是一个在消失中的疾病;必须提高对胆石病特点和变迁的再认识,以取得胆石病外科治疗方法新的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胆囊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其中大多数结石中胆固醇含量超过50%,属于胆固醇结石。自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研究者对胆石发生机制的探索形成了3个共识,成为胆石病的经典学说:①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是胆囊结石发生的必要条件与胆石形成的基础;②胆汁中促/抗成核因子平衡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海南地区胆石病的特点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胆石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海南地区135例胆石病患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因素调查,对术中取得的胆石进行化学成份测定。结果:胆管结石占51.9%,胆固醇类结石占65.9%。城镇居民、高脂饮食及肥胖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而农村居民、低脂饮食的胆管结石发病率高。胆管结石患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65.7%)高于胆囊结石患的胆汁细胞培养阳性率(18.5%)。结论:海南地区胆石的分布部位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比例接近;类型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职业、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与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有关。高脂饮食及肥胖是造成胆囊结石的主要因素,而低营养、低脂饮食与胆管结石的形成有关。反复胆道细菌感染在胆管结石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胆道外科几个焦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胆石病的变迁  过去50年中,我国的胆石病状况已有明显的改变。胆石、胆道感染、寄生虫病曾是我国的主要胆道疾病,原发性胆管结石约占胆石病的50%。1983~1985年由中华外科学会组织的全国胆石病11342例手术病例的调查,结果显示52.8%为胆囊结石,11.0%为继发性胆管结石,20.1%为原发性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占16.1%,因而胆固醇性结石的相对发病率比以往已略有升高。10年之后(1992年)的第二次全国调查,在3911例胆石手术患者中,胆囊结石相对发病率明显上升,达79.9%,原发性胆管结石发病率降至6.1%,肝内胆管结石为4.7%,此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胆石病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石病及其并发症所造成的各种胆道良、恶性病变,在急腹症病谱中其构成比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国以胆固醇为主的胆囊结石比例明显提高,以胆道蛔虫症  相似文献   

17.
胆囊结石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胆囊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长期以来 ,许多学者致力于胆固醇性结石发病机理的研究。胆固醇性结石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其发病机理的主要方面是胆汁胆固醇分泌增加导致的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升高。近年来遗传流行病学和动物模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 ,基因研究有可能成为揭示胆石发病机理的一个突破点。本文就胆囊结石成因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1 致石基因遗传流行病学和动物模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 ,基因因素对胆囊结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胆石病的遗传模式可能是多基因参与。1.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胆固醇结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  相似文献   

18.
肝内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发展的思考冉瑞图肝内胆管结石病是指因原发于肝内胆管的结石以致所在胆管梗阻而见症的胆石病,它不同于原发于胆囊以胆固醇为主的胆石病。肝内胆管结石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见于世界各地,但较少发生的纯胆红素结石,常称黑胆石,多系溶血性贫血等...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结石病是指因原发于肝内胆管的结石以致所在胆管梗阻而见症的胆石病,它不同于原发于胆囊以胆固醇为主的胆石病。肝内胆管结石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见于世界各地,但较少发生的纯胆红素结石.常称黑胆石,多系溶血性贫血等疾病伴高胆红素胆汁所致;另一种则多见于亚洲沿海国家,是以胆红素钙为主或并少量胆固醇的混合性结石,且常伴感染而以急性梗阻性脓性胆管炎见症,并成为此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胆石病(Cholelithiasis)是我国常见多发病之一。我国自然人群发病率为1%~10%,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以45~55岁为多见。不同地区胆石病发病率及胆石病的种类均有一定的差别,我国西北、北方地区胆囊结石较多发,而南方,沿海地区胆管结石为多见,城市胆囊结石明显高于农村。 胆石病的诊断目前仍靠影像学检查,随着B超、CT、PTC、ERCP等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胆石病的正确诊断率达95%以上。并且,能进一步确定结石的位置、数量、大小,胆道功能以及胆道伴发病变如狭窄、肿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