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戊型肝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建国  史正全 《安徽医药》2006,10(2):137-137
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戊型肝炎患者86例,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病患中,男性69例,女性17例。年龄25~55岁68例,55岁以上18例。诊断按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确诊为戊型肝炎,临床分型:急性肝炎64例(黄疸型61例,无黄疸型3例),急性重型肝炎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0例。病原学分型: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25例,甲型与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2例,乙型与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56例,其中,合并慢性乙型肝炎36例、乙肝后肝硬化20例,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合并妊娠4…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最主要的传染病,孕妇作为特殊人群感染肝炎病毒后,不但对自身健康造成损坏,而且胎儿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妊娠晚期,因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可使原有的肝病加重,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炎。研究表明5种肝炎病毒均能引起重症肝炎,其中乙型,尤其是乙型与丙型、乙型与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为重症肝炎的重要原因[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叠庚型肝炎病毒 ( HGV)感染对乙、丙和 /或丁型肝炎 ,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各型肝炎 1913例进行血清甲~庚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 ,其中 76例乙型、丙型和 /或丁型肝炎抗 -H GV阳性 ,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时期各型肝炎 70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丙氨酸转氨酶 ( AL T)、总胆红素( TBIL)与白蛋白 /球蛋白 ( A/ G)。结果 急性肝炎观察组 A/ G比例下降明显。慢性肝炎三项指标异常程度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肝炎、重叠感染组更有慢性化趋势 ;慢性肝炎、重叠 H GV感染加重肝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在乙型重型肝炎抢救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将7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转阴率、生化指标、MELD评分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转阴率、治疗后的MELD评分、生存率以及TBiL、ALT、PTA、CR、INR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他指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抢救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命,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5.
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为探讨重叠感染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本研究将46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患者中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袁立新 《淮海医药》2005,23(2):133-133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肝炎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各地相继对HCV感染病例及病毒重叠感染进行了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明显高于HCV,慢性肝炎仍以HBV感染为主,HCV感染在肝炎的慢性化和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BV与HCV重叠感染对肝癌的发生似有相加作用。为了解本地区各类肝病中HCV的感染情况及甲、乙、丙三型肝炎的重叠感染,本对545例肝病患的血清学检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陶虎  蒋敏 《江苏医药》2004,30(6):468-468
本通过对12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乙肝感染病程与临床乙肝血清学标志,肝硬化,转归的关系分析,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感染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关系的临床意义,为防治重型肝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预后因素。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病例分成好转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营养状况及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有关。结论年龄、性别、初次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是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重要因素,对指导临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聂燕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43-204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合并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对肝脏损害及早期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5例乙型肝炎合并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分别采用ELISA和PCR检测HBV-M、HDV-Ab、HDV-Ag、HBV-DNA及肝功能,随机抽取同期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乙型丁型肝炎重叠感染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结果 乙型丁型肝炎重叠感染组ALT、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单纯感染组(P〈0.05);ALB、HBV-DNA定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感染组中经早期抗病毒治疗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HBV-DNA、ALT明显下降,与本组未行抗病毒治疗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合并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会加重肝功能损害。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少重型肝炎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重症肝炎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毒性肝炎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最主要的传染病 ,孕妇作为特殊人群感染肝炎病毒后 ,不但对自身健康造成损坏 ,而且胎儿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妊娠晚期 ,因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 ,可使原有的肝病加重 ,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炎。研究表明五种肝炎病毒均能引起重症肝炎 ,其中乙型 ,尤其是乙型与丙型、乙型与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为重症肝炎的重要原因 [1 ]。此外 ,孕妇对戊型肝炎病毒易感 ,重症肝炎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为其特征之一。所以加强对妊娠期重症肝炎的认识十分重要。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晚期重症肝炎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妇产科和肝病科两个科室…  相似文献   

11.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例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例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1]。慢性乙型重度黄疸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病情重,易进展为重型肝炎发生肝衰竭而危及生命。笔  相似文献   

