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道阻塞的CT诊断—与直接胆管造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8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阻塞性黄疸作前瞻性CT诊断,并与直接胆道造影比较研究。发现胆管逐渐尖削,明显的肝外胆管壁环状增厚是良性阻塞可靠且特异的CT征象。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扩张胆管腔内CT值大于20HU对良性阻塞的判断有一定帮助。管突断伴或不伴肿块,胆管壁局根不规则增厚是恶性阻塞相对可靠且特异的CT征象。CT能清楚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及它们汇合处解部剖及变异。比较直接胆管造影,CT对肝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CT与MRI表现,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及定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89%、100%;18例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均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MBI示肝门部软组织肿块16例,胆管壁浸润2例,门静脉受侵10例,淋巴结肿大8例;而相应的CT显示为11、0、5和6例。结论 CT与MRI是检查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MRI在显示肝门部肿块大小、范围,沿胆管壁浸润,门静脉侵犯及淋巴结肿大方面比CT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5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进行了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直接法胆道造影(DC)表现征象可分为胆道梗阻、狭窄、息肉样变和右肝管狭窄伴左肝管梗阻。US显示肝内胆管的扩张,肝门区低回声占位,胆管内低回声肿块,门静脉癌栓。CT可表现,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区软组织密度肿块,肝门区肿块有增强,胆囊变小或萎缩,左肝萎缩和右肝增大,作者认为:DC加上US或CT是诊断肝门区胆管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MSCT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肝门部胆管癌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有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胆管内肿块(5例),胆管壁局限增厚和管腔狭窄(12例),平扫均为等密度。增强扫描3例强化,14例延迟强化。结论:胆管壁局限增厚、胆管内肿块是肝门部胆管癌的较特征性CT征象,MSCT扫描结合薄层三维重建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外胆管梗阻病变CT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通过分析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CT表现,总结出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征象。材料与方法:复查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前均做了CT检查的肝外胆管梗阻病变117例,良性38例,恶性79例。结果: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漏斗样改变,肝外胆管壁呈环形弥漫型增厚,肝内胆管呈竹节状或小囊状轻、中度扩张,梗阻部肿块内钙化,边界清楚对良性病变诊断有重要意义;肝外胆管中、近段梗阻或肝外胆管未显影者,梗阻部胆管呈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并伴肿块,肝外胆管壁呈环形局限型增厚,肝内胆管呈藤状或蟹足状中度或重度扩张,梗阻部肿块边界不清,其内可见坏死等征象,高度提示恶性病变。结论: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病变均有其特征性的CT征象,注意观察胆管的形态改变,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并紧密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华支睾吸虫肝病的CT检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华支睾吸虫肝病的CT检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了32例华支睾吸虫肝病与36例肝外胆道阻塞所致肝内胆管改变的CT表现,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肝内胆管改变特征是胆管扩张由周边小胆管向肝门区发展及Ⅲ级以下胆管扩张,特别是被膜下小胆管扩张(P〈0.01),肝外胆管无扩张或以度扩张(P〈0.01),肝内胆管扩张的形态在同部位其改变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T能清楚地显示华支睾吸虫肝病所致肝内管  相似文献   

7.
原发肝门区胆总管类癌一例王东江顾华麻增林患者女,42岁。右上腹间断性疼痛4年,B超诊断为慢性胆囊炎。5天前,劳累后右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翌日出现黄疸并发热。B超示:肝内胆管及肝门胆总管扩张,胆总管占位病变不除外。图1CT平扫,肝内胆管...  相似文献   

8.
华支睾吸虫病肝内胆管扩张的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42例华支睾吸虫病肝内胆管扩张的CT表现,并与40例良、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的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肝内胆管轻度弥漫型扩张为其主要CT表现。末梢囊状型扩张虽仅占19%,但却是本病可靠且特异的CT征象。同时就四种肝内胆管扩张类型的机理、临床意义和本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门胆管癌和肝门部良性胆道梗阻的MRI、MRCP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3例肝门胆管癌和20例肝门部良性胆道梗阻的MRI、MRCP表现,并与临床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13例肝门胆管癌中显示浸润型9例,T2 WI显示管壁增厚;肿块型4例,肝门部显示类圆形结节,T1WI呈稍低信号,T2 WI呈稍高信号.MRCP显示肝门胆管梗阻端的形态特征,截断状5例(肝门区呈空虚状改变),鼠尾状8例.肝内胆管呈树枝状和软藤状扩张.20例肝门部良性胆道狭窄的病例中,胆管结石13例,肝门部胆管炎症2例,术后狭窄5例.左肝管狭窄4例,右肝管狭窄1例,汇合部狭窄5例,肝总管狭窄10例(包括Mirizzi综合征4例),肝门区均未见软组织结节.MRCP显示肝门区胆管不完全性梗阻,呈漏斗状狭窄,边缘光滑.肝内胆管呈枯枝状扩张3例,树枝状扩张17例.结论 常规MRI和MRCP结合有助于肝门部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肝门胆管癌和肝门部良性胆道梗阻在MRI、MRCP上存在多种不同征象可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CT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分析55例(男39例,女1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和CT表现。年龄最大78岁,最小28岁,平均57.7岁。其中胰头部癌38例(69.09%),体部12例(21.82%),尾部5例(9.09%)。CT扫描以10mm层厚与间隔,自隔顶扫至钩突下缘,胰腺部则取5mm层厚与间隔。并作冠状面及矢状面重建。结果:55例中仅20例手术切除。平均生存期为5~8月。CT表现为胰腺局部分叶状肿块(50/55);平扫时与周围胰腺组织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甚至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胰周组织浸润(20/55);血管受侵(37/55);远处转移(17/55);继发性囊肿(4/55)。38例胰头癌CT中可见胰体、尾萎缩(34/38);胰管扩张(24/38);梗阻性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总阻管扩张15例;单纯肝内胆管扩张4例)。结论:熟悉胰腺癌的特征性与非特征性表现,多数病例可被确诊,但对临床预后无帮助。  相似文献   

