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严重创伤患者人口学资料及预后与病情、现场救治措施的相关性,为严重创伤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3年6月福建省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78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车祸患者构成比66.7%、死亡构成比64.9%;车祸伤患者发病集中于18:00-0:00,高处坠落伤集中于10:00-12:00和16:00-18:00;爆炸伤发病集中于10:00-18:00;其他类型集中于6:00-0:00。年龄、休克指数分值、GCS分值、ISS分值是死亡的保护性因素;现场包扎固定、气管插管、补液、吸氧是其危险性因素。结论:不同类型严重创伤的发病时间有差异,预后与现场救治措施密切相关,并受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79例入住我科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突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5.72±15.54)岁,其中31~55岁的患者占54.5%,男女性别比1.05:1.每年2,6,9月为发病最高的月份,1,8,12月份发病最低的月份.平均住院天数为(12.85±5.44)d.疗效方面,痊愈占31.23%,显效占24.34%,好转占22.69%,无效占25.74%.结论 突聋的发生有一定特点,健康教育应针对其发病特点,采取患者健康教育与高发群体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院前预防、住院治疗、院后听力干预一体化模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洁牙术在预防牙周疾病中的作用,对495例行洁牙术的病人进行了分析。发现接受洁牙治疗的病人以男性较多,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牙结石和牙周疾病的症状;高峰组为20岁~、30岁~、40岁~49岁;主动要求洁牙治疗者仅占11.13%;每日刷牙两次及两次以上者仅占45.5%。认为牙周疾病发病率高,其发病与牙菌斑、牙结石关系密切;必须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定期进行洁牙治疗,以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詹爱琴  左维泽  朱会清 《临床荟萃》2005,20(12):685-685
我国自1965年广泛推行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得到有效控制,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将我院2000~2003年收治的128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作一描述,并探讨对于这种变化,我国现行的麻疹免疫策略是否应采取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5.
王璨粲  陈文 《当代护士》2012,2(2):81-82
总结了在喷砂洁牙中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护理配合和心理指导两方面.认为医护人员应该具有高度责任感、耐心细致的护理患者,这对提高洁牙疗效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静脉血栓住院病人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血管外科的169例深静脉血栓住院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特征调查,数据分析用SPSS软件包.[结果]深静脉血栓住院病人的年龄为22岁~83岁,其中61岁~70岁的病人占21.89%,男女性别比为1.28∶1.00,各民族发病从高到低依次为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发病原因最多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占全部病例的38.46%.统计中还发现汉族病人年龄偏大,多合并有慢性老年病,以肾病和心脑血管病多见;维吾尔族以糖尿病并发症多见;哈萨克族病人发病以产褥期妇女多见;反复发作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汉族和回族病人常伴发肿瘤.每年3月~4月为高发月份,发病后平均就诊时间为1 h至1个月, 出院病人无肢体功能障碍,平均住院时间为10.7 d.[结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健康教育应针对深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病人健康教育与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目的是前馈预防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事后控制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并且有利于培养护士的健康教育技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唐英  赵宁 《护理研究》2010,(6):1611-1613
[目的]了解深静脉血栓住院病人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血管外科的169例深静脉血栓住院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特征调查,数据分析用SPSS软件包。[结果]深静脉血栓住院病人的年龄为22岁~83岁,其中61岁~70岁的病人占21.89%,男女性别比为1.28:1.00,各民族发病从高到低依次为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发病原因最多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占全部病例的38.46%。统计中还发现汉族病人年龄偏大,多合并有慢性老年病,以肾病和心脑血管病多见;雏吾尔族以糖尿病并发疽多见;哈萨克族病人发病以产褥期妇女多见;反复发作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汉族和回族病人常伴发肿瘤。每年3月~4月为高发月份,发病后平均就诊时间为1h至1个月,出院病人无肢体功能障碍,平均住院时间为10.7d。[结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健康教育应针对深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病人健康教育与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目的是前馈预防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事后控制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并且有利于培养护士的健康教育技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脂主要成分在张掖人群中的水平、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代谢异常情况.方法 2000~2005年全市六县区6年间的人群血脂进行随机抽样28 155人次,调查涵盖所有年龄、不同职业人群,包括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结果 张掖全区人群血脂异常比例高达40.26%,且以甘油三酯(TC)和极低密度酯蛋白(VLDL)增高明显,分别占37.12%和34.64%.全区人群血糖高于正常者比例为26.38%.结论 提高张掖人群血脂检测率及血脂异常知晓率,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血脂异常控制率,应作为张掖防治非传染性疾病的重点工作;各县区应将VLDL作为血脂主要成分常规进行监测;为今后通过非药物疗法和改变生活方式来有效控制和预防血脂代谢异常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血糖监测和血脂监测同等重要,健康体检中应将此两项生化指标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9.
