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沙井镇2001~2005年8例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深圳市沙井镇5a内活产总数18469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43.32/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占53.53/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与与文化程度、计划生育、接生法、怀孕次数、分娩次数和产前检查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是杜绝非法接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控制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1年~2005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市朝阳区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区2001年~2005年五例孕产妇死亡.及对2001年。2005年我区流动人口17例孕产妇死亡,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朝阳区五年内,奉区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14.93/10万。前三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妊娠离血压综合征、脑出血、异位妊娠。朝阳区五年内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51/10万。前三位死亡原阂依次为:产科出血、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结论我区的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异位妊娠、脑出血。需进一步提高产前检查的质量与数量,加强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和危重症抢救,可进一步降低我区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吴忠市孕产妇死亡因素和变化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吴忠市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及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结果 6年间活产数为82148例,孕产妇死亡27例,年平均死亡率为32.87/10万。死亡率从2006年的43.15/10万下降至2011年19.71/10万;产科出血和羊水栓塞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崇州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便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按照<四川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崇州市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对每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现场调查和专家评审.结果 2001~2010年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5.87/10万,前后5年对比,崇州市孕产妇死亡率由35.26/10万下降到18.48 /10万,下降幅度为47.59%;孕产妇死亡第一位原因是产科出血,其次是内科合并症.结论 加强高危孕产妇筛查,加强流动孕产妇管理和贫困孕产妇救助,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全社会重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关健.  相似文献   

5.
周晓军  陈凤娴  沈奕  王岚 《重庆医学》2009,38(24):3092-3094
目的 分析重庆市1999~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死亡孕产妇接受卫生保健情况,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死亡评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1999年的79.01/10万下降到2008年的35.20/10万, 首位死因一直是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接受产前保健服务差,计划外生育对孕产妇死亡率有重要影响.结论重庆市孕产妇死亡率有自身明显的特点.建议从加强产前保健服务、加强助产技术和计划外生育管理等方面着手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浙江省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1∶4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浙江省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为病例组,符合配比条件(单胎、年龄、分娩医院、妊娠周数)的流动人口非死亡孕产妇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孕产期保健情况、分娩情况等.结果 共收集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病例72例,符合匹配条件的对照288例.两组在社会人口学、孕期保健,妊娠并发症等因素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无检查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产前检查次数是影响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通过产前检查加强流动孕产妇孕产期保健水平是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阆中市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本地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为各级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0-2008年所有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年来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67.38/10万,近两年有所下降,产科出血位于死因的第一位。结论本市孕产妇死亡率超过本省及全国监测值,应引起当地各级部门的重视,切实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基层产科建设,发展地方经济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泉州市2009年~2016年孕产妇死亡率、孕期保健情况及死亡原因,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09年~2016年泉州市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个案调查报告、市级评审结果、WHO十二格表。结果: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8.75/10万,呈下降趋势,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36.54/10万,波动较大;死亡孕产妇平均年龄为29.6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76.53%,外来户口与常住户口在孕产次、孕产期保健情况上有明显差异;直接死亡原因占46.38%,间接产科原因占53.62%;WHO十二格表结果显示孕产妇死亡主要与个人家庭的知识技能(51.28%)、医疗保健的知识技能(41.03%)及个人家庭的态度(16.67%)有关。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强化孕前保健的重要,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及完善危重症孕产妇转诊网络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闻亚浓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17-2218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余姚市2011年-2013年围生儿死亡评审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3年间围生儿死亡307例,围生儿病死率本地户籍为5.62‰,非户籍人口11.85‰。围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为胎儿畸形,其次为胎盘脐带因素。结论规范孕期保健,提高产科及儿科质量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非户籍人口孕产妇管理仍然是我市孕产妇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把非户籍孕产妇保健管理纳入本地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实行流动人口孕妇首诊负责制及属地化管理,是降低流动人口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时了解分析临洮县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的影响因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干预措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打下基础。方法:收集2001~2006年临洮县死亡孕产妇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寻找死亡原因。结果:2001~2006年的孕产妇平均死亡率108.00/10万,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内科并发症。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强化县乡两级产科建设管理及人员培训,实行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转诊,建立有效的高危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对高危孕产妇诊断准确、转送接诊及时,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胡祥莲 《吉林医学》2011,(11):2176-2177
