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茵陈蒿汤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茵陈蒿汤对模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防治组,模型组和中药防治组给予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喂养共12周以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中药防治组同时给予茵陈蒿汤灌胃12周。12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检测血清ALT、AST活性、TC含量,肝组织TG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茵陈蒿汤能有效地减轻大鼠体重和肝重,明显减轻模型大鼠血清炎症损伤的病理状态,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的病理状态。结论:茵陈蒿汤能够有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同期在巩义市中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NASH患者106例,按照随机对照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苓桂术甘汤合茵陈蒿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片联合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症状评分、肝脏B超评分、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肝脏B超评分、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苓桂术甘汤合茵陈蒿汤通过改善肝功能和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对NASH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中脂质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40只,正常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分别在实验第2、4、8周和第12周末每组各随机处理10只,检测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喂养高脂饲料2周后即出现血清CHOL、LDL-C、FFA增高、HDL-C降低等明显的血脂紊乱和肝组织TG、CHOL含量增加、肝细胞的脂肪变;在连续喂养4周至12周血脂异常持续存在但不明显加重,而肝脏TG、CHOL含量进一步增加、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也逐渐加重,至12周出现明显肝组织炎细胞浸润和血清ALT、AST水平增高;血清TG水平在4周较同期正常组明显增高而12周则较同期正常组显著降低.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NASH形成,同时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的紊乱,且血脂的变化与脂肪肝的程度存在着不平行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氧化应激的角度,观察苓桂术甘汤与茵陈蒿汤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干预效应,并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合方组(6.93 g·kg~(-1)),苓桂术甘汤组(3.465 g·kg~(-1)),茵陈蒿汤组(3.465 g·kg~(-1)),莱菔硫烷组(0.5 mg·kg~(-1)),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NASH模型;高脂饲料饲养8周并同时给药,取材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取部分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与逆转录PCR(RT-PCR)法测定肝脏细胞质接头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核因子E2-关联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脂TC,TG,HDL-C,LDL-C及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肝脏脂肪变明显,肝脏Keap1表达量降低,Nrf2,NQO1,HO-1蛋白与mRNA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脂TC,TG,HDL-C,LDL-C及血清ALT,AST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肝脏病理学也有不同程度改善,除茵陈蒿汤组变化不明显外,各给药组大鼠肝脏Nrf2,NQO1,HO-1蛋白与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但对于Keap1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苓桂术甘汤以及合方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改善氧化应激,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抗脂方调节糖脂代谢,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脂肪性肝炎模型组(B组)、脂肪性肝炎给予易善复组(C组)和脂肪性肝炎给予抗脂方组(D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皮下注射CCl4造模。造模同时灌胃给药8周。以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染色和HOMA-IR;采用ELISA法检测脂联素(ADP/Acrp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和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脂肪性肝炎模型组比较,脂肪性肝炎给予抗脂方组明显改善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肝功能,逆转了其相关的病理特征及生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脂肪性肝炎给予抗脂方组大鼠FPG、FINS、HOMA-IR降低(P0.01),PTK、PPAR-α、ADP升高(P0.01),TNF-α降低(P0.01),胰岛素受体IR增加(P0.01),IRS1、IRS2升高(P0.05),PI3K表达及Akt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升高(P0.05),p38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从而增加了大鼠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了胰岛素信号转导。结论中药抗脂方具有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其相关的机制可能与抗脂方调节肝脏的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证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脂质代谢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代谢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制备NASH大鼠模型,每日灌胃3种中医辨证方(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综合方)及易善复进行治疗,1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血脂指标,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脂质代谢因子指标,并进行统计。结果:3种中医辨证方组大鼠肝功能、血脂指标及SREBP-1c、SCAP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PPARα、PGC-1α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3种中医辨证方对NASH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大鼠肝功能及血脂,干预脂质代谢相关因子从而调节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脂康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影响,探讨肝脂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H,高脂饮食)和高脂加药组(HY,高脂饮食同时加肝脂康灌胃)。12周处死,观察肝脏病理切片进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测试大鼠血脂以及肝脏游离脂肪酸、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结果:高脂饮食组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脂加药组。