济宁市2001~200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文国  卜庆联  刘伟 《疾病监测》2005,20(11):584-587
目的探讨济宁市2001~2003年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疫情动态,控制流腮传播蔓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济宁市3年流腮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3年全市共登记流腮病例1431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12.70%。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为主,农村发病明显高于城市,城乡之比为0.41:1,在托儿园所、小学、中学时有多发、暴发疫情。1431例流腮病例中有发热病例1127例,腮腺肿大者1163例,颌下腺肿大者389例,并发症共665例,其中前3位为脑炎372例(55.94%),脑膜炎132例(19.85%),胰腺炎95例(14.29%);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59:1,以1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占该病的96.09%,78.34%的病例集中在6~10岁年龄组,62.47%的患者是小学生。结论6~10岁学龄儿童及农村人口是实施免疫控制策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梅毒检测结果,以了解梅毒的感染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收集728例确诊梅毒且未经治疗的患者。将其按年龄、性别、梅毒种类进行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8例梅毒患者中,隐性梅毒446例(61.26%),显性梅毒211例(28.98%),神经梅毒32例(4.40%),先天梅毒39例(5.36%)。梅毒平均检出率为1.49%。女性患者332例(45.60%),男性396例(54.40%)。男性梅毒患者以20~60岁年龄段多见,而女性以20~50岁年龄段居多。显性梅毒主要发生于20~40岁年龄段;隐性梅毒则在20~60岁多发。结论梅毒检出率逐年上升,以隐性梅毒的增幅最高,青壮年为主要发病群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发生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9月14日~2009年1月6日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免费筛查的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病历,根据发生结石的病例数按1:1比例从无泌尿系结石的婴幼儿中随机抽取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冈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结石组647例,对照组647例,男678例,女616例,平均年龄19.27月。食用高三聚氰胺含量的二三鹿奶粉婴幼儿发生泌尿系结石的OR为6.09(P〈0.01),其中婴儿性别为男、人工喂养的OR值分别为1.39(P〈0.01)和1.61(P〈0.01)。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结石的风险逐渐下降,〈6月、6月-、12月~婴幼儿发生结石的OR值分别是5.23(P〈0.01)、2.73(P〈0.01)、1.60(P〈0.01)。随着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时间的延长,发生结石的风险逐渐增加。食用含i聚氰胺奶粉3个月-、6个月~、12个月~婴幼儿发生结石的OR值分别是2.10(P〈0.01)、2.81(P〈0.01)、4.75(P〈0.01)。结论食用高三聚氰胺含量奶粉(三鹿奶粉)、人工喂养和男性是婴幼儿发生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时间越长、年龄越小,发生泌尿系结石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2.
