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钙磷代谢紊乱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其可增加血管钙化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与血液透析患者患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相关。血液透析治疗影响透析患者的钙平衡,透析时钙离子的交换取决于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与患者游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血液透析治疗37例75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死亡原因.结果 血透能有效延长75岁以上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存活期≥12月与<12月的患者比较,开始透析前年龄越小,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蛋白水平越高;贫血程度较轻,而透析期间的营养状况越好;透析更充分,心血管并发症和感染越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分析表明透析前年龄、原发病为糖尿病、透析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或感染、血浆白蛋白水平、贫血纠正程度等是高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透析是治疗高龄(≥75岁)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梁梅梅  覃香芬  张运凤  覃廖缓  赖月玲 《内科》2010,5(2):230-230,F0003
在临床工作中,对有出血倾向或出血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常采用无肝素透析,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发生或出血加重,而无肝素透析最主要并发症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的效果,又造成患者失血。为了使元肝素透析顺利进行,减少或消除凝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钙、磷及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差异。方法 以98例透析龄>3月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患者透析龄的长短将患者分为透析龄<12月组、12月<透析龄<36月组以及透析龄≥36月组;生物化学仪分析各组间血钙、血磷、血肌酐、尿素氮等,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透析前iPTH水平。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随透析龄延长iPTH 水平逐步升高 (P<0.05);在短透析龄(透析龄<36月)患者中糖尿病患者iPTH水平低于非糖尿病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回归分析显示,iPTH与血磷和透析龄相关。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iPTH水平随透析龄延长而升高且与高血磷相关。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竭117例血液透析时机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调查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时机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 2 0 0 1- 0 12 0 0 2 - 12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 117例非糖尿病性CRF患者开始透析时肌酐清除率 (Ccr)、血肌酐 (Scr)、尿毒症症状、并发症以及首次透析的情况 ,比较不同透析时机患者间的差别 ,分析影响透析时机的因素。结果  (1)进入透析时Ccr为 (4 18± 3 2 6 )mL/min。 (2 ) 87 18%患者有明显尿毒症症状 ;5 5 0 0 %营养状态下降 ;71 79%出现心、脑并发症 ;2 7 35 %需急诊透析。 (3) 83 76 %患者透析时机过晚 ,原因以CRF发现过晚最多见 (76 5 2 % )。结论  (1)近 2年开始血液透析的CRF患者多数透析时机过晚。 (2 )健康宣教、疾病筛查以及医疗保健是影响透析时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因并发症或合并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降低该类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因各类并发症或合并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性别、年龄、透析龄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临床特征差异。结果133例患者中,住院病因前3位分别是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动静脉内瘘失功。≥60岁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增高。透析龄〉60个月者心脑血管疾病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发生率显著增高。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是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结论肺部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住院病因及死亡原因;年龄和透析龄可能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干体重、体重指数、超滤量、透析体重下降率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指数spKt/V)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干体重、体重指数、超滤量、透析体重下降率的相关性。结果 体重指数、干体重与透析充分性呈负相关(P<0.01),超滤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体重下降率与透析充分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维持BMI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同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限制应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218例,按照透析方式的不同分成血液透析组(n=143)和腹膜透析组(n=75),使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血液透析组情绪状态、社交能力、生理疼痛程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腹膜透析组(P0.05);两组是否患有原发性糖尿病及是否失业均会对SF-36总分及各项指标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经多元回归统计,透析方法、原发性糖尿病、失业、文化程度是透析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腹膜透析的综合疗效高于血液透析,糖尿病及失业可以影响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但约有70%的透析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头痛〔1〕,其中血液透析头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腹膜透析。透析性头痛包括:(1)原有头痛病史的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或其后头痛发作;(2)原来无头痛的患者出现与透析直接相关的头痛。有研究发现,第二种类型头痛的患者约占血液透析的20%。目前,透析性头痛的病因、发病机制不清,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综合国内外相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是利用现代医学生物工程技术来清除人体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但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医学生物工程材料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方式的选择也逐渐增多,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对老年透析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静脉穿刺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上臂中下1/3处扎上止血带,用16号或17号内瘘针直接穿刺肘正中静脉,穿刺成功后将上臂止血带换成弹力绷带,模仿献血员献血时手部握皮球或橡皮圈,不断做握球运动,作动脉端引血,静脉端选择另一侧肘正中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穿刺.双静脉穿刺的透析方法、透析时间、透析频率、使用的透析器及抗凝方法均与同期其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同.结果 长期采用双静脉穿刺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例,占本透析中心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4.84% (18/372).