高脂饮食组的血清和肝脏游离脂肪酸、血清甘油三酯、肝脏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脂加药组;高脂饮食组血清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胆固醇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与高脂加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服用肝脂康可以预防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脏FFA、减轻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脂康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影响,探讨肝脂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H,高脂饮食)和高脂加药组(HY,高脂饮食同时加肝脂康灌胃).12周处死,观察肝脏病理切片进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测试大鼠血脂以及肝脏游离脂肪酸、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结果:高腊饮食组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脂加药组.高脂饮食组的血清和肝脏游离脂肪酸、血清甘油三酯、肝脏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脂加药组;高脂饮食组血清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胆固醇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与高脂加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服用肝脂康可以预防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脏FFA、减轻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活血祛湿方对纯化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的治疗作用,探讨活血祛湿方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纯化高脂饲料制备Wistar大鼠NASH模型8周,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3 mg·kg-1·d-1),活血祛湿方组高、中、低剂量组(32,16,8 g·kg-1·d-1)及模型组,另设正常组。第9周开始ig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ig。药物干预4周后行血清生化指标,釆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IL-6;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卵白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染色(ABC)法检测肝脏组织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含量及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PPARα)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水平及FBG,FINS,TNF-α及IL-6含量明显升高,HDL-C,IL-10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及CYP2E1含量明显升高,肝脏PPARαmRNA表达明显降低,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血祛湿方各剂量组均能够改善大鼠NASH模型各项血清生化指标,降低FBG,FINS水平,明显提高肝脏PPARαmRNA表达,明显增加肝脏中SOD活性及IL-10的含量,明显减少肝脏MDA,CYP2E1,TNF-α及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活血祛湿方能够有效多途径治疗NASH,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NASH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在5.2%~11.4%,并且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约1.5%~8.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有研究显示,5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会发展成肝纤维化,15%~30%发展成肝硬化,而3%将发展成肝功能衰竭。故积极有效地治疗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应用清脂益肝汤(自拟方)治疗NASH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消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脂指标的作用。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非诺贝特组(0.1 g·kg-1·d-1)、疏肝消脂方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成人等效剂量的1倍,2倍,4倍)。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予高脂饲料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各组相应药物,其中正常组、高脂模型组给予蒸馏水,连续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血脂指标胆固醇(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中TG,TC,FFA明显升高(P0.05),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5),ALT,AST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消脂方高、中、低剂量组均明显降低大鼠血液中TG,TC,FFA,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LT,AST含量(P0.01)。结论:疏肝消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具有降低血脂水平和降酶保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脂平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n=8)。正常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常规饲养;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均给予高糖高脂饲料14周以建立NASH大鼠模型,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d-1灌胃和降脂平肝汤水煎剂(含3 g生药/mL)10 mL·kg-1·d-1灌胃。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并提取肝脏组织。采用HE染色法检测肝脏形态学改变,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肝脏内TLR-4/TR IF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及炎性反应程度升高,TLR-4 mRNA和TRIF mRNA相对含量及TLR-4和TRIF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及炎性反应程度明显减轻,TLR-4 mRNA和TRIF mRNA相对含量及TLR-4和TR IF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降脂平肝汤可有效抑制NASH大鼠肝脏的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与调节TLR-4/TRIF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非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9例,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水飞蓟素胶囊治疗,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水平及B超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血脂水平明显改善,肝内脂肪减少,肝大回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93.26%)明显高于对照组(42.11%)。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影响,基于蛋白质泛素化理论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栀子苷组和盐酸吡格列酮组,每组8只。第9周起,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双蒸水10 mL/(kg·d)灌胃,栀子苷组和盐酸吡格列酮组分别给予60 mg/(kg·d)栀子苷溶液和10 mg/(kg·d)盐酸吡格列酮溶液,共干预8周。