异位妊娠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4月。2003年12月之间187例住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异位妊娠患者占同期妇科住院患者的8.42%,187例患者中155例行手术治疗,32例患者予氨甲喋呤(Max)肌肉注射行保守治疗,其中2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因血HCG上升明显,异位妊娠包块较前变大而改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成功93.85%。结论异位妊娠发病率增加,早期诊断可增加保留输卵管功能的机会,在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及患者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未育妇女应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122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2组:合并脑卒中的患者(A组,n=17)和无并发脑卒中的患者(B组,n=105).统计腹膜透析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清尿酸浓度的差异.分析年龄、腹膜透析龄、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CRP水平、血清尿酸浓度、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BNP)等指标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共发生脑卒17例,发生率为13.9%,其中男性13例(76.5%),女性4例(23.5%).60岁以上患者发生脑卒中者共11例(64.7%),60及岁以下患者发生脑卒中为6例(35.3%),A组患者平均年龄63.5±10.7岁,B组患者平均年龄52.7±14.9岁,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0.05).血清CRP水平A组(30.1±21.7mg/1)高于B组(12.1±13.3mg/1)、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A组(19.6±4.8umol/1)高于B组(14.8±6.9umo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浓度A组(340.4±71.0umol/l)低于B组(418.4±119.1umo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户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P=0.026),糖尿病(P-0.022),CRP (P=0.001),BNP(P=0.04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P=0.017)均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组腹膜透析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13.9%.高血压、糖尿病、高CRP浓度、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均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危重病监护病房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抗生素经验性治疗、综合性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我院危重病监护病房2000—06-2005—12收治的24例伴有粒细胞缺乏症的危重病惠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粒细胞缺乏症的原因主要为严重感染、化疗后和药物引起;所有患者均有感染,阴性杆菌占50%(17/34),阳性球菌和真菌分别占32.4%(11/34)和17.6%(6/34);生存组与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首选抗生素应用有效率、治疗3d后粒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伴有粒细胞缺乏症的危重病患者的感染中,阴性杆菌感染率最高,阳性球菌和真菌感染率亦有较高比例;首选抗生素应用有效率、治疗3d后粒细胞计数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器官进行支持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组织胞质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310例国内正规期刊公开发表的组织胞质茵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病原体类型、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310例患者中,男女之比接近2:1(214/96).36例合并有免疫功能受损(11.6%);高热262例(84.5%),肝和(或)脾肿大240例(77.4%),浅表淋巴结肿大86例(27.7%).234例(75.5%)经血涂片和(或)骨髓涂片确诊,尸检确诊6例,淋巴结活检和(或)肿物活检和(或)剖腹探查确诊36例;开胸肺活检确诊26例,经皮肺穿刺确诊6例,痰培养确诊2例.非洲型组织胞质菌3例,美洲型组织胞质菌307例(99.03%).播散型组织胞质菌感染269例,肺组织胞质菌病34例,其他类型7例.275例(88.7%)采用了抗真菌治疗;自动出院或死亡53例(17.1%),治愈257例(82.9%).华东和华南地区病例报告居多数.结论 中国大陆以美洲型组织胞质菌感染多见;发病具有性别差异,且以免疫功能健全者居多;临床表现以高热、肝脾肿大和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误诊率高;组织病理学方法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抗真菌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治疗失败率17.1%;疾病分布具有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8310名腹部肿瘤手术患者临床用血资料的回顾性调查,获得该病种临床用血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加强腹部肿瘤手术血液保护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199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施腹部肿瘤手术的患者18310名,根据输血日期和手术日期计算总体和不同年度的手术例数、输血例数、输血率、输血量和输血时间,输血时间分为术前(T0)、手术当日(T1)、手术后d2(T2)、d3及以后(T3),计算不同年度的肿瘤手术例数、输血例数、输血率、输血量和输血时间。结果腹部肿瘤手术患者RBC、FFP输入例数分别为7229、1609例,输入量分别为6288、1421L;腹部手术例数逐年递增,RBCs输入例数及输入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输入率在波动中呈现逐年下降的趋,从1996年的82.59%降至2007年的30.11%;2004年后FFP输入例数、输入量及输入率急剧上升,输入例数2007年较1996年提高16倍,输入量增加37倍,输入率提高9倍,明显高于RBCs的增加幅度。74.38%的RBCs集中在T1时间段输入,FFP主要在T1及T3时间段,分别占总用量的34.73%、47.64%,明显高于T1、T2时间段(P<0.05)。