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32例,其中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5例。所有的骨折均用AO 3.5mm直径的中空拉力螺钉和8号软钢丝,随访12个月。通过膝关节的临床检查、关节活动度、X线片来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其中优28例,良4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8~12周。结论应用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临床效果满意,提高了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避免传统张力带固定的并发症。但因2枚空心钉吃骨量大,不适合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其最佳手术适应证为髌骨横行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扎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体及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5—2011年收治的128例单侧髌骨体及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环扎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行膝前正中纵切口直达骨折端,采用环扎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有明显移位者先以钢丝环扎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可吸收缝线荷包状缝合髌前筋膜,预穿8字钢丝,于外下象限处打结并紧固,后依次缝合并置引流。术后第1天行患侧卧位主动屈伸膝关节功能锻炼,次日移除伤口引流,下床佩戴膝关节支具负重行走。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2年,3个月内全部达到临床愈合,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均良好,优良率97.7%。结论环扎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体及下极粉碎性骨折避免了传统髌骨切除手术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及二次手术创伤,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经皮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移住的髌骨骨折疗效。方法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钢丝环扎加“8”字张力带固定术治疗移位的髌骨骨折12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12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周,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均恢复正常。根据Bostman评分平均为28.8分;优良率为100%。未发生术后感染、皮肤坏死及内固定失败。结论经皮内固定术适合于治疗髌骨横形、纵形、斜形、Y形骨折及髌骨关节面平整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其不损伤髌骨及软组织血液供应,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康复快,并发症少,器械简单,操作方便,膝部瘢痕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后髌骨骨折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8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AO空心钉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经6个月~3年随访,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优5例,良2例,可1例。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固定牢靠,有利于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其成本低于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高于普通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强度在所有方法中最强,但两枚空心钉吃骨量大,不适合用于严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最佳手术适应证为髌骨横行骨折。  相似文献   

5.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65%,而横行骨折又占其中的50%以上。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被广泛应用于移位的髌骨横形骨折[1],但是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肿胀、感染风险也随之升高,且通常需要在伤后局部肿胀消退后手术[2]。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微创外科的延伸,微创经皮复位固定技术应用于部分横行骨折,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技术治疗13例髌骨横行移位骨折,临床疗效满意。1资料和方法〈br〉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65%,而横行骨折又占其中的50%以上。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被广泛应用于移位的髌骨横形骨折[1],但是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肿胀、感染风险也随之升高,且通常需要在伤后局部肿胀消退后手术[2]。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微创外科的延伸,微创经皮复位固定技术应用于部分横行骨折,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技术治疗13例髌骨横行移位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材料众多,但临床结果差异较大.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医疗条件,疗效肯定,操作可行的材料仍然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的:比较改良张力带与髌骨爪置入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2-01/2009-01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治疗的230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143例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87例应用髌骨爪置入内固定治疗.从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和关节功能评价4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两组病例均获随访4个月以上.①对于单纯横行骨折,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疗效、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髌骨爪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张力带组(P<0.01).②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髌骨爪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张力带组(P<0.01),髌骨爪组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张力带组(P<0.01),髌骨爪内固定组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78.9%(P<0.01).