12.
蔡学椿  王娟 《云南医药》1995,16(6):439-440
分析了TB≥171.1μmol/L临床病情较重的72例肝炎患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单一肝炎病毒感染23例,混合感染或重叠感染49便。与HBV感染相关病64例,说明HBV是临床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在HBV慢性感染或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其病怦要重于;初次感染肝炎病毒的患者,病死率也显著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整合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广泛发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 DNA整合率达80%,在急性肝炎、CHB、低血清抗HBV核心抗体(抗HBc)滴度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CHB患者中,HBV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7,(5):1039-1041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70例临床资料,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基础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基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阴转率、和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病死率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HBV-DNA转阴率及肝功能各指标测得值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基础治疗,其病死率低,HBV-DNA转阴率高,改善了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七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是否存在双重或多重感染。方法 :血清学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 ISA)。对 2 0 6 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阳性结果测定 2次。结果 :通过对 2 0 6 5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检测 ,重叠感染占 19.5 6 % ( 4 0 4 / 2 0 6 5 )。双重感染者 89.85 % ( 36 3/ 4 0 4 ) ,三型重叠感染 10 .15 % ( 4 1/ 4 0 4 )。重叠感染以甲、乙型多见 ,占 4 .99% ( 10 3/ 2 0 6 5 ) ,乙、丁型次之 ,占 2 .95 % ( 6 1/ 2 0 6 5 )。结论 :七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仅存在七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 ,也存在多重感染。提示乙肝重叠丙肝是肝炎慢性化——肝硬化——肝癌演变原因之一。戊型肝炎病毒 ( HGV)与丙型肝炎病毒 ( HCV)或乙型肝炎病毒 ( HBV)重叠感染与病情加重和慢性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致病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12例肝病患者HGV-RNA及甲~戊型肝炎血清学标志。以HGV-RNA阳性为HGV感染判断标准,分析各型肝病患者HGV感染情况。结果312例患者HGV-RNA阳性64例,阳性率为20.51%;单纯HGV感染12例,阳性率为3.85%。结论急性肝炎,乙、丙型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均可检出HGV-RNA。HGV多与乙、丙型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亦可单纯感染引起肝脏炎症,说明HGV可能是肝病患者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慢性重型肝炎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的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1999年5月~200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病死率的重要因素有:年龄、病程分期、病毒的重叠感染、并发症及PTA、TBiL,ChoL、ALb、AST/ALT等生化指标。结论对慢性重型肝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开展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接种和早期抗病毒治疗是预防重型肝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科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HGF)治疗急性费应型肝炎4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为我科1995--1997年收治的急性货殖型肝炎患者41例。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18--59岁。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病例,因经济困难而未用HGF的急性黄疽型肝炎患者39例,男性33例、女性6例,16--58岁。所有病例诊断和分型均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病原学分型甲型肝炎19例,乙型肝炎52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5例,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9.
庚型肝炎是一种与人类肝炎相关的正链 RNA病毒 ,主要经血或肠道外途径传播 ,并常与 HBV、HCV重叠感染 [1 ] ,并可引起重型肝炎 [2 ] 。本文作者对 38例乙型肝炎及38例乙型重叠庚型肝炎患者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为 1997年 7月至1999年 5月的住院患者 ,男性 6 1例 ,女性 15例 ,年龄 15~6 8岁。诊断符合 1995年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抗 - HGV阳性 ,并排除 HAV、HCV、HDV、HEV感染 (EL ISA法 ) ,乙型…  相似文献   

20.
肝病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病患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致病性。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312例肝病患HGV-RNA及甲-戊型肝炎血清学标志。以HGV-RNA阳性为HGV感染判断标准,分析各型肝病患HGV感染情况。结果 312例患HGV-RNA阳性64例,阳必率为20.51%;单纯HGV感染12例,阳性率为3.85%。结论 急性肝炎,乙、丙型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患均可检出HGV-RNA。HGV多与乙、丙型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亦可单纯感染引起肝脏炎症,说明HGV可能是肝病患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