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系统指标作为多种疾病的免疫诊断标准,其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病、发病进程及预后评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探究免疫系统指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疾病的关系有助于疾病的提早预防与及时诊断,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为广泛的方法手段,对疾病的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Th17细胞是不同于Th1、Th2细胞的辅助性T细胞,由,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IL-17F、IL-21、IL-2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在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与皮肤疾病关系的研究可进一步阐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免疫系统的异常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TLR4是机体重要天然免疫受体分子之一,可识别内源性、外源性配体,并通过信号转导机制引起NF-KB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活化,启动和调节天然免疫并诱导获得性免疫反应。本文就TLR4目前的研究进展及在EMs发病机制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综述,以促进对其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2021年,免疫学在基础理论研究和转化应用方面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深化了对免疫应答及其调控基本原理的认识,并为揭示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疾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方法策略.基础理论方面,天然免疫识别与炎症应答、细胞死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免疫学效应以及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交叉调控等领域取得诸多创新性成果;临床转化应用方面,新...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Allergie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AR是一种与免疫系统紊乱有关的疾病类型,各类细胞因子参与了AR的发病机制。本文以AR患者和正常体检者为对象,通过检测正常体检者及AR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IL-4含量,探讨TNF-α、IL-4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免疫治疗的机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免疫调节功能障碍在IBD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 Th)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Th细胞分化不受调控及其细胞因子过度激活时, 免疫系统会转变成促炎状态, 进而诱发自身免疫性炎症。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7细胞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了IBD的发病。这些发现使Th17细胞及调节其发育和功能的途径成为治疗的靶点。文章就Th17细胞在IB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炎症是宿主抵御病原体入侵、感染和损伤的关键,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也对机体造成损伤。过度的炎症反应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免疫系统则形成多种监控机制抵抗炎症反应。IL-10作为一种抗炎细胞因子,能从多个环节影响机体免疫反应。本文从中枢神经系统中IL-10生成的分子机制及其对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阐述IL-10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而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丛的参与下,启动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和炎症,从而出现临床症状.其中免疫异常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自身抗体、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环氧合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等.本文综述了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临床器官移植是许多系统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免疫系统的激活在器官移植中也起到了很重要作用.补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了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免疫系统激活的调控,因而对补体在器官移植中的损伤机制及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Toll样受体在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的Toll样受体(TLR)家族具有模式识别受体的功能,其可以识别微生物的保守分子成分,启动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从而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利用TLR敲除的动物或细胞模型进行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TLR在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毒与宿主细胞的TLR结合后,通过NF-κB或IRF-3的信号路径激活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激发免疫应答.研究TLR如何与病原体结合及如何激活下游基因对深入认识病原体所致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应答及病理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病毒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或免疫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出现,人类基因组中证实存在一类没有蛋白编码功能、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经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与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然而,lncRNA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研究尚属一个新兴领域,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lncRNA亦参与了免疫调节的过程,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免疫系统中lncRNA功能的阐述将有助于理解各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炎性体是一类细胞内的大分子多蛋白复合体,通过调节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的活性而进一步调节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成熟和释放,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炎性体作为细胞内病原体感染和宿主自身产生的危险相关分子的感受器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包括脑膜炎,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本文就不同炎性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及炎性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曾被认为是一种病因单纯疾病,近些年研究表明,是由多原因导致的视神经永久性损伤和视野丢失的一类疾病。而免疫系统在青光眼的视网膜视神经损害中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双重的。一方面自身免疫机制引起视神经损伤可以由自身抗体直接导致,也可以间接模拟对敏感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另一方面,免疫系统监督和调节可以对应激作出反应,从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了解免疫系统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于预防及治疗青光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IL-17F与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17F是IL-17家族中一个新近发现的成员,目前认为其是促炎症细胞因子并与IL-17A有着相似而又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作为Th17细胞所分泌的另一重要细胞因子,IL-17F可诱导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免疫细胞应答及炎症反应,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IL-17F将为进一步揭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近来人们发现某些细胞因子的遗传多态性与哮喘的发病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拟就IL-4和IL-1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属于副粘病毒科的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是引起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近年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在RSV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机体的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Th1-和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决定机体抗RSV感染免疫应答类型,细胞因子表达谱影响疾病发病机制和慢性程度。因此,了解RSV感染中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机制,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控制RSV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论述了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在抗RSV感染应答中的作用,以及细胞因子信号抑制(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蛋白在调节这些免疫应答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程怡欣  卢瑾 《医学信息》2019,(16):27-29
在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中,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学说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支持。同时抑郁障碍已经被许多研究广泛证实为与免疫密切相关的疾病,抑郁障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因子水平紊乱,个体对环境的高敏感状态等免疫系统亢进的表现已经被揭示。而儿童期遭遇的长期或重大的应激经历及创伤体验会显著增加个体罹患抑郁障碍的风险,这种早期的负性体验也会导致成年后机体免疫系统的亢进。HLA基因作为自身免疫过程的起点,其表达产物的类型及水平都会对个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目前针对HLA基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分析了HLA基因对抑郁障碍发病可能存在的影响,总结了儿童期经历对个体抑郁障碍易感性的影响,并探索性的讨论了HLA基因以及儿童期经历在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存在的可能性机制。  相似文献   

18.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是维持机体内平衡的两个主要控制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释放各种细胞因子、递质及神经肽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调节物或神经活性物质又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对促进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维持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就大脑内部的免疫细胞即小胶质细胞、炎症细胞因子即白细胞介素(IL)-1β(IL-1β)、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Toll 样受体以及外周免疫系统在学习记忆以及调节突触传递、神经发生等功能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在许多急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已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成员在治疗性血管形成的作用和在缺血性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新型胞内蛋白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SOCS)在信号转导过程中亦具关键调节作用并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有关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具有功能性联系的证据日趋增多,例如在神经原上发现细胞因子受体,在白细胞上也发现神经肽的受体,IL-1即为与免疫和中枢神经系统都起作用的一种因子。免疫系统(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如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