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海市长宁区探索了家庭责任医生的服务模式、工作机制、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转变了家庭责任医生的服务方式,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初步建立了家庭责任医生与社区居民的依存性伙伴关系,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其主要的政策经验包括:以家庭责任医生工作室为载体的服务模式、以家庭责任医生为基础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体系、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按照时间路径推进的家庭责任医生社区首诊模式和根据服务对象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路径。长宁区的政策实践也表明,改革的推行需要先期进行机构标准化建设、公益性改革以及全科服务团队的培养,以便为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的政策核心目标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它不仅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的载体,而且是深化全科团队服务的体现。因此,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应定位于服务主体责任的转变和组织管理的创新。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服务模式创新、激励机制改革和家庭医生社区化变革。未来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发展既需要通过家庭责任医生的培养和培训、激励和发展来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在价值,也需要积极争取外部有利的改革环境和配套政策。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医保预付制等政策来完善家庭责任医生制度。  相似文献   

3.
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是贯彻政府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宗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实施居民家庭健康管理服务的制度。上海市长宁区通过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协调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实现社区首诊、逐级转诊的工作目标,为切实发挥居民“健康守护人”和“经费守门人”作用奠定基础。本文介绍了上海市长宁区家庭责任医生制度设计与实施方案,以期为其它地区探索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长宁区是上海市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试验田。2003年,长宁区开始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以全科团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2005年,长宁区明确提出了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支付办法、凸显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等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5.
任何改革在基层的实施都需要转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或微观行为激励机制,不仅确保基层行动者之间的行为策略激励相容,还要确保基层行动者的行为模式与改革政策目标方向相一致。从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实践来看,其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标准化建设与组织确立、服务模式与机制改革、激励设计与内涵建设、平台打造与效能提升。长宁医改在不断深化政策试验与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化解新医改政策实施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新问题及其与环境的相容性问题,以实现医改政策的制度化并为利益相关者的福利改进提供稳定的行为预期,从而不断降低基层行动者对政策实施的潜在抵制行为,逐步地将各类行动者的行为激励引导到与政策目标相一致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1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新医改以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是建立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通过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构建了与城市需求相适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推进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社区卫生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改革,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5年长宁区被列为卫生部第一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上海市政府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区以来,长宁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已经走过了5年多的路程.为了总结长宁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经验,我们将试图回答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具有什么样的创新价值;二是未来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服务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 一、"长宁模式"的价值内核即组织制度创新[1]  相似文献   

8.
探索中国的家庭医生制度模式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政策议题。上海市长宁区是国家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区,也是最早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探索和改革的示范区。自2008年起开始逐步探索家庭医生制度至今已有10年时间,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积累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本专题3篇文章是来自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综合改革十周年的调查,分别从服务模式、政府协同、绩效考核方面,展示了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综合改革的具体做法与政策成效。伴随着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的贯彻落实,中国家庭医生制度的长宁模式将为全国各地的家庭医生制度探索与深化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新医改环境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1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经历了试点、框架建立、机制建设和快速发展三个时期,当前呈现出发展速度快但不平衡、外延发展转向机制建设、基础建设加强但制度建设滞后的特点。在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收支两条线是一种有益探索,但不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唯一途径;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政策的落实,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需要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同步;鼓励社区卫生服务在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的目标下扩大服务范围;社区卫生人才培养滞后于社区卫生发展的状况应该及早改变。展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有信心,敢于创新,不急躁、循序渐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溯源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导向与推进策略。方法复习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改革相关政策文件。结果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概念内涵需要再商榷;相关政策和策略、法律和经济措施需要再明确;社区卫生服务能力需要再提升。结论科学决策,建立机制,回归预防为主、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是新模式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尤其是全科医生执业方式与服务模式改革的实施现状、政策成效与发展策略。方法收集改革的相关指标,如有效签约率、社区定点就诊率、家庭医生定点率和转诊到位率等主要监测指标来考察改革的政策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之后,家庭医生人均有效签约服务人数、有效签约率、社区定点就诊率、家庭医生定点就诊率和转诊到位率等关键指标分别达到了568人、23.00%、74.00%、56.00%和74.00%。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未来家庭医生责任制改革的深化也面临着能力与动力方面的挑战。结论需要围绕组织管理机制、协同服务机制和补偿激励机制"一体、两翼、三个机制"下有价值的服务产出为核心目标来深化家庭医生责任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政府协同式治理是当前我国医改推进的必要支撑和重要方向。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模式发展过程中,通过卫生、医保、民政、财政等部门面向困难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医疗救助+社会组织医疗帮扶"的"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协同治理模式实现了激励相容的可持续发展。十年的改革探索和政策实践表明,卫计委、民政部门精准确定服务人群,医保、财政支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的政策协同,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医疗资源整合支撑,社区健康共建共享是我国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改革的保障,是建立有序、有效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而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制度改革为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长宁区围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家庭医生制度试点工作,从分级诊疗、远程医疗、集约化检验、信息化建设、社区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等方面入手,探索构建了区域医疗联合体,建立了区域医疗卫生协同服务体系,开展相关协同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综合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上海市松江区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转变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的理念,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实现信息化双向转诊和利用信息平台进行考核,缓解了卫生资源短缺、人才不足和绩效考核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功能社区服务的做法及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延伸功能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具有一定启示:大力培养全科医生,推进全科医生多点执业政策落实,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化优势,注重家庭医生服务质量评估,合理分摊家庭医生功能社区服务费用,实现家庭医生服务向其他功能社区(如学校)延伸。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泾社区家庭医生制的供需状况和对策研究。方法以居住新泾社区的居民和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问卷对开展的家庭医生制进行供需状况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要对1~2个居委会进行健康管理,供需状况不对称,但借助供需调查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参考,也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服务。结论家庭医生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将不断探索相关运行的机制和模式,寻求适应社区发展,提高家庭医生积极性,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