使用时间6~85个透析月,透析前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铁蛋白及钙、磷、血红蛋白等指标以及在线KT/V值与同期其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静脉穿刺操作简单,无血管通路及心肺再循环,透析效率高,对一些无法建立理想长期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1个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该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血压节律可能存在的异常并讨论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于透析间期(透析前1d)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非高血压组、高血压控制组及高血压未控制组。监测或评估3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肌酐(Scr)、透析充分性标准(Kt/V)、血清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IDWG)、Morisky依从性评分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置管部位透析连接方式对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血糖值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长期颈内静脉置管、临时颈内静脉置管、临时股静脉置管和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全部患者的透析连接方式均采用正向连接置管动静脉端和反向连接置管动静脉端各1次,透析2 h后分别采集患者手指末端和透析血路管动脉端血液进行血糖值的测量,分析不同置管部位透析连接方式对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血糖值的影响。结果 4种置管方式在正向连接进行血液透析时,患者手指末端采血血糖值与透析血路管动脉端血糖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时股静脉置管反向连接进行血液透析时,患者手指未端采血血糖值明显高于透析血路管动脉端采血血糖值。结论长期颈内静脉置管、临时股静脉置管和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透析连接方式对患者血糖值并无太大影响,而临时股静脉反向连接进行血液透析时,反向连接对患者的手指末端采血血糖值明显高于透析血路管动脉端采血血糖值,值得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患者是否应当接种乙肝疫苗姚小丹,徐斌关键词血液透析;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慢性肾衰患者(特别是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肝病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出很多,严重地影响了透析患者的长期预后。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这些慢性肝病一个举足轻重的病原。在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是透析患者维持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水处理系统是血液透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透析治疗需要大量的水,患者每周三次常规透析接触水约300 ~400L.如果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透析用水细菌菌落数应< 200 CFU/ml;内毒素水平<2 EU/ml),透析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不但影响透析液电解质浓度,对透析设备造成损害,更严重的是有害物质通过透析膜弥散直接进入患者体内,即使是较低浓度的有害元素,长期蓄积也会导致慢性中毒;导致患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透析质量及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年龄25~ 28岁,平均56.1岁;透龄3~80个月,平均19.13个月.观察透析前后血磷水平变化,对血磷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透析后血磷水平低于透析前(P<0.01).透析前血磷值、肌酐下降率、透析器膜面积、有效血流速、血室容积、红细胞压积与血磷下降率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示透析前血磷、肌酐下降率、有效血流速、透析器膜面积是血磷下降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 透析前血磷、肌酐下降率、有效血流速、透析器膜面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下降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7,(3)
目的分析单中心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提高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2004~2014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APD治疗的513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有转血液透析、肾移植治疗和死亡;转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原因为腹膜炎、透析不充分、引流不畅等;年轻、身体基础条件好、基础并发症少、经济条件较好、有合适肾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治疗;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重症肺炎等。结论透析不充分和感染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转肾移植治疗的主要原因;年轻、身体基础条件好、基础并发症少、且经济条件较好、有合适肾源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治疗;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重症肺炎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和非透析日疲乏轨迹的潜在类别及其疲乏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2月至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银川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6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简易疲乏量表调查患者在第1周、第3周、第5周透析日与非透日的疲劳水平,采用增长混合模型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识别出患者透析日与非透析日疲劳轨迹均分为2个潜在类别,透析日分为疲乏升高组(45.9%)、疲乏减轻组(54.1%);非透析日分为疲乏减轻组(40.5%)、稳定疲乏组(5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日的两个轨迹类别在性别、透析年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透析日的两个轨迹类别在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日与非透析日疲劳程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为自我管理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方式选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99例和对照组97例。实验组采用行为自我管理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干预时间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第6个月治疗依从性、急诊或住院血透、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内瘘功能、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急诊或住院血透、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自我管理方法能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透析过程健康行为的选择,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血液净化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最常用的仍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但是,下列一些情况通常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①初次血液透析或急性肾衰急诊血液透析的患者,这是目前使用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最常见的情况;②临时性血液净化治疗,例如药物或毒物中毒的血液灌流,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移植受者群体反应抗体滴度过高和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等采用血浆置换治疗;③瘘管未成熟需要透析,内瘘狭窄血流不足或内瘘闭塞患者的血液透析;④一些无法制作内瘘,而且不能采用或者不愿实行腹膜透析的特殊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带涤纶套的深静脉导管;⑤某些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延迟恢复,或者发生排斥反应或急性肾小管坏死,需要血透过渡而患者无瘘管或者瘘管已闭塞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