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拟诊冠心病或确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340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120例)、单支病变组(78例)、双支病变组(66例)和三支病变组(76例).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脉狭窄程度.以Gensini积分为因变量,年龄、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主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冠脉病变支数为自变量,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结果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SBP、PP、TG、HDL-C、冠脉病变支数与Gensini积分有关(r分别为0.20、0.28、0.15、0.19、0.57、-0.18、0.79,P均<0.05);校正年龄性别后,仅PP与Gensini积分仍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脉压、年龄、吸烟史为影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Gensini积分)=16.018 +0.603×年龄(岁)+2.078×吸烟史(年)+0.298×PP(mmHg).结论 主动脉PP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0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2型糖尿病病史、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行动态血压监测,按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形组(n=120)和非杓形组(n=180).以Judkins 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血管解剖分布计算Gensini评分.结果 非杓形组Gensini评分(34.25±10.15)显著高于杓形组(25.13±7.2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周津  曹路  刘寅 《山东医药》2010,50(37):58-59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主动脉脉压(PP)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报道336例CHD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四组,检查其Gensini积分(表示冠脉狭窄程度)及主动脉SBP、DBP、PP,分析各因素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PP≥60 mmHg患者的CHD发生率明显高于PP<60 mmHg者(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SBP、PP、TG、冠脉病变支数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HDL-C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均<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HDL-C、PP与冠脉狭窄有相关性(P<0.01或<0.05).结论 PP预测CHD的价值优于SBP、DBP,对CHD的早期防治及预后判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脉压/平均动脉压比率(PP/MA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冠心病(CAD)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病人90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AD组(56例)及对照组(34例)。术前分别测定病人的身高、体质量、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肌酐(Scr)、尿酸(UA)等指标,术中测量主动脉血压值,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病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2组病人的BMI、LDL-C、PP、PP/M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A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P/MAP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71,P0.01),校正LDL-C、BMI后,两者仍呈明显的正相关(r=0.36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LDL-C、PP/MAP是CA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PP/MAP与CAD明显相关,PP/MAP可能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脉压(P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57例入选患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并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对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记分,测量外周肱动脉血压并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统计分析P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中,随病变支数的增加、病变范围的增大以及冠脉狭窄程度危险分级的增高,PP逐渐增高,其中左主干病变者PP最高。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PP每增加10mmHg,对数转换的Gensini积分平均可增加0.128(P=0.007)。SBP在总体冠心病患者中显著高于正常者,但各亚组与正常者差异不大,仅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单支病变组。各组平均动脉压未见有统计学意义,DBP则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结论在冠心病人群中,PP与老年冠心病患者(≥60岁)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独立相关,且相关性优于SBP及DB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脂谱中部分指标及比值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胸痛接受冠脉造影的221例患者,其中174例STEMI患者作为试验组,47例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测量空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并通过Gensini评分衡量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两组间年龄、高血压、吸烟、D-二聚体、肌钙蛋白、TC、LDL-C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发现,TC、LDL-C、TC/TG、TG/LDL-C、LDL-C/HDL-C均与Gensini评分有相关性,其中TC、LDL-C、TC/TG、LDL-C/HDL-C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TG/LDL-C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后,LDL-C/HDL-C与Gensini评分仍呈正相关(R~2=0.146,β=0.383,P=0.020),LDL-C/HDL-C也是Gensini评分的危险因素(OR=1.538,95%CI:1.117~2.119,P=0.008)。结论:STEMI患者LDL-C/HDL-C比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象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66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96例,无糖尿病者170例。计算冠脉病变支数和进行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和三支病变者明显多于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0.05);简单直线相关分析表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等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均<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将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4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SCH组52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EU组)7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Gensini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CH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并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冠脉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CH组女性占比、TSH水平、冠心病发病率及Gensini评分均高于EU组,而吸烟史占比低于EU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H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SH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SCH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TSH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各风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Gensini评分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级,对比分析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脂蛋白(Lp)A水平、血浆载脂蛋白(Apo)A-I水平在轻度和重度组中有差异,年龄、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Apo C-Ⅲ有相关性。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血浆Apo A-I水平与冠脉病变呈负相关,Lpa水平与冠脉病变呈正相关。结论年龄、糖尿病史、HDL水平异常是冠心病进程中的危险因素。TG、TC和Apo C-Ⅲ具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61例,单纯冠心病组患者69例。所有患者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Gensini冠状动脉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hs-CRP、FPG水平和Gensini冠状动脉积分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Gensini冠状动脉积分呈正相关(t=2.22,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V)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的相关性及特点,为临床进一步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入选疑诊冠心病并行冠脉造影术患者160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78例,年龄40-78(55±10)岁,分为四组:A组(无糖尿病及冠心病,对照组)、B组(无糖尿病有冠心病)、C组(有糖尿病无冠心病)和D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每组各40例。检测患者cfPWV;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Gensini评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cfPWV与年龄、血脂、血压、Gensini积分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四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吸烟率、BMI、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TG、TC及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cfPWV最快,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B组与C组cfP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cfPWV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PWV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1、0.229、0.281和0.348,P均〈0.05)。D组患者cfPWV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08,P〈0.叭);D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cfPWV和Gensini积分明显增高。