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帝内经》借鉴阴阳理论阐述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亦是一脉相承地运用阴阳理论解析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病因病理。兹将体会阐述如下。1病因病机重阳气,"阳微阴弦"为总纲《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明确指出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总纲为"阳微阴弦",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脉诊上焦"阳微",可见上焦阳气极虚,为胸痹的病因,上焦为心肺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系统的描述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原则.本文结合西医的冠心病对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特点进行了浅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4.
<正>胸痹是以胸膺部痞闷、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心痛是心前区疼痛和胃脘部疼痛的统称,本文之心痛是指前者而言。轻则患者感到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则胸痛彻背,背痛彻心,伴有肢冷汗出、喘不得卧、唇青肢厥等症。历代医家对胸痹的理法方药有诸多论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胸痹可概括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可属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证范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是《金匮要略》中论治心病专篇 ,其系统阐述了胸痹心痛的理法方药 ,对后世心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笔者试述对其胸痹心痛证治特点的认识 ,以期从经方运用角度探讨进一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诊疗水平。1 胸痹心痛病机特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1〕(以下简称《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开篇第 1条即云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 ,所…  相似文献   

6.
阐述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心痛病位的见解,认为将心痛解释为胃脘或心窝部位疼痛,有失仲景本意,并从仲景有关原文、后世注家观点和临床实践等方面,说明心痛之病位主要指心胸部位。  相似文献   

7.
李雅琴 《中医药学刊》2006,24(9):1622-1623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明确提出了胸痹病名。同时较系统地阐述了它的病因病机与证候:“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说明胸痹心痛是由于胸中阳气不足,下焦阴邪偏盛,痰浊寒饮上乘阳位,搏结于心胸,阻塞气机所致。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等脏。病理变化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胸阳不振导致气滞、寒凝、痰浊、瘀血等阻滞心脉。以本虚标实为特点。治疗必须采用阳药及通药以廓清阴邪,把通阳宣痹作为治疗胸痹大法,随证变治。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明确提出了胸痹病名。同时较系统地阐述了它的病因病机与证候:“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说明胸痹心痛是由于胸中阳气不足,下焦阴邪偏盛,痰浊寒饮上乘阳位,搏结于  相似文献   

9.
丁跃玲 《河南中医》2012,32(11):1417-1418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心痛涉及心胸和胃脘部位,但从原文来看,所论胸痹和心痛都是上焦心胸病证,为上焦阳虚,阴寒上乘,阻痹胸阳所致,症状上胸痹与心痛相关,治疗上中上焦同治示人以法.因而本篇中“心痛”不论在心胸部还是在胃脘上腹部,均当与“胸痹”为一病.  相似文献   

10.
唐瑛  汪剑 《吉林中医药》2012,32(7):749-751
参考古词义及《内经》、《伤寒论》等文献,考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内涵,得出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的学术思想,提出胸痹、心痛共同的基本病机为阳虚阴盛,主症上都表现为剧烈疼痛,治疗上都要宣畅经脉营卫气血运行而止痛.并强调胸痹病在形体经络,属阳;疼痛部位为胸;病机上与心肺二脏相关;治疗重阴盛,法用行气、化痰湿、活血化瘀为主,以宣通胸中之阳气.心痛病在脏,属阴;心痛是心病最先,最主要的症状,疼痛部位在膻中胸骨后,而心病可出现胸背、胁、肩胛、臂内等多部位疼痛;治疗上重阳虚,法用温阳散寒为主.全篇体现了仲景重预防和早期治疗,病当分阴阳轻重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周国锐 《光明中医》2016,(18):2634-2635
根据《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对胸痹心痛病临床症状的描述,结合临床实践过程中对胸痹心痛的理解应用,并应用中医古文献来阐述现代医学对"胸痹心痛短气病"的临床运用体会,将胸痹心痛短气病的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相结合,达到更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目的,从而为胸痹心痛短气病的定性、定量、客观化作出一定的贡献,为临床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名内涵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第九篇的篇名为“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历代注本或各种教材,均认为本篇所讨论的是胸痹与心痛两病,短气是二者的常见症状。而对心痛的看法不一,一种认为心痛即是心区的疼痛,另一种认为心痛是指胃脘痛。在全面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相关内容之后,我们发现此观点不符经旨,亦不能自圆其说。我们认为该篇应是讨论一个胸痹病,心痛与短气均是胸痹病常见的症状,而心痛就是指心区疼痛,而非胃脘痛。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183;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是中医学对冠心病病机和治疗的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广东省中医院根据其理论和经方,结合现代疾病的变化,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4.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金匮要略》对胸痹心痛具有专门论述,记载有疗效确切的方剂,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角药"配伍形式,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本研究从传统认识、现代药理、临床实践等方面系统分析了《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心痛"角药"的配伍应用,为胸痹心痛的治疗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谈用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五版)认为,“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是数病合篇,“胸痹”和“心痛”是并列的两种疾病,“短气”是“胸痹”的伴发证。笔者不以为然,略陈管见如下,以祈大方指正。一、“心痛”即胸痛“心痛”在《内经》中多处可见,《难经·六十难》对厥心痛和真心痛也有论述。《内经》、《难经》都认为,“心痛”是心痛的表现。既然心痛属于心痛,其疼痛部位必然与心脏位置密切相关。心位于膈上,居于胸中,所以心痛必然表现为胸痛。只有痛在胸膺,古人才可能作出“心痛”这一脏腑定位诊断。《简明中医辞典》解释“心痛”的含义有二:一指心绞痛,再指胃  相似文献   

16.
胸痹,首见于《内经》,仲景师其意而补充、发挥,创九方以辨证论治,用药精当,方简效彰,为后世治疗开创了先河。按温通、温散、温补、温利、温化五法分类,探其证治微旨。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病机及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以“阳微阴弦”的脉理阐发了上焦阳虚,阴邪上乘,胸阳闭塞,不通则痛的病机实质,并围绕“通阳”这一中心原则,创立了逐饮、降逆、散寒、温阳等治法和栝蒌薤白白酒汤等名方,为后世医家辨治胸痹心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新佩 《光明中医》2000,15(2):19-22
胸痹指因胸阳痹阻而致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的一种症证。心痛系指某些原因所引起的心胸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由于二者在病因、病机以及治疗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故仲景在《金匮》中合一而论。此仅就文中所论胸痹心痛病脉证治诸文,试谈其缓急治则。1 “阳微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十二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予以分析,从而对中医心脏疾病病名、病位、因机、脉证、治法、方药等诸多问题,予以辨析,并着意述明其病变实质及辨治特点,使之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易于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临证辨治心脏疾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将《王旭高临证医案》中的消渴病用药在"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上进行空间定位表达,对王旭高治疗消渴病的辨证思维进行量化、直观简析。方法将《王旭高临证医案》"三消门"的7个医案,11首方药编辑、录入"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软件,显示其在寒热、表里、虚实三个坐标轴组成的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并基于方证对应理论进行分析。结果医案中王旭高治疗消渴病的方药在第5,6,7象限,其他象限未见;有六首方药位于第五象限,属于里实热证。结论在王旭高临证治疗消渴的7个医案,11首方药中,从数学模型上显示证型有里实热证、里虚热证、里虚寒证,这与王旭高的"三消多为火证"和"三消以肾为主"的观点相吻合。利用"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软件将医家的临证用药进行空间定位表达,可直观展示医家的辨证思维在立体空间的变换轨迹,深入了解其临证水平及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