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旭苗 《中外医疗》2013,32(9):48-49
目的探讨电复律联合胺碘酮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术后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其对治疗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从该院行二尖瓣术后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抽取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使用电复律前分别使用胺碘酮和安慰剂,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持续性房颤的转复及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胺碘酮后电复律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律后房颤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少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术后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电复律治疗前,联合使用胺碘酮,可以有效提高电复律的成功率,并明显减少其房颤的复发几率,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同步电复律治疗持续性房颤的转律即刻成功率和维持窦律的近期效果、并发症.方法:持续性房颤病人25例,常规有效抗凝3周,转律前10天始服用胺碘酮片0.2,3次/日,5天后改为0.2,1次/日.建立输液通道,静推安定10~20mg,待病人入睡后选用100~150J双向波电流同步放电.复律后继续服用华法林抗凝4周,胺碘酮0.2,1次/日,长期服用维持窦律、观察病人症状、心功能分级、栓塞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本组25例经1次放电转复成功18例,第2次放电转复成功1例,第3次放电转复成功1例,合计20例,成功率80%,心功能好转,观察2~25个月,有5例复发,无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性房颤同步电复律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后复发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持续性房颤电复律患者42例,按其30天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窦律组,复律前抽取静脉血检测其CRP水平。结果复发组CRP水平较窦性组明显升高(P<0 05)。结论房颤患者复律前CRP水平可作为复律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心脏直流电复律前镇静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7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并拟行电复律的患者依复律时所用镇静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复律前给予丙泊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注射液;待患者镇静后行心脏同步直流电复律,观察患者镇静药物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门诊留观时间、电复律即刻成功率、苏醒后遗忘及复律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门诊留观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苏醒后遗忘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电复律即刻成功率、复律过程中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起效快,镇静效果好,有效缩短了患者门诊留观时间,可安全应用于房颤患者心脏直流电复律前镇静治疗。  相似文献   

5.
陈英  张月军  徐欣 《吉林医学》2011,32(16):3256-3257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典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房颤及维持窦律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将70例基础疾病治疗良好的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普罗帕酮组600 mg顿服后观察6 h,未转复者予电复律,并以最低有效量口服维持窦律;胺典酮组将胺典酮600 mg分3次口服,连服7 d,未转复者予电复律,以最低有效量口服维持窦律。结果:单纯药物复律普罗帕酮组6例,胺典酮组5例,电复律两组分别转复28例和26例,两组早期有效率分别91%和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普罗帕酮组短于胺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普罗帕酮与胺典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房颤安全有效,但普罗帕酮起效快,可相对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王梅琴 《疑难病杂志》2012,11(5):370-372
目的探讨小儿心房颤动临床复律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心房颤动患儿26例,LVEF<50%的9例患儿中有7例采用洋地黄+胺碘酮复律,成功后胺碘酮维持;2例心力衰竭较重患儿直接电复律,成功后胺碘酮维持。8例患儿采用胺碘酮复律并维持。5例患儿采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复律,成功后胺碘酮维持。4例患儿采用普罗帕酮复律并维持。结果洋地黄+胺碘酮组有2例未转复窦性心律自动出院,3例在3d内转复窦律,1例7d转复窦律,1例治疗14d仍为房颤给予电复律。2例心力衰竭较重患儿首选电复律成功。胺碘酮组5例在3d内转复窦律,3例在5~10d转复窦律。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组4例在3d内转复窦律,1例5d转复窦律。普罗帕酮组2例在3d内转复窦律,1例6d转复窦律,1例患儿治疗7d,仍为房颤,改用胺碘酮治疗7d无效,改用电复律。随访1~2年,普罗帕酮维持者中有1例复发,胺碘酮维持者21例无1例复发。结论小儿心房颤动治疗目前还是选用药物及电复律。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儿复律首选药物;电复律为心力衰竭及重症房颤患儿和药物复律失败者的最佳选择;胺碘酮可作为维持窦律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6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胺碘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胺碘酮0.2g,每天1次维持。结果:62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5.4%。结论: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现将我们近年收治的6例房颤患者行电复律治疗的经验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3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普罗帕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普罗帕酮100mg,每天3次维持.结果 29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2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0%.随访(12.3±2.0)月,期间5例(18.5%)复发,总体73.3%维持窦性心律.结论 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无左室功能不全的房颤和房扑患者55例,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普罗帕酮治疗,未转复者给予电复律,转复后继续口服普罗帕酮维持治疗.结果:50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5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0.9%.结论: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是持续性房颤和房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联合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患者节律控制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联合口服胺碘酮维持治疗6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观察电复律成功后窦性节律维持情况及相关并发症;中长期(>8周)随访房颤复发情况,观察维持组(房颤不复发)和复发组患者的年龄、左房直径及房颤持续时间.