cfPWV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cfPWV可作为一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无创性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pluse pressure index,PPI)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年4月~2013年4月实施冠状动脉造影(CAG)的高血压患者355例。根据CAG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n=237)及非冠心病组(n=118)。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计算脉压指数(PPI,PPI=PP/SBP)。分析上述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PP及PPI水平更高,分别为(77.8±8.7)mmHg vs.(64.7±7.6)mmHg,(0.52±0.08) vs.(0.4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患者中,PPI值越高,患者冠脉病变数值越高(P<0.0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 PPI(OR=1.39)、PP(OR=1.23)、SBP(OR=1.27)均为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 PPI值有助于预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脉造影患者血糖、血压、吸烟史、年龄、性别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长海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230例疑似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采集病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吸烟、高血压病、收缩压、舒张压、2型糖尿病病史;测定肝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r-GT、血脂,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fBU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以SPSS12.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两组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组均数进行ANOVA方差分析,对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老年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AS组)年龄较无病变组(C组)大,且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发病率AS组较C组高,血AST、r-GT、空腹血糖亦高于造影阴性对照组(P〈0.05)。但两组中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肌酐等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四组后发现,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AST、总胆固醇(TC)、FBG水平均有所升高。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脉病变程度与TC、AST、r-GT呈线性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结论年龄、性别是老年冠心病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冠心病发病率增高。老年冠心病发病率在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与女性雌激素的代谢效应有关。在其他危险因素中,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压、肝酶升高、血脂在老年冠心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137例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T2DM组)及非糖尿病组(NDM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及CA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的高血压、高血糖症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DM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0.05);T2DM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C型病变均高于NDM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酸(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TC、TG、LDL-C均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也比后者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存在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尿微量白蛋白(M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共入选患者208名,平均年龄为(65.4±10.6)岁,其中高血压患者149人(71.6%),冠心病患者125人(60.1%)。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入选因怀疑或为排除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并排除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于静息状态下留取随机尿标本测白蛋白和肌酐,并计算二者之比值(ACR),ACR〉30mg/g且〈300mg/g判断为MA阳性。并采用修正的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结果尿MA阳性和阴性组在年龄、性别、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上的差别具有显著性。冠脉病变程度不同的患者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hsCRP、ACR、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他汀类的使用差别有显著性。相关分析发现ACR与Gensini评分间呈显著正相关(r=0.232,P=0.001)。以Gensini评分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LDL-C、HDL-C、HbA1c、hsCRP、ACR为自变量建立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显示性别、ACR、LDL-C为Gensini评分的独立预测因子(B值分别为-25.0,0.3,9.2;P值分别为0.002,0.006,0.041)。结论M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ACR、性别、LDL-C均为Gensini评分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4h动态脉压(24hP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拟诊冠心病患者230例。入选患者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冠脉Gensini评分。比较冠状动脉正常者与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病变患者24hPP水平差异;比较24hPP50 mmHg组和≥50 mmHg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与24hPP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双支及三支病变组24hPP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24hPP≥50 mmHg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率及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24hPP50 mmHg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24hPP是冠状动脉发生狭窄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95%CI:1.07~1.53)。结论 24hP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11月在我科治疗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60例,按有无并发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30例)和单纯冠心病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空腹静脉血HMGB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等指标,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糖尿病组血HMGBl、hs.CRP、FBG、HbAlc均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均P〈0.05);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Gensini积分和三支病变均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HMGBl、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指数(BMI)显著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并发2型糖尿病将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糖尿病患者血清HMGBl水平升高不仅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也是反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广泛弥漫和严重病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ACS患者209例,被分为两组:ACS合并糖尿病组(观察组,73例),ACS无糖尿病组(ACS对照组,136例)。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其冠脉病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三支病变(50.68%)、弥漫性病变(27.22%)以及Gensini积分(24.21±4.3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15%,16.09%,(18.53±3.59)分,P〈0.05~〈0.0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观察组高血压的合并风险比值(OR)为1.455,P=0.013,甘油三酯OR为1.930,P=0.003,总胆固醇OR为1.552,P=0.006,均为其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复杂、严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合并高血压病史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79例,根据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和非早发冠心病组.统计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每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TG水平显著高于非早发冠心病组(P<0.05).与非早发冠心病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二者在受累冠状动脉部位上并无差别.非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平均Gensini积分高于早发冠心病组(1.97±0.82比1.66±0.93,P=0.003;8.72±6.21比48.65±8.9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95%CI:2.342~10.420,P=0.000)、吸烟(95%CI:9.468~31.220,P=0.000)、早发冠心病家族史(95%CI:8.120~23.480,P=0.001)、TG(95%CI:1.224~5.465,P=0.001)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是以单支病变为主.男性、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TG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戒烟、降低TG能够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共1 394例,根据患者入院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检查结果分为肾功能正常(n=671)、轻度肾功能减退(n=253)和中重度肾功能减退(n=62)三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各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病比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力衰竭病史、脑血管病史、SBP、HbA1c、TG、TC和LDL-C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余两组高,2支病变(P=0.001)、3支病变(P=0.001)、左主干病变(P=0.001)、LAD近端病变(P=0.027)以及开口病变(P=0.005)所占比例显著升高。多因素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RR=2.33,95%CI:1.74~5.10)。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