目的:总结分析平利县2004年~2010年导致孕产妇死亡原因以及相关因素,探索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取回顾性统计调查分析方法,对平利县2004年~2010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7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是143.26/10万,77.57/10万,171.82/10万,69.30/10万,70.82/10万,59.88/10万和53.1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偏高。可避免死亡8例,占88.88%,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1例,占11.11%。结论:平利县孕产妇死亡率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今后首先要加强加大健康教育,加大孕产妇系统管理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农村重大公共卫生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孕产妇基本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吉县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提出有效干预措施和方法,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西吉县2003-2012年10年间死亡的53例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西吉县孕产妇死亡率从2003年的107.05/10万下降至2012年的39.64/10万,平均死亡率为68.82/10万。10年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死亡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和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性,提高产科质量,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大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近十年来我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死因构成及其他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2010年收集的卫生常规报表及年报质量控制资料、孕产妇死亡个案及调查附件、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等.结果2000-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89.51/万、154.94/万、188.91/万、164.32/万、140.17/万、178.36/万、72.6/万、48.63/10万、30.56/10万、14.84/10万,自2000年的189.51/10万降至2010年的14.84/10万,下降了92.17%,成效显著.孕产妇死亡率与经济和文化水平、计划生育政策、卫生资源和产科服务技术水平及交通和通迅等因素有关.结论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建议增加卫生经费的投入,改善卫生服务设施,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率;加强对卫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知识技能水平;加强围产期的保健服务,及时发现和纠正高危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0年间我县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方法 收集1999年-2008年我县孕产妇死亡资料共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 结果 我县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整体下降趋势,但存在不稳定因素,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盘因素,前后5年无明显改变.前5年流产占第3位,后5年羊水栓塞占第3位. 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41.45/十万,其中前5年死亡数为45例,死亡率为154.39/十万,后5年死亡数为35例,死亡率为127.68/ 十万.结论 加强母婴保健综合管理,提高孕产妇管理质量,重视产科服务人员专业技能综合培训,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红  周明 《重庆医学》2005,34(1):114-116
目的探讨重庆市渝中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该区2001~2003年发生的23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年中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37.44/10万,产科原因14例 (60.87%),间接产科原因9例(39.13%).结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褥感染.计划外怀孕是影响我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切实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有利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李青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140-141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孕产妇保健工作的缺陷,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市2000~2008年间死亡的234例孕产妇病例的死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安阳市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59.99/10万下降至2008年的27.57/10万,下降幅度54.04%;但有明显不稳定性。孕产妇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结论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加强各级医院产科建设,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规范高危孕产妇转诊的绿色通道,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孕产妇保健工作的缺陷,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市2000~2008年间死亡的234 例孕产妇病例的死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安阳市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 2000年59.99/10万下降至2008年的27.57/10万,下降幅度54.04 %;但有明显不稳定性.孕产妇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结论 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加强各级医院产科建设,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规范高危孕产妇转诊的绿色通道,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造成藏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全州4个县妇幼保健院信息科提供的各项信息进行调查核实,总结分析。结果:1996年1月—2007年1月,12年间全州藏区活产妇44 838列,孕产妇死亡76例,孕产妇死亡率169.49/10万,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直接产科死因占84.21%,藏族死亡率239.41/10万;文盲死亡率250.7/10万;死于途中及家中占53.94%;农牧民占81.57%。结论: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藏区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水平,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固原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对固原市4县1区的孕产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d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原因而造成死亡者进行监测。固原市2000-2007年活产数202684人,孕产妇死亡147例,年平均死亡率72.53/10万,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112.30/10万下降到2007年51.66/10万,下降了54.0%,2007年与2000年相比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χ2=5.581,P<0.05);孕产妇死因占前三位的依次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产褥感染。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措施是强化医疗保健医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加强孕产妇产前、产时和产后保健质量管理,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监护,提高住院分娩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沈阳市近10年来孕产妇的死亡率及死因情况。方法 收集1991—2000年沈阳市孕产妇死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沈阳市活产数为474314例,孕产妇死亡数为129例,死亡率为27.20/10万,其中城市死亡率为23.28/10万,农村死亡率为29.51/10万,孕产妇死亡发生率的变化趋势近4年有明显下降,而且城市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及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却呈逐年上升趋势。10年间孕产妇死因总的顺位羊水栓塞为首位,但10年间孕产妇死亡首要原因变化趋势已由羊水栓塞逐渐转化为妊娠期合并肝病、心脏病等情况。结论 加强农村及流动人口的孕产妇保健工作及解决农村乡镇医院和接生员的规范用药,提高业务水平极为重要,同时要做好不宜妊娠人群的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