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循环式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和对照组(单纯静脉化疗),观察两组的毒副作用及疗效.结果 联合组中白细胞下降(61.1%)较对照组(83.3%)发生率低,但腹痛发生率明显升高(47.2%vs13.9%);1年、2年无病生存率无区别,但腹腔复发率联合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3% vs 27.8%).结论 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能降低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复发率,且毒副反应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斌  张丽华  李良英 《西部医学》2010,22(3):517-518,521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恶性腹水44例,同期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腹腔穿刺引流干净腹水后,治疗组22例给予43-45℃的生理盐水1000ml+顺铂80mg/m2、生理盐水500ml+5-氟尿嘧啶500mg/mz,以HGG2-102体腔热灌注治疗机(珠海和佳生产)快速灌注入腹腔,使进入腹腔的液体温度维持在41~43℃;灌注结束后,采用HG-2000Ⅲ型高频热疗机(珠海和佳生产)行腹腔热疗41~43℃,60分钟,每周热疗2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00ml+顺铂80mg/m2、生理盐水500ml+5-氟尿嘧啶500mg/m2腹腔内注入。两组均于1小时内完成,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2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7%,KPS(一般状况)评分升高率54.5%;对照组有效率45.5%,KPS升高率31.8%。治疗组腹水控制率、KPS升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为优(P〈0.05)。两组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好,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联合微波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腹腔内灌注顺铂40mg-m12+地塞米松10mg,30min后行全身热疗。对照组只给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4周后g-4定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比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有效率为6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化疗联合微波热疗治疗腹腔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胡高武  卢萍  王素兰  郑强 《四川医学》2004,25(10):1153-1154
目的 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及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肠道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48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分成两组 ,单纯化疗组 2 5例 ,其中胃癌 11例 ,大肠癌 14例 ,均采用HLF方案 ;顺铂腹腔热灌注联合化疗组2 3例 ,其中胃癌 12例 ,大肠癌 11例。结果 单纯化疗组CR 1例 ,PR 5例 ,NC 11例 ,PD 8例 ,有效率 2 4% ( 6/2 5 ) ;热化疗组CR 1例 ,PR 11例 ,NC 5例 ,PD 6例 ,有效率 5 2 .1% ( 12 /2 3 ) ,高于单纯化疗组 (P <0 .0 5 ) ,治疗后主要反应为消化系统毒性。结论 顺铂腹腔热灌注及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较单纯化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探讨热疗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腔内注射注羟基喜树碱,治疗组采用热疗联合腔内注射羟基喜树碱,观察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副作用、免疫功能变化。治疗组缓解率(CR+PR)为90%,对照组缓解率(CR+PR)为55%,两组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36例恶性胸腔积液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接受顺铂+丝裂霉素胸腔内化疗联合微波热疗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内药物化疗的同时,用2450MHz微波对患侧胸部进行加热。结果胸腔内药物化疗联合局部微波热疗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25例,总有效率(CR+PR)为91.7%。结论胸腔内药物化疗联合微波热疗有效地控制了恶性胸腔积液,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射频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1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Ⅲ-Ⅳ期)患者,均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射频热疗。结果:21例前列腺癌患者原发病灶完全缓解(CR)33,3%,部分缓解(PR)42.9%,稳定和进展(SD+PD)23.8%。总有效率(CR+PR)76.1%..无3级以上不良反应: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射频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身化疗联合腹腔温热灌注(IPHP)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分析85例手术后中晚期胃癌患者资料,其中全身化疗联合IPHP40例(联合治疗组)和全身化疗45例(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联合治疗组14例期患者中CR3例,PR5例,有效率为57.14%;单纯化疗组17例期患者中CR1例,PR3例,有效率为23.53%。结论:全身化疗联合腹腔温热灌注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灌注苦参及顺铂联合微波热疗治疗卵巢癌腹水患者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26例以915MHz型大功率微波腹部区域热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及顺铂腹腔灌注,在治疗期间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20例行复方苦参及顺铂腹腔灌注,未行腹部热疗。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研究组26例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8例,有效(CR加PR)率为92.3%;对照组20例CR 9例,PR4例,有效率为60.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915MHz型大功率微波腹部区域热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及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腹水,疗效较单纯腹腔灌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及顺铂好,未增加毒副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罗文娟  吴文涛  卢萍 《四川医学》2005,26(8):867-868
目的观察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局部热疗治疗癌性腹水与单纯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癌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顺铂+5-Fu腹腔化疗+微波热疗,对照组20例,单用顺铂+5-Fu腹腔灌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4%,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对照组有效率35%,两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癌性腹水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CPT-11) 联合奥沙利铂(LOHP) 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 月- 2012 年7 月在我院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三线治疗的31 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伊立替康180 mg/m 2 静脉滴注2 h,奥沙利铂85 mg/m 2 静脉滴注2 h,21 d 为1 个周期。每1 周期后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常用术语评定标准(CTCAE)3.0 版进行不良反应分级,每2 周期后按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版评价疗效,统计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Kaplan-Meier 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31 例中完全缓解(CR)1 例(3.2%),部分缓解(PR)6例(19.4%),稳定(SD)19 例(61.3%),进展(PD)5 例(16.1%),有效率(CR+PR)22.6%,疾病控制率(CR+PR+SD)83.9%。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5.0 个月(95% CI :3.2 ~ 6.8),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7.8 个月(95% CI :6.7 ~8.9)。