结论在腹部肿瘤手术总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RBCs输入率却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提示本院血液保护工作初见成效,但FFP滥用的可能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自身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难治性腹水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自身腹水浓缩回输术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白蛋白与相关药物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997年~ 2 0 0 1年的肝硬化腹水浓缩回输病例 31例为研究组 ,以同期传统方法治疗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 31例为对照组 ,对两组病例的相关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回输前血浆白蛋白 2 8.73± 3.97g /L ,回输后为 30 .73± 5 .16 g /L(P <0 .0 5 ) ,两组住院天数分别为 38.97± 30 .81d和 37.74± 17.93d(P >0 .0 5 ) ,住院期间白蛋白用量两组分别为 1.0 6 5± 0 .85 1g /d和 1.4 5 1± 1.4 5 3g /d(P >0 .0 5 ) ,血制品用量分别为 11.4 4± 2 1.38ml /d和 14 .0 8± 2 4 .0 4ml /d(P >0 .0 5 ) ,口服呋塞米用量分别为 2 8.5 5± 2 3.4 4mg /d和 2 9.83± 2 8.2 9mg /d(P >0 .0 5 ) ,注射呋塞米用量分别为13.5 6± 16 .0 9mg /d和 17.5 6± 34.0 2mg /d ,螺内酯用量分别为 99.87± 5 3.4 4mg /d和 76 .4 2± 5 1.6 1mg /d(P >0 .0 5 )。结论 :自身腹水浓缩回输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血浆白蛋白 ,且不会增加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率 ,但是与传统方法比较并不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不能节约白蛋白及相关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1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治疗的137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7例卵巢癌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住症为37例(27%),肿瘤大小约5~15cm。76.2%为单侧肿块。3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卵巢内膜样癌(50.6%)、卵巢透明细胞癌(31.2%)、浆液性癌(13.3%)及其他(4.9%)。小于50岁的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6例,发生率为43.2%;而大于50岁的此类患者10例,发生率为27.0%。绝经状态与发生率无明显关系(分别为13.3%和15.9%)。30例首次手术行肿瘤细胞减灭术,4例复发后转来我院再行肿瘤细胞减灭术。60%的患者均切除干净或基本切除。95%的患者进行了以铂类或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其中9HD%的患者用化疗6疗程或以上。随访中,采用B超结合CA125的测定,特异性为57.9%。结论:随着子宫内异症发病率的增加,应高度重视其恶变问题。临床工作中,对子宫内异症的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B超筛查结合CA125的定量测定有助于及时发现子宫内异症的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e work reported here was to describe the sonoelastographic appearance of the plantar fascia of healthy volunteers and patients with fasciitis. Twenty-three healthy subjects and 21 patients with plantar fasciitis were examined using B-mode and real-time sonoelastography (RTSR) scanning. B-Mode examination included fascia thickness and echotexture. Echogenicity and echovariation of the color histogram were analyzed. Fasciae were classified into type 1, blue (more elastic); type 2, blue/green (intermediate); or type 3, green (less elastic). RTSE revealed 72.7% of fasciae as type 2, with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fasciitis (χ2 = 3.6, df = 2, p = 0.1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lor histogram reveale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tensity of green (mean = 77.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71.9–83.6) and blue (mean = 74.2, 95% CI = 69.7–78.8) in healthy subjects. Echovariation of the color red was 33.4% higher in the fasciitis group than in the healthy group (95% CI = 16.7–50.1). Sonoelastography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chovariation can be a useful tool for evaluation of plantar fascia pathology.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按1∶2的比例进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质相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调查的人样本群中确诊的MCI患者81例,对照为同人群中符合匹配条件的认知功能正常者162例。用SAS8.2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丧偶或离异、经历负性生活事件者患MCI的危险较大,OR值(95%CI)分别为1.770(1.157~3.516)、1.875(1.015~3.464),兴趣爱好与MCI呈负相关,其OR值为0.320(0.173~0.594)。结论离异或丧偶、负性生活事件可增加AD患病的危险性,兴趣爱好可能对MCI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