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肝组织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去泛素化酶活性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结合蛋白1(TAB1)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经过栀子苷干预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组织TG含量、血清TC、LDL-C含量均升高(P<0.05),肝组织USP18、TAK1、TAB1表达降低(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脂联素、脂联素受体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素高(40 mg·kg^-1)、低剂量(20 mg·kg^-1)组。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予高脂饲料建模,时间共10周。造模后,处死动物,取材。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化学发光法检测大黄素对NASH模型大鼠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millet straw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胆固醇(cholesterol,TC)的影响,制作石蜡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油红O染色检测大黄素对NASH大鼠肝组织炎症损伤、脂肪变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脂联素受体2(adiponectin receptor-2,AdipoR2)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内ADPN,AdipoR2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能有效改善NASH模型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大鼠体质量,肝指数;大黄素高剂量组ALT、AST、ALP、GGT、TG、T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相对模型组,大黄素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ADPN,AdipoR2蛋白,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能通过上调NASH模型大鼠ADPN,AdipoR2表达,有效改善肝功能、血脂,改善NASH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减轻肝脏炎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高脂诱导的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木犀草素低、高剂量(70,140 m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血脂四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脏匀浆检测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观察肝脏组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以及主动脉根部的油红O染色;通过TUNEL试验检测肝脏细胞的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肝脏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木犀草素能够使肝脏ALT、AST水平降低;提高血清中SOD、GSH-Px,降低血清MDA的表达;改善肝脏中脂质堆积以及脂肪泡的形成,减少主动脉根部的脂质堆积;降低TUNEL阳性细胞数,以及提高肝脏中bcl-2和减少caspase-3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可通过减少氧化损伤来改善高脂诱导的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高脂饮食小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经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0.5、1、2倍等效临床剂量加味茵陈蒿汤组及对照药山楂精降脂片组;另设12只为普食对照组。各组分别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肝组织匀浆上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高脂饮食可导致肝组织SOD活力降低及MDA含量升高;加味茵陈蒿汤及山楂精降脂片均可使肝组织SOD活力提高(P<0.01),并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加味茵陈蒿汤低剂量组可降低肝组织MDA含量(P<0.05),其余各组对MDA含量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能有效改善高脂饮食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对该方药理学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该方防治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caspase-12通路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抗胆汁瘀积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复制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1周后将造模组动物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予以3.5 g/kg茵陈蒿汤灌胃,4周后处死动物,HE、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GRP78、eIF2α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中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P<0.05),但仍重于假手术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GRP78、eIF2α和Caspase-12蛋白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较模型组eIF2α和Caspase-12明显降低(P<0.01)。结论:抑制eIF2α和Caspase-12的活化,从而减少肝细胞凋亡,进而抑制内质网应激在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中的促进作用,是茵陈蒿汤抗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清热利湿与滋养肝肾不同功效古典方剂的干预效应,探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大鼠肝硬化的方证病理学基础。方法腹腔注射DMN4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2周末取6只模型大鼠作给药前观察,其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茵陈蒿汤(yinchenhao Decoc-tion,YCHD)组及一贯煎(yiguanjian,YGJ)组;各组于继续造模同时给予不同方剂的煎剂经口灌胃2周,正常大鼠与模型对照组给予同量等渗盐水,4周末处死大鼠,获取血清与肝组织样品,观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与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免疫印迹检测肝组织α-SM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e-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以及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 fatty acid bindingprotein,L-FAB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YCHD组肝功能显著改善;肝组织Hyp含量与α-SM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显著抑制DMN大鼠肝硬化的形成,而YGJ无明显作用。肝组织TNF-α与PDGF表达在YCHD组显著减少,而YGJ组TNF-α进一步增加,PDGF无明显变化;YCHD组肝组织MDA含量与GST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GSH含量、L-FABP及T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YGJ组仅见GSH显著增加(P0.05)。结论茵陈蒿汤显著抑制DMN大鼠肝硬化的形成;DMN大鼠肝硬化形成期的肝组织炎性病变及其过氧化损伤是茵陈蒿汤清热利湿效应的方证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