③应用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骨折疗效可靠,明显减低医疗消耗,可作为髌骨横行骨折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杂粉碎性骨折,髌骨爪具有固定可靠、疗效显著的优点,应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背景:张力带缝合固定对髌骨骨折应用较多,由其改良而来的双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应用也比较广泛,但其传统手术切口较长,瘢痕形成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美观及膝关节功能。目的:观察微创经皮穿刺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横断骨折的临床疗效。设计:病例回顾分析。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对象:选择2002-09/2004-06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9例闭合性髌骨横行骨折患者,男17例,女12例;年龄18~69岁,平均36岁。纳入标准:①经X射线确诊。②依据骨折线的形状为横形或横斜行骨折。所有患者均对手术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手术方案:所有患者于伤后1周内实施手术,推挤分离的髌骨骨折块复位后以大号的艾力氏钳于两极钳夹固定,于髌骨上下两端各做两个小切口,将两克氏针子小切口处钻入髌骨,并自切口穿入钢丝将其贴髌骨穿绕于克氏针的上下两端,拧紧钢丝,折弯钢针,剪除钢丝及钢针多余部分,缝合。②术后评估:按照三级愈合法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术后4年参照胥少汀等制定的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定办法随访患者恢复情况(疼痛情况、膝关节活动范围及膝关节面骨折复位),同时对并发症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结果:29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伤口愈合情况:甲级愈合27例,占93%(27/29),乙级愈合2例,占7%(2/27),经换药及全身抗感染治疗,最终愈合良好。②患者恢复情况:疼痛缓解情况:评价标准参照胥少汀等制定的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定标准,26例为优,3例为良;膝关节活动范围:优27例;良2例;髌骨关节面骨折复位:优26例;良3例。③并发症:29例病患全部骨性愈合,未出现感染、钢丝脱落、钢针脱出等近期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横断骨折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术区美观等特点,并能允许膝关节早期活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技术的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评价其治疗老年人髌骨体部横行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8~2011年采用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手术治疗36例老年人髌骨体部横行骨折。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骨折错位现象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治疗老年人髌骨体部横行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18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AO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1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优13例,良4例,可1例。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固定牢靠;其成本低于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但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强度在所有方法中最强,故膝关节可以早期进行功能恢复,临床愈合时间短。但因2枚空心钉吃骨量大,不适合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其最佳手术适应证为髌骨横行骨折。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尺骨鹰嘴骨折治疗的方法最常采用的是钢板螺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都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缝线形成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6-07/2009-04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9例,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缝线形成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术后辅以石膏外固定3周后行肘关节功能锻炼.随访12个月,根据X射线片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均愈合良好,骨折线模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1例,未发生尺神经卡压症状;均未发生骨折或骨折端再移位现象.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可为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提供足够的强度,具有固定效果好、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钢丝环扎加“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4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膝前正中纵切口行钢丝环扎加“8”字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均获12 ~2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骨性愈合时间2~5个月.内固定拆除时间3~6个月.无钢丝滑脱及断裂.其中1例出现髌骨关节面台阶样改变,1例股四头肌萎缩.根据Bostman评价标准:优21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4.1%.结论 钢丝环扎加“8”字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丝线环扎加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骨折整复至复位满意、关节面平整。10号丝线髌骨缝合绑扎。2枚克氏针纵向穿过骨折端。2道钢丝交叉重叠绕过克氏针端形成倒三角形张力带固定。结果本组病例经随访,均基本达到解剖复位。优78例,良18例,差2例,优良率97%。结论丝线环扎加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符合张力带固定原理,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具有手术简便、恢复快及无需二次手术等诸多优点,受到骨科界的青睐,并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但仍缺乏可靠的系统实验依据.目的:通过对可吸收材料(可吸收张力带加可吸收棒或螺钉)和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在髌骨横断性骨折修复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可吸收材料替代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实验,生物力学分析,于2007-03/2008-01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采新鲜成年尸体髌骨标本8个,保留完整髌骨、关节囊、髌韧带3.0~4.0 cm和股四头肌4.0~5.0 cm.方法:随机分成AO钢丝组2个和可吸收张力带组6个,制成横断骨折模型.分别用可吸收张力带、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进行内固定,测定它们的生物力学性能,骨折端分离1.0 mm为固定失效.主要观察指标:髌韧带拉力、股四头肌拉力、髌骨分离性位移、股四头肌位移、髌韧带位移及髌骨拉应变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变化.