严重不良反应包括粒细胞减少3 级以上5 例(16.1%),白细胞减少3 级以上6 例(19.4%),血小板减少3 级以上3 例(9.7%),贫血3 级以上2 例(6.5%),腹泻3 级以上2 例(6.5%)。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7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结果:治疗组48例患者中,获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总有效率(CR+PR)45.83%;对照组30例患者中CR1例,PR10例,总有效率36.67%。治疗组主要毒副反应为腹泻、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高。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较对照组明显低。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可作为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CF(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与单纯DCF方案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组织学及影像学确诊为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胃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CF方案组(联合治疗组)26例及单纯DCF方案组(对照组)24例。每例患者每治疗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治疗组可评价疗效26例: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D)9例,总有效率为46.2%;对照组可评价疗效24例:CR 0例,PR 10例,SD 8例,总有效率为4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76.9%)、恶心呕吐发生率(76.9%)显著少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95.8%)及恶心呕吐发生率(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减少DCF方案化疗毒副作用,增加患者化疗耐受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任丽  李迎春  谭新劲  叶奕兰  刘云  郑伟 《四川医学》2013,(10):1587-1589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54例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1~2次,一次TACE后行4次热疗;4周后行3-DCRT治疗,同时行热疗.放疗分割剂量2.6~3.0Gy/次,总剂量46~60Gy,热疗1周2次,间隔72h.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4例肝癌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13例(24.1%);部分缓解(PR)35例(64.8%);稳定(NC)4例(7.4%);进展(PD)2例(3.7%);总有效率(CR+PR)为88.9%(48/54).治疗后AF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59.3%、40.7%.结论 TACE联合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治疗胃癌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各39例,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CR3例,PR19例,总有效率为56.4%;对照组CR1例,PR7例,总有效率20.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KPS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胃癌。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91例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49例进入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放化组),51例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单放组).放化组采用紫杉醇(150mg/m2)+顺铂(80mg/m2)方案联合化疗,第1天及第29天重复,共2个疗程;化疗后第2天开始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分3-4个共面野进行适形照射,2Gy/次,1次/d,5次/周;放疗靶区剂量:60-70Gy/6-7周。结果:放化组与单放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63.2%(31/49)和52.9%(27/51),有效率(CR+PR)分别为93.8%(46/49)和80.4%(41/51)。放化组和单放组1年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分别是85.7%(42/49)、78.4%(40/51)和81.6%(40/49)%、74.5%(38/51)。放化组Ⅱ度以上毒副反应白细胞减少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大于单放组(P〈0.05),但放化组和单放组Ⅲ度+Ⅳ度的毒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较好,虽毒副反应增加但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伟  姜原 《当代医学》2009,15(32):89-89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对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与单纯放疗作对比。方法外照射联合热疗(R+H)组40例,单纯外照射(RT)组40例。R+H组常规放疗,每次20y/次,5次/周,总剂量66~70Qy/65~7周,热疗每周2次,功率800~1000W,每次加热1小时,共6~8次;RT组:常规放疗,每次2Gy/次,5次/周,总剂量66~70Gy/65~7周。结果R+H组近期疗效为90%,明显高于RT组的65%,两者比较前者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照射联合热疗能提高食管癌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TACE联合亚砷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  魏涛  邹三鹏  刘倩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069-1070
目的评价TACE联合持续灌注As2O3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顺铂40mg、丝裂霉素10mg、5-氟尿嘧啶0.75g和碘油10-30ml行TACE治疗;之后埋置皮下化疗泵,予以持续肝动脉灌注As2O3,剂量为20mg/d,每天1次,共7d,间隔4周重复。共2~5个疗程。结果21例中CR0例(0%),PR10例(47.6%),SD9例(42.9%),PD2例(9.5%)。客观有效率(CR+PR)为47.6%,获益率(CR+PR+SD)为90.5%,AFP下降率为80.0%;毒性反应主要为发热、胃肠道反应、血液学及肝脏毒性。结论TACE联合肝动脉持续灌注As2O3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rAd—p53)腺病毒配合化疗治疗颈部转移性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3月在本院接受今又生与化疗联合治疗的患者26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颈部转移性癌。近期疗效评价参照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用B超测量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患者生活质量采用KPS评分标准。结果:本组病例在接受治疗后4周进行疗效评价:其中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2例,病情稳定(SD)2例,病情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80.8%(21/26),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8.5%(23/26);21例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得到改善,2例QOL稳定,3例QOL下降。rAd~p5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多为自限性低热(37.3~38-3℃),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使用rAd—p53局部注射与DF(氟尿嘧啶、顺铂)化疗联合应用方法治疗颈部转移性癌显示较好的疗效,临床使用安全,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原发灶不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60例来源于鼻咽癌、扁桃体癌、梨状窝癌、乳腺癌、喉癌、食管癌及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病人资料,放疗加热疗组(R+H)28例,单纯放疗组(R)32例。放疗总量60~70 Gy/6~7 wk,5次/wk;微波热疗2次/wk。随访3mo,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放疗加热疗组CR 82.1%,单纯放疗组CR为34.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前者的总有效率(CR+PR)96.4%,后者的(CR+PR)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后3mo时:放疗加热疗组CR 89.3%,单纯放疗组CR为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前者的(CR+PR)为96.4%,后者的(CR+PR)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热疗对放疗有协同作用,二者配合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