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收缩因子主要是内皮素(ET),它是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生物活性肽,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CGRP是体内最强的舒张血管多肽,与ET相互拮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黑木耳粗提物对大鼠腹腔注射顺铂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黑木耳组及尿毒清组,每组8只。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内皮素1(ET-1)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Cr)的含量及血气指标。结果:模型组与尿毒清组中ET-1 mRNA的表达,BUN和Cr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黑木耳组(P<0.05),而黑木耳组中ET-1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也表明,黑木耳组发生了代偿性的酸碱平衡紊乱,且血K+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木耳粗提物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可能通过影响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调节体内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在高血压病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物实验并参照临床研究,探讨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对血压的影响及其在高血压病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急性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可显著增加动物血压和心率,使血浆前列环素含量减少和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受损。高血压病患者的全血高、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性(RAI)显著高于正常人。提示:短期红细胞聚集性异常不仅可通过增另全血粘度使循环阻力升高而升高血压,还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舒张血管活性物质含量使血压升高,长期流  相似文献   

4.
《医学信息》2007,20(3):201-201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和心肾功能衰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证实,动脉功能和结构损害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早期血管改变,其与预后的确切关系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最新国内外研究发现,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的根本原因,早期发现和干预亚临床血管病变的进展是延缓和控制心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脐血管和胎盘血管缺乏神经支配,其阻力变化很可能是依赖于局部产生的或通过血流运输到该部位的活性因子。脐带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前列腺素类、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和血管活性多肽等血管活性物质,它们可能在胎儿胎盘血循环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本文将对无神经支配的人脐血管和胎盘血管中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血管活性物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探讨血浆PRA、AT -Ⅱ和Ald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 4 0名正常人和 7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浆中的PRA、AT -Ⅱ和Ald的水平。结果 :7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浆PRA、AT -Ⅱ和Ald明显高于 4 0名正常人 (p <0 0 5、p<0 0 1和p<0 0 0 1) ,普食卧位血浆PRA、AT -Ⅱ和Ald与 2 4h尿钠排出量为 89 1~ 36 5 2毫克当量的范围内无直线和指数的关系。结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激活RA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心钠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测定的意义刘霞秋,崔锐,臧国庆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以微血管损伤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出血热类疾病,其发病机理甚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是由下丘脑、心脏...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早期重要的病理现象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脂质过氧化与反映毛细血管通透性障碍的内皮损伤密切相关.虽然脂质过氧化物在AP中的作用已被证实,但脂质过氧化物与血管活性物质同期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文检测AP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及自由基清除剂(SOD),探讨它们在AP早期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以微血管损伤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出血热类疾病,其发病机理甚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瞭,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ndogeuous Digitalis Like Subrstence,EDLS)是由下丘脑、心脏等组织分泌的一种循环激素,  相似文献   

10.
应勖  沈方  朱晞 《解剖学杂志》2005,28(1):56-58
目的:探讨精氨酸加压素(AVP)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术后2d和术后4d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组,取脑,行精氨酸加压素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比较下丘脑阳性区域的灰度值。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组的下丘脑阳性区域的灰度值低于对照组,术后4d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组的灰度值最小。结论: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中,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分泌增加并参与了缺血性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