结果:在外载荷作用下,可吸收张力带组的总体位移与AO钢丝组相差不大(两者相差9%~10%),可吸收张力带组髌骨的应变与AO钢丝组相差不大(两者相差9%~10%),可吸收张力带组的髌股关节力与AO钢丝组基本相似,且髌骨骨折内固定位移1 mm时,可吸收张力带组载荷为587 N,AO钢丝组载荷为650 N,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材料具有优越的生物性能和良好的骨折断端稳定性,在髌骨横断性骨折内固定中替代钢丝张力带和克氏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结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移位性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34例移位性髌骨骨折以2根直径2mm克氏钢针(其针尾2mm处预置圆孔,孔的直径0.8mm)结合双股2号可吸收线穿过针尾孔形成张力带结构固定,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例,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9.2个月。临床疗效Bostman评分优良率90.6%,疗效差者9.4%。术后仅1例针尾处触痛,均无其他并发症。术后3~6个月内X线照片示解剖复位者占76.5%,功能复位者占23.5%。骨折愈合时间6~36周,平均10.7周。结论:改良克氏针结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移位性骨折的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损伤31例综合治疗后15个月关节恢复状况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采用内固定方法治疗膝关节新鲜和陈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治疗的31例膝关节内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7例,女4例;新鲜骨折29例,陈旧性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中有5例经常规清创后采用内固定术或内固定术+推进皮瓣术,2例待伤口愈合后按闭合性骨折处理。全部病例分别采用张力带、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平均随访15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四五个月。新鲜骨折康复后的平均总活动度为伸屈0&;#176;~135&;#176;,为完全恢复正常;陈旧性骨折平均总活动度为伸屈0&;#176;~110&;#176;,恢复也接近正常,没有影响功能。结论 膝关节内骨折后,患者早期手术同时做到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并行早期功能锻炼,患者的关节稳定,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姜胜 《临床医学》2011,31(8):54-55
目的探讨网状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4月经切开复位网状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的髌骨粉碎性骨折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X线复查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0周。随访2~14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膝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屈伸受限及跛行,无钢针松动、钢丝断裂;优40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为94.7%。结论网状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无克氏针固定之针尾触痛、皮肤破溃等,为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 年 6 月- 2010 年 9 月采用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患者 38 例,男 29 例,女 9 例;年龄 32 ~ 69 岁,平均 42.2 岁。 其中髌骨中份横行骨折 18 例,斜行骨折 15 例,髌骨纵行骨折 3 例,髌骨下极骨折 2 例。骨折块移位 0.6 ~ 3.2 cm, 平均 1.7 cm。受伤至手术时间 1 ~ 7 d,平均 2.1 d。末次随访时评估双侧膝关节主观感受、视觉模拟评分(VAS)、患 侧膝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 评分及影像学变化。 结果 患者随访 13 ~ 54 个月,平均 19.5 个月。康复期内 未出现皮肤刺痛、滑囊炎、切口延期愈合或不愈合等临床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疼痛 VAS 评分(1.5 ± 0.9)分,患侧膝 ROM 为健侧的 85.2%。术后 2.1 ~ 3.2 个月,平均 2.8 个月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标准。 患侧 Lysholm 评分优 27 例、良 8 例、可 1 例、差 2 例,优良率 92.1%;健侧膝关节 Lysholm 评分优 35 例、良 1 例、可 0 例、差 2 例,两侧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且术后循序 渐进的康复锻炼是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与张力带钢丝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98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48例(记忆合金髌骨爪组),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50例(张力带钢丝组)。所有病例随访3~14个月,平均9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记忆合金髌骨爪组优良率97.9%,张力带钢丝组优良率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内固定滑脱松动、内固定物皮肤刺激两项记忆合金髌骨爪组明显少于张力带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疗效优于改良张力带钢丝,是一种优良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在治疗新鲜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6月-2007年6月对94例新鲜胫骨干骨折进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其中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64例,闭合复位不满意者行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30例,本组患者胫骨干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3天。平均随访时间1年6个月。结果:骨折不愈合2例,晚期深部感染1例,医源性神经损伤1例,锁钉断裂1例。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胫骨干骨折在骨折愈合率、感染率、出血量、功能恢复情况及早期活动方面均较满意,能更好地控制旋转外力,是治疗胫骨干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进一步应用带孔克氏针这技术基础上,对关节镜技术支持下经皮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微创技术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2006年11月~2010年6月我们共对68例髌骨骨折患者,采取对照手术治疗,实验组关节镜下经皮带孔克氏针张力带25例和对照组A切开复位普通克氏针21例,闭合复位带孔克氏针治疗组22例。结果按照综合评分法,实验组关节镜下经皮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优22例、良3例、中无,差无,优良率100%。对照组A改良张力带内固定,优17例,良1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6%;对照组B闭合复位带孔克氏针组,优19例,良1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0.9%。结论 实验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初步观察临床疗效,相对于对照组有其创伤小,关节面复位良好,骨折愈合较快,减少医务人员的X线辐射,达到真正微创、有效的复位内固定、措施安全性好,适应在基层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