11.
胆管癌的MRI诊断(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MR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结果:肝内胆管癌2例,MR表现为肝内块状长T1长T2信号,可见中心瘢痕,卫星结节,增强后呈中度环形强化,肝门胆管癌18例,MR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或左右肝管起始部狭窄,充盈缺损,肝门软组织肿块,中下段胆管癌12例,MR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病变以上胆总管扩张,病变胆总管狭窄,中断及周围软组织肿块,MRCP对扩张的肝内胆管,胆总管及狭窄端胆总管形态显示良好。结论:肝内胆管癌及肝门部胆管癌根据MR表现不难作出诊断,胆总管癌须认真分析MR及MRCP表现,鉴别其他低位梗阻性胆道疾病后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CT表现,评价其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14例均有延迟强化;增强检查能更清楚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和胆管壁增厚。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癌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外胆管癌,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肝内胆管癌5例,CT平扫为边缘欠清的低密度病灶中可有高密度钙化影,增强扫描随时间延长病灶由边缘向中央逐步强化,最后病灶强化高于正常肝实质,病灶周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肝门胆管癌6例,CT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或左右肝管起始部狭窄、充盈缺损、轻中度强化的肝门软组织肿块。中下段胆管癌12例,CT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病变以上胆总管扩张、病变处胆总管狭窄、中断,梗阻近端胆管壁不均匀增厚、腔内见软组织结节影或周围软组织肿块。结论:肝内胆管癌及肝门部胆管癌根据CT动态增强表现不难作出诊断,胆总管癌须认真分析CT薄层放大增强表现鉴别其他低位梗阻性胆道疾病后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4.
肝华支睾吸虫病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肝华支睾吸虫病的CT表现。方法:搜集经粪便检查证实的肝华支睾吸早 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CT平扫18例,增强扫描10例。结果:28例的CT表现均见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不扩张。结论:结果表明,肝华支睾吸虫病结合临床CT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肝吸虫病的CT表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肝吸虫病导致肝胆管病变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8例肝吸虫病患者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CT主要表现为肝边缘部小胆管小囊状、细枝状扩张 ( 65例 ) ;近肝门侧胆管树枝状扩张 ( 4 1例 ) ;肝实质结节或小斑片低密度灶 ( 6例 ) ;胆囊内条片状软组织影 ( 1例 )。结论 :肝边缘部细枝状、小囊状扩张为肝吸虫病CT表现特征 ;肝内结节、斑片低密度灶可能与炎性肉芽肿及胆管周围炎有关。肝吸虫病具有特征性CT表现 ,CT是肝吸虫病早期诊断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CT诊断先天性双胆囊一例李文杰,王宗乾患者男,49岁。发现右上腹包块20天伴疼痛。3天前皮肤、巩膜出现黄染,右上腹可触及4cm×6cm包块。B超检查揭示:肝外囊性包块,胰腺肿瘤待排。CT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增大约13.1cm×5.75cm×5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儿童胆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及分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7例胆管扩张症的CT特征,按胆管受累部位分为肝外型、肝内型、肝内外混合型。结果:97例胆管扩张症表现为肝内、肝外胆管单独或同时不同程度地扩张,其中肝外型64例(66.0%);肝内型3例(3.1%);肝内外混合型30例(30.9%)。结论:CT能清楚地显示扩张胆管的部位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且无创伤,因此CT是儿童胆管扩张症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比分析了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包括胆管癌45例,转移性癌26例,胰头癌6例及壶腹周围癌5例)的ERCP与CT表现,主要发现:恶性胆管梗阻部位多位于肝外胆管近侧段;肝外胆管近侧段梗阻所致的肝内胆管重度扩张的发生率,远多于远侧段阻塞,在反映肝内胆管扩张程度、扩张范围方面CT优于ERCP,而显示病灶肿块直接征象方面ERCP优于CT。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比分析了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包括胆管癌45例,转移性癌26例,胰头癌6例及壶腹周围癌5例)的ERCP与CT表现,主要发现:恶怀胆管梗阻部位多位于肝外胆管近侧段;肝外胆管近侧段梗阻所致的肝内胆管重度扩张的发生率,远多于远侧段阻塞,在反映肝内胆管扩张程度、扩张范围方面CT优于ERCP,而显示病灶肿块直接征象方面ERCP优于CT。  相似文献   

20.
肝吸虫所致胆道改变的CT表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作者回顾分析163例肝吸虫病CT资料,发现肝吸虫胆道感染具有以下特征:肝内胆管从肝门向周围均匀扩张,被膜下胆管呈囊样扩张及无黄疸;少数病例胆囊内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块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