结果:59例房颤患者电复律(95.2%)即刻成功,3例(4.8%)复律无效;54例(87.2%)早期有效,早期复发5例(8.0%);晚期有效43例(69.4%,维持组),晚期复发11例(17.7%,复发组);维持组和复发组患者的年龄、房颤持续时间及左房直径比较,维持组明显低于复发组(P<0.05).结论:电复律联合胺碘酮维持治疗对持续性房颤转复及窦性心律维持具有疗效好及风险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转复心房扑动(房扑)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经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电复律。③结果26例药物难治性房扑经食管电复律24例转为窦性心律,成功率92.3%,平均电复律能量22.08±4.19J;11例阵发性房颤有9例转为窦性心律,成功率81.8%,平均电复律能量18.10±9.85J.④结论经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转复房扑与房颤具有低能量、转复成功率高、不需麻醉等优点,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隆光 《当代医学》2013,(13):67-68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糖水平和电复律的相关性。方法将汕头市潮南区胪岗卫生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患者血糖水平高低分为Ⅰ组(61例)、Ⅱ组(39例)和Ⅲ组(27例)3组。对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同时检查,给予患者同步直流电复律;对患者血糖水平和电复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转复成功率分别为96.7%、92.3%和77.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影响房颤患者电复律,其回归系数为:-0.1325。结论陈发性房颤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其电复律成功率呈负相关,电转复成功率随着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糖水平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且血糖水平越高下降越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慢性房颤直流同步电复律和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与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 瓣膜置换术后伴有持续性房颤,术后3个月心脏彩超左房内径大小恢复至≤50mm的62例患者,口服胺碘酮片200mg,1日3次,厄贝沙坦片150mg,1日1次,用7天后,若未自行转复者行200-300焦尔直流同步电复律,转复成功后继用胺碘酮片和厄贝沙坦片,3-6月后停用.结果 62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除2例在用药期间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外,60例患者电复律即刻成功率为93.3%(56/ 60),平均随访2.7士1.3年,电复律远期维持率在96.4% (54/56),窦性心律总维持率91.9%(57/62).结论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直流同步电复律治疗慢性房颤和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性好、转复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胺碘酮在体外直流同步电复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中的作用.方法 165例瓣膜置换术后的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电复律前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安慰剂.试验组除常规药物外,加用胺碘酮.两组比较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的成功率及复律1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试验终点为电复律后第12个月.结果 体外同步电复律后两组比较,试验组转复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70%),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复律1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试验组(74.11%)大于对照组(51.2%),有显著差异.结论 胺碘酮能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的成功率及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了有节律的收缩,尤其快速房颤时心室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压降低,心脏的每搏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脑、肾及人体各器官微循环与供血,快速房颤可引起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而冠脉供血减少,导致病人心绞痛、低血压、休克、心功能不全或心衰。同时,增加血管栓塞或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一般房颤无瓣膜病时,中风的几率增加5~7倍,而有心脏瓣膜病时增加17倍。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心搏量,改善心功能,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因此,心脏电复律术为实用的临床治疗技术,目前仍需要简单、方便、安全的复律方法。而慢性房颤标准的经胸电复律成功率低,使用能量高。我们使用胸背铝箔电极贴片经胸电复律慢性房颤较标准手持电极板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探讨经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转复心扑动与心房颤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经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电复律。结论经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转复房扑与房颤具有低能量,转复成功率高,不需麻醉等优点,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直流电对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施行电除颤获得成功以来,电除颤因其确实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临床上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房颤)电复律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直流电除颤和电复律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除颤仪器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
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复律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流同步电复律自Lown等[1]首先应用于临床以来,至今仍是房颤转复的首选治疗措施.术后电复律立足于原发病理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矫正的基础上,与传统内科复律有本质区别.作者对6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实施电转复加药物维持窦性心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律失常患者心脏电复律术前、中、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电复律时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通过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对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抢救室16例心律失常患者心脏电复律术前、电复律中、电复律后的治疗和护理,寻求最佳的护理方法,其中心室颤动患者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例,心房颤动患者3例,心室颤动患者使用单相波能量为360焦耳的非同步电复律术,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单相波能量为100焦耳的同步电复律术。结果 16例心律失常患者7例心室颤动,5例经1~2次电复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2例死亡;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和3例心房颤动患者经1次电复律后均恢复窦性心律。结论紧急情况下,心脏电复律术是治疗心律失常最有效、副作用少的最佳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